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末民初綏遠地區(qū)商人群體與地方互動探析

      2023-09-15 11:55:30李鑫楨張憲功
      新楚文化 2023年8期
      關鍵詞:清末民初

      李鑫楨 張憲功

      【摘要】清末民初,綏遠地區(qū)商人群體迅速壯大,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隨著政局變動,地方各因素先是對商人群體有促進整合作用,但最終成為商人群體發(fā)展的阻礙。反之商人群體在應對與地方互動中迅速成長,為社會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本文以綏遠商人群體為主,探究商人群體在與地方互動過程中對地方的影響,以及地方各要素對商人群體發(fā)展的推動和阻礙。

      【關鍵詞】清末民初;綏遠地區(qū);商人群體

      【中圖分類號】K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08-0016-04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綏遠地區(qū)同業(yè)公會史料收集、整理與研究(1918—1949)”(項目編號:18CTQ016)。

      一直以來,學界對于地區(qū)性商人群體的研究有較多關注,并且就地區(qū)性商幫問題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往對商幫的研究大多是以同籍商人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如徽商、晉商、寧波商人、廣東商人等,單以一個行政區(qū)內商人為整體開展研究的較少。自清代中期以來,綏遠一帶便逐漸成長為西北地區(qū)一重要交通樞紐,尤為中外貿易集中之地。隨著貿易規(guī)模的逐漸擴大,漸趨壯大的商人群體不可避免的與地方產(chǎn)生互動?;诖?,本文通過梳理史料,對這一雙向互動關系進行探析。

      一、綏遠的商人群體

      綏遠地區(qū)的商人群體在當?shù)負碛兄匾挠绊?。隨著人員的增加,行業(yè)發(fā)展的細化,在歸化城出現(xiàn)了該地區(qū)最早的商人行會組織,即所謂的“十二行”。相傳,歸化城的“十二行”最早是土默特右翼都統(tǒng)丹津從北京帶回來的[1]123。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最終形成大社十五社,小社三十社[2]。到清末民初,綏遠各廳均形成了以行社為中心的商人群體。

      綏遠地區(qū)內的商人尤以晉商最為著名。清時期,大量的晉陜人因為人口壓力、自然災害、口外招墾等原因通過“走西口”進入綏遠謀生[3],隨著人口的增加,清廷設立口北諸廳,劃歸山西歸綏道管轄[4]。山西商人大量進入蒙地,帶動了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乃至引起行政區(qū)劃的變遷。綏遠薩拉齊廳的包頭就是這樣發(fā)展起來的,當?shù)赜幸痪渌渍Z叫“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外來的商人群體對綏遠地區(qū)繁榮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推動力由此可見一斑。除了山陜商人,由于烏魯木齊—歸化—北京交通線的興盛,河北商人、西路商人也廣布綏遠地區(qū)。

      二、商人群體對地方的影響

      隨著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近代商業(yè)的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的“士農工商”四民觀念逐漸模糊化,商人群體對社會的影響也逐漸加深,在綏遠地區(qū),不斷壯大的商人群體在公共設施、社會救濟、文化發(fā)展等方向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一)公共設施建設

      隨著外來民眾涌入,綏遠地區(qū)的文化信仰變得愈加豐富,除藏傳佛教的召寺外,越來越多的民間信仰廟宇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其中均有商人群體的身影,如費公祠、關帝廟的建立;這些廟宇建成之后,商業(yè)組織一般就設立在廟宇中,如歸綏縣的成衣業(yè)同業(yè)公會在歸化城財神廟辦公①,和林格爾縣商會在財神廟西房②,薩拉齊縣商會在關帝廟西廡③。商人也多在廟宇舉行報賽活動。所以,商人群體對廟宇的建設修繕投入很大的熱情。綏遠地區(qū)的廟宇大多呈現(xiàn)官民修建商民維護的特點。乾隆三十七年,清水河廳關帝廟“門墻不備,廊廡未完,兼之風雨剝落,日漸頃圮”。當?shù)厣虝皶字鞒帜蓟?jīng)營,好義商會慨然樂輸,于是庀材鳩工,繁工告成”④。嘉慶十年重修關帝廟,商會“諸董事量力輸助,共募一千二百余金”。一般來說,像維護廟宇這樣的大型工程耗費巨大,沒有官方出面組織,很難完成,而綏遠地區(qū)商人群體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對政府的基層維護也起到了補充的作用,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和教化。

      除了廟宇,在橋、戲樓、樂樓、水壩等基礎設施方面,商人群體也廣泛參與?!吨亟ù笸虮酚涊d:“歸綏舊有和合橋系經(jīng)本城紳商募資建筑……所需工料各價計共大洋二千數(shù)百元,悉由本會獨立擔任。”⑤歸綏縣的茶坊河橋也是縣商會捐款修建的。清水河廳小廟村“諸社長檀那接踵增華捐貲”修戲樓,大廟樂樓也是“會同商民糾首募化興修”⑥。薩拉齊官壩由公行代表參與重修,臨河縣護城壩的修建也有商會的身影。以上廣泛參與建設顯現(xiàn)出綏遠商人群體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二)公益與管理

      綏遠商人大多為外來商人,所以,綏遠商人重視對同鄉(xiāng)人的照顧。“義地”就是為客死他鄉(xiāng)的人準備的集體墓地。在歸綏縣,光緒十一年,來歸化城經(jīng)商的天津商人顧文翰就捐置土地為“義地”,曰漏澤園⑦。這無疑是對在外拼搏的外鄉(xiāng)人的莫大心理安慰。綏遠商人注重反哺本地民眾,在大災之年,商人往往會挺身而出。光緒年間丁戊奇荒波及歸綏一帶,商人群體便對民眾進行幫扶。光緒四年,歸化城商民捐馬六百匹用于濟?。光緒十年九月,寶豐社錢商均踴躍捐助修建義學、濟生院⑧。光緒十八年,春大旱,秋霜凍?!吧堂駟虝x儀等及十五社共捐銀一萬一百四十九兩七錢四分四厘,喬致庸捐銀三千三百兩?!雹岙斎?,也有因商人違法被罰捐(這與自愿捐款性質并不一樣,在后文地方對商人群體作用中再詳述)。當然,在對地方義舉的事業(yè)中,商人群體功不可沒。

      隨著商人群體壯大,影響力越來越高,特別是商會在政府干預下建立取代商人自發(fā)的會社組織。商人群體也開始介入地方基層管理。在臨河縣,民國二十年“商捐擔任公益費全部,十分之二由商會征收,交財務局存支”⑩。另有在和林格爾縣,民國十八年,大災,當?shù)毓賳T在“經(jīng)上峰責斥后,始令商人任瑞(時任和縣商會會長)、韓贊舜等轉賣(糧食)”。從中可以窺見商會已經(jīng)參與基層管理。《臨河縣白縣長保荘事略》中記載,民國十九年,“風聞赤俄侵略外蒙煽惑漸及內蒙,鶴唳風聲,人民惶恐”,縣長派商會會長于相龍前去達旗聯(lián)合,并穩(wěn)定了局勢?。一方面在《臨河商會于副會長相龍事略》中,我們可以看出是因為于會長精通蒙語,性格溫厚;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確定商人群體在這一時期,已經(jīng)成為政府基層管理的助手。此外,商人群體還承擔政府部分開支,薩拉齊縣市內清潔隊內每月薪餉就由街公所和商會擔負???梢姡倘巳后w在綏遠地區(qū)公益事業(yè)和基層管理中都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

      (三)地方文化

      綏遠商人群體重視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如開辦報業(yè)。民國七年,綏遠總商會購回大型鉛印機一部,決定出版西北實業(yè)報[5]。但是由于該地區(qū)商業(yè)組織實力弱小,所開辦學校、商報時間都很短,影響力有限。不過在文化導向方面,商人群體的影響不容忽視,早在康熙時“商民為撫遠大將軍費襄壯公建立生詞”?,另商民也要為都統(tǒng)丹津建祠,不過沒有被允許,改建了文廟?。商民建祠既感謝了官員對商業(yè)的庇佑,又引導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后來,包括嘉慶年間的齊布森、岳祥都因為愛民如子,政績突出,被商人塑像于費公祠進行祭祀。商人的這些行為無疑為后來的官吏民眾起到了價值引導作用。

      得益于以上這些綏遠商人群體對地方發(fā)展所施加的影響,當然,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占大多數(shù)的外來綏遠商人代表的亞文化和別地域或土著的對等文化開始了滲透和相互吸收,從而形成多元文化的重建與并存[6]。這也使綏遠地區(qū)社會文化發(fā)展呈現(xiàn)出新的活力。

      三、地方對商人群體的作用

      在綏遠商人群體的發(fā)展進程中,往往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這種地方的要素甚至能夠決定商人群體的生死存亡,而官方往往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商人群體的發(fā)展與成長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地方社會的安定與否也同樣影響著商人群體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可以從商人群體在應對與地方各要素的互動中窺見地方各因素對商人群體的具體作用。

      (一)與官方的互動

      由于綏遠地區(qū)的特殊性,早期商人群體發(fā)展要依賴于地方官員的庇佑,“嘉慶三年,蒙古員弁向城鄉(xiāng)居民及過往商旅強索牲畜,越界包送,甚至調換駝只,商民不堪其擾”。當這種對商旅有威脅的事件發(fā)生,歸綏觀察齊布森就“出示嚴禁,令蒙員自行備辦,毋許勒派”?,從而保護了商旅。當然,在受到蒙員的騷擾時,官員并不能在第一時間知曉且妥善處理,這就需要綏遠商人的應急處理。在歸綏縣《重建四鄉(xiāng)農民社免捉擇草豆碑》記載:“自嘉慶三年,因蒙員籍差混捉商民駝馬,扣留短數(shù),以致商民白海秀及鄉(xiāng)總等上控于道憲齊公祖案下,蒙斷悉革捉驛之弊,定立章程。如有奉部應送之差及兵差車倆……本城十二社與分派備辦?!笨梢姡诔霈F(xiàn)蒙民騷擾事件之后,商民立即派代表與鄉(xiāng)總上報道憲,可謂是行動迅速,展現(xiàn)了商民的應變能力,保證了商旅暢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民社,行動極為緩慢,最后才通過借鑒商人群體的經(jīng)驗,從而抱團建立農民社而應對。

      商人由于逐利的本質,往往在商業(yè)活動中從中舞弊,擾亂市場。比如做虎盤(買空賣空),使本來就混亂的金融市場更加失去秩序。所以,官方對商人的規(guī)范尤為重要。光緒五年三月,就有“寶豐社新總領長裕元,郭敬堂與舊總領義隆源,渠朝海等,因拈新總領兼涉估盤,致控到道”?的事件發(fā)生,官府對這件事的處理十分積極,當然由于鄉(xiāng)耆的再三懇求,以及寶豐社總領、散戶等都僉供自知悔罪,最終結果是官府一概對其施恩免究。不過,這種免于追究是有代價的,當時正值牛痘局、育嬰堂、濟生店以及啟秀書院經(jīng)費不足,官府便要求涉事商民必須捐助前項經(jīng)費“每家愿各捐銀二百六十六兩七錢,統(tǒng)共捐銀一萬一兩一錢五分,呈交到轅”?。在收到罰款后,錢款去向也值得關注,其中四千兩呈交將軍衙門,備充啟秀書院膏火;剩下六千余兩“發(fā)交歸廳,連前存生息,共銀一萬四千一兩一錢六分,一并發(fā)商生息,將息銀作為牛痘局、育嬰堂、濟生店等處經(jīng)費”???梢?,這樣做固然是為保證經(jīng)費的持續(xù)性,不過,發(fā)商生息也同樣對商人經(jīng)營提供了資金支持。在商業(yè)受到土匪等外界不利因素騷擾之后,官府也會進行發(fā)商生息對商人復興商業(yè)進行支持。

      (二)天災人禍

      綏遠地處北疆,南鄰黃河、北依大青山,是溝通京師和西北、蒙古國的要地。潰軍騷擾和匪患一直是該地區(qū)的頑疾。

      1926年,奉直軍閥聯(lián)合逼迫馮玉祥下野,并圍攻國民軍。六月份,國民軍兵敗撤退綏遠[7]。國民軍的潰敗使綏遠地區(qū)社會動蕩不安,史載“民國十五年,西北軍西退,大兵云集,供給浩繁,而潰兵散匪,肆擾鄉(xiāng)間,劫掠財物,地方元氣大傷”?。同年冬,國民軍退出包頭縣時,“向各商戶派捐攤餉,搜刮至二千萬元之巨。于是包頭各業(yè),元氣凋傷”?。這次國民軍潰敗帶來的騷亂波及了綏遠大部分地區(qū),興和、涼城、武川等均受潰兵勒索騷擾,商民苦不堪言。金融市場更是因軍閥更替而混亂不堪。奉軍入綏后“大肆提款,綏鈔愈跌愈下”。中原大戰(zhàn)時,綏遠當局更是“濫發(fā)紙幣,晉,綏各鈔,復行狂跌”?。商會的救濟劵、善后流通劵等也都不能兌現(xiàn),“商民蒙其害者,不可勝計”。商民損失巨大,苦不堪言。

      綏遠還有嚴重的匪患,在1915年前后形成泛濫的局面[8]。民初,綏遠地區(qū)以盧占魁為首的“獨立隊”“哥老會”會眾起事,曾聚眾六千余,占據(jù)綏西,并攻打包頭等鎮(zhèn)[9]。特別是悍匪盧占魁,攻陷薩拉齊縣城,在城中劫掠四天之久,使商界損失奇重,當業(yè)受害尤慘,乃至一蹶不振?。盧占魁之后,“哥老會陷城或肆行搶劫或勒借軍餉,全城商業(yè),因以不振”?。包頭縣到歸綏之間的商路因為土匪猖獗被阻斷,商業(yè)受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武川、清水河、豐鎮(zhèn)等商業(yè)城鎮(zhèn)經(jīng)土匪的一再搶掠,大都一蹶不振[10]。商會被迫出錢組織武裝護衛(wèi)商隊。在動亂之年發(fā)生災害,農村往往因得不到救助破產(chǎn),導致社會購買力下降,影響所及,商業(yè)日就衰微?。另外在經(jīng)過貽谷放墾后,綏遠成為糧食外銷地,而當農村受災,糧食便難以自給,糧商更無糧交易,其他各業(yè)也因之凋敝??梢?,綏遠政局動蕩,潰兵亂匪騷擾,災害無法得到救濟均對綏遠商人群體發(fā)展形成阻礙。

      四、結論

      綏遠地區(qū)商人群體作為新興勢力,在社會中扮演屬于自己的角色,按照自身利益對社會的發(fā)展描繪藍圖,并以此為指導參與當?shù)厣鐣ㄔO。同樣,當?shù)卣?、災禍等各項因素對商人群體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巨大影響。當政局穩(wěn)定時,一般對商人群體產(chǎn)生規(guī)范、持續(xù)發(fā)展的作用;當政局動蕩時,對商人群體則帶來災難。

      注釋:

      ①民國《歸綏縣志》建置志《廨宇》,第9頁。

      ②民國《和林格爾縣志草》卷二《官署》,第5頁。

      ③民國《薩拉齊縣志》卷七《法團》,第1頁。

      ④光緒《新修清水河廳志》卷二十《藝文》,第31頁。

      ⑤民國《歸綏縣志》《金石志》,第21頁。

      ⑥光緒《新修清水河廳志》卷二十《藝文》,第30頁、第36頁。

      ⑦民國《歸綏縣志》建置志《義地》,第24頁。

      ⑧光緒《歸化城廳志》卷六《濟?》,第3頁。

      ⑨民國《歸綏縣志》經(jīng)政志《赒恤》,第22頁。

      ⑩民國《臨河縣志》卷中《賦稅紀略》,第10頁。

      ?民國《臨河縣志》卷中《臨河縣白縣長保荘事略》,第51頁。

      ?民國《薩拉齊縣志》卷九《公益》,第21頁。

      ?光緒《歸化城廳志》卷八《壇廟》,第4頁。

      ?光緒《歸化城廳志》卷十二《官績》,第22-23頁。

      ?光緒《歸化城廳志》卷十二《官績》,第23頁。

      ?光緒《歸化城廳志》卷六《濟?》,第34頁。

      ?光緒《歸化城廳志》卷6《濟?》,第35頁。

      ?同上書,第37頁。

      ?民國《綏遠志略》第16章《各縣商業(yè)狀況》,第261頁。

      ?同上書,第262頁。

      ?民國《綏遠志略》第17章《貨幣之沿革》,第279頁。

      ?民國《薩拉齊縣志》卷八《商業(yè)》,第7-8頁。

      ?民國《綏遠志略》第16章《各縣商業(yè)狀況》,第262頁。

      ?同上書,第261頁。

      參考文獻:

      [1]張曾.歸綏識略:地部:市集[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不詳.

      [2]綏遠通志館.綏遠通志稿:第八冊[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675.

      [3]珠颯,佟雙喜.“走西口”與晉蒙地區(qū)社會變遷[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4]鄭裕孚,歸綏縣志[M].中國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68.

      [5]綏遠通志館,綏遠通志稿第八冊[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757.

      [6]王日根,中國會館史[M].上海: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2007:324-325.

      [7]郝維民,內蒙古近代簡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0:115.

      [8]牛敬忠,近代綏遠地區(qū)的社會變遷[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155.

      [9]郝維民,內蒙古近代簡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0:99.

      [10]牛敬忠,近代綏遠地區(qū)的社會變遷[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163.

      作者簡介:

      李鑫楨(1998-11),男,漢族,河南舞陽人,內蒙古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歷史地理。

      張憲功(1985-8),男,漢族,河北辛集人,歷史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歷史地理。

      猜你喜歡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東北地區(qū)朝鮮人移民情況概述趙
      清末民初文學變革與東北小說的文體構建
      求是學刊(2016年6期)2017-01-07 11:30:43
      民初外文報刊《大陸報》對女性思潮的影響
      今傳媒(2016年1期)2016-01-20 00:46:38
      社會意識、詩學、贊助人視角下偵探小說的翻譯
      上海開埠與郊縣手工業(yè)的轉型
      社會科學(2015年1期)2015-11-05 09:57:20
      試論清末民初鴨綠江流域的近代教育
      東疆學刊(2015年2期)2015-10-15 21:37:18
      清末民初中國的西方想象
      青春歲月(2015年16期)2015-08-29 13:47:24
      清末民初黑龍江地區(qū)滿文檔案中的“新詞”
      清末民初黑龍江省圖書館的發(fā)展
      試論清末民初外語教育的教學模式
      锡林郭勒盟| 唐河县| 南昌县| 特克斯县| 阿克苏市| 西乌珠穆沁旗| 会宁县| 海伦市| 淮北市| 常宁市| 大安市| 南京市| 高唐县| 高要市| 墨竹工卡县| 龙口市| 六枝特区| 榆中县| 凤山市| 靖州| 桂林市| 乐业县| 兴义市| 南郑县| 芜湖市| 通州市| 湖南省| 祁门县| 馆陶县| 佛教| 荔波县| 泗阳县| 来安县| 进贤县| 综艺| 蕉岭县| 安庆市| 巴东县| 晋城| 垫江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