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時代的信息獲取渠道日益多元化,很多網絡公司也開始向用戶提供文獻信息傳遞服務。相較之下,公共圖書館傳統(tǒng)文獻信息服務受到巨大沖擊,文化服務邊界被蠶食。為彌補公共圖書館在資源、技術等方面的劣勢,很多公共圖書館開始采取跨界合作的方式開展閱讀推廣,并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效。文章探討了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內涵與合作主體,總結了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的實踐成效,分析了在跨界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提出了具體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閱讀推廣;跨界合作;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9-0005-04
提高國民閱讀率,進一步深化全民閱讀,是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開展閱讀推廣也是公共圖書館的工作業(yè)務重點。同時,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促使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閱讀推廣,公共圖書館在收獲跨界合作經驗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跨界競爭。研究顯示,深化跨界閱讀推廣是開拓圖書館服務領域、創(chuàng)新服務途徑與方式的重要途徑,公共圖書館基于跨界合作開展閱讀推廣,將跨界融合與自身發(fā)展密切融合,通過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能夠實現公共圖書館與合作主體的互利共贏,進而在網絡時代抓牢發(fā)展機遇,使圖書館事業(yè)煥發(fā)更大的活力生機[1]。
1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內涵
跨界合作是通過相互合作、滲透與融合,打破不同領域、行業(yè)、文化形態(tài)之間的界限,形成全新的發(fā)展模式與業(yè)態(tài)。王景霞認為,跨界的核心在于整合與融合,基于自身優(yōu)勢特點,通過搭配利用社會各界資源,實現自身優(yōu)勢價值的最大化發(fā)揮。網絡時代背景下,依托現代科技和移動網絡技術,跨界合作有利于突破行業(yè)壁壘,通過求同存異、跨界融合,實現不同行業(yè)間的合作共贏與共同發(fā)展[2]。
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就是與其他主體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適應更多群體用戶的需求,以創(chuàng)新圖書館閱讀推廣方式,轉變傳統(tǒng)閱讀推廣模式,推動閱讀推廣常態(tài)化發(fā)展[3]。圖書館推動閱讀推廣跨界合作是在信息網絡技術對圖書館傳統(tǒng)運營模式造成巨大沖擊和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背景下,探索文化服務新途徑與發(fā)展新契機,是整合優(yōu)質社會資源,擴大閱讀推廣內容的豐富性,與其他機構合作共贏,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許陽認為,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有利于對現有閱讀空間加以升級和拓展,有利于實現對閱讀資源的優(yōu)化建設,更好地滿足當代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與喜好,有利于打造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閱讀品牌[4]。綜上,跨界合作已經發(fā)展成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適應閱讀環(huán)境變化,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的重要方式,能夠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和各類先進技術的應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推廣活動,進一步擴大推廣覆蓋面與有效性,凸顯閱讀魅力。
2圖書館閱讀推廣主要跨界合作主體
當前,參與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的主體眾多,綜合各主體特征及其與圖書館跨界合作的具體方式,主要跨界合作主體可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5]:一是教育部門、文化旅游部門和司法行政機關等政府機關。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期間,因上述機關也會獨立開展類似活動,因此合作中的摩擦不多,且合作開展的推廣活動往往與時政宣傳要求相契合,具有相應的政治導向。二是社聯、殘聯等民間團體和社會組織。特殊群體服務單位、志愿團體與公共圖書館具有共同的發(fā)展目標,極易達成跨界合作意愿,形成穩(wěn)定、良性的合作關系。三是數據商、書商、出版商等利益相關企業(yè)。公共圖書館在與產業(yè)上游企業(yè)簽訂采購合同時,可注明與企業(yè)合作開展線上競賽、嘉賓講座、數字資源推廣等合作,實現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目標的同時,使上游企業(yè)通過增加平臺注冊使用用戶、舉辦簽名售書等營銷活動的方式滿足其利益需求。四是學校等公辦教育機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大量的人才資源,通過從學校等教育機構邀請推廣主講人,既能夠保證推廣活動質量,也能夠吸引學生群體參與,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在與公辦教育機構,特別是高校開展閱讀推廣跨界合作時,公共圖書館往往會表現出較高的單向依賴性。
此外,婦聯、文聯等人民團體,營利性培訓機構,電視臺、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和民間讀書會等也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的常見合作主體,具有一定合作基礎,但合作頻率較低,且存在一定的阻礙。以營利性培訓機構為例,雖然其具備活動開展能力,但主要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類機構更傾向于在活動內容方面迎合民眾的獵奇心理,閱讀內容表現出過強的淺層化和娛樂化傾向,且會通過掃碼、簽到等方式套取用戶信息,不僅會降低用戶滿意度,同時還會嚴重影響公共圖書館已有的口碑。因此,公共圖書館與營利性培訓機構的跨界合作大多是短期、單次的,很難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相關統(tǒng)計顯示,公共圖書館選擇閱讀推廣跨界合作對象時表現出較強的地域性特征[6],如:成都、北京等地設立了較多外國駐華使領館,因此四川省圖書館、重慶圖書館與各領事館之間頻繁合作;浙江、廣東等地區(qū)互聯網與民營經濟發(fā)達,因此當地公共圖書館與高新技術和私營企業(yè)之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但是,公共圖書館在選擇合作對象時更傾向于與比較熟悉的公益性機構合作,對營利性機構和陌生行業(yè)則存在一定的抵觸和偏見。
3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成效
3.1助力館藏資源建設優(yōu)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現代民眾的閱讀需求日益多樣化與個性化,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很難全方位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和喜好,在有聲資源、網絡文獻與地方特色資源等方面,公共圖書館藏資源建設仍有待加強。因此,選擇適當的合作主體,通過多方協(xié)作,整合多元化、特色化優(yōu)質閱讀資源,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文獻資源,是圖書館基于跨界合作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重點內容[7]。首先,公共圖書館與書店跨界合作開展的“你選書,我買單”等活動,使用戶參與館藏資源建設,貫通圖書供給端與用戶終端,為用戶提供閱讀推廣一體化購書借閱服務,實現了對館藏資源結構的優(yōu)化。其次,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出版社、政協(xié)和研究會等機構的跨界合作,使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建設范圍得以進一步拓展。公共圖書館為上述機構捐贈的圖書開設專題書庫和專架,用戶可以對特色資源進行系統(tǒng)性和比較性的研讀。再次,公共圖書館與各類媒體平臺的跨界合作,對文獻資源進行聲像轉化,并通過凝練資源內容提高其通俗性和藝術性,以廣大社會民眾接受的形式開展閱讀推廣,使閱讀推廣的形態(tài)和方式具有更加突出的多樣性[8]。
3.2助力閱讀空間升級拓展
閱讀空間建設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活動開展的場所,是用戶與書籍、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公共圖書館自身人力、財力、物力有限,通過跨界合作提高了閱讀空間建設的質量和數量?;诳缃玳喿x推廣合作的閱讀空間拓展升級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實踐開展:一方面,基于跨界合作對閱讀空間進行拓展,如:與政府機關、社區(qū)、中小學校等合作設立分館,與景區(qū)、商場、民宿等機構合作建設地方特色鮮明的主題分館、城市書房和移動書屋等。圖書館提供建設方案和圖書借還服務等,合作單位則負責日常運營管理。圖書館與合作主體基于原有分工,通過構建跨業(yè)態(tài)復合型經營模式,為用戶群體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實現理想的閱讀推廣效果。此外,基于跨界合作,公共圖書館建設了線上分館,將閱讀推廣空間拓展至合作主體服務終端,用戶群體可通過更多方式參與圖書館組織的各類閱讀推廣活動,更加便捷地參與閱讀活動。另一方面,基于跨界合作,部分公共圖書館對館內空間進行了升級更新,打造了創(chuàng)客空間、捐贈換書中心等一系列新型閱讀空間。
3.3助力閱讀活動品牌打造
在跨界合作實踐中,公共圖書館大多采取講座、志愿服務、展演等方式創(chuàng)立自身閱讀推廣活動品牌。講座活動主要以傳統(tǒng)文化、地方歷史及科普知識等作為主題開展深入解讀,且跨界合作過程中,雙方不易出現矛盾,分工明確,更容易形成系列推廣活動[9]。志愿服務主要面向貧困人群、殘疾人和老年人群體,跨界合作內容一是由公共圖書館甄選相關書籍,合作方負責將紙質書籍轉換成有聲資源或其他類型資源并加以傳播,提高書籍資源推廣傳播方式和渠道的多樣性,拓展特殊人群的閱讀范圍。二是面向特殊人群的具體需求,與志愿者合作開展咨詢、講解和培訓活動。展演是一種情境化閱讀推廣方式,公共圖書館負責展演硬件設施、安全保障、活動對接人員等后勤工作,合作方負責舞臺表演、服飾化妝、節(jié)目編排等,通過雙方的共同探討溝通,確定展演活動的主題與文化內涵,最終向用戶呈現融合了表演、朗誦及歌舞等諸多藝術形式的文化盛宴。
4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不足之處
4.1服務同質化
雖然當前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形式多樣,且覆蓋了與公共圖書館運營相關的服務內容、管理、空間、資源組織等,但大多數圖書館跨界合作的合作內容、方式均存在同質化現象。以“你讀書,我買單”活動為例,很多圖書館都組織了類似活動,雖然實現了一定的館藏優(yōu)化,滿足了用戶需求,但大部分圖書館僅是進行了簡單的模仿,缺乏結合本館特色的改良。不同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均具備其優(yōu)勢與特色,但在跨界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時,很多公共圖書館未深入思考如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特色,跨界合作實踐與圖書館特色、城市文化脫節(jié),不利于提高本地用戶的參與積極性和認同感[10]。
4.2跨界合作深度不足
很多公共圖書館在基于跨界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時存在合作深度不足、合作關系浮于表面等問題:一是在館藏資源建設層面,很多公共圖書館與數據庫供應商、出版社等機構的跨界合作僅局限于資源采購,缺乏對數據庫供應商和出版社資源優(yōu)勢的深度挖掘,沒有開展數字資源平臺共建和聯合出版工作。二是在閱讀空間共建層面,合作主體僅提供了建設場地,在分館建設和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參與度極為有限,導致分館的資源利用率不高。三是在跨界合作服務內容層面,很多跨界合作活動與圖書館缺乏文化關聯性,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與核心業(yè)務并未融入其中,圖書館僅負責場地、設施和秩序維持等工作,活動參與人群很難被轉化成為圖書館用戶,閱讀推廣效果非常有限[11]。
4.3發(fā)展不平衡
不同地區(qū)、不同公共圖書館的跨界閱讀推廣工作在跨界合作頻率、形式和內容質量等方面均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地區(qū)和圖書館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主要受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影響,雖然具有一定客觀性,但如放任這種差異性不斷加大,既違背了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公平性、均等化的發(fā)展理念,也不利于全民閱讀工作的深化推進和文化強國建設[12]。發(fā)展不平衡問題主要由經費差距引發(fā),財政撥款是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資金來源,而財政支持力度直接受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狀況影響。為緩解財政壓力,部分公共圖書館會采取基金會募集、申請專項撥款等方式,但資金不充裕問題仍普遍存在,阻礙了跨界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5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優(yōu)化策略
5.1凸顯個性化與地方性,改善服務同質化問題
具體做法包括:一是公共圖書館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升級現有館舍,或爭取資金建設新館。公共圖書館在進行館舍選址時,可以選擇與其他公共文化設施較近的位置,便于開展合作,共同發(fā)展文化服務事業(yè);要加強館內空間的合理規(guī)劃,設立跨界合作洽談與展示區(qū)域,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建設信息共享、咖啡廳、創(chuàng)客空間等第三空間,配備盲人聽書機、朗誦亭設施,滿足不同群體用戶需求;運用大數據等信息網絡技術統(tǒng)計館藏、借閱、文獻流通、人員到館等數據,針對性開展閱讀推廣工作。二是公共圖書館要加強館藏資源在跨界合作中的運用,深化跨界合作程度。公共圖書館應加強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庫建設,并積極融入跨界閱讀推廣合作當中,如:與博物館合作組織展覽活動,將地方文物和館藏歷史文獻結合起來,使地方文物變得生動鮮活,使觀眾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物及相關歷史文化,充分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中的優(yōu)勢和特色,逐步改善服務同質化問題。
5.2健全跨界合作機制,拓展跨界合作深度
基于跨界合作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要求具備涵蓋決策、監(jiān)督協(xié)調、反饋激勵等各環(huán)節(jié)的完整鏈條:一是要構建相應的決策機制,在現有組織架構的基礎上設立獨立的跨界合作部門,組建專業(yè)的跨界合作人員團隊,專門負責閱讀推廣跨界合作事宜,館內其他部門輔助配合??缃绾献鞑块T要基于圖書館的工作計劃,尋求閱讀推廣跨界合作切入點,合理選擇跨界合作對象,擬定相應的合作計劃,主動與合作主體洽談相關事宜并簽訂合作協(xié)議。二是要構建監(jiān)督協(xié)調機制,與合作主體共同組建跨界合作組委會,協(xié)調分配合作內容,調解利益沖突,并監(jiān)督合作實施。三是要構建相應的反饋激勵機制,加強跨界合作項目的整理總結,奠定后期閱讀推廣跨界合作基礎。
5.3拓展資金來源,促進平衡發(fā)展
公共圖書館在尋求多渠道資金來源的同時,應根據其公益性特征,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支持。首先,公共圖書館要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通過更高水平的用戶口碑、服務效果和水準,爭取更多的政府財政支持;其次,公共圖書館要對跨界合作項目進行精心打造,提高項目曝光度和社會影響力,使政府與上級主管部門深刻認識到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在文化產業(yè)、公共文化事業(yè)及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方面的推動作用,積極爭取地方專項財政支持;再次,公共圖書館應主動出擊,制作跨界合作閱讀推廣項目計劃書,提交省社科規(guī)劃辦,爭取納入國家社科基金規(guī)劃,以減輕當地政府的財政壓力。
6結語
在深化全民閱讀的當下,公共圖書館應抓牢發(fā)展機遇,轉變服務理念,開拓閱讀推廣思路,在跨界合作中發(fā)揮紐帶作用,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和方法,提高自身競爭力,吸納、整合社會優(yōu)秀資源,推動閱讀推廣事業(yè)實現深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威.公共圖書館跨界合作閱讀品牌建設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3):52-56.
[2]王景霞.淺談跨界合作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影響[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2(2):10-12.
[3]何柳瑩.“智慧+”模式助力國家級示范項目創(chuàng)建:以深圳市鹽田區(qū)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21(7):41-45.
[4]許陽.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提升策略研究[J].中文信息,2022(10):40-42.
[5]張瀟雨,孫紅蕾.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合作研究[J].圖書與情報,2021(3):104-112.
[6]修敏.芻議公共圖書館跨界合作的問題與對策[J].參花(上),2020(11):133-134.
[7]毛婕.公共圖書館跨界融合的寧波實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0(8):61-65.
[8]龔林奇,龐天慧.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跨界合作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0(6):78-81.
[9]司莉,羅泉.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下的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跨界合作[J].圖書館論壇,2020(8):70-77.
[10]李銀玲.公共圖書館與實體書店跨界合作模式比較研究[J].智庫時代,2020(1):91-92.
[11]游夢娜.基于場所精神的公共圖書館空間跨界合作研究[J].蘭臺內外,2022(5):67-69.
[12]劉雪花.公共圖書館聯合社會力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研究:以湖南圖書館的工作實踐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9(2):45-50.
(編校:崔萌)
收稿日期:2023-08-27
作者簡介:張國增(1980—),德州市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