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凌云 陳后勤 汪文兵 左健 丁志遠 宋飛 吳有麗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安徽 蕪湖 241000)
1.1臨床資料 應用雙色球法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診治的100例老年癲癇患者,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左乙拉西坦組(n=33)、苯妥英鈉組(n=33)、丙戊酸鈉組(n=34)。左乙拉西坦組男 16 例,女17例;平均年齡(66.34±4.23)歲;平均病程(3.24±0.63)年。苯妥英鈉組男 15 例,女18例;平均年齡(67.12±4.42)歲;平均病程(3.53±0.71)年。丙戊酸鈉組男 16 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73±5.15)歲;平均病程(3.63±0.58)年。3組性別比例、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癲癇病分冊》中SE的診斷標準〔10〕。排除標準:①任何部位的活動性或近期出血者;②在過去1個月內頭部受傷或做過神經(jīng)外科手術者;③急性或慢性肝臟、腎臟疾病者;④對任何研究藥物過敏者。
1.2治療方法 左乙拉西坦組、苯妥英鈉組及丙戊酸鈉組患者分別接受對應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法為靜脈注射,病情穩(wěn)定后改成口服,治療周期為4個月。
1.3療效評價 根據(jù)臨床癥狀發(fā)作情況:(1)完全控制:疾病發(fā)作完全消失;(2)顯著:發(fā)作頻率和嚴重程度明顯改善(發(fā)作頻率下降≥ 75%);(3)有效:發(fā)作頻率和嚴重程度有所改善(發(fā)作頻率下降50%~74%);(4)無效:治療后發(fā)作頻率沒有變化。有效率=(完全控制+顯著+有效)病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記錄并比較3組藥物起效時間、癲癇發(fā)作停止時間和意識恢復時間。
1.4實驗室指標檢測 治療前及治療后,抽取患者空腹時靜脈血 5 ml。以3 000 r/min,用離心機離心10 min,將分離出來的上清液留用。以生化分析儀檢測肌鈣蛋白(cTn)I水平,cTnI試紙盒購自美國雅培公司。采用多功能酶標儀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
2.13組療效對比 左乙拉西坦組治療總有效率(78.79%,其中完全控制7例、顯效11例、有效8例、無效7例)高于苯妥英鈉組(63.64%,其中完全控制5例、顯效5例、有效11例、無效12例)及丙戊酸鈉組(70.59%,其中完全控制4例、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5.289;P=0.507)。
2.23組藥物起效時間、癲癇發(fā)作停止時間和意識恢復時間對比 左乙拉西坦組藥物起效時間、癲癇發(fā)作停止時間、意識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苯妥英鈉組與丙戊酸鈉組(均P<0.05)。見表1。
表1 3組藥物起效時間、癲癇發(fā)作停止時間、意識恢復時間及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對比
2.33組治療前及治療后實驗室指標對比 治療前,3組cTnI及Hcy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3組cTnI、Hcy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左乙拉西坦組明顯低于苯妥英鈉組、丙戊酸鈉組(P<0.05)。見表1。
近年來,對SE病理生理、病因、臨床特征、腦電圖變化、預后及治療等的認識有了長足發(fā)展。SE是急性腦損傷或系統(tǒng)性障礙的嚴重表現(xiàn),導致神經(jīng)組織過度興奮〔11〕。SE在結構性腦損傷人群中最常見,可因停藥、并發(fā)疾病或代謝紊亂而誘發(fā)〔12〕。SE的死亡率約為20%,但在伴有急性癥狀的老年患者SE中可能高達40%,并伴有多種合并疾病〔13〕。據(jù)估計,SE每年的發(fā)病率為每年每10萬例中有18~61例,這取決于所研究的人口〔14〕。發(fā)病率在老年人中最高,在新生兒期出現(xiàn)第二個高峰〔15〕。
丙戊酸鈉是最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對所有類型的癲癇發(fā)作都有廣泛的療效,并且具有眾所周知的風險和不良事件〔16〕。接受丙戊酸鈉治療后,血漿濃度在幾分鐘內達到最高,并且起效很快,與血漿蛋白高度結合,在肝臟中廣泛代謝〔16〕。左乙拉西坦是一種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藥物,對所有類型的癲癇發(fā)作都有廣泛的療效,而且由于肝代謝極低和血漿蛋白結合較低,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較低〔17〕。因為苯妥英鈉注射速度慢及其延遲起效,因此其不應用于早期癲癇。同時,年齡超過50歲及已有心臟疾病者患苯妥英鈉引起心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特別大〔18〕。
湯妮等〔19〕研究表明,與丙戊酸鈉相比,左乙拉西坦注射液輔助治療SE效果顯著,縮短患者蘇醒時間,可能與其下調血清因子的表達有關,且該方案安全性有保障。本研究結果與其相一致。cTnI是心肌酶重要指標,Hcy是氨基酸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該物質會使血管的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和彈性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使血管壁遭到破壞。本研究結果提示左乙拉西坦治療相對安全。
綜上,左乙拉西坦治療老年患者SE效果顯著,癲癇控制更加有效,并未加重心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