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鵬
感官有細窄的通道。接近生命、時間
以及意識味覺的實質。浪波拍擊海岸
一群頭裹布巾手握涂了毒汁長矛的人
殺氣騰騰,揮舞武器,喊叫、沖撞
向吃草的畜群發(fā)起了攻擊
沒有人能將時間寫得如此綿延。海浪墜落
終極破碎。有人追逐越走越陡峭的道路
暗淡、稠密、伸縮,仿佛披上了灰暗陰影
盛極而衰。逝者與時間的無意義思辨
希望與生命事物、傾向性的對立與抑制
他者。虛無主義。多重表達之有效印證
本體是幻覺的復合體。人類命運的隱喻
及時間的建構、生命的許多不同側面
都仿佛有所喻指。大海賦予的意象與意境
價值體系與歷史觀,全都給了文本所需
時間有灼烈感。亦如兩朵海浪。一朵涌起
另一朵從高處墜下。象征主義、超現(xiàn)實
伯納德說:“我們通過辭藻互相融入了對方。”
靈肉亦真亦幻,變成了兩個不同世界
太陽西落。人間可調大小、厚薄與輕重
卡爾維諾有許多隱形的城或魔幻之城
寓意所指,超越了現(xiàn)實空間與時間想象
他在這部“對談”里寫了城之歷史
皆是虛構。其精神泛指或生命符號學
各類城之影像,其實也是世界之圖景
不能為一個結論而說出有關夢想的可能
為不存在的城一次次佐證。馬可·波羅
將天下之城做結論,主客體的幻逝再生
一個講述,一個傾聽。城衍生歷史假說
而當凈地變成了秘境,虛無便得以印證
現(xiàn)實的世界不堪。未知的世界是一個謎
有著金剛石般的河岸、水晶建筑的城墻
有著不同切面的透明大山、太陽下的森林
無人知曉的秘聞,人類詩意棲居
城之形態(tài)、結構和內容,都應屬于人類
毀滅與新生,是人類要思考的課題
以城觀世界本相,有多種精神的可能性
想象由城打開——災難與困厄的場域
時間鏡像:大智者的預言和隱喻
當天下之城不存在刀箭時即為真正的城
失明的人,像微暗的火無法覺照自己
契約失效,囚禁于時間無盡的樊籠
無法看清什么,也無法注視黯淡的世界
“我看不見了”是這座城人們常說的話
沒有人能醫(yī)治,也沒有人能擺脫醫(yī)治
肉體的暗,需要心靈的亮度來驗證
但是,靈魂的暗,只有內心能夠解救
那么,誰來揭除遮罩眼睛的那團迷障
人類文明的愚昧從一個人一群人開始
此后的以后,便不再有重返的時刻
“我總生活在沒有戲劇的事物當中”
遲疑的暗,持久的黑。把孤獨留給原罪
畫地為牢,黑夜無法說出白晝的真相
為什么靈魂總在遭到戳傷后幡然警醒:
混亂的秩序、顛倒的人性、叢生的苦難
但卻可把失明看作另一種光明開啟
當整個城市都失察,有誰能消除焦慮
恐懼和仇恨,所有的茍活都是罪惡
所有的無所適從都是混沌。光明退卻
無秩序者擁堵危橋。黑如無名界樁
知道歐內斯特·海明威寫的是哪里的海嗎?
——是20 世紀中葉的古巴
小說里的老人桑地亞哥代表著什么?
強者或奮斗者、理想家、失敗者
老人桑地亞哥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
想把大馬林魚弄上岸,可是風暴來了
他駕著小船跟風浪搏斗數(shù)小時。這是強者
老人桑地亞哥的理想就是那條大馬林魚
得魚才能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好生活
也因此,他必須鍥而不舍,永不放棄
那條大馬林魚被一條白鯊啃得只剩骨架
桑地亞哥最后一無所獲:“理想”破滅了
但他努力做過了,經(jīng)歷了,雖敗猶榮
海水枝葉,冰山根脈,是作家的“冰山理論”
表象上看,平靜的敘述,零度敘寫事件
究其本質,卻有深刻的內蘊和豐富的涵容
女兒在地圖上找呀找,終于找到了古巴
又在地圖上尋到了拿破侖的阿爾卑斯山
最后在地圖上找到了乞力馬扎羅雪山
冰雪穹窿的山頂一定有一只豹子的干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