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
夏至前后,家鄉(xiāng)的楊梅又熟了。那漫山遍野的楊梅林,綠葉凝碧流翠,紅果烏亮爍紫,空氣中彌漫著楊梅那特有的酸甜氣息,讓人心醉。相傳因楊梅形如水楊子,味似梅子,故而得名,素有“初疑一顆值千金”之美譽(yù),在吳越一帶,更有“楊梅賽荔枝”之說。千百年來,楊梅深受人們的喜愛。譬如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戲劇家、美學(xué)家李漁,對楊梅也是愛之甚深。
李漁著有《閑情偶寄》,談及戲曲、歌舞、服飾、美容、園林、建筑、花卉、器玩、頤養(yǎng)、飲食等方面的內(nèi)容,是一部科學(xué)小品集。其中,他在《楊梅賦》里開篇就稱贊:“南方珍果,首推楊梅?!笨粗f綠叢中,顆顆楊梅由青變紅又成紫,忍不住摘下幾顆,一口咬在嘴里,飽滿的果肉與味蕾親密接觸,剎那間口齒留香,鮮紅的楊梅汁似瓊漿般流轉(zhuǎn)口腔,一直彌漫到心脾,那酸酸甜甜的滋味令人回味無窮。難怪曾聲稱為了荔枝“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大文豪蘇東坡,在江南吃到楊梅后也立馬由衷感嘆:“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可見,他們對楊梅的喜好之情。
李漁畢生嗜吃楊梅,自稱“每食必一斗”。他40歲之前,曾很長一段時間都居住在故鄉(xiāng)蘭溪夏李村的伊園里。蘭溪素有“中國楊梅之鄉(xiāng)”的稱謂,楊梅果大核小、肉質(zhì)細(xì)嫩、汁多味濃、香甜可口,具有與眾不同的風(fēng)味。每逢楊梅成熟時節(jié),李漁總會約幾個好友上山入園,爬上一棵楊梅樹就邊摘邊吃,吃著酸甜的楊梅,看著四周的景色,逍遙自得。
在其七絕詩《楊梅》中,李漁這樣描寫道:“性嗜酸甜似小兒,楊家有果最相宜。紅肌生栗初圓日,紫暈含漿爛熟時。醉色染成饞客面,馀涎流出美人脂。太真可事無分別,同姓相指寵荔枝?!痹娭屑缺戆琢怂彩硹蠲?,且描述了楊梅成熟時的形狀、顏色和味道。在他眼中,楊梅“汁比天漿,味同醪醴”,食之能“繡學(xué)士之詩腸”。
有一年端午,李漁不幸染上瘟疫,發(fā)熱口渴,心煩出汗,躺在床上幾近奄奄一息。對楊梅一刻也不忘的他,便讓夫人出去買些楊梅來吃。夫人出了門,就找到附近的大夫詢問,李漁這個病能不能吃楊梅。大夫一聽,連連搖頭:“其性熱,適與癥反,食一二枚亦可喪命?!狈蛉诵南耄嗵澪翌A(yù)先打聽,要不然他吃了會是什么結(jié)果。于是,夫人回去后對他說:“楊梅還沒上市,要等些日子呢?!?/p>
李漁不樂,病更加重。適時街上傳來賣楊梅的叫賣聲,李漁臨街而居,他雖然病了,耳朵卻靈敏得很,知道夫人是在騙他,生氣之余,就責(zé)問夫人。夫人告訴他醫(yī)生說的話,說吃楊梅會加重他的病情。李漁聽了大怒:“碌碌之輩哪里知道個中奧妙?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還不讓我吃點(diǎn)自己想吃的東西,快點(diǎn)去買!”
南方珍果,首推楊梅
待夫人買來楊梅后,李漁大喜,精神為之振奮,將楊梅塞入口中,便覺滿胸郁結(jié)全都煙消云散了,等咽到肚子里,頓覺五臟六腑心通氣順,全身都舒展開來。夫人看到此景后,不再阻止他吃楊梅。說來也怪,李漁在大快朵頤之后,身體居然很快痊愈。
經(jīng)過這場大病,李漁以此為證,認(rèn)定楊梅“生平愛食之物”,并將楊梅列入自創(chuàng)的《笠翁本草》之首。在《閑情偶寄》中,他坦言:“本性酷好之物,可以當(dāng)藥。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如文王之嗜菖蒲,曾皙之嗜羊棗,劉伶之嗜酒,盧仝之嗜茶,權(quán)長孺之嗜爪。癖之所在,性命與通,劇病得此,皆成良藥。”病人所嗜好的東西可能就是祛病良藥。顯然,此言不虛。
其實,楊梅確為一味良藥,有解毒祛寒之功效。宋朝《開寶本草》中記載:“楊梅味酸、性溫、無毒,主去痰,止吐穢、消食……”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