•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強師計劃”背景下師范生聽課技能培養(yǎng)策略

      2023-07-24 07:26:18盛登任全紅胡小平
      高教學刊 2023年20期
      關鍵詞:現(xiàn)代學徒制師范生校企合作

      盛登 任全紅 胡小平

      摘? 要: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啟動《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明確提出“師范人才培養(yǎng)和基礎教育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F(xiàn)代學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chuàng)新技術技能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趲煼渡慕逃虒W實習是高師院校與地方學校協(xié)同完成的職前教師基本素質、基本素養(yǎng)的實踐培訓活動。受培訓者是師范生(徒弟)、培養(yǎng)者是指導教師(師傅),該文就高師院校師范生(徒弟)在實習期間聽指導教師(師傅)授課中,如何把握好“聽、看、記、思、評”五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強師計劃;現(xiàn)代學徒制;師范生;聽課技能;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0-0158-05

      Abstract: In April 2022,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eight other departments launched "The Plan for Strengthening Teachers in Bas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hich explicitly proposed to carry out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training teachers and basic education services.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4, aims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skill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practical training activity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basic quality and quality jointly completed by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s and local schools. The trainees are normal students (apprentices) and the trainers are mentors (teachers).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master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ive links of "listening, seeing, remembering, thinking and commenting" for normal students (apprentice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en they listen to the instructors (teachers) during their practice.

      Keywords: The Plan for Strengthening Teachers; modern apprenticeships;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skills to visit a clas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基金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立項項目“構建師范生與中小學教師現(xiàn)代學徒制模式的實踐研究”(CJF19024)

      第一作者簡介:盛登(1972-),男,漢族,重慶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課程教學論、教學評價。

      *通信作者:胡小平(1964-),男,漢族,四川綿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基礎教育。

      20世紀90年代,就有高等院校的有志之士呼吁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科學類的教師應與基礎教育中教師聯(lián)合起來,共同培養(yǎng)基礎教育的后備力量、共同促進基礎教育中的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與教育教學研究的實踐應用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現(xiàn)代學徒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chuàng)新技術技能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F(xiàn)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yè)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lián)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yǎng)為主的現(xiàn)代人才培養(yǎng)模式。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啟動《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強師計劃”明確提出“師范人才培養(yǎng)和基礎教育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F(xiàn)代學徒制正是高校與地方學校合作的支撐點,作為擔負著培養(yǎng)教育師資重任的高等院校中的師范教育,更應該充分應用好現(xiàn)代學徒制來對未來教師(在校師范教育專業(yè)學生)進行職前(崗前)培訓。師范院校在師范專業(yè)類學生中所開設的教學法系列課程,正是培養(yǎng)訓練在校師范生的教師基本理論與基本素養(yǎng)、教學基本技能與教學基本技巧的。其中開設了大量培養(yǎng)訓練學生教學能力的實踐活動課程,其內容大致包括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等內容。對于未來從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高師院校師范生,如何盡快成長,熟悉、了解、掌握未來工作的基本技能與技巧,能夠挑起新課改背景下的現(xiàn)代教學教育重擔,是每個高師院校師范生所面臨的難題,所以師范生在畢業(yè)前夕進行的教育教學實習,成為了高師院校聯(lián)手師范專業(yè)學生一起對即將成為教師的師范生進行上崗前培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高師院校師范學生和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怎樣高效率地合作才能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呢?其培訓方式首選就是“現(xiàn)代學徒制”模式。下面就這種模式下如何訓練徒弟師范技能中“聽課”能力培養(yǎng)談點見解。

      聽課往往是高師院校師范生成為一名成熟教師的第一步。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聽課和分析課是校長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其實聽課和對聽的課進行精細分析更是教師成長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高師院校師范生在在職前跟班“師傅授課”中的聽課到底應該“聽”些什么呢?結合筆者十多年指導教育專業(yè)實習生和同基礎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一致認為:高師院校師范生,在職前教育實習中的聽課應該注意“聽、看、記、思、評”五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和諧統(tǒng)一。

      一? 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策略中的“聽”

      (一)? 徒弟在聽課前做好各種資料的充分準備

      徒弟聽師傅的課是有目的且不同于一般的聽課,其具有特殊性,所以聽課前的各種準備就猶為重要。首先是心態(tài)上的準備,要先預判師傅的課堂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等課堂教學實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學生聽課時的實際狀態(tài)假定;其次應是實物上的準備,要準備好課標、所用教材、聽課筆記本及課堂需臨時攝錄儀器等。此外,徒弟在聽課前還應先與授課師傅聯(lián)系,應得到師傅同意。

      (二)? 徒弟在聽課中注重聽師傅的“課堂教學設計的結構”

      眾所周知,一堂課的好壞首先取決于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設計的構思巧妙、層次精細、講解的精準上。因此,徒弟聽課時,要注重聽和看師傅是怎樣設計、安排課堂結構的,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在結構中的位置是如何安排的,師傅在課堂設計中重點、難點之處是如何設計解決方案的。

      (三)? 徒弟在聽課中關注師傅如何貫徹、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新課程標準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力,標準要求教師轉換角色、更新教學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教育的綜合素養(yǎng),以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掌握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靈活運用多種現(xiàn)代教學策略。徒弟在聽課中就應有意識、有目標性地重點關注師傅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應用好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斗志;如何培養(yǎng)學生探索學習的創(chuàng)新意識,又是如何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情境;如何尊重學生的個體思維差異,鼓勵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如何有效利用有限時間充分發(fā)揮師生互動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徒弟在聽課中還應關注師傅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用到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是否按新課程標準在要求、培養(yǎng)學生。

      (四)? 徒弟在聽課中深入領悟師傅對重點、難點的處理思維

      眾所周知,重點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講述詳細所占篇幅大或是歸納的結論、規(guī)律所占地位突出。難點是指大部分學生難于理解、掌握、運用的部分。一節(jié)課如何“化解難點、突破難點”是在職教師最難破解的問題之一,教者特別重視一節(jié)課的重點是否講清楚、講透徹,難點是否突破、分解成功,因為其是這節(jié)課講授成功與否的標志。徒弟在聽課中與聽課后都應深入回憶和領悟師傅在教學實踐之中是怎樣對新舊知識縱橫聯(lián)系進行講授的;是怎樣借用學生已有知識與思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的;是怎樣巧妙通過舉例分柃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往往是師傅多年教學經驗所得,是書本上沒有的,也是徒弟想自學都無法從教材及教輔資料上找到的,因此徒弟在聽課中必須認真深入領悟師傅對重點、難點的處理思維。

      (五)? 徒弟在聽課中用心傾聽領會師傅的教學語言

      所謂教師語言指教師課堂講授中說的所有的話,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尤其是教師用來組織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過渡)語言決定著本堂課教學的成效。對于徒弟在聽師傅授課時,就要用心傾聽師傅在講授環(huán)節(jié)中是怎樣通過簡單、準確、生動有趣的“文字語言”同巧優(yōu)美妙“體態(tài)語言”相配合的,借助學生以前所學的舊知識、思維與方法的復習,引出學生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新思維、新方法;師傅在教學之中是怎樣用語言來感染學生、啟發(fā)學生、激勵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特別是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師傅所用的過渡語言實乃精華中的“精華”,徒弟必須重點關注學習。

      (六)? 徒弟在聽課中認真思考與領悟師傅的提問技巧和點撥學生的方式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實踐活動,是師生之間思維碰撞與互動探究的過程,是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撥、講解的呈現(xiàn)并引起學生共鳴的過程,是學生的思維活動緊跟老師脈絡而動的過程。因而徒弟在聽課時就必須聽清師傅對學生啟發(fā)、提問、引導學生時的字字句句,思考師傅為什么會這樣組織語言及為什么會以這樣方式呈現(xiàn);師傅在教授之中給學生點撥、引導、講解所用的文字語言表達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時的“抑揚頓挫”、體態(tài)語言表達形式都是聽和學的重點、思考與領悟的重點,都是課后需要好好領悟的“教材”。

      二? 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策略中的“看”

      課堂教學的整個完成過程是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設計的一種綜合實踐過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和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學科知識,引導與培養(yǎng)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的知識與方法,讓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具有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場所,從而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策略中的“看”就有了目標。

      (一)? 徒弟在聽課中看師傅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效果

      傳授知識的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合作是實踐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好壞決定著這堂課教學的效果,因而在徒弟在聽師傅授課中應著重看的地方??词裁??師傅在課堂教學中對課標理念是如何體現(xiàn)的、在對知識講解過程中是如何發(fā)揮其主導引領作用的,可以看師傅講授時教態(tài)是否親切自然、層次是否分明,板書是否規(guī)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體等)運用是否得當熟練,指導學生學習是否得法,處理課堂偶發(fā)問題是否靈活巧妙,等等。

      (二)? 徒弟在聽課中看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效果

      在傳授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好壞決定著這堂課的效果,同樣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的好壞決定著這堂課的成敗;因而徒弟在聽課中看的另一重點是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如何?怎么看?第一看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學生是靜坐呆聽、死記硬背,還是情緒飽滿、精神振奮等)如何。第二看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學生練習、板演、作業(yè)、舉手和思考是否主動積極等)的程度如何。第三看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調動,是否注意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學習習慣(學生自學習慣、閱讀習慣、合作交流習慣、善于傾聽習慣、養(yǎng)成評價習慣和合理化書寫習慣等)。第四看師傅在講授中的引導、點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是否得當、是否讓學生獲得真正的訓練等。

      (三)? 徒弟在聽課中看師傅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與評價情況

      教學的目的是“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應用”,那么一節(jié)課講授后學生究競掌握的情況如何?作為教授者必須要心中有數(shù),所以每上一節(jié)課幾乎都有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與評價”環(huán)節(jié),這也是徒弟在聽課中應重點“看”的地方。怎么看?看師傅是如何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檢查的形式、檢查的方法、檢查的時間和檢查的內容等);看師傅是如何進行檢查后的評價(對學生學習掌握效果中的對與錯是如何處理的)等。這諸多方面徒弟們都必須認真看、仔細思、牢牢掌握才行。

      (四)? 徒弟在聽課中看師傅優(yōu)雅教態(tài)與風格獨特的板書設計

      所謂教態(tài)是指教師在課堂授課時的心情、表情、動作、神態(tài)及姿態(tài)等體態(tài)的表現(xiàn),是伴隨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對舊知識與方法的復習,新知識與方法的學習、掌握與靈活應用,不僅要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要通過教師的教態(tài)而“觀其色”才能得以完全實現(xiàn)。因此,教態(tài)對教學的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徒弟在聽課中,就應該以用眼看、用心去體會師傅的心情;就應該以用眼看、用思去感悟師傅教學姿態(tài)的神韻及作用;就應該以用眼看、用錄的方式記錄師傅講課中“語言與教態(tài)和諧統(tǒng)一”為提升教學效果而著力一刻、記錄下師傅優(yōu)雅而美麗的板書設計,為課后反思打好基礎。

      三? 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策略中的“思”

      前哈佛大學校長拉里·薩默斯先生說:“正直誠信的品格是我們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思路清楚,分析問題的時候有著非常清晰的思考過程”。那么,清晰的思維到底意味著什么?徒弟在實習期間應該怎么做才能成為一個思維清晰的聰明人呢?我們清楚地知道:徒弟在實習期間是全天候緊跟師傅的,徒弟去跟班聽師傅的課是有很強的目的性與學習性的,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風格都具有很強的模仿性與應用性,要完成好這一切,徒弟在聽課后就必須認真思考,然后去同師傅及同門師兄弟交流。

      (一)? 思考師傅在本堂課的實踐教學中是否合理地體現(xiàn)和貫徹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新課程標準對此節(jié)教學內容掌握的要求

      教學實踐活動是一個“雙向活動”,一方面是教師“教”的活動,教師教的原則性、啟示性、可拓展性等是否符合新課標的理念,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學”的活動,學生學的狀態(tài)如何,是否大部分學生能夠緊跟老師的思維,是否適應老師的教法,是否能夠接受老師的學法指導等問題都是徒弟必須認真去思考的。

      (二)? 思考師傅的課堂設計與課堂導入的理念、處理與有效利用教材的方法

      徒弟在聽師傅授課時,不僅要從理論上去思考領悟師傅本次課為什么要這樣設計,而且更要結合學生實際現(xiàn)狀去思考分析師傅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他這樣處理教材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對學生未來學習有何作用等。更多地還應思考師傅課堂導入的理念與方式、方法,他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和處理教材,能否換成其他的方式來導入新課以及用不同于師傅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處理教材。

      (三)? 思考師傅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徒弟在聽師傅課時思考應該要快,45分鐘一堂課時間是很有限的,不容徒弟們去慢條斯理的思考。若徒弟感悟到師傅此處講解(或做得)很精彩時,就應該立即記錄下來,并在一側注明“好”或“不錯”字樣;若徒弟感悟到師傅此處講解(或做得)與眾不同、有待商議時,就應該立即記錄下來,并在一側注明“不太認同”或“問”字樣,待課外再去認真思考,若還存在問題就應主動去同師傅交流。同時,充分思考師傅成功和不足的地方,乃至教學之中出現(xiàn)失誤的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預測對學生可能產生的相關影響有多大。同時,記下自己對此的見解及自己可用的處理方式、方法。通過同師傅及同行其他老師交流,尋找到自我的教學優(yōu)勢,力爭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四)? 思考師傅的教學語言

      徒弟除了要認真仔細傾聽師傅的講解,而且更重要的還應思考師傅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處理藝術。似如:師傅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上的“教學用語”“指導學生學習用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用語”“師生互動時的問答用語”“對學生評價用語”等。

      四? 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策略的“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可見記錄的重要性,因而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必須做好聽課記錄,做好聽課記錄也是對聽課者的最基本要求。徒弟在聽師傅的課時,除了要簡要記錄好師傅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的地方及德育滲透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點外,還應記錄好如下方面。

      (一)? 記錄好師傅授課時的教學實際情況

      徒弟在聽師傅的課堂教學時主要記錄:師傅開展教師活動的步驟、教學設計層次教學方法、組織教學的探究策略與對學生饋的處理方式、知識方法的歸納拓展及板書設計的意圖。同時,徒弟在進行以上課堂記錄時要對內容有選擇、有重點,詳略得當,文字要精煉。

      (二)? 記錄好師傅授課教學中學生活動實際情況

      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意識,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落在課堂教學與學生實踐之上,學生是課堂上的主角,是學習的主人。記錄中應重點體現(xiàn)學生參與過程中的形式與效果的優(yōu)劣聯(lián)系之處,對典型案例分析與學生的精彩參與,乃至師生的有趣互動進行真實記錄,必要的可以加些批注。

      (三)? 記錄同行或專家聽課后的點評以及自己的真實感悟

      高師院校師范生在實習期間聽課有時是和同組同學或同組同學加同科專家一起去的,那么聽課結束后,師傅會組織聽課全體成員進行評課。評課中有許多東西也需要記錄,此時徒弟們就應該較為詳細、具體地記錄同行教師或專家聽課的點評。記錄時主要針對專家、同行教師對任課教師的教材處理與教學思路、教學目標的說明;對任課教師的教學重點、難點突破的解讀;對任課教師的課堂結構設計、教學方法選擇的闡述;對任課教師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的批注。同時,徒弟結合自己的體會寫下真實感悟。

      五? 徒弟在跟班“師傅授課”中聽課策略的“評”

      善于運用評價性語言是當今教師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高師院校師范生在實習期間聽課往往是在“師徒結對”形式下開展的,在“師徒結對”活動實施過程中,師傅會經常聽徒弟的課,根據(jù)聽課的情況對徒弟的課堂教學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同樣師傅為了提高徒弟的教學技能,有時也會讓徒弟在聽師傅課的課后進行評課,那么徒弟應該如何“評”師傅的課呢?

      (一)? 評師傅在課堂教學中對新課標的貫徹落實情況及教學目標達成度

      徒弟在聽課后,可以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并結合師傅的講授,評一下師傅對新課標的貫徹落實情況;評一下通過師傅的教學,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達成度大致范圍以及教學效果。

      (二)? 評師傅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學生的適應度

      徒弟在聽課后,可以評一下師傅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適當,是否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能接受度如何等。同時,也可評一下教學中哪些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有待改進或商議,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使用方面等。

      (三)? 評師傅在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徒弟在聽課后,可以評一下師傅在課堂上的組織教學情況。因為通過聽課可以看出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配合是否默契、學生的主動性是否被老師調動起來了,師生關系是否和諧、課堂氛圍是否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有幫助作用等。

      (四)? 評師傅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方面

      徒弟在聽課后,可以評一下師傅在課堂上的各種狀態(tài)。師傅在課堂上是否照顧到全體學生,在提問時問題是否設置合理,在處理課堂問題時是否機智得體,師傅在課堂上的語言使用如何情況,師傅在課堂上的教態(tài)如何等。

      (五)? 評課要結合自己的想法、要真誠講出感受

      在評課過程中,評課要真誠,徒弟要樹立平等意識,無論師傅教學水平或高或低,彼此關系親密與否等,徒弟都應當以平等的意識去評課。要把自己聽這節(jié)課后的真實想法、真實感悟講出來同與會者交流討論,把自己想說的話一定要表達出來,指出師傅授課的優(yōu)缺點,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不能只說好,或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評課時本著互相學習的態(tài)度提出建議,而且通過爭鳴,求同存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教學相長,才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師范學院在校學生的教學技能,盡快領悟一線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本文詳細介紹了師范學院學生在見習和實習期間采用“聽、看、記、思、評”五步的聽課環(huán)節(jié),對每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和注意事項做了注釋。

      參考文獻:

      [1] 劉麗穎.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探索,2018(3):103-105.

      [2] 熊孝梅.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職前職后“一體化”改革路徑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2):11-13.

      [3] 陳珂.師范生見習聽課模式的轉變研究[J].科教文匯,2018(432):30-31.

      [4] 閆楷汶,劉蘭蘭.師范生教育見習實效性的提升策略[J].高等教育,2019(14):189-190.

      [5] 陳玉珍,何俊彩.中學數(shù)學教師職前職后一體化協(xié)同培養(yǎng)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20(3):105.

      [6] 闕曉華,林志恒.如何利用教育見習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7(4):126-128.

      [7] 代鳴.基于“U-S雙導師制”的師范生教育見習、實習實踐模式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8(37):19-20.

      [8] 王薇.法國教師職前培養(yǎng)中的教育實習[J].教師教育學報,2016(5):101-111.

      [9] 覃麗君.提升教師教育質量:德國教師教育見習制度發(fā)展新趨向[J].教師教育研究,2015(4):100-105.

      [10] 賈秀麗.美國與芬蘭師范生教育實踐模式的異同及啟示[J].高教探索,2019(2):77-82.

      猜你喜歡
      現(xiàn)代學徒制師范生校企合作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yǎng)模式
      藝術設計專業(yè)現(xiàn)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
      現(xiàn)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芻議職業(yè)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就業(yè)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yǎng)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yè)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3:28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0:58
      師范生MPCK發(fā)展的策略
      “現(xiàn)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
      基于“現(xiàn)代學徒制”的高職防雷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
      津市市| 台东县| 蒙自县| 崇义县| 八宿县| 新宁县| 泾阳县| 滕州市| 九台市| 云浮市| 天等县| 揭东县| 宁明县| 木兰县| 冷水江市| 富顺县| 金秀| 麻栗坡县| 隆回县| 双鸭山市| 阳原县| 东台市| 交城县| 靖宇县| 连云港市| 任丘市| 双城市| 山阴县| 双鸭山市| 汨罗市| 伊通| 湛江市| 安义县| 天峻县| 铅山县| 彰化县| 大冶市| 新巴尔虎左旗| 嵩明县| 桃园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