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隨著社會發(fā)展與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教育理念發(fā)生了轉變。議題式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成為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新型教學方式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要通過引入議題式教學方法,推動教師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師生互動。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該以課程標準為依托,營造一種引導、交互、探討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加深學習體驗,實現(xiàn)學生個人素質與思想方面的提升?;诖?,本文將對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進行簡要探討與研究。
一、設計與推出多樣化議題
在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中,教師要革新思想、活躍思維并大膽實踐,要不拘一格地為學生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議題,避免單一式議題削弱學生學習興趣、削減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可以結合現(xiàn)實教學需要,設計與推出多樣化議題。
一方面,可以設計生活化議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取材,增強學生熟悉感,讓學生樂于參與議題學習。這樣就會讓議題式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議題的選取要盡可能貼近現(xiàn)實生活,最好能激發(fā)學生的集體共鳴。例如,在統(tǒng)編版思想政治必修2第四課第一框“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申出議題:面對內心的欲望和實際消費能力,名牌鞋該買不該買?針對中國國情和家庭的實際消費能力,你認為買一雙什么價位的鞋比較合適?學生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延展議題、延伸思路并做深入思考。
另一方面,可以設計新聞式議題,由此引申出更具開放性、靈活性議題,鼓勵學生借助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參與到實際討論中,進一步打開眼界、活躍思維。這對學生了解當前社會、把握未來發(fā)展趨勢、獲悉國際經濟秩序起到積極助推作用,切實讓學生實現(xiàn)與時俱進發(fā)展。
二、以不同方式深化學生對議題的思考與理解
在教育發(fā)展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多個渠道切入,
并以不同方式深化學生對議題的思考和理解。這樣才會讓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
第一,教師可以給出議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由此衍生出新的觀點、新的靈感,對議題形成新的見解,從而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團結互助。
第二,教學的真正魅力在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用積極的心態(tài)探索真理、求得真相,在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中提升理性思維能力。思想政治教師不妨多推出幾個有爭議的議題讓學生辯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議題式課堂有深度、有內涵,最大化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學的批判性和建設性統(tǒng)一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辯論并非針鋒相對、巧舌如簧,而是要有理有據,如此才會具備更大的教學意義、育人價值。
第三,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思考與理解議題。教師只是口頭引申出議題,有時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并調動學生內在情緒,這時候可以通過讓學生表演,讓議題直觀化、生動化、立體化。這遠比直白的敘說議題來得直接、來得有效。
三、對議題做總結,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議題式教學不可有始無終,也就是說,學生熱烈討論議題、深入思考議題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有必要對議題做陳述、做總結,對學生的價值觀做潛移默化的引領,從而借助議題式教學達成既定的育人目標。
首先,要肯定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的表現(xiàn),對其進行點評;其次,要指出學生對議題的錯誤看法,讓學生可以借助教師的指點發(fā)現(xiàn)思想中的瑕疵;最后,教師要給出較為全面的總結性陳詞,讓學生可以更客觀地看待事物、更理性地剖析事實,在此基礎上感悟更多并收獲諸多道理。
當然,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也要借助議題提升學生品質、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使學生真正吸收知識,真正理解知識,實現(xiàn)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時代在進步,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要不斷提升,如此才能承擔起新時期的育人職責、教學重任。面對議題式教學這一全新的課堂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多學習、多實踐、多反思,由此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教學策略,確保所設計和推出的議題為課堂增光添彩,為學生學習與成長保駕護航。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