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品質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然而,在信息過載和快節(jié)奏生活的影響下,幼兒的學習常常缺乏深度和專注。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成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關注的重點?;诖?,文章探討了“慢閱讀”在提升幼兒學習品質方面的實踐方法,并提供實踐路徑,旨在為幼兒學習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導。
關鍵詞:“慢閱讀”;幼兒學習品質;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4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3-0094-03
“慢閱讀”強調的不僅是放慢閱讀速度,更注重深度閱讀、思考和感悟。通過慢閱讀,幼兒可以沉浸在文字世界中,思考其中的意義和內涵。這種深度的閱讀體驗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慢閱讀”也是一種培養(yǎng)幼兒情緒調控能力和集中幼兒注意力的有效方式。通過放慢步伐,幼兒能夠更好地沉浸在閱讀中。
一、“慢閱讀”與幼兒學習品質間的關系
“慢閱讀”是一種有意識的閱讀方式,而注重細致品味和深度理解對幼兒的學習品質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慢閱讀視域下,教師注重引導幼兒積極閱讀,深入閱讀。在閱讀的同時,教師給予必要的引導,使幼兒在閱讀中體會到樂趣,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在“慢閱讀”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思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身的行為習慣,在閱讀文本時越發(fā)耐心、細致,提升了學習品質。因此,“慢閱讀”與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有密切的關系,是培養(yǎng)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抓手,可以為幼兒的后續(xù)學習奠基[1]。
二、幼兒學習品質內容的解讀
(一)主動性
主動性是幼兒學習品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學習中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行為。具備主動性的幼兒能夠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獨立思考問題,并主動尋求解決方案;積極探索學習的世界,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主動性在幼兒的學習中體現(xiàn)為主動思考和提問。主動性較強的幼兒會主動思考學習內容,探索問題的本質和解決途徑。在學習過程中,此類幼兒往往不滿足于對表面知識的了解,而會深入思考,追求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幼兒勇于提出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解答來推動學習的進展。這種主動思考和提問的能力促使幼兒更深入探索學習領域,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其次,主動性表現(xiàn)為幼兒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具備主動性的幼兒能夠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和需求,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此類幼兒不會被動地接受他人的安排和指導,而是主動發(fā)掘學習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和方法。這種自主選擇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動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其責任意識。
最后,主動性體現(xiàn)為幼兒在學習中的積極參與和合作精神。具備主動性的幼兒愿意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積極與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2];會主動與同伴討論學習問題,共同探索解決方案。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幼兒能夠獲得不同的觀點和經(jīng)驗,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學習的質量。
(二)堅持與注意
具備堅持品質的幼兒能夠堅持完成學習任務,不輕易放棄。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或挑戰(zhàn),幼兒都能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毫不氣餒地努力追求目標。在學習遇到困難時,幼兒會尋求支持和解決方案,不斷嘗試和調整,最終獲得成功。這種堅持的品質培養(yǎng)了幼兒的毅力和耐力,使幼兒在學習中能夠克服困難,持續(xù)進步。
注意力是堅持品質的重要表現(xiàn)。具備注意力的幼兒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任務上,過濾干擾,抵制外界的誘惑,專心致志地投入學習中;能夠注意到細節(jié),抓住重點,并持續(xù)關注和理解學習材料;能夠更好地吸收知識,深入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質量[3]。
此外,堅持與注意還體現(xiàn)在幼兒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上。具備堅持與注意品質的幼兒能夠自主規(guī)劃學習時間和學習步驟,合理安排學習任務,有條不紊地學習;能夠合理分配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學習內容上,并在學習中保持紀律;能夠更好地應對學習中的各種挑戰(zhàn),保持學習的連貫性和高效性。
(三)想象與創(chuàng)造
想象力是想象與創(chuàng)造品質的核心。具備想象力的幼兒能夠在學習中超越現(xiàn)實的限制,以自由、開放的心態(tài)去探索。幼兒往往會通過想象產生新的想法、形成新的概念,將抽象的想法和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學習內容;還能將自己的想象力融入學習活動中,使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
創(chuàng)造力是想象與創(chuàng)造品質的重要體現(xiàn)。具備創(chuàng)造力的幼兒能夠獨立思考,提出獨特的問題解決方法和觀點;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尋找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在學習中,幼兒會嘗試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勇于冒險和嘗試,以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應對學習任務。
(四)反思與解釋
具備反思品質的幼兒能夠對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和思考,分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能夠思考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通過反思,幼兒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和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進[4]。
具備解釋品質的幼兒能夠將學習的知識和概念進行清晰、準確地闡釋和解釋;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使他人易于理解。通過解釋,幼兒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反思與解釋還體現(xiàn)在幼兒對學習成果的評估和歸納上。具備反思與解釋品質的幼兒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總結所學知識的關鍵點和核心概念;能夠通過整理和歸納,將學習的內容和經(jīng)驗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整合和概括;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習的內在邏輯,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三、“慢閱讀”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實踐路徑
(一)以共讀活動促進幼兒思考
共讀活動是一種可以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思考能力,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的實踐措施。通過共讀,幼兒能夠與他人分享閱讀的樂趣,拓寬自己的視野,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首先,選擇適合幼兒的閱讀材料。在共讀活動中,選擇適合幼兒年齡和興趣的書籍至關重要,這些書籍應具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能夠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和想象。教師可以選擇故事書、寓言故事或科普讀物,這些書籍既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又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5]。
其次,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在共讀活動中,引導性的提問是促使幼兒思考的關鍵。教師或家長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鼓勵幼兒思考,讓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問題可以涉及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或主題,也可以與幼兒個人經(jīng)歷和感受相關。通過提問,幼兒能夠思考問題的原因、結果和解決方法,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最后,給予幼兒充分的思考時間。幼兒需要時間思考問題,整理自己的思緒。在共讀活動中,教師或家長應給予幼兒充足的思考時間,不要急于給出答案。教師或家長可以采取停頓的方式,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和組織語言,這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和自信心,讓幼兒逐漸習慣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利用區(qū)域活動促進幼兒探索
首先,設計具有探索性的區(qū)域活動。教師可以在幼兒園或學習環(huán)境中設置各種專題區(qū)域,如自然區(qū)、科學區(qū)、藝術區(qū)等。通過區(qū)域內投放的各種材料和工具,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被激發(fā)。這些區(qū)域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如圖書、繪本等,引導幼兒在相應的區(qū)域內閱讀相關的文本,使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與文字互動,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
其次,提供引導和啟發(fā)的角色。教師可以扮演探索導師的角色,通過提出問題、引導思考、提供反饋等方式,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探索。同時,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進行“慢閱讀”,共同探索閱讀材料中的知識和信息,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分析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慢閱讀”與區(qū)域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深化幼兒對文本的理解,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
(三)創(chuàng)設有效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首先,打造舒適的閱讀空間。舒適的閱讀空間可以讓幼兒沉浸于閱讀中,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明亮、整潔的閱讀角落,放置柔軟的墊子、舒適的椅子或者閱讀帳篷,營造溫馨的氛圍。同時,教師可以提供適合幼兒身高的書架和書桌,方便幼兒自由閱讀書籍。
其次,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在閱讀環(huán)境中,教師應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資源,包括圖書、雜志、繪本、圖片故事等。這些資源應涵蓋不同的主題和類型,以適應幼兒的不同興趣和閱讀水平。教師可定期更新書籍,使幼兒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再次,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設置閱讀主題。了解幼兒的興趣是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可以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喜歡的主題,然后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設置相關的閱讀主題。例如,如果幼兒喜歡動物,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動物世界的閱讀主題,提供與動物相關的圖書和閱讀材料,這樣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助推幼兒主動參與閱讀活動。
最后,營造閱讀的氛圍。除了提供閱讀資源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活動營造積極閱讀的氛圍,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如定期舉辦閱讀活動,如閱讀分享會、故事演講比賽等,讓幼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并互相學習。此外,教師可以邀請專業(yè)的講解員或作家來學校舉辦講座,給幼兒提供與作者互動和深入了解書籍的機會。通過這些活動和經(jīng)驗,幼兒能夠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重要性,形成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和習慣。
(四)設置特色欄目展示閱讀成果
為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品質,教師可以設置特色欄目展示閱讀成果,這是一種有效的實踐措施。這樣的欄目可以為幼兒提供展示自己閱讀成果的機會,鼓勵幼兒主動閱讀,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
首先,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特色欄目。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不同主題的特色欄目,如“我的閱讀日記”“名人書單推薦”“精彩閱讀摘錄”等。每個特色欄目都應該有獨特的風格和內容,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提供相應的指導和支持。
其次,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特色欄目。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特色欄目的目的和意義,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熱情;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指導和建議,幫助幼兒更好地參與特色欄目。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記錄閱讀內容,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或故事的心得體會;或者邀請幼兒向同伴推薦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并分享閱讀感受。通過這些特色欄目,幼兒能夠培養(yǎng)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同時提高閱讀興趣。
再次,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機會。特色欄目不僅是幼兒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還是幼兒交流和互動的平臺。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展示活動,讓幼兒有機會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可以邀請其他幼兒、教師或家長參加展示活動,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閱讀體驗,推薦書籍或進行閱讀交流,這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拓寬幼兒的閱讀視野。
最后,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認可。在展示特色欄目閱讀成果時,教師應充分肯定幼兒的努力和成就。教師可以通過口頭表揚、鼓勵的話語等方式,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成長,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引導幼兒堅持參與閱讀活動。
四、結束語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慢閱讀”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對幼兒的學習品質提升有重要作用。通過深入探索“慢閱讀”的實踐路徑,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堅持與注意、想象與創(chuàng)造、反思與解釋等學習品質,還能夠為幼兒打開一扇窗,讓幼兒通過共讀活動思考、區(qū)域活動探索等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并享受“慢閱讀”帶來的成長樂趣。
參考文獻
胡伶俐,卹姍,劉宇.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家園“互融共生”模式[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2
(11):99-104.
杜倩.幼兒園生活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的現(xiàn)狀及其培養(yǎng)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21.
顧春暉,白戈.教師對幼兒學習品質培養(yǎng)的困惑及研修建議[J].教育導刊,2021(5):66-70.
李貞慧,蔡文伯.親子共讀行為、父母卷入對幼兒學習品質影響的實證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0(6):36-41.
王中華,劉志婷.回眸與反思:我國關于幼兒學習品質的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4):31-37.
作者簡介:楊秋蓉(1976.8-),女,江蘇江陰人,任教于江陰市環(huán)南路幼兒園,執(zhí)行園長,本科學歷,江陰市教學能手,曾榮獲江陰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江陰市“優(yōu)秀班主任”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