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文教育不能太過折騰

      2023-10-12 05:43:22
      寫作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改革語文教育

      高 玉

      中國人的學歷越來越高了,不僅實行了9年制義務(wù)教育,而且大學生、研究生的數(shù)量逐年增加,中國人越來越知識化。中國人學習語文的時間不是減少了,而是普遍地增加了,但中國人的語文水平并沒有隨著學歷提高而提高,并沒隨著學習時間增加而增加,相反,中國人語文水平是普遍性地下降了。高考語文試題是由多名語文專家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制作”出來的,但幾乎每年都有不太恰當?shù)膬?nèi)容甚至知識性錯誤。老師和專家的語文水平都是如此,怎么能指望學生的語文水平好呢?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今語文教育太過于折騰。

      一、當今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眾生相

      中國當今語文教育折騰主要表現(xiàn)在“改革”太多、“創(chuàng)新”太多,當今中國語文教育從上到下都在不斷地搞“改革”與“創(chuàng)新”,語文老師似乎人人都在搞“改革”與“創(chuàng)新”,或者是主動,或者是被動,并且“改革”與“創(chuàng)新”與職稱晉升和業(yè)績考核以及工資待遇等掛鉤,語文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似乎成了語文教育的“名利場”。語文教育是神圣的事業(yè):從小的方面來說,它事關(guān)被教育者的語文水平,事關(guān)一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從大的方面來說,它事涉國民素質(zhì),事涉國家的前途與未來。我感覺,不論是專家學者、行政領(lǐng)導與工作人員,還是語文教師,很多人都對語文教育缺乏敬畏心與使命感,對于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多輕率之心,似乎“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一種時尚,似乎人人都有資格進行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似乎人人都可以“改革”與“創(chuàng)新”,似乎人人都應(yīng)該進行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

      筆者多年來一直關(guān)注中小學語文教育,包括教材編寫、中考、高考、教法、寫作、閱讀、書寫、背誦等。也關(guān)注大學語文教育,特別是大學語文教材建設(shè),大學語文與中小學語文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曾多年指導教育碩士研究生,他們都是長期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非常有經(jīng)驗的骨干語文教師,他們的碩士論文基本上都是以自己教學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寫成。也曾多次觀摩中學語文教學公開課。所指導的學術(shù)型研究生很多都在中小學任語文老師,我對他們的學業(yè)以及工作都有跟蹤調(diào)研。也閱讀過很多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文章和一些專題著作。我對語文教育的總體印象是,中學語文教育變化非??欤虒W改革的力度非常大,教學方法花樣翻新,新概念新名詞新術(shù)語非常多。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項目非常多,教學成果也非常多,有很多所謂“理念”“實踐模式”“項目”“工程”等非常宏大的概念與表述,有各種各樣的諸如數(shù)字“X+Y”之類的模式,有各種各樣的字母諸如“ABC”之類的模式。有非常熱鬧的“說課”和“評課”。

      當今的語文教學加入了很多非語文因素。教學上可以“比賽”,并且可以當即評出一二三等獎出來。有什么“生本位”“師本位”理念,所謂“生本位”很多實際上是投學生所好,甚至取悅學生。教學公開課幾同藝術(shù)表演,老師上課的服飾、面部表情和手勢都很講究,都事先精心準備,成了上課的一部分。學生提問和老師如何回答都是事先溝通好了的,有很充分的準備甚至是“排練”“預演”。語文教學追求趣味與游戲性,越來越不像語文教育,倒很像文化娛樂活動,老師則是娛樂活動“主持人”。教學活動過多地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基本的書寫、朗讀示范等都用多媒體替代,老師教學和學生作業(yè)都大量地借助多媒體,老師的制作能力和學生的動手能力都大大下降。當今的語文教育和我讀書時的語文教育已經(jīng)十分不同,不論是內(nèi)容上還是教學方式上都不同,它們似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語文世界。

      總體感覺是,當今的語文教育越來越脫離傳統(tǒng),只有考試作為唯一的目標和動力似乎沒變。語文教育似乎不是以提高語文能力和語文水平為終極目的,“熱鬧”成了效果,“花樣”成了業(yè)績,教學越來越偏離語文本身,近于教學“無政府主義”,只要不按陳規(guī)來,怎么都行。花哨的東西太多了,過于華而不實。當然,因為本人不在中小學語文教學第一線工作,這些概括可能不準確,不全面,有些現(xiàn)象也許并不普遍,但這些現(xiàn)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是事實。

      二、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應(yīng)該慎之又慎

      漢語成熟之時就有語文教育,中國古代語文教育在孔子時代就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現(xiàn)代語文教育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不論是古代語文教育還是現(xiàn)代語文教育,其內(nèi)容與形式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人反復探索與實踐的結(jié)果,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而有效的經(jīng)驗,這種成功的經(jīng)驗應(yīng)該代代相傳,應(yīng)該充分繼承并發(fā)揚光大,而不是丟棄并另起爐灶。

      不是所有的“新”東西都是好東西,語文教育中很多所謂“創(chuàng)新”都是探索,絕大多數(shù)“探索”都會被歷史無情地拋棄。我認為,語文教育是“樹人大計”,不可輕舉妄動,不可輕易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更不能無知者無畏,拿孩子的終身以及整個民族語文水平做實驗。沒有經(jīng)過充分的實踐檢驗并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否需要推廣應(yīng)該慎之又慎。在今天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不論是中小學語文教育還是大學語文教育,大家都搞各種花樣翻新的所謂語文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所謂“改革”與“創(chuàng)新”,其價值是非常有限的,這一點,“改革”與“創(chuàng)新”者自己也清楚。有一位朋友講,你們搞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我非常支持,對于你們?nèi)〉玫摹俺煽儭蔽冶硎局孕淖YR,但不能把你們的成果推廣到我這里,讓我學習你們,按照你們的方案來,如果這樣,我堅決反對這種語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其中的意思其實值得玩味。

      為了發(fā)展和進步,語文教育當然需要“改革”與“創(chuàng)新”,特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技術(shù)的進步,語文教育也需要進一步完善與發(fā)展,做到與時俱進。但中國古代和現(xiàn)代語文教育可以說都非常成熟,具有完備的體系,沒有太多的可以或應(yīng)該或值得“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地方。一般來說,只有問題和積弊很多、積習難改并且影響目標和效果的領(lǐng)域才需要大力“改革”與“創(chuàng)新”,相反,一些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經(jīng)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領(lǐng)域則不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有問題當然需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解決問題、促進進步,但沒有問題為什么要改革呢?越改越差的“改革”是應(yīng)該否定的,“創(chuàng)新”還不如不“創(chuàng)新”這同樣也應(yīng)該否定。當今語文教育可以修補可以完善,但目前看不出有需要根本性改革的地方。語文教育可以“改革”與“創(chuàng)新”,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有能力、有資格“改革”與“創(chuàng)新”。當今語文教育很多所謂“改革”與“創(chuàng)新”其實是沒有理解和領(lǐng)會前人的博大精深,很多都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自以為是“創(chuàng)新”,其實是無知。

      語文教育不是娛樂活動,語文教學不是藝術(shù)表演。語文學習不是打游戲,不是看抖音,不是旅游,宴會,談戀愛,追劇,看電影,也不是看通俗小說,相反,語文學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活動,“讀書苦,讀書忙”,語文學習需要安靜,需要耐心,需要毅力。把語文教學搞得如娛樂活動一樣,追求語文學習的輕松愉快性,這是錯誤的方向,是違背語文教學與學習本性和初心的。當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早就說過,求知能夠給人帶來快樂,但這是另外一種快樂。

      回頭反思我個人一生所接受的語文教育,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以及碩士、博士階段的教育,我的結(jié)論是:凡是花哨的華而不實的教學都是無益的,都可以作為反面教材,相反,那些樸素無趣的甚至枯燥無味非常古板的教學,卻是終身受益的。當時評價不高甚至反感的老師以及教學方式,今天看來恰恰是最好的,也是最有益的,讓人尊敬的,相反,那些輕松的、熱鬧的甚至轟轟烈烈的“創(chuàng)新”多是鬧劇,給人收獲極少,也很快煙消云散。

      歷史上的語文“改造”其實有沉重的經(jīng)驗和教訓,比如始于1960年代制定、于1977年正式公布、于1986年最終廢除的“二簡字”就是典型的例子。漢字經(jīng)過幾千年的積累,在書寫上的確有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負擔是異體字太多,需要規(guī)范和標準化。簡化字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人造簡化字,特別是把一些通用字合并,則給漢字造成了另外的混亂、困惑和負擔,所以關(guān)于簡化字,至今學術(shù)界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全國人大、全國政協(xié)多年來就有多種關(guān)于簡化字的提案?,F(xiàn)在回頭看,當時的簡化字方案還是太匆忙了,沒有經(jīng)過充分的論證和設(shè)計,還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有更完善的方案。與此相關(guān),中國近現(xiàn)代還有更激進的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的方案,這些方案甚至在一定范圍內(nèi)試點運行,幸虧沒有通行,否則的話,它將給中國語文造成難以估量的災(zāi)難。試想想,拼音文字以語音為標準,中國有多少方音就有多少種文字,如果實施這種方案,中國人從此將不識漢字,北方人到南方還需要翻譯,那將是怎樣一幅可怕的圖景。

      三、“背誦”是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傳統(tǒng)

      中國古代語文教育有很多非常好的傳統(tǒng),比如“背誦”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古代和現(xiàn)代語文教育都強調(diào)背誦,這是有它道理的。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曾記述他發(fā)蒙時期的讀書情形,父親的語文教學基本方式就是背誦:“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魯迅雖然極不情愿,“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①魯迅:《王猖會》,《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272-273頁。。對于這種“強記”的東西,魯迅說他“一字也不懂”,“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②魯迅:《王猖會》,《魯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272-273頁。。但魯迅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現(xiàn)代漢語開創(chuàng)者之一,沒有什么比這更能夠說明這種背誦的重要性了,假如魯迅啟蒙時期不背誦大量的中國古代經(jīng)典名著,他后來能有這么大的語文成就嗎?背誦不是唯一的因素,但肯定是重要的因素。

      古人讀書都是從背誦開始,并且始終以背誦為主,所以其強大的背誦能力今人似乎難以置信。清代著名學者段玉裁13歲時參加“童子試”考試,“乾隆丁卯,余年十三,先君子授以《小學》。是年,應(yīng)學使者童子試。試之日,能背誦《小學》、《四子書》、《詩》、《書》、《易》、《周禮》、《禮記》、《春秋左氏傳》”③段玉裁:《朱子小學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2,《魏源全集》第13冊,岳麓書社2004年版,第72頁。。背誦作為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在現(xiàn)代教育中仍然得到延傳,胡適雖然多次批評“死記硬背”,但他的語文成就顯然得益于“背誦”。胡適家鄉(xiāng)的現(xiàn)代語文教育就賡續(xù)“背誦”傳統(tǒng),“從小就要背《說文》的”,“他們對于《說文》是不須翻書來查的”,“《爾雅》是在《十三經(jīng)》之內(nèi),當然要全背,不但背白文,連注也都要背的”。胡適在家鄉(xiāng)求學時,主要是讀《十三經(jīng)》,所讀即能背誦,不僅背原文,而且背注釋:“我小時候讀《詩經(jīng)》只背朱(熹)注?!雹芎炂骄幹骸逗m之先生晚年談話錄》,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頁。胡適一生保持背誦的習慣,“我在醫(yī)院里,每天背誦一些宋人的詞”⑤胡適:《致李先聞夫婦》,《胡適全集》第26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02頁。。郭沫若也是這樣,“我母親事實上是我真正的蒙師,她在我未發(fā)蒙以前就教我背誦了好些唐宋人的詩詞了”⑥郭沫若:《我的學生時代》,《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7頁。。茅盾背的書非常多,據(jù)說能夠背誦一百二十回《紅樓夢》:“記得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在開明書店,大家酒敘,席間有茅公,鄭公,章公,還有周予同,夏丏尊,顧均正,徐調(diào)孚和我,以及兩位女士。席間章錫琛請茅公背《紅樓夢》,并由振鐸指定一回,茅公果然應(yīng)命滔滔不絕地背了出來,大家都十分驚訝?!雹咤X君匋:《深厚的鄉(xiāng)情與友誼——悼念茅盾同志》,《書衣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78 頁?!邦櫨_”疑為“顧均正”之誤。唐德剛講他啟蒙之后在“改良私塾”學習:“我們的‘漢文’也就從‘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誦到‘若稽古帝堯’。最后連《左傳選粹》到《史記菁華錄》也能整本的背?!雹嗪m口述,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頁。到了私塾結(jié)業(yè)時,已經(jīng)能夠背誦《項羽本紀》。

      為什么背誦在語文學習中這么重要,我認為它至少有四個方面的作用和意義。

      第一,培養(yǎng)記憶力。魯迅、郭沫若、茅盾、胡適以及錢穆、錢鐘書等現(xiàn)代學者記憶力驚人,這與他們從小就開始的并且成人之后仍然長期堅持的背誦有很大的關(guān)系。人的記憶力與天生能力有一定關(guān)系,但更與后天的培養(yǎng)和訓練有很大的關(guān)系,背誦就是培養(yǎng)記憶力的最重要的方式,沒有之一。并且,小時候的記憶是最牢固的,終身不忘;長大之后的背誦,事倍功半。

      第二,培養(yǎng)語感能力。語感即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感覺,包括情感性、微妙性、音韻性、組合特點等,語感有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無法用邏輯進行科學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只能通過反復的誦讀,在熟讀與背誦之中直觀地把握,并進而化為血液性的存在。

      第三,背誦是理解并體味語言及其表述審美意味的最好方式,邏輯分析也很重要,但體味同樣是重要的方式。古人講“書讀千遍,其義自現(xiàn)”“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誦讀和背誦是理解的最好方式。中國古代語文教育是學生先唱讀直到能夠背誦之后,先生才講解意思,這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誦讀的過程其實也是理解的過程,反復誦讀就是反復琢磨,如果還不能理解,最后先生一講解便會豁然開朗,從而記憶深刻,效果比講解意思之后再背誦會更好,包含著強烈的主動學習的意味。

      第四,背誦是最佳語文范文儲備。所有的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我們的知識和精神都是建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chǔ)之上,我們的語文都是學習而來,借鑒而來,并代代相傳,在傳遞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背誦經(jīng)典和模范語文,實際上是讓我們的語文乃至思想建立在堅實而優(yōu)良的基礎(chǔ)上,也即在白紙打上優(yōu)美的底色。背誦的課文是我們最寶貴的語文財富,終身有用。

      所以唐德剛說:“學齡兒童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實是他們本能上記憶力最強的時期,真是所謂出口成誦。要一個受教育的青年能接受一點中、西文學和文化遺產(chǎn),這個時候?qū)嵲谑撬麄兊狞S金時代——尤其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習與研讀。這時如果能熟讀一點古典文學名著,實在是很容易的事——至少一大部分兒童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是他們一生將來受用不盡的訓練。這個黃金時代一過去,便再也學不好了。”①胡適口述,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仡^看,一個人的語文水平高低與小時候的背誦有很大的關(guān)系,背誦的東西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被我們大大低估了。

      所以,當下語文教育不重視背誦,特別是不重視背誦現(xiàn)代文,我認為這是錯誤的。今天我們講圍棋要“童子功”,書法要“童子功”,其實,背誦才是語文教育的真正“童子功”。

      四、字詞句章是語文教育的根本也是技術(shù)路徑

      語文教學具有技術(shù)性,作為技術(shù)有一些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其中字、詞、句、章作為核心內(nèi)容和邏輯層次就是如此,作為“路徑”至今還沒有可以替代的技術(shù)方式。讀一篇文章,最終是要理解文章的意思;要理解文章的意思,就要理解文章每一段落的意思;要理解每一段落的意思,就要理解段落中每一句話的意思;要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就要懂得每一句話中每個詞的意義;而要懂得每一個詞的意義,就要認識詞的字義。但教學則是相反的順序,先識生字,然后識生詞,然后解決不懂的句子,最后解決“段落大意”與“中心思想”,從而理解整篇,其他如藝術(shù)價值欣賞與文章意義分析以及種種延伸性的學習和訓練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認為,字詞句章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也是語文教育的邏輯路徑,方式是千篇一律的,內(nèi)容千變?nèi)f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論是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字詞句章的方式似乎拘泥古板、枯燥、單調(diào)乏味,但語文的本質(zhì)就是如此。只要嚴格地按照這種方式教學和訓練,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就不會差,對于文學以外的各專業(yè)尤其是理工科學生來說,這種訓練是非常實用的。

      漢字書寫是語文的重要內(nèi)容,寫一手好字也是語文水平好的重要表現(xiàn)。書寫美觀總是能夠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中國古代是非常注重寫字的,有一套嚴格的訓練程序,包括描紅和臨帖,并且持之以恒,所以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大多都寫一手好字,并且書學有體,放在今天,很多人都稱得上是書法家。現(xiàn)代以來,雖然鋼筆等硬筆逐漸普及,但書寫教育仍然是被重視的,比如1948 年,商務(wù)印書館曾出版兩種小學生寫字教學的著作,分別是朱智賢編著《小學寫字教學法》和王志成編著《小學寫字教學的研究》①徐林祥主編:《百年語文教育經(jīng)典名著》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49、211頁。,可見民國時期教育對寫字的重視,所以,現(xiàn)代時期出生的知識分子大多都寫一手好字。當今的小學語文教育不重視寫字書寫教育,也不重視漢字六書教育,這是錯誤的。

      漢字很多,《康熙字典》收錄漢字達47000 多字,這些字不可能全認識,也沒有必要全認識。中國古代有《千字文》,認識千字就算脫離文盲。從使用的角度來說,漢字實際上是分級的,現(xiàn)代社會,正常的讀書看報以及日常交流寫作,需要認識4000字左右。2013年,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制定《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收錄8105 字,共分三級,一級3500 字,二級3000 字,三級1605 字②《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語文出版社2013年版,“說明”第1頁。,另外還附錄《規(guī)范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我認為語文教育在識字教育上應(yīng)該特別重視一、二級漢字的書寫和字義教育,還應(yīng)該重視繁體字的識別。

      漢語講究文法、語法、句法、詞法等,它們都具有邏輯性,這是語文教育的一個基本內(nèi)容。有些老師包括專家,總覺得這些非常簡單不需要講解,但其實不是這樣。筆者上高中時,兩次學習白居易的《琵琶行》,第一個老師幾乎是簡單地把課文讀了一遍就開始講其他的,好像是白居易在唐詩中的地位,白居易詩歌的特點等,內(nèi)容上大講“同是天涯淪落人”,古代藝人的可憐等。第二位老師幾乎沒有講其他的東西,就是把課文串解了一遍,比如講“大珠小珠落玉盤”是形容音樂的,就像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盤子里發(fā)出清脆的聲音。我當時可以說是驚呆了,才明白這首詩究竟是在寫什么,是如何寫的,才覺得這首詩寫得太好了。才明白第一次學習這篇課文時,根本就沒有搞懂這篇課文。才知道第一位老師其實是不負責任的,第二位老師雖然簡單樸素,但卻是真正的好老師。

      不重視文法、語法、句法、詞法等語文教育,其結(jié)果就是學生表達不通比比皆是,比如復句中有“因為”沒有“所以”,有“雖然”沒有“但是”,有“一方面”沒有“另一方面”等,單句中沒有主語,或者沒有謂語等,這看起來雖然非常簡單,屬于低級錯誤,但學生寫作中這種低級錯誤就是非常普遍。當今大學生寫作中很少不犯這種低級錯誤的,甚至碩士生、博士生論文寫作中這種低級錯誤也很多。很多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抱怨指導學生論文寫作根本就不是在指導專業(yè),而是在指導語文,是在幫學生改語病等。關(guān)鍵還在于,學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文章在文法、句法以及語法等方面有什么毛病。

      當今語文教學很多老師都不再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認為它是過于老套與陳舊的方式。讀一篇文章,如果讀完了不知道它表達了什么,是如何表達的,這種閱讀有何意義呢?現(xiàn)代主義文學可以無中心,無主題,或者多個主題,但任何文章都不能無意義。語文從根本上是文章學,而不是文學,語文教學不講中心思想和段落大義是難以理解的,也是嚴重違背語文教育之初衷的。

      當今語文教育流行“整本書”閱讀,筆者實在不能理解。語文閱讀可以有“精讀”與“泛讀”之分,但讀一本書一定要把它從頭到尾讀完這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金字塔頂作品,的確值得閱讀,但對于中學生來說,《紅樓夢》最多需要讀前80回,《西游記》讀前30回就足夠了,《水滸傳》讀前40 回就可以了,《三國演義》的精華在中間部分,讀這一部分即可?!妒酚洝肥侵袊顐ゴ蟮氖穼W著作,也是偉大的文學作品,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但也不需要讀整本書,對于中學生來說,能選讀一半的篇目就很了不起了,比如十二本紀僅只有《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值得讀?!笆怼焙汀鞍藭蓖耆珱]有必要讀,歷史專業(yè)學者都不一定會讀“表”,何況是中學生呢?!笆兰摇焙汀傲袀鳌敝锌勺x性的篇章比較多,但也不需要全部讀。中學生閱讀的時間有限,需要讀的書非常多,讀整本書比如讀《戰(zhàn)爭與和平》,斷斷續(xù)續(xù)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這反而是一種促狹和束縛。我覺得“整本書”閱讀有點“強迫癥”意味。

      五、寫作基礎(chǔ)訓練是怎么重視都不為過的

      語文本質(zhì)上是工具和素質(zhì),表現(xiàn)為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聽說主要是日常交流,而讀寫主要是思想吸收與表達,聽和讀具有同一性質(zhì),說與寫具有同一性質(zhì),寫作可以看作是“歸結(jié)點”。當今語文教育強調(diào)基礎(chǔ)寫作,我認為這是正確的。語文教科書主要是閱讀和寫作兩大部分,二者相輔相成,閱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寫作則建立在充分的閱讀基礎(chǔ)上。所以,基礎(chǔ)寫作訓練是怎么強調(diào)都是不為過的。

      寫作在現(xiàn)代社會運用非常廣泛,除了純體力勞動工作以外,寫作在所有腦力勞動中都普遍地存在,是工作能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如果有限,或者寫作不過關(guān),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生活和工作中都會比較困難。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的寫作,差異在于有的是簡單的寫作比如書信,有的是專業(yè)很強的寫作比如實驗報告,有的則是非常復雜的寫作比如工作總結(jié)。與寫作密切相關(guān)的是“說”的能力,有人善于表達,其實是具有寫作潛能的一種表現(xiàn)。很多人不善于表達或者表達不準確,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負面性的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與人交惡都不是因為根本利益沖突,而是言語不當,或詞不達意,或用詞錯誤,也即表達不準確甚至把意思表達反了造成的誤解,其本質(zhì)上是語文的問題。

      中國古代語文水平檢測最重要的方式是寫作,即科舉考試,它是一種綜合的語文水平檢驗,不僅檢測語言文字水平,也檢測思想文化水平。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把語文水平和國家治理水平以及行政資格聯(lián)系起來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是有弊端的,但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中國古代都找不出比這更好的選拔方式。今天的高考也是有弊端的,但比來比去,還是高考最公平合理,試想想,如果沒有高考,大學選拔人才將會是一種什么情形。沒有哪一種考試可以和高考相提并論,所以,某種意義上,高考才是中國社會的根基,絕對不能動搖。

      中國自高考以來“作文”一直占40%左右的分值(閱讀與語言文字運用占60%),這已經(jīng)是很高的了,但我覺得仍然不夠。閱讀包括古代詩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主要對文章的總體理解,對段義的理解,對句子的理解,對字詞的理解,也涉及一些語文知識比如文學史知識、語法和語用知識等,也就是說現(xiàn)代語文考試是把很多問題分解在閱讀之中,甚至作為獨立的部分來處理的。但中國古代不同,所有的閱讀理解、字詞句章、語法、背誦等全部體現(xiàn)在寫作之中,是否有病句,是否寫錯別字,是否詞語理解和使用有誤,是否講文法,文章的脈絡(luò)是否清晰,結(jié)構(gòu)安排是否合理,主題思想是否明確,論述是否有力,是否有獨立的思想能力等等,全部通過寫作顯示出來。作文寫得好就是語文水平好,語文水平高就是思想水平高,就是具有當官做領(lǐng)導的才能。這看似荒誕,其實是有道理的,中國古代的科舉選士制度長期執(zhí)行并證明行之有效就是明證。其實,當今仍然是這樣,凡是在行政上非常成功的,其語文水平都比較高,不僅會聽,而且會說,表達準確、生動,有感染力。我們常??滟澞愁I(lǐng)導思路清晰,表達清楚,有思想,有理論,有材料,中心突出,這與其說是領(lǐng)導能力還不如說是語文水平。

      寫作是語文教育中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只有閱讀可以和它相提并論。但語文教育中的寫作不同于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是寫作的頂端,追求最大的創(chuàng)造性,追求語言優(yōu)美,形式獨特。而語文中的寫作則是非常樸素的,是一種技能,是基本的書面表達能力,是思維的訓練,不追求構(gòu)思新奇、故事曲折、詞語華麗等,而追求準確、明晰。所以,從語文技能的角度來說,近于“八股文”的傳統(tǒng)寫作恰恰是最有效的寫作,也是最好的寫作。議論文就是邏輯清楚,有觀點,有論據(jù),有論證,有結(jié)論,“三段論”看似古板教條,但實際生活中卻是最有用的,也是最有效的。記敘文最重要的是把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清楚,把場景、畫面等描寫清楚,把情感準確地表達出來。這看似簡單,其實需要長期的反復的訓練才能達到,所以,語文寫作從模式上是單調(diào)的,是枯燥的,但內(nèi)容非常豐富,也并非乏味和無趣的。當今的語文寫作追求辭藻華麗,重視形式與文體,追求文學化的效果,這是對語文教育的偏離。過分于培養(yǎng)學生虛構(gòu)的能力,勉強于思想,這是非常有害的,不僅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能無益,而且容易養(yǎng)成學生從小就說假話、說謊話、說套話的習慣,貽害無窮。

      基礎(chǔ)寫作是實用寫作,它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作家,不需要文采飛揚,也不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表達,只要文從字順,文意通順,邏輯清楚,表達準確即可。毛澤東是文章大家,他的文章從來都是通俗,順暢,準確,簡潔,淺顯,邏輯清楚,是文章典范。筆者個人經(jīng)驗,中學語文學習中最讓我受惠的是那種近于“八股文”的寫作訓練,當時學起來覺得笨拙,枯燥無味,甚至抵觸,但后來可以說終身受益。當時很羨慕那些富于文采的作文,但我現(xiàn)在感覺那是寫作的“中學病”,是花架子。

      總之,語文教育事涉?zhèn)€人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的未來,改革與創(chuàng)新應(yīng)該慎之又慎。對于成人、老師和專家來說,中小學語文的課文都太簡單了,似乎不需要進行字詞句章的講解,但實際上不是這樣。中國語文教育具有優(yōu)良的傳統(tǒng),體系成熟,重視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yǎng),重視背誦和寫作,閱讀理解上重視字詞句章的邏輯順序教學,重視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歸納,這些傳統(tǒng)不能隨便丟棄和顛覆。

      猜你喜歡
      改革語文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教育有道——關(guān)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備忘
      改革創(chuàng)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傳記文學(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
      語文知識連連看
      漳浦县| 大荔县| 九龙坡区| 芮城县| 浮梁县| 康保县| 同心县| 邢台县| 皋兰县| 资源县| 青龙| 芮城县| 松江区| 丘北县| 宣城市| 共和县| 光泽县| 崇仁县| 龙江县| 固始县| 玛曲县| 保康县| 独山县| 河北区| 界首市| 湖北省| 武功县| 丰宁| 宁都县| 桂平市| 铜川市| 酒泉市| 景宁| 锡林郭勒盟| 上蔡县| 天等县| 大渡口区| 长治市| 游戏| 铁岭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