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鵬遠 劉鋼 金龍 朱丹華 侯艷清
摘要:目的 觀察扶陽法治療腎陽不足型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 將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隨機的劃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2組患者均使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療,觀察組加用潛陽封髓丹并隨癥加減治療,療程2周,比較2組的治療前后的癥狀、體征的改善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5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的體征及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扶陽法治療腎陽不足型慢性咽炎效果較好,可使患者咽部不適減輕,值得進一步探究以及推廣應(yīng)用到臨床。
關(guān)鍵詞:慢性咽炎;腎陽不足;潛陽封髓丹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3)09-0001-03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CP)是指咽部黏膜、皮膚黏膜下層和周圍淋巴組織中的一種彌漫性炎癥[1]。依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耳鼻喉科就診的患者有1/3以上的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咽炎,在嗓過度使用人群中更為常見[2]。一般多有各種咽部的不適感,如吞咽不利、堵塞感、咽癢、干燥以及輕微疼痛等,更有甚者聲音發(fā)生改變,[HJ2.8mm]帶來極大不便[3]。當前西醫(yī)治療該病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口服藥物或者局部藥物涂抹,更有甚者需要手術(shù)治療[4]。但藥物治療不能長期使用,局部涂抹比較痛苦,手術(shù)治療的應(yīng)用范圍太窄[5]。而中醫(yī)藥治療該病不僅療效好、不良反應(yīng)少,更能被患者接受,而且更具優(yōu)勢,受到患者青睞。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均為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喉科的腎陽不足型慢性咽炎門診患者,共60例,隨機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4~60歲,平均(46±9.461)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5年,平均(27.77±18.143)月。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27~59歲,平均(43.80±9.683)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5年,平均(29.23±16.931)月。2組患者對于年齡、性別、患病時間等資料方面的不具備統(tǒng)計學上的比較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此次研究中收入的患者均參考2018年第9版由孫虹,張羅主編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6]中符合慢性咽炎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1)既往有急性咽炎反復發(fā)作史,平素有職業(yè)暴露史,貪食煙酒史或慢性胃炎史等。(2)以自覺咽部干燥、咽部疼痛、咽異感、咽癢或干咳為主要表現(xiàn)等。發(fā)病時間多在12周以上,每遇熬夜、勞累即可誘發(fā)。(3)電子喉鏡下示:咽部黏膜呈充血狀,性狀多呈分叉狀,顏色呈暗紅;咽部黏膜多肥厚,或干燥收縮;淋巴濾泡增生明顯;懸雍垂形似蚯蚓或增粗。咽部檢查時具有上述癥狀具有1項或以上,并排除其他病變或者惡性病,即可診斷。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考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編寫的《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常見病診療指南》[7]、《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耳鼻喉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判定慢性咽炎腎陽不足證標準如下:(1)局部癥狀:咽異感,咽干喜熱飲,咽癢,喜干咳,咽微痛,夜間明顯。(2)全身癥狀:疲倦乏力,氣短懶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夜尿增多。(3)咽黏膜淡白,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
1.3 納入標準 (1)滿足上述慢性咽炎的中醫(yī)西醫(yī)診斷標準者。(2)年齡介于18至60歲之間者。(3)病程超過3個月者。(4)意識清醒,生命體征正常者。(5)近7天未服用相關(guān)治療藥物者;
1.4 排除標準 (1)診斷屬于干燥性或者萎縮性咽炎者。(2)有其他嚴重心腦腎疾病者。(3)惡性病或患有精神類疾病者。(4)特殊人群:孕產(chǎn)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zhì)者。(5)年老體弱,身體不能承受者。(6)臨床上尚不能明確診斷或者伴有其他惡病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口服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國藥準字Z20030095;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L)每天口服3次,1次1瓶。以治療2周為一個療程。
1.5.2 治療組 潛陽封髓丹(龜板5 g,附子10 g,黃柏10 g,砂仁15 g,甘草10 g)隨證加減+對照組治療,每天早晚內(nèi)服2次,餐前30min服。以治療2周為一個療程。
1.6 觀察指標 (1)通過治療前后觀察2組患者咽部癥狀改善情況、體征評分變化情況來判斷療效。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9]中有關(guān)慢性咽炎內(nèi)容進行定量化分級評分,包括咽異感,咽痛,咽干,咽癢,干咳有痰,咽黏膜變化,見表1。
1.7 療效標準 療效判斷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將咽部的改善情況分為四個等級:治愈:咽部體征和癥狀恢復正常,總積分減少≥95%;顯效:咽部體征和癥狀改善顯著,總積分減少介于70%~95%;有效:咽部體征和癥狀略有改善,總積分減少介于31%~69%;無效:咽部癥狀和體征沒有改善甚至更加嚴重,總積分減少<30%。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選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運用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對比,使用秩和檢驗表示等級資料,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P<0.05)。
2 結(jié)果
2.1 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為93.33%,優(yōu)于對照組的5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咽異感,咽痛,咽干,咽癢,干咳有痰,咽黏膜變化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CP屬于祖國醫(yī)學“慢喉痹”范圍,最先見于《素問·陰陽別論》:“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10]。明薛己在其著作《薛氏醫(yī)案》中這樣描述“喉痹……當辨內(nèi)外表里虛實治之”。明代,醫(yī)學家們從臨床實踐中認識到喉痹的多種不同的病因和病證,《景岳全書·卷二十八》指出:“喉痹一證……蓋火有真假,凡實火可清者,即真火證也。虛火不宜清者,即水虧證也。且復有陰盛格陽者,即真寒證也?!贝蟛糠轴t(yī)家認為慢喉痹的主要病因在于陽盛陰衰,陰陽失交。但現(xiàn)如今人們貪食寒冷、工作壓力太大、熬夜等,體內(nèi)先天之腎陽被消耗的程度較為劇烈,陰陽平衡失調(diào)會導致先天陰陽不相交而因此腎虛故而導致得病,腎陽不足逐漸成了慢喉痹的常見的證型之一[1]。
鄭欽安曾說病者陽虛當有十之有八九,而陰虛火熱證百不見一二,故臨床多以扶陽之法,當有奇效[2]?!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唬骸瓣枤庹撸籼炫c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陽氣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太陽之于天地,故因腎陽不足導致的慢喉痹應(yīng)注重扶陽[3]。此病證多表現(xiàn)為本虛而標實之虛證,身體正氣虛弱無力為本,邪氣旺盛為標。一方面,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轉(zhuǎn)變,人們對于寒涼之品的喜愛;另一方面,工作生活的壓力迫使生活規(guī)律的紊亂,陽氣耗損。人生存于世,全靠者一團真氣運行而得以存活,故“陽氣,立命之本”,匡扶一身之陽主要在于恢復人體自愈機制,通過觀察患者之脈象加以判斷疾病的所犯之處,治病亦有次第之分,陽氣暢通則邪氣外出無阻。扶陽當首選附子,附子作為扶陽第一要藥,具有溫補陽氣的作用也能走諸經(jīng),保證機體陽氣的暢通,大劑量附子奏之以回陽救逆之功,而小劑量的附子則用以改良陽虛之體。是以治療慢喉痹之腎陽不足時以潛陽封髓丹加減,此方乃潛陽丹與封髓丹結(jié)合加減而成,潛陽丹專攻虛陽上犯之證,封髓丹主打納氣歸腎之效,腎乃臟腑陰陽之本,腎陰腎陽互為根本,陽虛日久,累及腎陰,元陰受損則腎臟運行受阻,再者,腎中水火,同處一臟,水足則火居于下,溫養(yǎng)全身,若水不足,則火失制約,離位上犯,所以單純滋陰或者納氣歸腎總會差強人意,而潛陽封髓丹發(fā)揚了各自的長處并彌補各自不足,方中附子辛、大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即是壯君火;龜板功效咸寒,得水之精氣而生,以至滋陰助陽的效果;砂仁,納五臟之氣而歸于腎,能溫腎固攝下元,納氣歸于腎;黃柏苦寒,稟麥冬寒水之氣而入腎,是調(diào)和水火之要藥;砂仁味辛,甘草辛甘化陽;甘草甘,黃柏苦,苦甘化陰,陰陽合化交匯,則水火既濟,故全方為溫腎扶陽,助君火鎮(zhèn)納群陰[4]。
通過60例患者臨床觀察對比,2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且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本研究基于扶陽法,從中醫(yī)整體辨證層面對CP的病因病機進行再更進一步的認識,多方位思考,為臨床中醫(yī)治療CP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思路,對今后中西醫(yī)結(jié)合觀點下指導治療CP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德根,王海軍,曹玉霞.火鍉針滑烙刺治療慢性咽炎驗案[J].中國民間療法,2021,29(19):94-95.
[2]笈文娜,顏美秋,蘇潔,等.鐵皮石斛不同部位對辣椒水復合氨水刺激致慢性咽炎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J/OL].中國中藥雜志:1-9[2022-04-09].
[3]施磊,陳劍姝,張守杰,等.協(xié)定利咽茶防治慢性咽炎80例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21,16(11):2061-2064.
[4]劉嵐,張皓.淺談慢性咽炎的病因分析及治療方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37):71.
[5]楊艾,何旭東,張耀武,等.慢性咽炎的發(fā)病機制及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藥事,2021,35(7):808-813.
[6]孫 虹,張 羅.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159-297.
[7]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耳鼻喉科常見病診療指南[S].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8]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25-127
[9]鄭莜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30-333.
[10]李密密,馬金成,宗凱,等.從《黃帝內(nèi)經(jīng)》“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治療喉咳新探[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20,13(8):1371-1373.
[11]黃飛霞,陸怡衡,叢莘,等.翁庚民運用扶陽法治療失眠的經(jīng)驗總結(jié)[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3):102-104.
[12]楊濤,馮興志,李浩,等.扶陽派祖師鄭欽安學術(shù)思想淺析[J].中醫(yī)藥學報,2016,44(1):9-10.
[13]張登本,方亞利.《黃帝內(nèi)經(jīng)》基于陽氣特性之陽氣盛衰壽夭觀[J].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43(1):15-18.
[14]文秀華.從潛陽封髓丹談陽氣通達與潛藏[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21,28(5):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