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教體局教研室 韓永新
任丘市教體局教研室 王玉華
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xiàn)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故事是虛構的也可以是現(xiàn)實的,是歷史典故,也可以是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
2.從自己的角度寫好故事有利于與人溝通,觸動靈魂。
3.從他人的角度寫好故事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4.從民族角度寫好故事展現(xiàn)民族形象,例如抗疫的故事樹立中華民族的形象。
5.這個故事必須是“好”的,傳播正能量。
6.文體不限可以用不同的文體表達,例如讀后感、演講稿,書信、散文詩、小小說等。
7.“故事”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現(xiàn)代的,可以是影視書刊中的也可以是自己熟悉的。
1.從議論的角度寫
做到“觀點鮮明,新穎別致”,不落俗套,高位起航,才能獲取高分。擬題:
(1)故事·明理·悟道。
(2)故事的名字叫感動。
(3)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4)吃一塹,長一智。
(5)沒有選擇是最好的選擇。
(6)汲取文化營養(yǎng),補充精神鈣質(zhì)。
2.描寫
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三個場面突出中心,表達主題。擬題:
(1)那年,那月。
(2)雕刻在記憶中的故事。
(3)故事的名字叫感動。
(4)記憶中的那抹綠。
(5)在故事中讀懂自己。
3.夾敘夾議
用“演講稿”“書信體”“一三一文體”等進行表達,用“卷滿超五段,敘議有條線”的考場作文規(guī)律,夾敘夾議,有利于獲取高分。擬題與結構安排:
題目:不畏浮云遮望眼——給表姐的一封信。
敘述三個故事:
一是海外留學回來,找不到人生定位,年過三十,依然單身,私企工作,不斷辭職。
二是看不起基層工作人員,自命清高,寂寞孤獨。
三是羨慕名人,愛慕虛榮,追星趕潮。
感悟一: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才能走向成功,要明白: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復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喜歡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愛上的事情一輩子做,你就是大家。
感悟二:經(jīng)驗固然可貴,教訓同樣精彩。請相信:藍天不遇風雨就不會出彩虹,海面不遇礁石就沒有歌聲;溪水沒有落差就不成瀑布,人生沒有失敗就不叫完美的人生。
感悟三:當我們在追尋“名人”路程中受阻,要知道欲速則不達,學會轉變,不要養(yǎng)尊處優(yōu),不要沉迷于所謂的高文憑,要曉得:文平不如水平,升學不如生存;富二代不如二代富,有錢永遠不如值錢的人。
當然,還可以寫哲理散文,也可以寫以抒情為主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詩;寫出說明為主的科學小品,以議論為主的讀后感等。
布局上要科學合理,結構要嚴謹,主題鮮明,別具一格,才是獲取高分之道。
開題要充滿詩情畫意,吸引閱卷老師。
1.拆題法
題目:雕刻在黑板上的故事。
開題:
那些故事,自黑板——雕刻在黑板上的記憶,時常撩起我心中火辣辣的情感……
2.描述法
(1)你在雨中行走,從不打傘;你有自己的天空,從不下雨。
(2)我想,甩出歲月的魚竿垂釣記憶長河里那些動人的故事。
這里的“整”就是結構完整,條理清晰——三點定位成一線,條理清晰高分現(xiàn)。要緊緊圍繞中心展開,切記:豎標牌,上高速,沒有標牌不上路。
例如寫讀后感,依據(jù)“引—議—聯(lián)—結”的思路布局,使結構完整。
題目:想愛·敢愛·真愛——讀《簡·愛》有感。
1.(引)《簡·愛》至今沖擊著我的心扉。
2.(議)多少人用金錢衡量愛,多少人因失去愛而留下遺憾,又有多少人因為扭曲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后悔終生。
我想,想愛,敢愛,才叫真愛。
(聯(lián))正面的和反面的事例。
(結)愛,是幸福的密碼。
題目是什么結尾就寫什么,扣準題眼。例如:
題目:人生里程加油站。
文體:敘事散文。
正文:描述三個故事給我的啟迪。
收題:這些故事為我的成長不斷加油。
心中那些閃亮的星
心中那些閃亮的星,靚麗了世界,璀璨了風景。
——摘自歌曲《心中有顆閃亮的星》
總有些故事像一顆閃亮的星,照亮夜空;總有些名字像一道道光芒,照亮人生。這些故事里有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精神,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浩然正氣,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情壯志……
他——祁發(fā)寶,一個軍人的故事。
他是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在中印邊界發(fā)生沖突時,面對敵方高于我方上百倍兵力時,他像一座高山矗立在邊境線上,揮手大喊:有解放軍在,誰敢侵占我半寸土地。他的腦袋上被砸得凹下一塊,鮮血染紅了軍衣,但他依然挺立,帶領戰(zhàn)士打退了敵軍。他戍邊20多年,曾13次與死神擦肩,但他表示從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逼畎l(fā)寶的故事感動中國,感動軍人,感動每一個人。他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獻身精神,“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為后人豎起了一座愛國豐碑。
他——張桂梅,一個奉獻的故事。
2020年度感動中國的新聞人物,云南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在貧困大山里創(chuàng)辦了一所女子學校。為了辦學,她曾找到相關部門,要求提前支取自己的喪葬費用于教育,多么令人感動的大愛??!建校13年來,已經(jīng)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進大學,在各行各業(yè)做著貢獻。
“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蔽覀兂缇磸埞鹈沸iL,她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了自己的倔強?!懊\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張桂梅,她就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他——韋東奕,一個忠誠的故事。
90后的北大年輕助理教授,被稱為數(shù)學“韋神”的天才。
很多人崇敬他的天賦、他的才華、他的聰明才智,但我更崇敬的是他對祖國的忠誠!他曾拒絕了美國麻省理工、哈佛大學等一些世界名校的邀請,毅然留在北京大學,留在了生養(yǎng)自己的土地。而有一些科學家,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為了私利遠走他鄉(xiāng),有的甚至背叛祖國,這與韋東奕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p>
“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蔽覀兂缇错f東奕,更崇敬那些眷戀祖國的莘莘學子,他們的拳拳報國之心永放光芒!
這些故事宛如一顆顆閃亮的星,照亮了我們前進的征程;這些故事好似一支火炬,點燃了我們青春的生命;這些故事就像一聲聲戰(zhàn)鼓,激蕩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