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一生重視養(yǎng)生之道,在那個人均壽命僅50歲左右的年代活到85歲的高齡。他也非常喜歡記錄別人的養(yǎng)生方法。在《老學庵筆記》中他曾提到一位老人,雖然年過70歲,但身體特別好。問起老人的保健之法,他回答說:“每天早晨一起來靜心松體,拱手彎腰連續(xù)長拜10次即可。
靜心松體,能調節(jié)老人的自主神經,使身心勞累得到調節(jié);連續(xù)彎腰長拜能使肢體和軀干屈伸,讓四肢和腰背的肌肉得到松弛,保持關節(jié)的靈活性,并且能提高老人的平衡能力和抗跌倒能力,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從中醫(yī)角度看,彎腰長拜能讓全身真氣隨血脈順暢流通到手足末梢,可以暖背、護胸、健腰。因此“健身拜”雖然動作簡單,但容易實施,老人如能每天堅持,的確是一種不錯的保健養(yǎng)生方法。
但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合這種養(yǎng)生鍛煉方式。比如有頸椎病的老人在低頭彎腰時,有可能因頸動脈受壓、腦供血不足而導致眩暈,嚴重時甚至暈倒;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人,在彎腰后起立時,因血管收縮反應較慢,有可能引發(fā)低血壓。因此這些老人都不宜做“健身拜”動作。即使在平日活動中一定要做彎腰的動作,直立時也要注意動作慢一些。此外,一些平衡功能下降的老人,如中風后人群、帕金森病患者做彎腰動作時.因下肢反應較遲鈍,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因而也不宜做這類健身活動。
其實,我國還有許多其他的傳統健身活動,如太極拳、甩手運動等,對老人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于這些活動不用低頭和彎腰,因此不宜做“健身拜”的老人可以試試。習練“健身拜”健身的老人,如能結合太極拳或甩手運動,可以得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愛健身的老人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