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用沙盤游戲療法提升大學生積極自我意識的探索

      2023-08-04 18:17:12何冰
      大學教育 2023年8期
      關鍵詞:自我意識

      何冰

      [摘 要]沙盤游戲療法將分析心理學理論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游戲中放松身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有助于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中遇到的心理失衡問題。通過個體和團體沙盤游戲療法的干預,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fā)現自我潛力、提升積極自我意識是緩解大學生心理失衡問題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沙盤游戲療法;大學生心理治療;自我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8-0131-03

      沙盤游戲療法是由瑞士的分析心理學家多拉·卡爾夫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主張在沙盤游戲中發(fā)揮原型和象征性的作用, 開展心理分析與心理綜合治療的一種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方法。沙盤游戲療法運用意象、積極想象、象征等方法,通過沙盤游戲呈現的圖畫來連接人的心理世界,溝通意識與潛意識,實現身心協調,是對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煉。目前,大學校園暴力、自殺、抑郁等現象增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引發(fā)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十分復雜,而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偏差最具有普遍性。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自我意識由分化、矛盾逐漸走向統一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自我意識,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責任。

      一、沙盤游戲療法概述

      沙盤游戲療法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最近二十年在我國獲得較好的發(fā)展。其主要特點是在“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中,用沙子、水和沙具等進行意象的創(chuàng)建,通過沙盤游戲者心靈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xù)性對話,由此達到自我認知、自我表現和自我療愈的目的。沙盤游戲療法也被譽為“禪的游戲”,有助于連接心靈世界,溝通意識與潛意識,平衡身心,優(yōu)化人際關系,更為重要的是能幫助喚醒來訪者內心深處的力量,提高來訪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沙盤游戲療法在創(chuàng)立之初,主要被用于治療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陪伴和發(fā)揮正面的移情作用達到治療效果。近年來,隨著其得到廣泛運用,沙盤游戲療法開始走進我國高校,并成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

      沙盤游戲療法根據參與人數可分為個體沙盤游戲療法和團體沙盤游戲療法兩種形式。個體沙盤游戲療法是指一位心理咨詢師面對一位來訪者,利用沙盤游戲治療來訪者的心理問題[1]。相關資料顯示,沙盤游戲療法誕生后的前六十余年基本上都用于個體心理治療。到了20世紀80年代,迪·多梅妮科開創(chuàng)性地將沙盤游戲療法運用于團體心理治療。團體沙盤游戲療法是指在心理咨詢師的陪同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來訪者通過沙盤游戲,覺察自身、覺察他人、調整關系、調節(jié)情緒,進而促進問題解決,實現自我成長和團體成長。

      沙盤游戲作品根據來訪者創(chuàng)作的主觀意識程度可以分為自發(fā)沙盤作品和命題沙盤作品。自發(fā)沙盤作品就是來訪者跟著自己的感覺,事先沒有計劃、沒有準備,在沙盤中自由創(chuàng)作的沙盤作品。始發(fā)沙盤一般屬于自發(fā)沙盤作品。命題沙盤作品是治療師和來訪者相互之間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根據治療需要,治療師與來訪者經過協商后以某個主題命名而創(chuàng)作的沙盤。這個主題往往是為了提升來訪者的自我認知水平和增強自我能量來設定的。

      二、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現狀分析

      自我意識是個人對自我(本我、自我、超我)的主觀反映,是對自己的外貌、智力、能力、氣質、興趣、地位等方面的體驗和認識,是人格結構的核心部分[2]。自我意識并非一出生就有,而是在人們不斷成長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是在與外部世界、與他人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自我的認知和看法。個體對自己的了解越多,其生活意識領域就越廣闊,越能正確了解自己、調節(jié)自己、完善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學習、情緒等方面有更多的掌控感。因受到多元化價值觀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當前普遍面臨很大壓力,其自我意識發(fā)展面臨多方面的刺激和挑戰(zhàn)。大體來說,不少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大學生自我認知與實際存在偏差。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兩類:一類是以自我為中心。這類大學生往往盲目自信、心高氣傲,對自我評價過高,導致其主觀自我與客觀自我存在較大偏差。干預此類大學生的關鍵在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擺正自己的位置,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評價自己,設身處地地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尊重他人的感受、關心他人。另一類是過度自我否定。這類大學生通常對自我意識中的現實自我評價過低,導致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距離太大,通過努力仍無法接近目標,或是其個人自我掌握能力較弱、前進動力不強,呈現出一種消極的防御狀態(tài)。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自我,企圖通過習慣或簡單的努力去實現理想的自我。干預此類大學生的關鍵在于引導他們填補心理上的缺陷,使其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3]。

      大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所欠缺。所謂自我調節(jié),是指通過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暗示、自我監(jiān)督等形式,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他們的社會經驗不足,在待人處事的認知上往往有失偏頗。有的大學生還容易情緒化、自我化,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因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足,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迷茫、抑郁等負面情緒[4]。干預此類大學生的關鍵在于幫助他們掌握自我調節(jié)的方法,使其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三、用沙盤游戲療法提升大學生積極自我意識的有效路徑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不僅關系到他們的生活質量與學習狀態(tài),更關系到他們未來的發(fā)展。當前,各高校都有部分大學生存在自我意識消極的現象,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諸多研究表明,沙盤游戲療法有助于促進大學生了解自我、增強自信、緩解壓力。比如陳軍等人的研究表明,部分大學生在接受沙盤游戲療法干預后,其在主動交往、沖突管理、自我表達、適當拒絕和情感支持五個方面的得分上均有所改善。杜瑞霞等人也指出,沙盤游戲療法對大學生心理彈性干預效果顯著,可以幫助提升大學生心理彈性水平。楊輝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采取沙盤游戲療法進行干預,結果發(fā)現該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學生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能夠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研究表明,沙盤游戲療法創(chuàng)設的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環(huán)境和非言語、非指導的溝通方式,更有利于大學生緩解語言交流中的諸多焦慮情緒,真正地正視自己、正視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一)通過“我是誰”命題沙盤游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自我認知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形成積極自我意識的重要前提。運用沙盤游戲療法,在以“認識自我、放飛心靈”為主題的團體沙盤游戲活動中,由大學生進行摸沙體驗,然后邀請大學生做“我是誰”的命題沙盤游戲,挑選能代表“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的三個沙具,放在自我感覺合適的地方。如果是個體沙盤游戲,可以和教師交流;如果是團體沙盤游戲,每個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對自己擺放的沙具和營造的情境進行分享。學生通過團體合作創(chuàng)建沙盤,挑選自己喜歡的沙具,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擺放;在交流活動中,每個人對自己選用的沙具、怎么擺放的原因進行闡述。通過表達闡述,不僅可以加深大學生對自我的認知,也可以加深大學生之間的了解,促使大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交往。恰當使用沙盤游戲療法,有助于大學生在游戲中打開心扉,使其對自己的內心狀態(tài)有進一步的認知,達到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自我意識的目的。比如筆者在大學一年級新生中,開展以“我和我們的故事”為主題的團體沙盤游戲輔導工作,讓大學生通過沙盤游戲,表述“父母眼中的我”“兒童時代的我”“成長的我”“社會的我”,并將這四個部分融入沙盤游戲中。在組織大學生開展熱身活動后,以寢室為單位對新生進行分組,圍圈而坐。大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沙子,伴隨著老師的指導語,輕輕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手和沙子的接觸上以及情緒和身體的感覺上,讓大腦中的畫面、想法、意念、回憶生動起來,然后分享摸沙的感覺和大腦中的畫面,并按照本次主題“我和我們的故事”,依次有序地拿沙具、擺放沙具。沙盤作品制作好后,小組成員在組內依次進行分享,然后進行組間分享。通過討論和分享,學生感受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認識到接納和理解別人的不同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通過沙盤游戲,大學生加深了對自己、同學以及自己與同學之間關系的了解,有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二)通過“我的優(yōu)勢”命題沙盤游戲,引導大學生發(fā)現自己的潛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

      可以引導大學生在“我的優(yōu)勢”命題沙盤游戲中發(fā)現自己的潛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每個自我一般包含四個層次:一是“公開的我”。這是展現給別人看的,是個人有意識地打造的人設,其目的是讓別人更加信任自己。二是“盲目的我”。這部分往往是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或過低,很容易陷入自己過度驕傲或過度否定的困境當中。三是“隱藏的我”。這是每個人自我意識中最深層的部分,是害怕展示在他人面前的一部分,比如黑暗人格、害怕親密關系等。四是“潛能的我”。這部分屬于受到自身內心的束縛而沒有展示出來的部分。對于隱藏部分和潛能部分的我,需要多去探索。只有對自己探索更多,才能對自己的認知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解決消極問題,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

      大學生都在為學習、為生活、為工作而忙碌著,尤其是即將畢業(yè)的大四學生,畢業(yè)的壓力、就業(yè)的壓力及對未來的迷茫,使得他們有時煩躁不堪。求職時,面對考官問“你有什么特長”“你對什么最感興趣”這類問題,有的學生會感到很茫然,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筆者通過“我的優(yōu)勢”命題沙盤游戲,引導學生在沙具架上選擇自己心儀的籃球、排球、吉他、舞者、汽車、電腦等沙具,在沙盤的情境中表述自己的優(yōu)勢和興趣。教師的陪伴和共情,使學生緩解了壓力,放松了心情,減輕了焦慮情緒。在游戲過程中,讓大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沙具在沙盤中創(chuàng)造一些場景。大學生做完沙盤后對沙盤進行描述,可以幫助他們找到“隱藏的我”。大學生通過沙盤場景的創(chuàng)建,將模糊的感覺和情緒轉化為可見的三維意象,發(fā)現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

      (三)通過“理想的我”命題沙盤游戲,引導大學生提升積極自我意識

      隨著大學生對自我理解及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不斷深化,他們需要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擺脫困擾,努力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做最好的自己。大學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人際交往困惑、學習方面的緊張焦慮、對未來職業(yè)方向的迷茫等等,都是當前大學生普遍面臨的心理問題。通過命題沙盤游戲“理想的我”,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明確方向、增強動力,從而不斷提升自我。在“理想的我”沙盤游戲中,可以讓大學生先在沙具架上瀏覽,對沙具有一定的了解,接著尋找與自己理想形象相匹配的人物形象,再用其他沙具創(chuàng)設場景,完成一個沙盤作品,最后通過交流討論、調整優(yōu)化成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沙盤作品,并對自己的作品“理想的我”進行詳細的描述,加深印象。作品的形象化、情景性、可描述性,給學生一個清晰的“理想的我”的印象。

      在大學生團體沙盤游戲中,也可以換意義相近的主題,比如六人一組做一個“積極自我為夢想賦能”主題沙盤作品。由大學生挑選一件能代表自己的沙具或代表自己夢想的沙具開始,根據自己的需要逐一在沙盤中擺設沙具,一起創(chuàng)造團體沙盤作品。教師引導大學生思考:當自己想要的沙具被別人拿了,怎么辦?當夢想與現實不匹配時,怎么辦?當自己的沙具被別人移動了,怎么辦?作品完成后可以討論交流以下問題:我的沙具有什么特點?這樣擺放的原因是什么?移動的理由是什么?我發(fā)現自己和團隊成員有什么優(yōu)點?每個人在團隊里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個人與團隊關系的協調如何開展?大學生在教師恰當引導下對沙盤作品進行自由分享,還可以在聽取大家的意見后對沙盤作品進行調整和修改。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調整后的沙盤作品往往比始發(fā)的作品更理想。大學生通過團體沙盤游戲活動,在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中,不僅體會到沙盤游戲的樂趣,而且還能清晰地認識自我、了解同學,提高自我情緒調適的能力。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如果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明確未來的職業(yè)方向、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就會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與生活,挖掘自身的潛力,展現自己的優(yōu)勢,并努力成為心中理想的自我。

      四、結語

      人的心理就是一個奇妙的世界,而沙盤游戲就是一種獨特的溝通方式。在沙的世界中,指尖流淌的不只是沙子,還有內心不可名狀的情緒和感受。當然,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緩解心理問題和克服心理障礙,往往需要采取多種辦法,比如精神分析、認知調整、情緒調節(jié)、行為訓練、整體治療等。運用沙盤游戲療法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消極自我意識進行干預,有情境、有故事、有反思、有表述??梢宰尨髮W生借助沙盤游戲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提升積極的自我意識,從而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實現健康成長。

      [ 參 考 文 獻 ]

      [1] 劉嬌檜.沙盤療法介入青少年社會退縮行為的個案研究[J].寧夏教育,2021(Z1):151-154.

      [2] 吳素景,鄒增麗,梁寶桐.沙盤療法對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26):237-238.

      [3] 張思宇.社交焦慮大學生初始沙盤特征初探及干預研究[D].溫州:溫州大學,2019.

      [4] 許馨元.團體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對高職學生自我同一性的干預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責任編輯:龐丹丹]

      猜你喜歡
      自我意識
      傳統女德與當代女大學生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42:11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
      東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9:38:19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體像焦慮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13:59
      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
      宮崎駿動畫中女性自我意識的建構
      淺談如何優(yōu)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9:15
      海男《關系》中人物情感關系分析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11:38
      以女性主義視角分析《飄》中斯嘉麗的性格特征與命運聯系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00:06:46
      從《烏合之眾》看群體中個體自我意識的喪失
      商情(2016年43期)2016-07-01 00:00:00
      洪洞县| 兴和县| 随州市| 本溪| 商河县| 大余县| 客服| 沭阳县| 韶关市| 顺昌县| 长白| 民乐县| 法库县| 新津县| 沁水县| 宜宾市| 闵行区| 灌阳县| 通渭县| 北票市| 茂名市| 乌鲁木齐县| 东丽区| 东海县| 新化县| 从江县| 深州市| 河西区| 甘孜| 白朗县| 石泉县| 三原县| 云霄县| 丹东市| 安岳县| 宜川县| 易门县| 托里县| 巴东县| 石景山区|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