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且聽鳳鳴——晉侯鳥尊的前世今生”單元課程教學設(shè)計

      2023-09-12 05:51:57王知熒田銀梅
      中國中小學美術(shù)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鳳鳥青銅器紋飾

      王知熒 田銀梅

      大觀念:

      在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中了解古人的思想觀念,感知中國青銅藝術(shù)之美。

      基本問題:

      1.文物上的鳳鳥形象如何傳遞它特有的故事性及藝術(shù)性?

      2.如何在不同時代的傳說中主動感知,描述出自己想象中的鳳鳥形象?

      3.如何在不同時代的青銅器上,找到不同風格特征的鳳鳥紋裝飾?

      4.通過怎樣的思維轉(zhuǎn)換,可將青銅器上的裝飾語言進行自我表達的原創(chuàng)呈現(xiàn)?

      主題一:有鳳來儀

      小問題:

      1.中國最早的鳳鳥形象出現(xiàn)在哪些文物上?

      2.在古代,關(guān)于鳳烏有怎樣的傳說故事?

      3.通過文物上的鳳鳥形象和史料中記載的鳳鳥傳說,你可以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中的鳳鳥形象嗎?

      學生將知道:

      中國古老的鳳鳥圖騰的來歷和淵源。

      學生將理解:

      烏的崇拜和鳳鳥紋的盛行有十分悠遠的歷史。

      學生將能做:

      帶著自己對傳說故事和文物上鳳鳥形象的感悟與理解,進行討論和分享,將歷史載體中傳遞出的感受與美術(shù)語言進行關(guān)聯(lián)。

      一、欣賞文物,萌發(fā)探究

      教師:鳥,是生命和重生的象征,被先民視為圖騰而長期存在。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來看,鳥形裝飾早在史前時期已經(jīng)遍及大江南北。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新石器時代,中華先民是如何描繪他們心中的鳳鳥形象的。

      學生集體觀看課件,欣賞幾件不同時期、不同材質(zhì)的鳳鳥題材文物。

      玉鳳,又稱玉鳳佩,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000),出土于湖北天門市石家河鎮(zhèn)羅家柏嶺遺址,現(xiàn)藏于國家博物館。(圖1)直徑4.9厘米,厚0.6-0.7厘米。玉鳳為“團鳳”造型,鳳鳥造型極富美感——頭頂有冠,肩連雙翼,尾部修長,肩/尾均用陽線琢出翎羽線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qū)玉器工藝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中華第一鳳”。

      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現(xiàn)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圖2)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象牙蝶形器兩角圓弧,上下已殘。中間由五個同心圓依次構(gòu)成太陽紋,外國上端刻出象征太陽光芒的火焰狀紋,太陽兩側(cè)作昂首相望的雙鳥紋,鳥的眼和太陽紋中心均以圓錐淺鉆而成。

      隆頸陶罐,新石器時代高廟文化(距今7800-6800),出土于湖南洪江高廟遺址,現(xiàn)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圖3)白色陶罐的頸部和肩部,戳印著兩只飛翔的神烏鳳凰,一只是正面的,一只是側(cè)面回首的,姿態(tài)雄健,活靈活現(xiàn)。它們具有神話傳說中鳳凰的鮮明特征:有冠,有非常長的喙,長頸,有漂亮的長尾。兩只鳳凰的食囊部位還戳印有獠牙、吐舌的獸面紋。

      教師:你們在這些古老的文物身上看到了什么樣的圖案?請用自己的話去描述它。

      小結(jié):圖騰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奇特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一,是原始族群的標志和象征,也是后世信仰、禮制、藝術(shù)的萌芽。人類借助于龍、鳳等形象,與大自然、神靈和祖先進行溝通。鳳鳥是原始社會的人類根據(jù)對神靈的崇拜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神性的動物。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新石器時代不同材質(zhì)、文化的鳳鳥紋裝飾文物,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想象力。在探尋古老鳳鳥形象的同時,為后面品讀傳說故事做好鋪墊。

      二、聆聽傳說,識讀青銅

      教師:《山海經(jīng)》《尚書·堯典》等古書中都有關(guān)于鳥神話的記載。夏商周三代的統(tǒng)治者都堅信本民族的興起與神鳥的庇佑密切相關(guān),“禹征三苗”“玄鳥生商”和“鳳鳴岐山”等傳說流傳至今。

      學生集體觀看課件,通過史料中的文字和圖片,了解商周時期關(guān)于鳥的傳說故事,欣賞商周時期青銅器上不同風格的鳥類紋飾。

      《詩經(jīng)·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薄妒酚洝ひ蟊炯o》:“……玄鳥墮其卯,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xie)?!?/p>

      商人的后代說自己的先祖——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建立強大的商朝,因此玄鳥就成了商人的始祖。

      商代鳥形青銅器欣賞:鶚卣,商代晚期(距今約3000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樓縣二郎坡村,現(xiàn)藏山西博物院。(圖4)高19.7cm、寬13.4cm。兩只貓頭鷹相背而立,蓋首器身,蓋上有尖喙以及凸起的線紋環(huán)眼,還有四阿式屋頂狀的鈕,和以鈕為中心形成對稱的兩對雷紋。腹部裝飾有凸起的渦紋,代表著一雙翅膀。有力的獸形足牢牢地抓踏著四個方向,帶著傲然君臨的氣度。卣是一種盛酒器。這件鶚卣被稱為是古代版“憤怒的小鳥”。

      《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山?!表f昭注:“鸑鷟,鳳之別名?!薄剑诮耜兾魇♂娇h北。相傳周古公亶(dan)父遷此而興,后以“鳴岐”謂吉祥之兆。

      《呂氏春秋·有始》: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鳥銜丹書集于周社。

      《詩經(jīng)·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西周初年盛行“周之將興,鳳鳴岐山”的傳說。相傳在周朝未興盛前,人們在岐山聽到了鳳鳥嗚叫,看到了七彩神鳳翩翩起舞,認為這是極大的祥瑞,是大周興盛的吉兆。周王室將鳳鳥視為神烏,是天神的使者,尊崇備至。鳳烏也與周朝時期的政治、禮儀等活動有密切聯(lián)系。

      西周鳳鳥紋青銅器欣賞:鳳鳥紋提梁卣,西周,出土于絳縣橫水傭國墓地1011號墓,現(xiàn)藏山西博物院。(圖5)高23.5cm、腹徑16cm。這件鳳鳥紋提梁卣的器蓋和器身以子母口扣合,蓋和內(nèi)底均鑄有“作寶尊彝”四字銘文。蓋為橢圓形,蓋面飾兩組鳳鳥紋,蓋沿飾波曲紋,器身飾三組紋飾,通體均以云雷紋襯底。

      小結(jié):西周之前的鳥形裝飾以鷹、鶚居多,青銅器上的鳥形紋飾最早被發(fā)現(xiàn)是晚商時期的小鳥紋,它常常以寬帶狀的形式飾于器物的頸部、肩部,作為輔助紋樣。大鳥紋最早出現(xiàn)于商末周初,盛行于周昭王和穆王時期。大鳥紋開始出現(xiàn)就被用作主題紋飾,并占據(jù)了青銅器的主要部位,其特點在于有華麗的冠羽。(圖6)而青銅器上出現(xiàn)鳳鳥紋飾源于當時古人對鳥的崇拜,夏商周三代的統(tǒng)治者都堅信本民族的興起與神鳥的庇佑密切相關(guān)。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了解史料中記載的“玄鳥生商”“鳳鳴岐山”的傳說故事,欣賞與傳說故事對應(yīng)時代的鳳鳥紋青銅器,感知古人對鳳鳥的崇拜之情,建立文學作品與文物形象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并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思考。

      二、關(guān)聯(lián)形象,分享感受

      教師:欣賞幾件不同時期裝飾有鳳鳥紋的文物和關(guān)于鳳鳥的傳說故事,在學習單上畫下你心目中的鳳鳥形象,并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它,說說你認為鳳鳥有著什么樣的文化內(nèi)涵和情感寓意。

      小結(jié):龍、鳳同為中華民族兩大圖騰系統(tǒng)。中國人賦予了鳳鳥很多美好的特征:美麗、吉祥、善良、寧靜、有德、自然。對鳳鳥的崇拜,是一種濃厚的民族情結(jié)。鳳凰在中國歷史上和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人類想象出來的,但它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存在于流傳千年的神話故事和藝術(shù)作品中。

      【設(shè)計意圖】學生了解并感知傳說故事與不同時期的文物裝飾后,用畫筆和語言勾勒描繪出自己心目中的鳳鳥形象,為下一節(jié)的博物館展廳實踐課埋下伏筆。

      主題二:百烏朝鳳

      小問題:

      1.哪些種類的青銅器上裝飾有鳳鳥紋?

      2.鳳鳥紋裝飾在青銅器的哪些部位上?

      3.不同時期的鳳鳥紋有什么區(qū)別?

      4.趙卿鳥尊的主人是誰,他與太原城有著怎樣的故事?

      學生將知道: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主要類型。學生將理解:

      不同時期流行的鳳鳥紋飾有不一樣的特征。

      學生將能做:

      通過對商周時期青銅器上鳳鳥紋裝飾的觀察與思考,學生利用刮畫材料包,繪制出自己心目中的青銅器紋飾。

      一、走進展廳,自主探索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展廳,了解有鳳鳥紋樣式的青銅器背后的歷史故事。

      學生聆聽老師在展廳的實地講解,根據(jù)用途歸納青銅器的幾大類型,通過老師的描述,自主尋找不同青銅器上有鳳鳥紋裝飾的位置。

      講解結(jié)束后,學生分小組領(lǐng)取任務(wù)單再次進入展廳。限時十五分鐘,尋找任務(wù)單上的六件青銅器,從名稱、年代、出土信息、用途等幾個方面填寫文物任務(wù)單。通過仔細觀察,將局部的鳳鳥紋飾圖片與對應(yīng)的文物相匹配,完成后由老師檢查。率先完成并全部正確小組受到表揚鼓勵,有錯誤者指出錯誤并改正。

      小結(jié):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來看,鳳鳥的形象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鳳鳥形象在青銅器上出現(xiàn)開始于商代晚期,在商代甲骨文中“鳳”字有近50種寫法,絕大多數(shù)是象形字。西周時期,鳳鳥紋成為青銅器造型裝飾藝術(shù)的重要元素。它最大特色在于華美的羽冠和逶迤的長尾,其中垂冠大烏紋常作為器物的主題紋飾。裝飾鳳鳥紋的青銅器幾乎涵蓋了食器、酒器、水器、樂器等各種類別的各個部分。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對展廳中鳳鳥紋裝飾青銅器的講解,初步了解青銅器的分類和用途,通過對青銅器鳳鳥紋飾的尋找,培養(yǎng)自主探索與觀察的能力,搭建對青銅器的初步認知。

      二、重點文物,趙卿烏尊

      教師:西周晚期以后,周王室對各個分封國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弱,維系統(tǒng)治的宗法制度動搖。表現(xiàn)在青銅裝飾上,就是自由氣息的興起、凝重感的減弱,對稱和均衡式構(gòu)圖逐漸衰落,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鳥形裝飾的出現(xiàn)。自此,鳳鳥家族的全新時代即將到來。

      趙卿鳥尊,春秋晚期(距今約2500年),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現(xiàn)藏于山西博物院。(圖7)通高25.3厘米,長33厘米,重3.8公斤,是一件盛酒器。鳥尊通體采用淺浮雕和高浮雕手法,羽紋細膩舒展,羽翅精美華麗。外形酷似一只昂首挺立的鷙鳥。在鳥背上有一個器蓋,蓋子上有虎形提梁,鳥尊雙腿直立,足間有蹼,在鳥尾下還有一個虎形支腳,與其他兩足形成三點支撐。作者捕捉了鳥在迎風飛舞時的動態(tài),將地紋與高浮雕的翅紋結(jié)合,靜中有動,加上前傾的動姿,鳥好像剛剛收羽落地,又好像準備振翅飛翔。趙卿鳥尊是晉國晚期的青銅杰作。

      教師:觀察春秋晚期的趙卿鳥尊,它的造型和紋飾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主觀察青銅器,并根據(jù)名稱與造型猜測它的作用。

      教師:趙卿鳥尊的主人是趙簡子,他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聆聽老師講解趙卿鳥尊背后的出土故事,了解龍城太原的肇端。

      小結(jié):趙卿鳥尊的主人是春秋晚期的晉國正卿趙鞅。趙鞅又稱趙筒子,字志父,“簡”是他的謚號。《史記·趙世家》中曾記載:“趙名晉卿,實專晉權(quán),奉邑侔于諸侯。”公元前497年,趙簡子命家臣董安于、尹鐸肇建古晉陽城。出土趙卿鳥尊的趙卿墓是迄今所見春秋時期等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資料最完整的晉國高級貴族墓葬,共出土文物3421件。其中青銅器占出土遺物總數(shù)的40.9%,特別是禮樂器和生活用器,品類齊全、形式多樣、紋樣新穎,它們都是研究我國春秋時期晉國晚期青銅器重要的斷代資料。(圖8)

      【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老師對春秋時期趙卿鳥尊的講解,進一步探索趙卿鳥尊背后的歷史,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太原悠久歷史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嘗試總結(jié)春秋時期晉式青銅器的特點,感知晉人積極進取、銳意創(chuàng)新的奮斗精神。

      三、觀照文物,藝術(shù)啟迪

      請同學們打開材料包,對照趙卿鳥尊仿制品,找到其各個部位,包括器身、鳥頭、雙足、提梁、虎形支腳等。一一對應(yīng)后,請拿出材料包中的刮筆,思考用怎樣的藝術(shù)語言創(chuàng)作出一只“我的趙卿鳥尊”。學生利用點、線、面等藝術(shù)語言,將各部位設(shè)計出滿意的紋飾,完成紋飾的繪制后,利用彩色雙腳釘拼裝成完整的趙卿鳥尊。

      【設(shè)計意圖】藝術(shù)品是由情感轉(zhuǎn)化成的可見的或可聽的形式。學生經(jīng)過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深入觀察和思考,形成自我的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此時,以簡單易上手的刮畫材料為媒介,學生能更直觀地表達心靈感悟,再現(xiàn)自己對青銅紋飾的理解,激發(fā)旺盛的創(chuàng)造欲。(圖9)

      主題三:且聽鳳鳴

      小問題:

      1.晉侯鳥尊的造型是什么樣的?

      2.晉侯鳥尊的主人是誰?

      3.晉侯鳥尊的作用是什么?

      4.晉侯鳥尊出土后有著怎樣的曲折經(jīng)歷?

      學生將知道:

      晉侯鳥尊的前世今生。

      學生將理解:

      家鄉(xiāng)山西簡稱為“晉”的淵源。

      學生將能做:

      通過對晉侯鳥尊的觀察和解讀,設(shè)計制作一件屬于自己的晉侯鳥尊手工紙模。

      一、識讀形象,了解歷史

      教師:晉侯鳥尊是山西博物院院徽的原型,也是山西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仔細觀察鳥尊的造型,你能看到哪些動物呢?鳥尊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晉侯鳥尊,西周早期(距今約3000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114號墓,現(xiàn)藏于山西博物院。通高39厘米,寬17.5厘米,長30.5厘米,重3.8公斤。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鳳烏頭部微微上揚,高揚的頭冠盡顯昂揚之姿,健碩的身軀威震四方,鳥背上還有一只小鳥與鳳鳥對望,就像是一對母與子。鳳鳥卷曲的尾巴化作大象的鼻子,與鳳鳥雙腿形成穩(wěn)定的三點支撐,鳳鳥的翅膀上卷是大象的耳朵。

      鳥尊的蓋內(nèi)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意思是晉侯制作了這件銅器在宗廟里使用。鳥尊屬于《周禮-春官》中記載周代祭祀禮器“六彝”中的“鳥彝”,用于在宗廟中對地神行“裸”禮。裸祭時使用的禮器稱為裸器,周代官吏中專設(shè)了“郁人”這一官職掌管裸器。裸器中所盛的鬯酒是一種用郁金香草調(diào)制的香酒,流行于商周時期。晉侯鳥尊華美的造型藝術(shù)和精巧的實用功能完美契合,是中國青銅藝術(shù)寶庫中的珍品。2013年,晉侯鳥尊入選國家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錄。

      教師:觀察西周早期的晉侯鳥尊,它的造型和紋飾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主觀察青銅器,可以用自己的話表述鳥尊的造型與紋飾。

      教師:晉侯鳥尊身上出現(xiàn)了大象,是否說明當時山西有大象呢?

      通過青銅器上的動物造型或紋飾,大膽猜測商周時期山西的氣候環(huán)境很有可能與現(xiàn)在不同。

      教師:觀察并觸摸鳥尊仿制品,打開烏尊背部器蓋,識讀銘文,鳥尊的主人是誰?

      學生聆聽老師講解器蓋內(nèi)的九字銘文,了解鳥尊的主人與“晉”的來歷。

      教師:對比晉侯鳥尊和趙卿鳥尊,說說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

      學生自主觀察晉侯鳥尊和趙卿鳥尊,通過上一課時學過的知識,總結(jié)兩者的不同點與相同點。

      小結(jié):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總結(jié)出:晉侯鳥尊是鳳鳥與大象的結(jié)合,而趙卿鳥尊是鷙鳥與猛虎的結(jié)合;晉侯鳥尊的年代是西周初期,趙卿鳥尊的年代是春秋晚期,兩者大約相距500年;晉侯鳥尊的主人是燮父,是歷史上的第一位晉侯,趙卿鳥尊的主人是趙簡子,是晉陽古城的創(chuàng)建者,太原的“第一任市長”;兩件青銅器都叫鳥尊,都是盛酒器。通過青銅器上的動物造型及紋飾,推測當時山西的氣候環(huán)境較溫暖濕潤,可能有大象、孔雀、鱷魚等動物生存。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對鳥尊的自主觀察和老師的實地講解,進一步認識到古人對圖騰的崇拜,也體會到圖騰與現(xiàn)實世界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理解青銅器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源于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識讀銘文,了解山西簡稱為“晉”的淵源,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歷史的興趣和熱愛。把兩件鳥尊作對比,培養(yǎng)學生由表及里的觀察力,發(fā)展推理能力,在不斷地欣賞、觀察和思考中,產(chǎn)生屬于自己的審美判斷。

      二、認知考古,引發(fā)思考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能發(fā)現(xiàn)晉侯鳥尊經(jīng)過修復(fù)的痕跡嗎?是什么原因讓它變得支離破碎?

      學生觀察鳥尊,尋找破碎修復(fù)的痕跡,從更加微觀的細節(jié)處觀察晉侯鳥尊,探討鳥尊破損的原因。

      教師:展示一張張鳥尊出土時的照片,講述鳥尊出土之前被盜墓者炸毀的事件,讓同學們知道鳥尊最終的“完璧”,凝聚著許多考古人的心血和智慧。(圖10)

      學生聆聽講解,了解鳥尊出土歷險記。

      小結(jié):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量古墓葬、古文化遺址遭遇盜掘破壞,山西曲沃晉侯墓地也未逃脫厄運。晉侯和夫人的19座墓中被盜的有8座,其中就包括晉侯鳥尊所在的114號墓。鳥尊被盜墓者用炸藥炸成了一百多個碎片,最初修復(fù)時大象的鼻子還缺失了一截。最終,考古人員在一堆青銅碎片中找到了鳥尊缺失的那截象鼻,再次組織對烏尊修復(fù)。2019年底,鳥尊終于恢復(fù)如初。

      盜墓分子利益熏心,對歷史遺物造成的破壞力是不可想象的。多虧考古工作者們科學的搶救性發(fā)掘工作,以及精湛嚴謹?shù)男迯?fù)技術(shù),才能保護珍貴的國寶,還原歷史的真相。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講述鳥尊出土的“歷險記”,讓學生理解“盜墓”與“考古”的本質(zhì)區(qū)別,建立對考古學科的正確認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晉侯鳥尊的了解,與其建立情感連接,懂得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不僅有藝術(shù)價值,更有歷史價值,它們是我們了解古人生活的重要媒介。

      三、激發(fā)熱情,烏尊創(chuàng)作

      教師:鳥尊身上的紋飾細膩豐富且充滿變化,有來自鳥類身上的羽紋、立羽紋、羽翎紋,還有來自大自然的云紋、雷紋。如果請你給鳥尊設(shè)計一身“新衣裳”,你會為它繪制什么樣的紋飾呢?

      請同學們打開鳥尊紙模材料包,用丙烯顏料筆繪制鳥尊翅膀、鳥冠、雙足等部位的紋飾,繪制完成后將各部位組合拼貼成立體的鳥尊,再自行選擇喜歡的材料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裝飾。

      小結(jié):通過前兩個主題課程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對商周青銅器紋飾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受,青銅器上各部位的紋飾充滿著古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觀察和想象,甚至將精美絕倫的青銅器作為溝通天神祖先的媒介,至高無上的青銅器凝聚了古人心目中最精妙的藝術(shù)表達。

      【設(shè)計意圖】孩子擁有敏感的視域知覺。當形象和感受被喚醒時,便是那敏感的視域直覺運用的開始,畫的方式是美術(shù)表現(xiàn)中最重要的行為之一。

      經(jīng)過三節(jié)主題課程對大量鳳鳥主題青銅器的賞析,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被喚醒了。他們將青銅器二次創(chuàng)作成色彩鮮艷的縮小版紙制模型,繪制自己喜歡的紋飾,并且利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裝飾,最后將鳥尊“帶”回家。這一環(huán)節(jié)把學生們在課程中的所學所悟轉(zhuǎn)化為可視化的成果,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圖11)

      課后總結(jié)

      相關(guān)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能力,以及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進行解釋說明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學生談?wù)摵彤嫵鏊麄兊乃姟⑺?、所想,讓他們享受到做“學習的主人”的樂趣。本次主題課程充分利用博物館的相關(guān)資源,綜合藝術(shù)、歷史、文學、科學等學科,同時增加動手環(huán)節(jié),力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有所收獲。

      博物館是進行兒童美育的絕佳場所,博物館藏品是進行兒童美育的豐富資源。有了知識的積累、藝術(shù)的熏陶,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加深對美的理解。我們希望通過“且聽鳳鳴——鳥尊的前世今生”特展,讓孩子們沉浸式地欣賞青銅器之美、了解青銅器背后的故事,讓他們更深入地體會厚重的晉國歷史,從而催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認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通過動手實踐活動,孩子們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在獲得滿滿的成就感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博物館的興趣,從而讓博物館真正成為生活中“好之、樂之”的第二課堂。

      猜你喜歡
      鳳鳥青銅器紋飾
      帶狀紋飾的類型
      蠟染的紋飾探討
      鳳鳥的神秘主人
      后母戊鼎:沉淀在歲月里的青銅器
      雕漆紋飾的修復(fù)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8
      從物質(zhì)到信仰
      淡黃柳·懷人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龕楣紋飾研究
      認識“晉式青銅器”
      大眾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54
      我是怎樣走上青銅器研究之路的
      大眾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06
      长岭县| 久治县| 休宁县| 大厂| 章丘市| 延安市| 铜梁县| 恭城| 剑阁县| 文安县| 聊城市| 无极县| 新乡县| 武鸣县| 高尔夫| 拜泉县| 兴安县| 和政县| 宁城县| 霍邱县| 花垣县| 化州市| 阳东县| 灵川县| 句容市| 于都县| 东平县| 无锡市| 盐城市| 巴中市| 得荣县| 宜州市| 沧州市| 洱源县| 荆门市| 珲春市| 辛集市| 梁平县| 木里| 丹江口市|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