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爽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這天,俗稱上元節(jié),又稱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是眾多節(jié)日之中我最鐘情的日子,不管歲月如何更迭,不管世事怎樣老去,我總習慣走出家門,用深邃的目光去觀滾滾紅塵中的盞盞花燈,那立在夜中的燈,火燃得那么燦爛如霞,像極了外公的笑容如花。
小時候我就知道外公是十里八村的做燈能手,外公心靈手巧,他把和好的面揪成若干個面劑子,每個面劑子都能在外公靈活的雙手下變成一個個可愛的動物模型。外公會做十二生肖的模樣,栩栩如生,每個動物的身體邊緣都被外公捏出應有的花邊。這時,外公會把這些生肖燈放入鍋中蒸熟。燈的中間有個圓形凹槽,凹槽中央插入燈芯,倒入食用油就可以點燈了,燈火輝煌,那么亮,那么暖!
點外公的花燈有所講究,這些傳統(tǒng)是祖輩流傳下來的。比如外公說過,燈點著后每個人只能拿與自己屬相相應的生肖燈,將它端起來照一下眼睛,日后眼睛會更加明亮,照一下耳朵,耳朵也會更加靈敏。外公還說過,等到燈油燃盡時,就可以把此燈吃掉,會一生平安!我吃過外公做的燈,等到油燃盡時,生肖燈槽周邊被燈火烤得油油的、黃黃的、香香的,甚是好吃!
每當元宵節(jié),村里的孩子總是到外公家拿燈,外公對待他們總是和藹可親,從不收錢。他把每個燈里的油都加得滿滿的,足夠燃到我們玩得筋疲力盡。
如今外公雖已過世,但每年元宵節(jié)母親都會像外公那樣用滿懷深愛來做燈,為家人的健康平安繼承傳統(tǒng)。此時,望著窗外此起彼伏的煙花,喧囂漸漸散去。燈火闌珊處零星點點,驀然回首,母親做的花燈依然是燈火輝煌,我想這定是外公寬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