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古代琉璃瓦的使用范圍及社會等級功能

      2023-08-21 19:06:27徐美莉
      關(guān)鍵詞:琉璃瓦宮城琉璃

      徐美莉

      (聊城大學(xué)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山東 聊城 252059)

      就中國古代建筑而言,覆蓋屋頂?shù)牧鹆吲c屋頂形制、斗拱、彩畫等是構(gòu)成建筑景觀的重要元素,同時也作為最外顯的社會等級標志而進入國家禮制體系。關(guān)于琉璃瓦的使用范圍和等級意義,以往研究有可補充、商榷者,筆者試將所考中國古代建筑琉璃瓦使用范圍及其社會等級功能羅列于此,以求大家指正。

      一、宋代以前琉璃瓦的使用范圍

      一般來說,琉璃瓦為皇家建筑專用,包括宮城、國家禮制建筑、敕建寺院道觀以及親王府第,其他階層極少僭越。學(xué)術(shù)界一般認為中國琉璃瓦出現(xiàn)于南北朝時期,至今所知第一座琉璃建筑為北魏世祖時期由大月支人傳入技術(shù)所造行宮,“采礦山中,于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于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1](卷102《西域傳·大月支》,P2275)除了這一座行宮,平城宮中還有一座琉璃瓦祠屋,“正殿西又有祠屋,琉璃為瓦。”[2](卷57《魏虜傳》,P986)又據(jù)平城宮城區(qū)三號遺址發(fā)現(xiàn)的一塊帶釉的板瓦殘片,以及方山馮太后永固陵、永固堂發(fā)現(xiàn)的幾塊釉瓦,[3](P59)說明北魏平城時代琉璃瓦用于多所建筑,只是用量不大。

      差不多同時期,南朝也有可能出現(xiàn)琉璃瓦覆頂?shù)慕ㄖ}R武帝蕭賾曾于宮城內(nèi)建興光樓,覆頂之瓦表面施青漆,時人謂之“青樓”,明帝蕭鸞為表示去奢從簡,令毀掉此樓,后來其子?xùn)|昏侯蕭寶卷對武帝以清漆涂瓦一事議論道:“武帝不巧,何不純用琉璃。”[4](卷5《廢帝東昏侯紀》,P154)言下之意,琉璃瓦已為覆頂材料。東昏侯在位時在南齊末年,此前北魏已用琉璃瓦,故可推測東昏侯時有琉璃瓦。盡管如此,仍然可認為南朝與北朝一樣極少使用,而且就連琉璃瓦制造技術(shù)在南北朝后期的動亂中也被遺忘了。

      皇家建筑愈來愈廣地使用琉璃瓦覆頂,據(jù)目前所見資料,這一趨勢從隋煬帝時期開始??梢源_知的是,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由宇文愷主持建成的新都大興城沒有使用琉璃瓦,大約在開皇初期,何稠重新發(fā)現(xiàn)琉璃制作工藝,“時中國久絕琉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稠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5](卷68《何稠傳》,P1596)這里僅說明何稠再次發(fā)現(xiàn)琉璃制作工藝,尚不能判斷是否馬上用于瓦件制作。還有一證,據(jù)仁壽宮遺址考古發(fā)現(xiàn),開皇十三年(593 年)二月開始由楊素主持營建、開皇十五年竣工的豪華仁壽宮也未用琉璃瓦。之所以說隋煬帝開啟中國歷史上高貴建筑使用琉璃瓦的時代,是因為唐高祖時期已有琉璃瓦殿,既然隋文帝尚未使用,那么給予唐高祖琉璃瓦使用經(jīng)驗的應(yīng)該是隋煬帝。唐高祖時期建造了琉璃瓦覆頂?shù)呐愕?,在唐朝所沿用的隋朝宮城內(nèi)。蘇世長被唐高祖宴請于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所作耶,是何雕麗之若此也?’高祖曰:‘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須設(shè)詭疑而言煬帝乎?’對曰:‘臣實不知。但見傾宮、鹿臺琉璃之瓦,并非受命帝王愛民節(jié)用之所為也。若是陛下作此,誠非所宜?!癯跤刑煜拢谒鍖m之內(nèi),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6](卷75《蘇世長傳》,P2629)二人對話喻示隋煬帝開始使用琉璃瓦。

      有唐一代琉璃瓦使用較為謹慎,唐太宗貞觀八年(634 年)開始營建、經(jīng)唐高宗擴建的大明宮很少使用琉璃瓦??脊艑W(xué)者在大明宮的正南門丹鳳門遺址、含元殿遺址、麟德殿遺址以及唐朝最重要的皇家池苑太液池遺址,都是僅僅發(fā)現(xiàn)小量琉璃筒瓦與板瓦殘件,唯有三清殿遺址例外,發(fā)現(xiàn)很多琉璃瓦,[7]雖然有此例外,大明宮總體而言以陶瓦尤其是青棍瓦為主,其它遺址發(fā)現(xiàn)的少量琉璃瓦應(yīng)作為修飾性的剪邊而用。

      三清殿這一特例值得重視。三清殿位于大明宮西北角,遺址出土的普通陶瓦很多,綠、黃、藍色琉璃瓦,以及綠、黃、藍三彩琉璃瓦也很多,但琉璃瓦當(dāng)卻很少。[8]大明宮整體多用青掍瓦,而三清殿多用琉璃瓦,說明唐朝崇奉道教真真是落在實處。不過,瓦當(dāng)很少上釉依然說明唐朝使用琉璃瓦之克制。

      唐洛陽宮用瓦情況與大明宮相似,整體較為簡樸。在唐洛陽城遺址,宮城、東城、外郭城磚瓦窯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瓦件主要為陶瓦,琉璃瓦件很少。[9]但是,洛陽上陽宮園林遺址卻發(fā)現(xiàn)大量琉璃瓦,在廊房、水池西部的水榭遺址,出土大量黃、綠琉璃瓦,當(dāng)然也有普通瓦,在可以復(fù)原的146件板瓦中,黃、綠琉璃瓦100 件,灰陶瓦只有46 件;可復(fù)原的344 件筒瓦中,黃、綠琉璃瓦200 件,灰陶瓦144 件。所發(fā)現(xiàn)瓦當(dāng)情況有所不同,可復(fù)原的167件瓦當(dāng)中,灰陶瓦當(dāng)108件,黃、綠琉璃瓦當(dāng)59 件,[10]這三組數(shù)字大致可以說明上陽宮所用琉璃瓦多于普通陶瓦。上陽宮雖是洛陽禁苑之東的離宮,當(dāng)唐高宗于上元年間(674-676年)營建它,就是將之作為一個華麗場所而建,不僅唐高宗常居此聽政,武則天也曾居于此。上陽宮考古發(fā)現(xiàn)有一點尤可注意,即發(fā)現(xiàn)的可復(fù)原琉璃板瓦并非整面施釉,只在暴露的局部施釉,也就是說,在鋪設(shè)時被筒瓦蓋住的兩邊并不施釉,這仍然說明琉璃使用較為克制。

      與唐長安、洛陽城用瓦情形一致,同時期的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宮城建筑也僅用少量琉璃瓦作為剪邊裝飾,龍泉府第三宮殿遺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了這一點。[11]龍泉府形制仿照唐長安城,這為學(xué)界共識;用瓦情形也一致,說明在同一時代內(nèi)中國與周邊政權(quán)的宮城建筑具有一定共性,正如日后宋與遼、夏、金。

      綜觀隋唐長安、洛陽城用瓦情況,整體而言以未上釉的普通陶瓦為主,但是,從長安城舊宮披香殿到大明宮三清殿,再到洛陽上陽宮,這三處建筑大量使用琉璃瓦的情形正說明琉璃瓦件成為令人艷羨的高級覆頂材料,透露了它即將流行的信息。

      至宋遼夏金時期,琉璃瓦使用陡然增加,兩宋京城宮闕、金中都燕京宮闕大量使用琉璃瓦,西夏都城也很有可能。孟元老記北宋京師“大內(nèi)”正門樓景觀:“大內(nèi)正門宣德樓列五門,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云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覆以琉璃瓦?!盵12](卷1,P24)既然大內(nèi)正門樓為琉璃瓦覆頂,大內(nèi)宮殿也應(yīng)以琉璃瓦為主。又,宋太宗雍熙二年(985 年)建成的啟圣禪院(太宗誕生地)“殿宇凡九百余間,皆以琉璃瓦覆之。”[13](P3084)說明琉璃瓦使用大為增廣。又,傅伯星先生曾論:“在北宋繪畫中,能判定以琉璃瓦蓋頂?shù)膸缀蹼y以尋覓。張擇端的《金明池爭標圖》,畫御苑瓊林苑內(nèi)盛事,環(huán)湖大小建筑十余座,均灰瓦覆頂。只有龍舟上的三座樓頂,明顯地蓋著金黃色琉璃瓦?!惫P者認為,《金明池爭標圖》尚不能完全代表宮城用瓦情況,因為《清明上河圖》中的御苑建筑就是以黃、綠琉璃瓦覆頂?shù)?,說明北宋畫中琉璃瓦并不少見,同時可證宮城較多使用琉璃瓦。南宋臨安城也多用琉璃瓦,傅伯星先生接著論道:“南宋畫中的琉璃瓦屋頂則不勝枚舉。一類顯見是現(xiàn)實中的宮廷或御苑建筑,一類則用于表現(xiàn)想象中的神仙之居?!盵14]其所列南宋畫作如趙伯駒《萬松金闕圖》,佚名《玄圃春深圖》《碧梧庭榭圖》《曲院蓮香圖》等,大量黃、綠、藍屋頂應(yīng)該是現(xiàn)實的寫照。

      兩宋宮城琉璃瓦使用情況又可與金、西夏宮城相參照。金朝早期都城上京會寧府遺址發(fā)現(xiàn)瓦件包括普通筒、板瓦以及綠色琉璃瓦,[15]從報告看琉璃瓦量并不大,說明所用不多。與之相比,金中都較多使用琉璃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 年)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見燕京宮城如下:“循東西御廊北行,……廊脊皆以青琉璃瓦覆,宮闕門戸即純用之?!盵16](P40)宮城外的廊房屋脊皆用琉璃瓦覆,宮殿以及門樓則全部用琉璃瓦。據(jù)研究,金自1151年開始營建的燕京城皇城、宮城參照了北宋京城,[17]在兩國激烈競爭的形勢下,金朝宮闕覆頂材料當(dāng)不輸于北宋宮城。西夏都城興慶府琉璃瓦使用情況可據(jù)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推測。西夏王陵建筑群的布局以及單體殿堂的形制與裝飾基本上仿照中國官式建筑,發(fā)現(xiàn)的琉璃瓦件非常多,[18]王陵使用琉璃瓦的前提應(yīng)該是宮城用琉璃瓦,故可據(jù)以推知西夏宮城用琉璃瓦較多。既然同時代的金與西夏宮城多用琉璃瓦,兩宋宮城也應(yīng)該如此。

      二、元明清琉璃瓦使用范圍

      關(guān)于元朝三都宮城用瓦情況,從文獻記載及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不僅較多使用琉璃瓦,而且還比較多地用了白瓷瓦,當(dāng)然也有普通瓦。據(jù)陶宗儀記載,元大都宮城“凡諸宮門,皆金鋪、朱戶、丹楹、藻繪、彤壁、琉璃瓦飾檐脊。……角樓四,據(jù)宮城之四隅,皆三朵樓。琉璃瓦飾檐脊,……凡諸宮殿乘輿所臨御者,皆丹楹、朱瑣窗,間金藻繪,設(shè)御榻,裀褥咸備。屋之檐脊皆飾琉璃瓦?!仓T宮周廡,并用丹楹、彤壁、藻繪、琉璃瓦飾檐脊。……其柱廊寢殿,亦各設(shè)御榻,裀褥咸備。白玉石重階,朱闌,涂金冐楯,覆以白磁瓦,碧琉璃飾其檐脊。……延華閣五間,方七十九尺二寸,重阿,十字脊,白琉璃瓦覆,青琉璃瓦飾其檐,……芳碧亭在延華閣后圓亭東,三間,重檐,十字脊,覆以青琉璃瓦,飾以綠琉璃瓦,……香殿在石假山上,三間,兩夾二間,柱廊三間,龜頭屋三間。丹楹,瑣窗,間金藻繪,玉石礎(chǔ),琉璃瓦?!盵19](P287-293)可見元大都宮城的部分建筑諸如柱廊寢殿、延華閣、芳碧亭、香殿全用琉璃瓦,其它如諸宮門、城四隅之角樓、乘輿時常臨幸者、諸宮周圍的廊屋仍以普通陶瓦覆頂,僅有琉璃瓦脊。

      元上都、中都有考古發(fā)現(xiàn)可資觀察。據(jù)元上都考古報告,元上都宮城多用琉璃瓦,其西北隅為重要宮殿區(qū),散布著白色大理石精美石雕與柱礎(chǔ)石,以及黃、藍、綠琉璃瓦殘片。[20](P183)宮城北部城墻的闕式建筑是元上都最大的宮殿建筑,在其遺址也發(fā)現(xiàn)各種顏色的琉璃瓦殘片。[21]在宮城正中央,即宮城東、西、南三城門相對的大街的交匯處的1號遺址上,清理出土大量的建筑構(gòu)件,主要有板瓦、筒瓦、龍紋瓦當(dāng),獸面紋滴水,以及長磚、方磚、各式花磚、房脊拼花空心構(gòu)件,質(zhì)料為綠、黃、紫各色琉璃,[22]以上幾乎說明宮城重要建筑是純用琉璃瓦的。與此不同,在外城建筑基址上散布的大量瓦件中,有琉璃瓦也有普通陶瓦,[20](P184)說明外城是琉璃瓦、普通陶瓦兼用。元中都考古發(fā)現(xiàn)同樣,琉璃瓦、普通陶瓦兼用,重要建筑很可能也全用琉璃瓦。2003 年在皇城南門遺址發(fā)現(xiàn)的筒瓦、板瓦均為綠色琉璃,瓦當(dāng)與滴水則是外緣及凸楞部分為綠釉,內(nèi)區(qū)為黃釉。[23]宮城角樓發(fā)現(xiàn)大量青灰磚瓦與琉璃構(gòu)件,學(xué)者由此推知角樓采用高等級的筒、板瓦覆頂和琉璃瓦剪邊,[24]在皇城中心宮殿遺址上有琉璃瓦件,也有普通瓦件。[25]據(jù)以上,可知元大都、上都、中都宮城是琉璃瓦、普通瓦兼用,而重要殿堂則純用琉璃瓦。

      從明朝開始宮城大體上全部使用琉璃瓦。今北京明清兩朝故宮猶在,不需多言。明洪武初年所建應(yīng)天府宮也應(yīng)如此,因為東宮親王府被許可全用琉璃瓦,洪武九年(1376年)春正月詔禮部:“親王宮殿、門廡及城門樓皆覆以青色琉璃瓦,如東宮之制”,[26](598冊,P60)是作為制度詔告禮部。既然東宮與親王府全用琉璃瓦,皇宮理當(dāng)如此。以上為隋唐以至明清宮城使用琉璃瓦情況。

      除了宮城,其它享有琉璃瓦使用資格的是親王府第、國家禮制建筑、重要宗教信仰類建筑。從元朝開始,親王府第可用琉璃瓦。元安西王府在今寧夏固原開城、陜西西安的兩座王府是普通陶瓦與琉璃瓦兼用,且琉璃瓦用量較大。開成王府遺址發(fā)現(xiàn)的瓦件主要為黃、白、綠琉璃,(磚也同樣)。西安王府最多的為黃色琉璃筒瓦板瓦,以及黃色龍紋瓦當(dāng)與滴水。[27]從文獻記載看明朝首次規(guī)定了親王府第全用青色琉璃瓦。但是清朝對諸王公府第使用琉璃瓦的規(guī)定卻始終謹慎,與明朝允許全用琉璃瓦不同。順治元年(1644 年)定和碩親王以下諸王、公府第之制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照例臺基上造屋五座,固山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屋臺高二尺。十月,又定諸王、貝勒、貝子、公等脊瓦俱用綠色?!敝挥屑雇哂镁G色琉璃。入關(guān)后親王府第用瓦依然謹慎,康熙六年(1667 年)封裕親王(順治次子),所建府第只有“正殿、正門覆以綠色琉璃瓦”,[26](665冊,P925)其它房屋依然用普通瓦而已。乾隆年間重申諸王公府第之制,關(guān)于用瓦規(guī)定為:親王府“凡正門、殿寢均覆綠琉璃,……樓屋、旁廡均用筒瓦。其為府庫、為倉廩、為廚廄,及典司執(zhí)事之屋,分列左右,皆版瓦”,大多數(shù)房屋只用筒板布瓦而已;世子府、郡王府用瓦與親王府同;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府則不可用琉璃瓦,只用普通筒瓦。[26](619冊,P667)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定親王(乾隆長子)府,規(guī)模比裕親王府更宏大,用瓦規(guī)定卻更加謹慎,“正門三間,頭停瓦綠色琉璃減邊,布瓦。大衙門、神房頭停滿瓦綠色琉璃脊瓦,其余頭停俱瓦布筒版瓦?!盵26](665冊,P927)只有府第大門、大衙門、神房的頭停部位用綠色琉璃瓦覆蓋屋脊而已。雖然同為王府,定親王比裕親王低了兩輩,這或許是定親王府如此少用琉璃瓦的原因。

      也有資格使用琉璃瓦的還有國家禮制建筑、重要道觀、佛寺等神靈廟宇。國家禮制建筑如明、清故宮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等。神靈建筑則自唐代就享有特權(quán)了,唐大明宮內(nèi)三清殿比朝殿更多使用琉璃瓦。在明清兩代,越來越多國家祀典中的廟宇重要部位改換琉璃瓦,如顯佑宮、龍王廟、孔廟、關(guān)帝廟等。

      在以上建筑之外,官舍以及官、民私宅嚴禁使用琉璃瓦,明朝應(yīng)該有此規(guī)定,清朝依舊,前引康熙二十七年令,官民房屋墻垣不許擅用琉璃瓦、城磚,乾隆時期重申,保存至今的清朝官、民私宅沒有使用琉璃瓦的,即使財力雄厚的晉商亦然,說明制度被嚴格執(zhí)行。汪永平先生曾言明朝民間寺院道觀可用琉璃瓦,應(yīng)不盡然,神靈的世界與人間同樣,并非所有神靈皆得到使用琉璃瓦的許可,明朝兩京孔廟原來只用青瓦,萬歷二十八年(1600 年)經(jīng)“司業(yè)傅新徳請,始易以琉璃瓦”,[26](600冊,P110)其他神靈廟宇應(yīng)多有不許使用者。

      以上所考琉璃瓦使用范圍與社會等級相互配合。琉璃瓦不僅展示了宮殿、王府、高級祭祀建筑的恒定的高級地位,在等級內(nèi)部,如定親王府較裕親王府少用琉璃瓦是表示一種地位的差異;又如孔廟、關(guān)帝廟等神靈廟宇經(jīng)歷了由普通陶瓦換琉璃瓦、綠色琉璃瓦換黃色的過程,每改換一次都代表著政治地位提升一次。

      三、琉璃瓦的顏色與社會等級

      自唐代以后逐漸增多的琉璃瓦色,至晚在明清時期成為界定社會等級的要素。隋朝何稠重新發(fā)現(xiàn)的是綠色琉璃工藝,唐朝琉璃瓦已有多種顏色,但以綠色為多。長安城考古發(fā)現(xiàn)有綠、黃、藍、褐,以及綠黃藍三彩,其中綠色最多。在同一時期,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發(fā)現(xiàn)有綠釉、紫釉和黃釉琉璃瓦件,其中綠釉最多見。[28]宋遼夏金時期顏色更多,據(jù)開封考古發(fā)現(xiàn),在北宋宮城屬于唐宋文化層內(nèi)發(fā)現(xiàn)白釉、黑釉、影青、黃釉、綠釉琉璃瓦片,[29](P169)西夏王陵琉璃瓦件顏色有褐、綠、黃、黃綠相間,以及白瓷板瓦,綠色最多,[18]金上京會寧府也發(fā)現(xiàn)綠色琉璃瓦。概言之,宋遼金夏時期在隋唐渤海國綠、黃、藍、紫之外,又多出了白、黑、青、影青。除了兩宋尚需考證外,隋、唐、渤海、西夏諸國宮城最多用綠色琉璃瓦,金上京用綠色較多,中都宮則以青色為主。

      兩宋使用的琉璃瓦色頗耐尋味。從南宋使者所描繪金汴京宮城承天門(即北宋宮城宣德門)“樓數(shù)丈,碧瓦朱甍,無一損動”[30](P24)的情況看,北宋宮城(金汴京宮城)正門樓用綠色琉璃瓦。但是在《清明上河圖》中,御苑中建筑為黃色、綠色、藍色琉璃瓦頂,總的看來黃色居多,綠色次之,藍色較少。在畫卷最后一組高層建筑中,黃色最多而且為最高層。在其前的一座圍院式建筑中,四周廊廡為黃色頂,而門樓與其中高層建筑為綠色頂。御苑鄰接市區(qū)的圍院式建筑則以黃色頂為主,廊廡、大門樓以及其中建筑也多為黃色頂。在御苑之外的那座牌坊則是綠色頂。至于南宋,據(jù)傅伯星先生考察,南宋畫中建筑“皆覆藍、綠、黃三色琉璃瓦。黃色僅施于皇帝臨幸之殿頂,而一般的御苑建筑均為藍、綠二色瓦為頂?!盵14]那么,兩宋繪畫是否說明宋代以黃色琉璃瓦為最高等級?由于兩宋都城考古報告很少言及琉璃瓦發(fā)現(xiàn)情況,而繪畫與現(xiàn)實吻合度也待確證,兩宋琉璃瓦色等級問題暫且擱置,雖然文獻記載北宋宮城屋頂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

      元朝很可能沒有規(guī)定琉璃瓦色的等級。上引陶宗儀所記元大都宮城,柱廊寢殿用白色瓷瓦覆頂,屋檐、屋脊部位飾以碧琉璃;延華閣用白琉璃覆頂,以青琉璃飾屋檐與屋脊;芳碧亭用青琉璃瓦覆頂,屋檐、屋脊飾以綠琉璃瓦,可見在元大都宮中白色為多,其次為青色。元中都考古發(fā)現(xiàn)則以綠色琉璃瓦為多。但這并不代表大都以白、青為尊,或者中都以綠為尊。又可參考兩座安西王府第琉璃瓦使用情況,寧夏固原開城安西王府遺址發(fā)現(xiàn)的琉璃瓦、瓦當(dāng)、滴水有黃色、白色、綠色、棕紅色,而西安安西王府東西兩座大門使用的琉璃瓦,以及中心宮殿遺址發(fā)現(xiàn)的大量琉璃瓦皆為黃色??梢钥闯?,元朝還沒有如明清兩朝那樣嚴格區(qū)分皇宮和王府用瓦釉色。

      琉璃瓦色的等級規(guī)定顯見于明、清兩朝。明、清所用琉璃瓦色依然豐富,黃、綠、青、黑、白之外,還有紅、紫紅。據(jù)筆者愚見,這多種顏色中,用以表明等級的為黃、綠、青,黑色也是。眾所周知,北京故宮以黃色琉璃瓦為主,間用綠色琉璃瓦,這可追溯到明朱元璋始建的應(yīng)天府皇宮,南京明故宮考古發(fā)現(xiàn)的陶質(zhì)建筑構(gòu)件中以黃色琉璃瓦當(dāng)、滴水居多,其次為綠色。[31]但是黃色之下的等級,明、清兩朝卻有所不同。

      明朝琉璃瓦色等級頗費思考。汪永平先生認為明代琉璃瓦“以黃、紅等級最高,青(綠)色次之,黑色最低?!盵32]景慧川等先生認為金色為上,其下依次為青、綠、黑色?;蕦m用金色,親王府用青色。[33]兩種意見的差異顯而易見。汪永平先生似將青、綠相等同,不知何據(jù)。更令人困惑的是考古發(fā)現(xiàn)與文獻記載的歧異,1982 年西安秦王府遺址發(fā)現(xiàn)的琉璃瓦片堆積層中,有藍色、綠色、黑紫褐色,卻無青色,[33]2002 年在西安附近專為明秦王府燒制琉璃瓦的窯中發(fā)現(xiàn)黃釉龍紋瓦當(dāng),長沙明藩王府遺址也有綠色琉璃瓦當(dāng)發(fā)現(xiàn),[34]而據(jù)洪武九年定制東宮與親王府宮殿門廡及城門樓皆覆以青色琉璃瓦,故而各地藩王府遺址有黃、綠等顏色而恰恰缺少青色琉璃瓦的發(fā)現(xiàn),令人不解。不僅于此,即使明朝人所記文華殿用瓦也有或青或綠的差異,弘治十八年(1505 年)進士路深記文華殿“比諸殿制稍減而特精雅,用綠色琉璃瓦”,[26](1268冊,P129)而萬歷至崇禎年間人沈德符記文華殿“舊覆青琉璃瓦,嘉靖中易以黃瓦”,[35](P795)比較而言,路深為當(dāng)時人記當(dāng)時事,沈德符則為追記嘉靖以前事,路深所記似更可靠,卻與制度有出入。難道明代青色琉璃與綠色琉璃果真可以混為一說嗎?筆者以為,盡管文獻記載與考古發(fā)現(xiàn)存在矛盾,明朝人自己的記載也不同,綠色琉璃與青色琉璃仍然不可能混同。在明朝冠服禮制中,青、綠兩色截然不同。又據(jù)清乾隆十六年(1751 年)祈年殿換瓦奏折:“祈年殿舊制系三覆檐,上覆青瓦,中覆黃瓦,下覆綠瓦,三色互異,請將殿上琉璃覆瓦改用一色純青,其大門及兩廡均用青色?!盵26](662冊,P463)此處舊制即明朝制度,顯然青琉璃與綠琉璃并不一樣。筆者以為,既然皇宮用黃、綠,東宮、王府用青,則應(yīng)該有黃、綠、青這樣一個等級序列。

      清朝琉璃瓦顏色等級較為明晰,為黃、綠、黑。清朝親王府與親王家廟用綠色琉璃瓦,與皇宮、太廟所用黃色相比,說明綠色僅次于黃色。又,清朝北京國子監(jiān)之左的先師廟內(nèi),大成殿、大成門覆黃琉璃瓦,神廚、井亭、神庫、承祭官致齋所及其它門房則覆綠琉璃瓦,而更房、更衣房則僅覆板瓦,[26](600冊,P68-69)逐次顯示了黃、綠琉璃瓦以至灰陶板瓦三個等級。綠色之下還有黑色,見于以下資料:雍正二年(1724 年)敕建昭忠祠祭祀本朝王公大臣官員全忠盡節(jié)者,“凡殿門正屋均覆綠琉璃,余均筒瓦”;雍正八年(1730年)敕建賢良祠祭祀王公大臣之有功于國家者,“凡正殿正門均覆綠琉璃,余均筒瓦”;乾隆十六年(1751年)敕建雙忠祠合祀都統(tǒng)一等伯謚襄、烈、傅、清者,以及左都御史一等伯謚壯、果、拉、布、敦者,“凡正屋正門均覆黒琉璃,其余門楹梁棟之制與昭忠祠同”,其他功臣專祠如武壯王祠、恪僖公祠、宏毅公祠等,均“正屋三間,兩廡各三間,大門三間,均覆以黒琉璃”,[26](474冊,P67-68)可見綠、黑為兩個等級。

      那么,其他顏色,諸如白色、紅色是否有等級意義?筆者以為,至少在明清兩朝,琉璃瓦色除了表示人間的政治等級,還用于表示人對自然的理解,黃、青、白、紅都在這一意義之下使用過,黃代表大地,青代表天,白代表月,紅代表日,因而,明洪武十年圜丘、方丘合祀,以大祀殿覆蓋,瓦用黃色琉璃,后來換成青色琉璃瓦。明北京城最初沿用這樣的規(guī)制,直到嘉靖九年(1530 年)重新改為圜丘、方丘分別祭祀,圜丘壇面及欄用青琉璃磚,方丘壇面用黃琉璃磚。嘉靖九年重建之朝日壇與夕月壇,日壇用紅色琉璃,月壇用白色。[36](卷47《禮志一》,P1227-1229)清朝圜丘祈年殿、皇乾殿用青色,方澤用黃色琉璃磚,皇祇室用黃色琉璃瓦覆。社稷壇拜殿、神廚用黃色琉璃瓦覆頂,壇上則隨方色鋪琉璃磚,東青、南紅、西白、北黑,四面短墻所覆蓋琉璃瓦亦各隨方色。[26](619冊,P663-664)如此種種顏色關(guān)注的是人對自然的理解,并不表現(xiàn)人間的等級關(guān)系。在此意義上,又如清故宮文淵閣用黑色琉璃瓦覆蓋,按五行說黑色屬水,因而防止火災(zāi)的意義,此處黑色也非等級象征。

      中國古代的各種等級規(guī)定在執(zhí)行時有一個總原則,即,上可兼下,下不可僭上,琉璃瓦的使用亦如此。明朝英宗時期的專權(quán)宦官王振建家廟智化寺,用黑色琉璃瓦。熹宗時期宦官魏忠賢專權(quán),閹黨為之廣建生祠,朱童蒙所建延綏祠用琉璃瓦,而且很可能是黃色琉璃瓦,明鄧鐘夔記載:“魏忠賢擅竊威福,建祠幾遍天下。祠極壯麗莊嚴。不但朱戶雕梁,甚有用琉璃黃瓦,幾同宮殿。不但朝衣朝冠,甚至垂旒金像,幾埒帝王?!盵37](P45)明朝宦官專權(quán)嚴重,王振、魏忠賢恰好是開始和結(jié)束的兩個巔峰,此種僭越其實是變態(tài)皇權(quán)的產(chǎn)物。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其它僭越事件,雖然并非代表沒有,但可以反映僭越的確少,也說明等級制度被嚴格執(zhí)行。

      猜你喜歡
      琉璃瓦宮城琉璃
      曲阜琉璃瓦:儒風(fēng)雅韻下的流光溢彩
      山東畫報(2020年7期)2020-08-14 10:07:39
      《宮城·紅色印象》
      人物畫報(2020年8期)2020-01-03 06:53:37
      法門寺里的琉璃
      大山深處是琉璃
      紅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20
      山西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宮城
      中國收藏(2017年7期)2017-07-27 11:04:35
      八角琉璃井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宮城指揮家遼陽渤海張浩
      遼上京宮城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3期)2015-06-26 08:20:22
      有扇白羽,有燈琉璃
      碎琉璃
      讀者(2014年8期)2014-05-14 11:40:52
      黄石市| 郁南县| 庄浪县| 若尔盖县| 鹰潭市| 潍坊市| 临漳县| 阿拉善盟| 鄂州市| 中宁县| 凤翔县| 金塔县| 通海县| 蒙自县| 鞍山市| 长葛市| 隆子县| 镇坪县| 桃园县| 晋宁县| 定陶县| 蓝山县| 防城港市| 罗甸县| 冷水江市| 渝北区| 盖州市| 农安县| 枣强县| 枝江市| 自治县| 永丰县| 庄浪县| 互助| 巴青县| 古丈县| 乐陵市| 永泰县| 蓝田县| 东丽区|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