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梓余
“囡囡,你看見我的發(fā)帶了嗎?我找不到了……”媽媽的聲音從房間里飄了出來。在沙發(fā)上晃蕩著腿,已經(jīng)打扮得整整齊齊,又穿好了鞋子,就等她出來的我雙腿一顫,心里頓感不妙:不是吧?我們該不會又要遲到吧?
算了,畢竟是自個兒的媽媽,她沒準備好,我也不能出門呀。于是,我又重新回到房間,在梳妝臺上幫她翻找起來。忙活了一陣,她終于將發(fā)型綁好了,衣服也換好了。正當我以為即將守得云開見月明時,她“哎呀”了一聲:“居然忘記打腮紅了?!闭f完又坐回了椅子上,我剛邁出房間一步的右腳又收了回來。我暈!這么丟三落四的人,確定是我的媽媽而不是妹妹嗎?
又過了20分鐘,她終于打扮好自己。我頭上都快長蘑菇了。我們出門的時候,媽媽無意間提了一句:“你剛剛看我的眼神,好像一個大姐姐哦。”我在心里暗道:可不是嘛,雖然你是媽媽,但偶爾還是有些小幼稚的,身為女兒的我當然是作為“姐姐”寵著這個“妹妹”啦!
當我們姍姍來遲時,媽媽的好友萍姐已經(jīng)坐在KTV包廂的沙發(fā)上嗑著瓜子了,對我們的遲到也見怪不怪。畢竟我這動作慢悠悠的媽媽總是會晚出門,雖然跟別人約好了幾點到,但還是會不出意外地遲到。不過好在大家都愿意等她,縱容著這個慢半拍的“小妹妹”。
媽媽點了幾首歌和萍姐一起唱,我在一旁幫她們拍照。當我一個人獨唱時,就輪到媽媽為我拍照了。我們互相遞手機,傳麥克風,那叫一個熟練?!跋日f好,不許發(fā)朋友圈哦?!蔽蚁驄寢屘岢鲆粋€要求。“嗯嗯,我怎么會發(fā)呢?”她一邊在手機上敲敲打打,一邊頭也不抬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她聽進去了沒。
唱著唱著,就輪到了我倆的KTV必備節(jié)目:分別為對方選一首歌,然后一起唱。每當這時,我都胸有成竹,畢竟我知道媽媽喜歡聽什么歌,哪個歌手是她認為最有魅力的。我走到了點歌臺,隔著一個大沙發(fā),伴著嘈雜的伴奏聲,她提高音量問我:“打算點哪首歌?”我也大聲地回答她:“反正是你喜歡的……”說完我朝她眨了眨眼睛,她也回給我一個微笑。果不其然,我們都為對方點了喜歡的歌。唱完后,我們都一同為對方鼓掌。我想:這大概就是我與媽媽的默契吧。知道對方的喜好,陪對方一起快樂,這是好朋友好姐妹之間最平常的事了。
離開時,我和媽媽并肩走著。剛出了門口,萍姨對我媽媽感嘆一句:“阿美,你的女兒都快比你高了,你們要是一起逛街,別人會以為你們是姐妹呢。”我挽著媽媽的手臂,笑而不語?!坝袝r候我也覺得我們看起來不像母女,不過像姐妹也不錯……”媽媽幫我拉上外套的拉鏈,轉(zhuǎn)頭對萍姨調(diào)侃道。
好像也是??!年華似水,我已經(jīng)從1.5米的小個子,長到1.7米了。每次讓媽媽最頭痛的事情就是陪我去店鋪買衣服。每次她都要跟店員說:我這女兒要是再長高的話,就沒有衣服適合她了。我在心里暗笑:不也是遺傳你的?在店員的強烈推薦下,我倆買了幾套姐妹裝,店員說:“你們穿姐妹裝好看呀,到時候還可以換著穿?!逼鋵?,我們有很多衣服都是互相換著穿的。冬天時,我披一條媽媽的外套,夏天時媽媽穿一件我的裙子。況且我倆之間有一條公式:媽媽能穿的衣服,我也一定可以穿, 反之也一樣。 我們“兩姐妹”的衣柜都是對彼此開放的。
說句實話,越長大,我與媽媽之間就越像姐妹。這種關(guān)系,可以讓我們收獲更多的甜蜜。媽媽在網(wǎng)上看到喜歡的發(fā)型,我會上網(wǎng)找教程幫她梳;我的生日,媽媽會悄悄地買束花送給我;周末我習慣起早,煮早餐的時候也會幫她煮一份;我想穿裙子去海邊看海,媽媽就幫我化妝,開車帶我去;她給我分享她工作中的經(jīng)歷,我也給她講述我在學(xué)校的趣聞;我們還經(jīng)常交換衣服和鞋子來穿……這些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作為母女來相處,而是站在姐妹的立場,在尊重彼此的基礎(chǔ)上了解對方的喜好和生活經(jīng)歷。我們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制灌輸給對方,而是會坐下來向?qū)Ψ疥U述自己的觀點,從而達到一種平衡。我見過很多母女關(guān)系鬧得很僵的同學(xué),都愛抱怨自己與母親的關(guān)系多么糟糕。我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結(jié)果,我想要的是我和媽媽都平平安安地生活,互相理解,一起尋找快樂,在成長的路上一直相伴。
我希望在每次太陽東升西落的時候,我與媽媽都能帶著對彼此的愛意起床,帶著對彼此美好的回憶入睡。我們不是姐妹,卻勝似姐妹。這不是神明的旨意,而是漫長陪伴的結(jié)論。
那天晚上媽媽對我說:“我的朋友圈有好多贊吶,他們都說你唱得挺好……”
我故作生氣地朝她叉腰嘟起嘴巴:“不是說不發(fā)的嗎?好丟臉哦……”
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不爽,使出了她的“絕招”。
“哎呀!就當紀念一下啦,我們等一下去買份糖水吧,你要什么?芋頭椰汁西米露?”
我說:“你猜?”
“再加一份雞爪?”
好吧,我承認這個狡猾的“姐妹”已經(jīng)牢牢抓住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