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破解漢字文化密碼:淺談《說文解字》

      2023-09-18 08:00:49鐘彥亮
      月讀 2023年9期
      關鍵詞:六書許慎說文解字

      鐘彥亮

      大型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精選《永樂大典》《漢書》《禮記》《詩經(jīng)》《越絕書》《文心雕龍》《齊民要術》《水經(jīng)注》《說文解字》《茶經(jīng)》等經(jīng)典典籍,全面展現(xiàn)中華典籍之美。繼《永樂大典》《漢書》《禮記》《詩經(jīng)》《文心雕龍》《越絕書》《水經(jīng)注》之后,讓我們來一起了解《說文解字》。

      縱觀世界文字之林,漢字是唯一從未中斷使用而一直延續(xù)至今的表意文字系統(tǒng),不僅是中華民族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記錄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蘊含了先祖?zhèn)冇^察、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深刻智慧。

      盡管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我們是否了解漢字內(nèi)在規(guī)律?是否知道每個漢字背后隱藏的歷史文化信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不但是中國文字學奠基之作,還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完備的字典,可幫助我們破解漢字文化密碼,充分探求中華文明的無窮奧秘。

      死而后已:許慎與《說文》的寫作

      許慎,生卒年不詳,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后漢書·儒林列傳》稱他“性淳篤”,就是性子純樸厚重,少年時便博學經(jīng)籍。

      他曾于汝南郡擔任功曹,協(xié)助郡守處理一郡事務,期間“奉上以篤義,率下以恭寬”,故舉為孝廉,得以進入首都洛陽,為太尉南閣祭酒,故后世稱為“許祭酒”。

      漢章帝建初八年(83),“詔諸儒各選高才生”以授儒家經(jīng)典,許慎便于此時拜在大儒賈逵門下,“從逵受古學”,向賈逵系統(tǒng)地學習古文經(jīng)學。后來許慎寫《說文》時,凡引賈逵之說必尊稱“賈侍中說”(賈逵曾任侍中),可見其師生情誼之深厚。

      為更好理解許慎為什么要寫《說文》,這里得補充一點背景知識:在漢字發(fā)展史上,分為古文字階段和今文字階段,它們的分水嶺稱為“隸變”。所謂“隸變”,就是漢字從篆書(篆書屬古文字)演變至隸書(隸書屬今文字)的過程。隸書相對于篆書而言,盡管結(jié)構更規(guī)整,書寫更便捷,但象形意味卻大為減弱,人們已經(jīng)很難通過隸書明白漢字的造字意圖。

      漢代儒學又分為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今文學派的今文經(jīng)是通過儒師口授,再由他人用隸書記錄形成的,如今文《尚書》是伏生口授,晁錯記錄;古文學派的古文經(jīng)或從地下、墻壁中發(fā)現(xiàn),或從民間獻書得來,經(jīng)書是用先秦古文字寫的,如魯恭王在拆孔子舊宅時,在宅壁中發(fā)現(xiàn)了《尚書》等古文經(jīng)。

      東漢時期,今古文兩派為爭奪經(jīng)學話語權,常常發(fā)生激烈的論爭,今文學派一方面諷刺古文經(jīng)來路不明,“鄉(xiāng)壁虛造不可知之書”,另一方面,諸生不僅沒有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漢字發(fā)展,聲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還堅稱隸書是“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他們僅憑隸書字形說解漢字,往往曲解了漢字本義,比如錯誤地認為“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蟲者屈中也”。更有甚者,廷尉“以字斷法”,在解釋律令時,通過拆解隸書字形來理解字義,結(jié)果誤釋了律令;還有人將漢字神秘化,認為《倉頡篇》“幼子承詔”中藏有神仙方術,等等。

      許慎目睹今文學派造成的種種亂象,屬古文學派的他便批評道“俗儒鄙夫,玩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藝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恉”,實則“迷誤不諭,豈不悖哉!”因此他立志撰著《說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糾正謬誤,正本清源。

      說干就干,既然隸書不能很好地反映漢字造字意圖,許慎便收集他所能見到的小篆、籀文(即大篆)等古文字,并利用在洛陽學習的機會,“博問通人,考之于逵”,力求做到“至于小大,信而有證”,解釋每個字都要有理有據(jù),對于確實弄不懂的,“蓋闕如也”,空出來,以待來者補充吧!

      歷經(jīng)漫長的寫作,許慎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正月完成《說文》初稿,但他并沒有獻書,而是在接下來的歲月中不斷修訂和完善。漢安帝永初四年(110),許慎受詔前往皇家圖書館東觀校書。這期間,他飽覽皇家秘藏,并與劉珍、馬融等大儒切磋,“馬融常推敬之”,研討與讀書無疑讓他能夠更好地修訂《說文》。同時,許慎“以五經(jīng)傳說臧否不同”,撰《五經(jīng)異義》,人稱“五經(jīng)無雙許叔重”,學問得到大家一致肯定,并受詔教授宦官孟生、李喜。

      漢安帝元初六年(119),許慎遷為洨長,然而其時許慎病重,又自感大限將至,這才擱下修改《說文》的刀筆,于建光元年(121)定稿,并囑托兒子許沖將《說文》《孝經(jīng)孔氏古文說》等著作獻給朝廷。《說文》這部浸潤了他半生心血的著作,才得以在他逝世之前面世。

      幸運的是,許慎奇跡般病愈,開始收徒講學。《后漢書·西南夷列傳》有他最后一條記載,漢桓帝時,牂柯郡(今貴州一帶)尹珍立志求學,跋山涉水,來到中原,向許慎等大儒學習,學成后回鄉(xiāng)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學焉”,成為我國西南地區(qū)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不妨推測,許慎認為文字為“經(jīng)藝之本”,在教授經(jīng)傳時,很自然會涉及《說文》內(nèi)容,如此看來,許慎不僅是漢字的系統(tǒng)整理者,還是漢字文化的傳播者。

      許慎其他著作《五經(jīng)異義》《孝經(jīng)孔氏古文說》《淮南子注》均已散佚,清人對此有所輯佚。

      《說文》基礎文獻學知識

      了解完許慎一生與《說文》的寫作,下面我們簡單聊聊《說文》基礎文獻學知識。

      書名為何稱《說文解字》?在古代,文和字是有區(qū)別的。造字之初的象形字叫“文”;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原來的“文”滿足不了人們使用的需要,古人便以“文”為形符或聲符組成“字”?!拔摹辈豢煞纸猓荒堋罢f”;字可以拆分,故可“解”,所以書名為《說文解字》,人們通常簡稱《說文》。

      《說文》原為十四篇,合敘目為十五篇,收錄小篆9353個,重文1163個,合計10516個字形;書中釋義、說形、譬音總字數(shù)共計133441個字,不過《說文》初本已失傳,通行本分為“大徐本”和“小徐本”。

      “大徐”是徐鉉,南唐滅亡后入北宋。雍熙初年(984),徐鉉受詔與葛湍、王惟恭、句中正等校訂《說文》,于雍熙三年(986)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稱“大徐本”。該本將原書十五篇各分上下,合計三十卷;根據(jù)孫偭《唐韻》用反切法給《說文》逐字注音(故大徐本的反切注音不能反映許慎時漢字的讀音);另外還增補了403個新附字,并以“臣鉉曰”補充了《說文》部分注釋。“小徐”是徐鉉胞弟徐鍇,在南唐滅亡前夕逝世,著有《說文解字系傳》四十卷,世稱“小徐本”,該本分為“通釋”“部敘”“通論”“祛妄”“類聚”“錯綜”“疑義”“系述”等部分,是全面注釋和系統(tǒng)研究《說文》的首部著作。

      “大徐本”和“小徐本”有一定差異,可互相參看。如今我們用的《說文》版本,通常是“大徐本”。

      六書說:《說文》如何寫成(一)

      我們知道《說文》有上萬個漢字,假如你是許慎,會如何“降服”漢字們,將它們有條不紊地排進書中?

      不妨先找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其實早在許慎之前,古人便注意到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稱為“六書”,名稱最早見于《周禮》中,東漢鄭眾注釋《周禮》、班固《漢書·藝文志》都提到“六書”名目,但并未說明具體內(nèi)容。

      許慎站在前人肩膀上,通過研究,首次闡明“六書”內(nèi)容,并將“六書”理論貫穿至全書的漢字分析實踐中。

      所謂“六書”,即六種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分別是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清代語言文字學家戴震認為,六書之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字之體,即造字之法;轉(zhuǎn)注、假借是字之用,即用字之法,“六書”的“四體二用”說,廣為接受,我們具體來看看。

      一是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描摹事物形狀以表示字義的造字法,以此造出的字稱為“象形字”(以下同理,茲不贅述),如“日”像圓圓的太陽,“月”像彎彎的月亮,“羊”像羊角下彎,“牛”像牛角上揚。

      二是指事,“視而可識,察而可見”,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表示字義的造字法。如“本”,本義是樹根,在“木”下加一橫,表明樹根所在;“末”,本義是樹梢,在“木”上加一橫,表明樹梢所在;“杲”,本義是明亮,在“木”上加“日”,表示日出明亮。

      三是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指撝即指麾,即指向新的意義),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件合成一個新字以表示一個新義的造字法。如“休”,從人從木,表示人在樹下休息;“武”,從止從戈,表示以武力止息干戈;“信”,從人從言,表示人以誠信為貴;“蠱”,從蟲從皿,表示皿中豢養(yǎng)的毒蟲。

      四是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是由表示字義類屬的

      形符和表示字音的聲符組成新字的造字法,如“河”,形符是“氵(水)”,表示與水有關;聲符是“可”,表示讀音與“可”一致或相近。值得一提的是,在漢語中形聲字占比最高,形聲造字法也最為方便好用,《說文》有7697個形聲字,占總數(shù)82.3%。在現(xiàn)代漢字中,不僅形聲字占90%以上,而且我們也能利用形聲造字法,便捷地為新發(fā)現(xiàn)的化學元素命名。

      五是轉(zhuǎn)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這是六書中最難懂的,我們通常采用戴震的說法,轉(zhuǎn)注是互訓,即同義字之間互相訓釋,如“考,老也”“老,考也”,“考”“老”都有“老”的意思。

      六是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即同音字之間相互借用,如“叔”的本義是拾取,后來借用為叔伯的“叔”。借得久了,人們便逐漸忘記“叔”的本義,一直將它作為叔伯、叔叔的“叔”用下去,“叔”的本義僅見于《詩經(jīng)·豳風·七月》“九月叔苴”中。

      明確“六書說”并貫徹于全書的漢字分析中,這是許慎的重要貢獻。在他之后,盡管不斷有學者修正此說,并提出“三書說”“二書說”等觀點,但均未逾越“六書說”藩籬,說明許慎“六書說”是基本符合漢字造字和用字規(guī)律的。

      據(jù)形系聯(lián):《說文》如何寫成(二)

      許慎按照“六書”原則分析漢字,很自然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字在結(jié)構上具有相同部分。例如,河、江、溫都有“氵”,吞、咽、吻都有“口”,眼、眩、眥都有“目”。許慎便將這些在結(jié)構上具有相同部分的字劃為一部,并將每部字相同的部分列于各部之首,稱為“部首”,以統(tǒng)領該部所有字。如,“口部”第一個字是“口”,“口”同時也是該部部首,統(tǒng)領“吞、咽、吻”等結(jié)構上有“口”的字。就這樣,許慎共劃分了五百四十部,將漢字分門別類地歸入每部之中,上萬個漢字就像找到了家,實現(xiàn)“分別部居,不相雜廁”。

      問題又來了,五百四十個部首,怎么排先后次序?許慎受當時“萬物生于一,畢終于亥”的陰陽五行思想影響,五百四十部以“一部”開始,“亥部”結(jié)束,稱為“始一終亥”。每部之間盡量把篆文形體相近或相關的部首排在一起,稱為“據(jù)形系聯(lián)”。如“一部”后接“丄部”,這是因為“丄”的古文作“二”;“丄部”后接“示部”,這是因為“示”字“從二、三垂”,所以“示部”后接“三部”;“三部”后接“王部”,這是因為“王”字是“一貫三為王”;“王部”后接“玉部”,這是因為“王”“玉”相似;“玉部”后接“玨部”,這是因為“玨”是二玉。這樣一來,“一部”“丄部”“示部”“三部”“王部”“玉部”“玨部”便排得有條有理,清清楚楚了。

      每部所收的字怎么排列?許慎將意思相近的字排在一起,有的按先實后虛。試看“弓部”,先列不同弓的名稱,“弴”(畫弓也)、“弲”(角弓也,洛陽名弩曰弲)、“弧”(木弓也);再列弓的狀態(tài),如“張”(施弓弦也)、“彏”(弓急張也)、“強”(弓有力也);再列用弓的動作,如“彎”(持弓關矢也)、“引”(開弓也)、“弛”(弓解也);再列與弓箭活動有關的字,如“弢”(弓衣也),“彈”(行丸也)。有的按先美后惡,試看“示部”,“示”字下緊跟“祜”(上諱也),即將漢安帝劉祜的名字排在首位以示尊敬,再列禧、禛、祿等含義吉祥的字,后列禍、祟、禁等含義不好的字。如此,便能實現(xiàn)漢字“方以類聚,物以類分,同條牽屬,共理相貫”了。

      部首制是許慎獨創(chuàng),這是他另一個重要貢獻,對此,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高度評價道“此千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chuàng)。若網(wǎng)在綱,如裘挈領,討源以納流,執(zhí)要以說詳。與《史籀篇》《倉頡篇》《凡將篇》雜亂無章之體例,不可以道里計?!敝赋鲈S慎創(chuàng)造的部首制成功建立起漢字系統(tǒng)內(nèi)在聯(lián)系,與《史籀篇》等識字讀本不可相提并論。而《說文》部首制奠定了后來字典分部的基礎,我們現(xiàn)在用的字典和詞典,其部首劃分便是從五百四十部逐漸簡化而來的。

      釋義、說形、譬音、征引:《說文》如何寫成(三)

      每部的漢字排列好了,最后便是要說解每個漢字。怎么說解呢?《說文》釋字,一般是先列小篆形體,再進行說解,具體是先釋義,次說形,再譬音,最后征引文獻、通人、方言等印證,做到“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據(jù)”,如:

      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顛也,至高無上”是對“天”的說解,“從一大”是說“天”的字形,并指出這是會意字;而“從一大”的字形,也印證了“至高無上”的釋義。

      許慎的時代還沒有反切注音,更沒有現(xiàn)在的拼音,因此《說文》注音一般有兩個方法:一是用直音法或讀若法,即選擇一個同音字或讀音相近的字表示另外一個字的讀音,二是通過分析字形的聲符注音,如:“迀:進也。從辵干聲。讀若干。”讀若“干”,就是以常見字“干”的讀音注生僻字“迀”的讀音。同時,許慎還指出“迀”的聲符為干。不過由于語言不斷變化,許慎時漢字的讀音與今天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差別了,在閱讀時需要注意。

      此外,許慎還通過征引文獻來論證字義,如:

      瑤,玉之美者。從玉?聲?!对姟吩唬骸皥笾原偓??!?/p>

      總的來說,許慎始終抓住漢字“形”這一特點,通過六書理論分析字形,再將漢字分部歸類,最后解釋每個漢字(實際操作當是同步進行,此處為便于讀者理解,故有此說),實現(xiàn)系統(tǒng)整理漢字,寫成《說文》。

      《說文》讀本推薦

      從上文可知,說文釋義質(zhì)樸,字音與今天差別很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文解字》早就指出:“(說文)訓詁簡質(zhì),猝不易通。又音韻改移,古今異讀,諧聲諸字,亦每難明?!弊珜懰膸焯嵋拇髮W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讀者呢!這便需要我們選擇好的讀本。

      注本類不妨讀清代《說文》四大家,分別是桂馥《說文義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王筠《說文句讀》《說文示例》、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當年筆者在大學學“古代漢語”課時,老師便推薦閱讀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是因為段注不僅闡明《說文》條例,而且以聲音為關鍵,深刻解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對我們閱讀《說文》幫助很大。如“絕”字,《說文》曰“斷絲也”,本義是斷絲。段注:“斷之則為二,是曰絕。凡橫越之曰絕,如絕河而渡是也。又絕則窮,故引申為極,如言絕美、絕妙是也。”我們便能很清楚看出“絕”的本義和引申義之間的關系。

      如果直接看注本存在困難,不妨看通論類和普及類書目,如《注音版說文解字》、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湯可敬《說文解字(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等。

      以上書目,中華書局均有出版。

      《說文》的基礎應用

      《說文》以其系統(tǒng)地分析漢字字形、說解漢字本義,具有重要價值,應用十分廣闊,筆者結(jié)合自身閱讀體會,略加分享。

      一是幫助研讀先秦古書。先秦古書較為難讀,有許多疑難不通之處,只要一翻《說文》,往往渙然冰釋?!墩撜Z·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薄凹膊 比绾卫斫??《說文》:“疾,病也”“病,疾加也”??梢娫诠糯话愕牟〗屑?,重病才叫病。所以“子疾病”不能理解為“孔子生病”,而是“孔子病了,病得很重”。再如《史記·項羽本紀》中宋義警告項羽“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猛如虎,貪如狼”都好理解,什么是“很如羊”?這里的“很”并非通“狠”,《說文》“很,不聽從也”,很的本義是違逆、執(zhí)拗,此處宋義是將項羽比喻為執(zhí)拗的羊。

      二是幫助我們解釋生活中的語言現(xiàn)象。如漢語有“賓客”一詞,但在舉辦活動時,我們會說邀請“嘉賓”,幾乎不說“嘉客”;會說“歡迎來賓”,幾乎不說“歡迎來客”;有“不速之客”,無“不速之賓”。這是因為“賓”“客”雖然都能指客人,但詞義卻略有差別,《說文》:“賓,所敬也”“客,寄也”,可知“賓”帶有尊敬的意思,所以“賓”常作敬辭使用。

      三是幫助我們科學認識漢字并理解中華文化。漢字是表意文字,在表義構件中往往攜帶了古代歷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人的思想觀念。如“?!弊?,《說文》:“牛,大牲也?!惫湃苏J為“?!笔谴笪?,因此一些從牛的字都和大有關系,如:

      半,物中分也。從八從牛。牛為物大,可以分也。

      件,分也。從人從牛。牛大物,故可分。

      牣,滿也。從牛刃聲?!对姟吩唬骸坝跔~躍?!?/p>

      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shù),起于牽牛,故從牛。勿聲。

      這樣一來,我們便知道半、件、牣、物的構字理據(jù)都與牛是大物有關,不會如同今文學派一樣曲解漢字,另外還能知道古人認為“牛”為大物的思想觀念。

      閱讀《說文》,無論是幫助我們閱讀古書,亦或是解釋生活語言現(xiàn)象,還是理解中華文化,本質(zhì)上都對提升個人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幫助很大。

      清人王鳴盛說得好:“文字當以許氏為宗,必先究文字,后通訓詁。故《說文》為天下第一種書。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但能通說文,余書皆未讀,不可謂非通儒也?!奔热皇翘煜碌谝环N書,我們何不現(xiàn)在就把《說文》讀起來?

      猜你喜歡
      六書許慎說文解字
      清初學者王育《說文解字六書論正》六書說初探
      漢字構形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六書“轉(zhuǎn)注”
      許慎文化園簡介
      許慎德
      中華詩詞(2016年10期)2017-02-22 17:00:39
      《說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說文解字》視域下的先民生活
      體驗知識的形成、產(chǎn)生和發(fā)展
      《說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27:11
      對外漢語教學角度的許慎文化研究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28
      游許慎文化園
      平遥县| 翁牛特旗| 青田县| 芜湖市| 文成县| 松原市| 中西区| 扶绥县| 潜山县| 垣曲县| 齐河县| 龙口市| 永年县| 澄江县| 英超| 资兴市| 铅山县| 秀山| 奉新县| 山阳县| 会昌县| 弥渡县| 长治县| 罗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成武县| 仁布县| 满城县| 固原市| 房产| 鲁甸县| 汽车| 静安区| 东源县| 冕宁县| 法库县| 益阳市| SHOW| 改则县| 正镶白旗|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