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果
(樂山師范學院 文新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劇宣二隊是“在戰(zhàn)斗中成長的一支藝術部隊”①《新民報》:《在戰(zhàn)斗中成長的一支藝術部隊》,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骸秳⌒犜谏轿鲗]嫛罚ā渡轿魑氖焚Y料》第50 輯),1987 年,第20 頁。,在艱苦卓絕的十年奮斗歷程中,不僅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團結抗戰(zhàn)、對敵宣傳等各項任務,更是憑借專業(yè)能力演出過不少經(jīng)典作品,其中便包括郭沫若的《孔雀膽》。本文擬在介紹劇宣二隊基礎上,重點介紹他們演出《孔雀膽》的情況。
1935 年,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爆發(fā),中共黨員光未然、何偉,與劉露、周德佑、趙辛生、胡丹沸等人在漢口發(fā)起成立“拓荒劇團”,這支以民眾團體形式在武漢城市、湖北農(nóng)村流動,進行抗日宣傳活動的隊伍,即為“劇宣二隊”的前身。該團成立之初“推選張光年為團長,排演他的新作《詩人的受騙》,并將他的《勝利的微笑》《阿銀姑娘》和田漢的《水銀燈下》,作為‘拓荒劇團’的‘國防三部曲’公演”②孫望麟:《〈黃河大合唱〉背后的英雄傳奇》,《百年潮》2014 年第6 期。。然而“拓荒劇團”僅半年便被迫解散,劇團成員不得不化整為零,分散在學生救亡演劇隊中開展活動,直到1937 年10 月得以重建。這時,“拓荒劇團”便在原有基礎上吸收多地流亡學生,并于12 月加入新成立的“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xié)會”,編為“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xié)會話劇移動第七隊”。此時全隊共25 人,分別是:周德佑、徐世津、田沖、陳璧、趙辛生、胡丹沸、嚴立宇、黎瑯、鄔雪玲、蔣旨暇、史鑒、田雨、胡宗溫、周力、陳地、趙叔翼、董宗湘、錢辛稻、楊子遠、黎放、何康、李扶參、譚毓樞、王虹子、汪霓。“在保衛(wèi)大武漢口號下,全隊沿漢水而上,以戲劇、音樂、文化的拓荒者姿態(tài)出現(xiàn)于鄂中鄂北農(nóng)村……于極度的艱苦中,在湖北應城、天門、京山、鐘祥、襄樊等縣巡回半年?!雹偬餄h:《轉戰(zhàn)西北的劇宣二隊》,《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2 頁。
1937 年,七七事變拉開了全國抗戰(zhàn)的序幕,八一三事變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實現(xiàn)國共合作,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同志前往武漢開展工作。1938 年4 月,以郭沫若為廳長的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成立,負責抗敵宣傳等工作。為更好推動國統(tǒng)區(qū)宣傳工作深入開展,動員人民群眾堅持抗敵抗戰(zhàn),周恩來決定在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直屬下收編民間抗日救亡團體,建立抗敵演劇隊和宣傳隊,最終成立了十個演劇隊、四個宣傳隊和一個孩子劇團。此時的“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xié)會話劇移動第七隊”便被改編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戰(zhàn)演劇隊第三隊”,簡稱“抗演三隊”。經(jīng)整編調(diào)整:趙叔翼、董宗湘、錢辛稻、何康等人離隊,藍光、胡志濤、金浪、劉晨暄、王負圖、苑士杰、江嘯平、力群、李雷、李實、李葳等人陸續(xù)來隊,最終形成一支三十余人的隊伍。根據(jù)周恩來同志親自制定的演劇隊的分配計劃,“抗演三隊”由第三區(qū)特派員張光年同志帶領,奔赴西北二戰(zhàn)區(qū)工作。1941 年7 月,為應付國民黨更加方便、嚴格監(jiān)控演劇隊情況的要求,軍委會政治部下達指令,要求各演劇隊“按配屬的戰(zhàn)區(qū)番號重新排列”②劇宣二隊隊史編委會:《戰(zhàn)斗的十年》,《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77 頁。,此時位于二戰(zhàn)區(qū)的“抗演三隊”被正式改為“抗敵演劇宣傳隊第二隊”,簡稱為“劇宣二隊”。
從1938 年“抗演三隊奔赴前線”一直到1948年“劇宣二隊全部撤回解放區(qū)”,劇宣二隊成員在西北戰(zhàn)場上戰(zhàn)斗了十年。只要劇宣二隊走到哪里,堅持團結、堅持抗戰(zhàn)、堅持進步的精神與意志就播種在哪里。無論是在極其艱難的山林僻壤,還是在舒適繁華的城市,劇宣二隊始終能保持著演劇隊精神,吃苦耐勞、勇敢堅毅,克服重重困難,憑借滿腔熱血與堅定的信念積極投身于抗戰(zhàn)革命工作之中。
1938 年9 月9 日,全隊整裝出發(fā)?!八麄冄仄綕h路北上,在漯河、許昌、鄭州整天遭受敵機空襲,旋冒敵人隔河炮擊,渡過潼關,到達西安。在西安演出多次,舉行音樂大會、美術展覽,并協(xié)助地方當局發(fā)動募寒衣運動,創(chuàng)辦歌詠訓練班,短短一個月成績斐然,是年十一月離西安北行,沿途工作經(jīng)洛川、宜川,到圪針灘渡河轉入山西敵后,輾轉在呂梁山,流動于吉縣、大寧、隰縣、靈石、永和等地,像一支文化的游擊隊出沒在敵人據(jù)點的空隙間?!雹厶餄h:《轉戰(zhàn)西北的劇宣二隊》,《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2 頁。跋山涉水抵達游擊區(qū)后,劇宣二隊積極與地方軍團合作,先后到騎兵61 軍軍部進行慰問演出,在青年抗日決死二縱隊公演并進行培訓工作。其間又與決死三縱隊的“前哨劇團”舉行聯(lián)合公演,結下了深厚友誼。此外劇宣二隊還受八路軍115 師補充團邀請,幫助訓練該團的“戰(zhàn)號劇社”。這一期間該隊創(chuàng)作了十幾個獨幕劇,演出的有光未然《武裝宣傳》,金浪等人創(chuàng)作的《死路》等,還編輯出版了一期油印隊刊《工作》。
1939 年,該隊到延安休整。首次延安演出抗戰(zhàn)歌曲《抗敵歌》《救亡進行曲》《大刀進行曲》《我們在太行山上》《最后勝利是我們的》,話劇《武裝宣傳》《軍民合作》。休整期間光未然與冼星海合作,根據(jù)劇宣二隊渡黃河的經(jīng)歷,共同譜寫出中國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黃河大合唱》,并于4 月13 日由劇宣二隊和其他人員在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次演出,震動了延安文藝界。此后二隊又相繼公演《黃花曲》歌曲、《死路》獨幕劇等,并舉行詩歌朗誦會,還與魯藝、抗敵劇社等進行聯(lián)合公演,取得良好的反響。離開延安前,隊里再次進行調(diào)整:張帆、高來、陳克來隊,錢辛稻、廖家高歸隊,胡丹沸、楊子遠離隊。
1939 年6 月起,劇宣二隊前往晉東南地區(qū)工作連續(xù)15 個月。在戰(zhàn)斗的環(huán)境中,該隊不僅演出內(nèi)容豐富、創(chuàng)作力強,且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展開合理的工作安排,工作形式多樣。這一時期,該隊先后前往決死三縱隊部、九十三軍工作。工作方式主要采取分組工作、集體工作的方式:在決死三縱隊時,該隊分出“前線工作組、宣傳小組、兒童訓練工作組”三個工作小組進行工作,其中前線工作組與前哨劇團合作演出《軍民合作》《東北一角》《游擊隊的母親》《兄弟們拉起手來》《沉冤》等抗日獨幕劇。分組工作結束,全隊又集中起來辦“戰(zhàn)地流浪兒童訓練班”。晉西事變后,二隊前往九十三軍各師各團巡回演出。新創(chuàng)作演出劇目:《投降嗎???》《鴨綠江邊》(即《演戲》)《皇協(xié)軍的弟兄們》《光榮席》《反攻》《小放?!返?。之后辦起了兩期“藝術訓練班”幫助93 軍培養(yǎng)人才,訓練中,還與93 軍“地工會”的“流動宣傳隊”、新八師“前鋒劇團”的隊員都有來往。后期,二隊部分同志到臨汾市浮山縣杜村93 軍補充團協(xié)助工作,參與工作的成員有鄔雪玲、丁丁、龔映蓮、田沖、史鑒、胡志濤、陳璧、蔣旨暇、胡宗溫、廖家高、趙辛生、劉晨暄、陳克等,他們同樣通過分組的方式去補充團三個營協(xié)助工作,其間結合現(xiàn)實需要創(chuàng)作獨幕劇《軍民聯(lián)合辦事處》《做官迷》,改編《賣梨膏糖》,編寫歌曲《當好兵》等,還幫助該團新成立的“大兵劇團”排戲。
結束在晉東南的工作后,全隊南渡黃河到河南省澠池縣常村進行休整。休整期間,編輯隊刊《一月間》,在新年之時排演新的話劇《祖國》《敗家子》,與抗演十隊和抗宣四隊在洛陽會師并聯(lián)合演出了《黃河大合唱》。
1941 年二隊重返二戰(zhàn)區(qū),二隊此時主要到各學校進行工作,編印了《齊動槍》新歌曲選集,《小放?!沸「鑴〖?。其間白厘、王吟、田學鳴、都莉、張一行、朱天民、劉頎、喬亞、張僖、史民、吳華、萬映萍、楊琦來隊,整個隊伍又增添了新的力量與活力。1942 年5 月全隊在臨汾市吉縣克難坡演出了根據(jù)“晉西大保衛(wèi)戰(zhàn)”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華靈廟》話劇和《華靈廟戰(zhàn)歌》歌曲,反響強烈。
1942 年7 月2 日,全隊來到隰縣小西天,此后這里一直為二隊工作的基地和后方,在此駐扎四年之久。四年間,劇宣二隊深入晉西農(nóng)村,“邊工作,邊演出,邊深入群眾生活,體會了農(nóng)民的思想情感,搜集了生活素材,搜集了民歌、民謠、民樂和群眾的語言,創(chuàng)作了一批更加群眾化、民族化的新作品?!雹賱⌒犼犑肪幬瘯骸稇?zhàn)斗的十年》,《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85 頁?!八鸭窀栊≌{(diào)是他們采訪的中心之一,在晉西一帶他們搜集了將近五百首,經(jīng)常采取小組學習方式加以整理和研究,一方面采用其中健康的曲調(diào)加以改編充作抗戰(zhàn)的宣傳”②《新民報》:《在戰(zhàn)斗中成長的一支藝術部隊》,《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21 頁。。其間主要作品有:戲劇《民族魂》《二不楞夫婦》《下鄉(xiāng)》;秧歌劇《姨婆家》《不走正路的婆姨》《紡花狀元》《公家是誰》《糧站新舊觀》;歌曲《七月七》《朱大嫂送雞蛋》《王大嫂喂豬》《紅小妹妹放哨》《多紡花,多種地》《月亮耙耙》《放羊女》;小歌劇《賣絨花》《桂姐捎書》;小戲曲《新小放?!罚桓璞硌荨端蛙娂Z》;朗誦詩《紀念抗戰(zhàn)七周年》《嫂嫂》等等。還編輯了隊刊《藝術部隊》,副刊《戲劇生活》,文藝刊物《北方》《音樂哨崗》以及《山西國民日報》副刊的戲劇版等。排演過其他流行的、進步的作品有:戲劇《狂歡之夜》《家》、《屈原》片段;秧歌劇《兄妹開荒》《牛永貴受傷》等;蘇聯(lián)歌曲《夜鶯曲》《喀秋莎》;詩朗誦《火把》……“他們終于摸索到一條正確的路子——大眾化藝術的路子。他們用集體創(chuàng)作克服了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材料荒。近三四年來,他們所上演的劇本和歌曲、朗誦,幾乎十分之八都是出自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由于接近農(nóng)村,不斷地向農(nóng)民士兵學習的結果,在他們的作品中,有著濃厚的農(nóng)村風味和地方色彩,這不能不說是他們藝術上的一個顯明的特點,這種向人民學習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是值得提出而予以重視的?!雹邸缎旅駡蟆罚骸对趹?zhàn)斗中成長的一支藝術部隊》,《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21 頁。即便后來,劇宣二隊走向北平、天津這樣的大城市中,他們依舊沒有改變抗戰(zhàn)時期培養(yǎng)起來的樸素、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這一點將在后文第三部分具體談到。這一時期,參加二隊的同志有:張靜、郭奮揚、安犀。
作為一支表面隸屬國民黨宣傳隊,實則是受共產(chǎn)黨領導,在國統(tǒng)區(qū)秘密工作的工作隊,劇宣二隊“一方面冒著日軍的炮火,受著貧病的折磨和威脅,一方面遭受著國民黨反動派越來越殘酷的迫害”④陽翰笙:《黨的領導是勝利的保證》,《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10 頁。,他們在國統(tǒng)區(qū)的斗爭是艱辛的,犧牲是巨大的。在二戰(zhàn)區(qū)工作的八年里,劇宣二隊先后犧牲的文藝戰(zhàn)士有:周德佑(原移動第七隊成員)、莊玄、徐世津、蔣旨暇、羅復榮、劉晨暄、鄭翼云。此外,1944 年冬,閻錫山提出“凈白文化陣營”的反動口號,次年1 月即發(fā)生“一·二六被捕事件”:1945 年1 月26 日,二戰(zhàn)區(qū)政治部主任梁化之逮捕了劇宣二隊王負圖、彭后嶸、趙尋、丁丁、史平、胡志濤、藍光、張蓬、戴再民、李悅之、朱天民、江嘯平、鄔雪玲等13 名成員,關押期間對王負圖、趙尋兩人實施酷刑。對于此次被捕,演劇二隊全體同志動用一切力量和方式營救獄內(nèi)被捕成員,曾派史民前往重慶尋求大后方聲援。史民在《演劇藝術》《大公晚報》《新華日報》等報紙刊物上揭穿敵人對劇宣二隊的迫害,次年又在《重慶晚報》發(fā)表《致劇協(xié)同志書》,重慶《新民報》發(fā)表《致軍調(diào)部三人小組的一封公開信》,擴大影響??箲?zhàn)結束后,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xié)議”,趁著政治局勢暫緩,經(jīng)全體同志頑強斗爭以及文化各界多方聲援下,歷時一年零兩個月,終于使得被捕同志全部釋放。至此,劇宣二隊也完滿完成了西北戰(zhàn)區(qū)的工作任務,奔赴北平,迎接新的挑戰(zhàn)。
“1946 年初,周恩來曾在重慶召見西南各隊的代表,指出當前存在著蔣介石發(fā)動全面內(nèi)戰(zhàn)的危險,要各隊爭取留在大城市,開展民主運動,發(fā)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擴大社會影響,嚴防敵人迫害”①馮乃超:《抗敵演劇隊的文藝隊伍》,《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15 頁。,并向各演劇隊申明工作上的明確界限:“不演反共戲,不唱反共歌,不繪反共畫,不寫反共文章,不到反共前線”。面對緊張的政治形勢,劇宣二隊決定就近轉移到學生運動活躍、民主自由運動高漲的北平。1946 年下半年,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國民黨政府把大量的“戡亂戲”發(fā)下來要求各演劇隊演出,位于十一戰(zhàn)區(qū)的劇宣二隊陷入到兩難的境地。為抵制演出“戡亂戲”,各演劇隊紛紛通過疏散人員、堅持排大戲、建立藝術劇場等方式加以應付。此時,劇宣二隊在人員上就有了很大的調(diào)動,史鑒、吳華、古島、萬映萍、高來、胡志濤、龔映蓮、張一行、張帆、李悅之、王吟、白厘、都莉、田學鳴、張僖、解華芳、謝瑩、周力、劉頎、武矢勤、王玘等20 幾位同志先行撤回解放區(qū),田沖、趙辛生、藍光、周力、趙鴻儒等人派遣至長春。而二隊選定排演《孔雀膽》也因人數(shù)欠缺,無法進行。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黨領導下,分別將四、六、九隊部分成員疏散至二隊,分別有:查強麟(夏淳)、梁國璋、向路、王道溥、何北、鄧毅、袁春(于傳瑾)、沈曦(辛純)、盧逸、黃群、趙侯等同志;還吸收了北平話劇界劉祎(劉景毅)、王皇(藍天野)、濮思洵(蘇民)、張今呈、宋雪如以及高鴻章、高潔(狄辛)等同志。
《孔雀膽》就是在新老隊員通力合作下排演出來的,關于這一細節(jié),劉念渠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劇宣二隊排演《孔雀膽》的相關情況:“直接給二隊以幫助的,有隸屬于劇宣九隊的三數(shù)同志(擔任導演的刁光覃,查強麟,負責布景的問(應為‘向’)路,飾演阿蓋公主的梁國璋——另一飾演同一角色的是二隊的隊員,仍然是演劇隊的朋友)。將這次演出做為演劇隊在城市中演出的代表作,應無疑問了。”②劉念渠:《論演劇隊作風——兼評二隊的〈孔雀膽〉并論今后的城市演劇》,《人民世紀》第1 卷第8 期,1947 年2 月15 日。在《孔雀膽》中飾演段功一角的藍天野在其回憶錄里還補充道:“《孔雀膽》曾經(jīng)在抗戰(zhàn)期間由演劇九隊演過。夏淳(查強麟)、梁菁夫婦也是剛從九隊到北平,留在了二隊。夏淳推薦并想導演這個戲。原來演劇九隊演《孔雀膽》是由刁光覃導演的,刁光覃是九隊的臺柱子,他在各個演劇隊都有較大影響。但夏淳以前并沒有多少獨立導演的經(jīng)歷,他留在二隊也是想創(chuàng)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演劇二隊這個戲,從導演、舞美設計全部采用九隊原處理方案,所以演出署名也是刁光覃、查強麟聯(lián)合導演?!雹鬯{天野、羅琦:《煙雨平生藍天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 年,第43 頁。更詳細地記錄了劇宣二隊排演《孔雀膽》的幕后故事。
除在北平演出《孔雀膽》外,劇宣二隊也在天津出演了該劇。其天津演出的原因主要在于,越是到戰(zhàn)爭的最后時刻,劇宣二隊越是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危機:“二隊人員的活動,成了特務們注目的對象,通過地下工作同志的關系得知:警備司已把二隊某些人員列入了黑名單。還得知‘剿總政治部’列舉了二隊四大罪狀,向南京國防部告了狀,這四大罪狀是:支持學運、演蘇俄戲劇、有共產(chǎn)黨嫌疑、有人去解放區(qū)?!雹軇⌒犼犑肪幬瘯骸稇?zhàn)斗的十年》,《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147 頁。為緩解日益惡化的境遇,1947 年10 月底,劇宣二隊前往天津,一方面利用敵人內(nèi)部矛盾抵擋陷害,另一方面在天津開辟新陣地,擴大影響。二隊將《孔雀膽》作為在津“亮相”表演之一,該劇演出場次雖遠不及北平演出場次數(shù)量,卻同樣引起天津戲劇界的熱烈反響。
劇宣二隊先后在北平、天津兩地出演《孔雀膽》,據(jù)此,當時北平和天津兩地報刊報紙中都有記載。北京《益世報》《經(jīng)世日報》《游藝報》等多家報社都進行了刊登。
最先開始報道的是北京《益世報》。1946 年12月21 日,北京《益世報》第4 版刊登了題為《劇宣二隊慶九周年,明春上演〈孔雀膽〉》的廣告,可知《孔雀膽》預定上演時間為1947 年1 月24 日,演出地點在建國東堂,導演為刁光覃,演出單位各部門已開始排練工作,同時提到了二隊此次上演蜚聲后方的名劇《孔雀膽》在北平尚是首次出演,極具吸引力。12 月22 日,該報在第2 版《星?!钒鎵K刊登了斯人的《劇宣二隊將與〈孔雀膽〉》的短文,介紹劇宣二段在北平演出《北京人》的情況,預告《孔雀膽》將在1 月23 日前后公演,并補充全隊排練時間為50 余天,對二隊的將演《孔雀膽》“寄以熱烈的期待”。1947 年1 月8 日,該報第4 版刊登《劇宣二隊將演〈孔雀膽〉》短文,簡單介紹該劇取材于元史,情節(jié)曲折,曾在重慶、上海、南京、天津、漢口各地公演。
《經(jīng)世日報》也在1947 年1 月1 第2 版刊登了《劇宣二隊趕排〈孔雀膽〉》,提到劇宣二隊演出《敗家子》及與天鵝劇團聯(lián)合演出《北京人》在北平引起了波動,尤其強調(diào)劇宣二隊在表演技術上展示出的演技的“生活化”,肯定該隊的表演“在表演技術的研究上指出一條新的道路”,并預告該隊現(xiàn)已集中全力趕排郭沫若歷史悲劇《孔雀膽》,補充提到劇宣二隊“向郭氏代理人馬彥祥征得在平之首演權”的細節(jié)(這個細節(jié)于郭沫若給二隊同志的回信《遙遠的祝賀——致劇宣二隊的朋友們》可見),此外還向觀眾說明了上演的時間和地點“于舊歷新年在建國東堂上演”。1947 年1 月26 日,該報第2 版刊登了題為《〈孔雀膽〉上座成績極佳 演期月底截止》的消息,提到劇宣二隊演出《孔雀膽》的情況“成績優(yōu)良,上座情形極好”,并說明了劇本的主題“取材于元末蒙古人統(tǒng)治下之云南,強調(diào)民族團結,劇情曲折悲壯”,最后報道了該劇演出的大概截止時間為“本月31 日”。1947 年2 月1 日,該報第2 版再次刊登短文《〈孔雀膽〉續(xù)演五天》,突出表現(xiàn)了二隊演出《孔雀膽》之盛況:“自上月22 日起在建國東堂演出《孔雀膽》。原定演至昨日(31 日),現(xiàn)因每場客滿,向隅觀眾甚多,要求繼演,除于今明兩日為惠中學校演出四場外,并定于自三日起,繼演三日,日夜六場?!?/p>
北平《游藝報》1947 年1 月14 日第1 版刊登《〈孔雀膽〉上演 先招待本行》,讓我們了解到排演《孔雀膽》的背后的故事:1 月13 日下午二時起,北平戲劇界多數(shù)同道受到劇宣二隊邀請,參觀通排,并舉行批評會,直到14 日晚才結束。1947 年1月17 日,該報第2 版《陶然亭》刊登《善與惡的搏斗 血與淚的交流——〈孔雀膽〉本事》,詳細介紹了《孔雀膽》故事。同一版面內(nèi),飾演“梁王”角色的演員田沖發(fā)表《從梁王身上看“善”與“惡”》,演出后該文又轉載至北平《益世報》1947 年1 月25日第3 版“孔雀膽特刊”中。
劇宣二隊在天津演出《孔雀膽》這一消息,天津《益世報》《大公報》《晨報》多家報刊紛紛登出了如下宣傳:
天津《益世報》1947 年11 月1 日第4 版刊登了《演劇二隊將演〈孔雀膽〉》短文,提到劇宣二隊《麗人行》的演出頗受好評,預告《麗人行》之后,二隊將演出《孔雀膽》。11 月17 日,該報第6 版《人文周刊》新第28 期發(fā)表了署名不雕的《由〈孔雀膽〉想到〈屈原〉》,表達了對劇宣二隊即將演出《孔雀膽》的支持與期待。除天津《益世報》外,天津《大公報》11 月9 日第5 版刊登題為《〈孔雀膽〉二隊定期公演》的短文,提到劇宣二隊具體到天津的時間是上月25 日,并提到劇宣二隊先是在舊皇宮戲院連演十數(shù)日話劇《麗人行》,接著提到本月21 日起將上演《孔雀膽》。11 月20 日,該報第5 版中間版塊又刊登了《〈孔雀膽〉演劇二隊今日預演》的消息,正式說明演出的地點、內(nèi)容、預演的時間以及正式表演的時間,并向本市各界發(fā)出預演的觀看邀請。同天,該報第6 版最右下角也刊登了一條正式公演的廣告,標題即為十分醒目的三個大字“孔雀膽”,內(nèi)容簡潔而明確,僅一句話“劇宣二隊明日起在勵志社劇院公演古裝歷史悲劇《孔雀膽》”。此外,天津《辰報》1947 年11 月13 日第1 版刊登《演劇二隊〈孔雀膽〉廿一日起演出》,評價了《麗人行》半月來“場場客滿,深得好評”的演出情況,說明了《麗人行》只演至16 日的原因“因寒冬迫近,該隊旅津時間有限”,并報導了21 日起將新上演古裝歷史悲劇《孔雀膽》的消息。11 月20 日,該報第1版與《大公報》同天刊登了預演廣告,題為《〈孔雀膽〉明日起上演,今招待各界》,其廣告內(nèi)容更為具體,除《大公報》提到的信息外,還補充提到了預演的場次,“日場,招待青年軍208 師6 團等各部駐軍;晚場,招待津市黨政軍民各界,概不售票”。
劇宣二隊的演出在北平受到了各界觀眾的熱烈歡迎。先后排練演出《敗家子》《演戲》《人約黃昏》《孔雀膽》《夜店》《大雷雨》《麗人行》等戲劇作品?!犊兹改憽犯沁B續(xù)演出50 余場,場場滿座,打破了在北平話劇演出的上座記錄。并且從劇宣二隊首次在平公演《孔雀膽》開始,北平文藝界展開了廣泛討論。演出后的第二天,即1947 年1 月25日,北京《益世報》第3 版就特別推出《孔雀膽特刊》,該板塊中詳細介紹了有關劇宣二隊此次演出的相關情況,有《〈孔雀膽〉演員表》,以及觀眾觀看后的感想和評論文章,包括:田沖《從梁王身上看“善”與“惡”》、石梅《〈孔雀膽〉觀感》、逎崇《評〈孔雀膽〉的演出》、陳棄《從〈孔雀膽〉中看到“民族團結”》、山林《〈孔雀膽〉中的三個人物》,還刊登了戲劇中出現(xiàn)的兩首詩《楊淵海謝世辭詩》和《阿蓋公主遺詩》。除此特刊之外,還有其他文章,以時間順序羅列如下:1947 年1 月26 日,北平《華北日報》第6 版《華北副刊》第281 期:《評〈孔雀膽〉的演出》(林林);1947 年2 月1 日,北平《益世報》第3版《戲劇與電影》:《看二隊〈孔雀膽〉雜感》(山);1947 年2 月8 日,北平《益世報》第3 版《電影與戲劇》:《〈孔雀膽〉雜感》(陳棄);1947 年2 月8 日,北平《益世報》第3 版《電影與戲劇》:《段功的悲劇——〈孔雀膽〉觀后》(張真);1947 年2 月15 日,天津《人民世紀》第1 卷第8 期:《論演劇隊作風——兼評二隊的《孔雀膽》并論今后的城市演劇》(劉念渠);1947 年6 月5 日,天津《益世報》第6 版《藝術周刊》第22 期:《〈孔雀膽〉〈夜店〉〈大雷雨〉漫談演劇二隊在不同演出中的學習》(劉念渠)等。由于天津演出的場次較少,相關資料也較少,對二隊表演《孔雀膽》發(fā)表評論的文章也在此一并補充如下:1947 年11 月21 日,天津《益世報》第6版《別墅》:《看二隊“孔雀膽”情節(jié)曲折而近情近理 刺激猛烈而有根有源》(奔);1947 年11 月24日,天津《益世報》第6 版《別墅》:《〈孔雀膽〉的主題意識和演出效果》(司空癡);1947 年12 月3 日,天津《益世報》第6 版《別墅》:《也論〈孔雀膽〉的主題意識》(李非)等。通過此番演出盛況和觀眾的反應來看,大致可以推測出劇宣二隊演出《孔雀膽》是成功的,也是受歡迎的。石梅在其文章中肯定道:“用無數(shù)滴眼淚換得了滿意的欣賞——這是一個值得稱贊的演出?!雹偈罚骸丁纯兹改憽涤^感》,北平《益世報》,1947 年1 月25 日,第3 版。劉念渠評價道:“觀眾是最公允的裁判者……固然和季節(jié)有關(正逢春節(jié)),和劇本有關(郭沫若原作具有相當?shù)奶栒倭Γ?,更與演出的完整與嚴肅有關。最后一點,寧是更重要的。如果演得欠佳,使原作受損,再有怎樣好的季節(jié),依然要被觀眾摒棄的。”②劉念渠:《論演劇隊作風——兼評二隊的〈孔雀膽〉并論今后的城市演劇》。署名“奔”的作者評價道:“有人說莎士比亞的戲,修養(yǎng)最深的觀眾能理解戲里的哲學,修養(yǎng)稍差的可以欣賞詞句,普通觀眾至少可以喜歡劇情。我覺得《孔雀膽》就略有這種妙處,劇情曲折,但是入情入理。也有刺激,但不傷脾胃。雖說是悲劇,但傳奇劇的味道仍舊相當濃。所以對觀眾說是一個可看的戲?!雹郾迹骸犊炊牎纯兹改憽登楣?jié)曲折而近情近理 刺激猛烈而有根有源》,天津《大公報》,1947 年11 月21 日,第6 版。
其實初到北平時,這支從戰(zhàn)地山溝走來的隊伍,還為第一次走進城市劇場售票公演而感到擔憂。曾為劇宣二隊特派員的光未然同志在看過成員的排練后,發(fā)表《表現(xiàn)民眾憂患的劇人們——評劇宣二隊的戲》,對隊員們的接下來的首次演出表示了肯定與信心,同時也提出了演出時所暴露的弱點,幫助二隊演員們改進。其中特別提到了二隊成員的演出風格“樸素、熱情和無比的真實,是劇宣二隊給北平劇壇帶來的健康作風,值得大家深切領會的”。④張光年:《表現(xiàn)民眾憂患的劇人們》,《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19 頁。的確,看過《孔雀膽》的觀眾幾乎都對演劇隊的表演態(tài)度、表演精神稱贊不已?!霸趲煼秾W院任教的焦菊隱教授,在他寫的看《孔雀膽》一文中寫道:‘……這次二隊的《孔雀膽》里,看出每個舞臺工作者,自導演,舞臺技術各部門,以至每個演員,都確是花了很大的精力與時間,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段人生現(xiàn)象的整體來,所以我特別欣賞他們對待劇藝的精神’”⑤劇宣二隊隊史編委會:《戰(zhàn)斗的十年》,《劇宣二隊在山西專輯》,第141 頁。。林林在其文中提到:“感謝遠道來平的演劇二隊,使我們看見了一次群體演出方式——莊嚴,素樸,洗卻了一切浮夸的粉脂的演出方式……無論導演,演員以至于布景和燈光,都沒有任何壟斷舞臺的企圖,他們都在為著《孔雀膽》本身的演出效果而小心地、積極地合作著。這種合作上的至誠使我們聯(lián)想到他們怎樣地在鄉(xiāng)村中跋涉,在炮火中以真誠和互助度過了這堅苦抗戰(zhàn)的九個年頭;而他們還在聲言他們‘至今還對廣大的觀眾負著宣傳債’,因此,休息對他們‘恐怕還是太早的事’。這種無上的勇氣和精神,像楊淵海的炯炯目光一樣,使我們流出了慚愧的和感激的淚水?!雹蘖至郑骸对u〈孔雀膽〉的演出》,北平《華北日報》,1947 年1 月26 日,第6 版。劉念渠還將劇宣二隊這種質(zhì)樸、真誠、合作的演出精神概括為“演劇隊作風”,從理論層面上具體闡述了“伴隨著各演劇隊在炮火中的鍛煉與成長而逐漸建立起來的”演劇隊作風到底是什么,即“工作第一,集體第一,民主與學習,是建立演劇隊作風的基本因素”,他肯定并贊揚“在演劇隊作風中沒有明星主義,他們注重的是集體創(chuàng)造而不是個人發(fā)展,也就是有杰出的(有時是突出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更不曾注意過任何‘抓觀眾’的特殊技術”。①劉念渠:《論演劇隊作風——兼評二隊的〈孔雀膽〉并論今后的城市演劇》。劉念渠在此借劇宣二隊的表演,批評城市戲劇表演中所出現(xiàn)的一些重買賣、講明星的市儈傾向,并且鼓勵戲劇表演應該向演劇隊學習。
除開對演劇隊上述演出風格的評價外,對劇宣二隊演出《孔雀膽》的評論文章大體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對劇本本身的探討;對演員表演的探討;對舞臺設計方面的探討。圍繞這三方面,觀眾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關于演出和劇本的理解與肯定,也有困惑與批評,令人珍貴的還有觀眾提出的真誠的建議。
劇本本身方面,作為歷史劇題材的作品“郭沫若先生寫這戲的時候,一點也沒有丟掉歷史家考據(jù)家的謹嚴的法度。當然在劇情的發(fā)展上經(jīng)過安排與穿插,可是題材絕非憑空虛構,人物也多半是實有其人,這和我們從前所看見過的很多古裝戲不同……而《孔雀膽》在取材上,確乎下過功夫”②奔:《看二隊〈孔雀膽〉情節(jié)曲折而近情近理 刺激猛烈而有根有源》。;從主題上來看,郭沫若原本是本著對阿蓋公主的同情來創(chuàng)作的,在主題上意在強調(diào)“民族團結”的,但是在觀眾接受的過程中對該劇的主題引起過頗多爭議,此后徐飛補充該劇體現(xiàn)出了“妥協(xié)主義無法醫(yī)治異族統(tǒng)治者的殘暴”,意在指出“妥協(xié)主義”的不可行,郭沫若先生也說這是徐飛先生對《孔雀膽》主題的補充。陳棄、林林、司空癡、奔等人在其文章中直接提到徐飛先生的這一觀點并表示認同。其實不僅是段功,雖與其父身為同族的阿蓋公主身上也體現(xiàn)出了妥協(xié):“我可憐這個柔弱的女性然而并不贊頌她……她是個賢妻良母,溫合、美麗、對一切人都忍讓,對一切人都愛,甚至于對虐待她的后母也多有同情,對要殺死她丈夫的父親也不恨,這簡直是一只小綿羊?!雹凵搅郑骸丁纯兹改憽抵械娜齻€人物》,北平《益世報》1947 年1 月25 日,第3 版。此后,張真在其文中較全面地總結出了段功悲劇的因素,即四種錯誤:“被動主義、合法主義、妥協(xié)主義、溫情主義”④張真:《段功的悲劇——〈孔雀膽〉觀后》,北平《益世報》1947 年2 月8 日,第3 版。。
表演方面,主要評價了王皇(藍天野)所飾演的段功、梁國璋所飾演的阿蓋公主、田沖所飾演的梁王、袁敏所飾的車力特穆爾、張今呈所飾的王妃忽的斤。林林批評“阿蓋公主念詞的聲音太做作……王妃限于外表,情感和氣度都明顯不夠,車力特穆爾個人覺得應當再陰險些……梁王的演技在這里比較完整……”⑤林林:《評〈孔雀膽〉的演出》,北平《華北日報》1947 年1 月26 日,第6 版。司空癡看了二隊在天津的表演后認為:“飾王妃的張今呈似乎典型性格的不太合適,因此對于王妃的狠毒未能表現(xiàn)到淋漓盡致,王皇和羅泰度能將段功的沉毅和楊淵海的忠義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飾阿蓋公主的梁國璋和飾車丞相的袁敏也確能把握劇中人物的典型性格,尤其是梁國璋能將阿蓋公主的錯綜復雜的矛盾心理為觀眾的腦海里鉤刻上不可磨滅的印象?!雹匏究瞻V:《〈孔雀膽〉的主題意識和演出效果》,天津《益世報》1947 年11 月24 日,第6 版。雖然這兩位評論的觀眾是觀看的不同地點、不同場次的演出,但是對王妃這一角色都提出了批評,能夠反映出該角色在演出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劉念渠對演員分析得更加全面、清晰,他在總結演員們的表演時,通過理解和技術這兩方面的平衡關系來說明演員的問題:“一是理解的較多,傳達的較少,形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xiàn)象。在《孔雀膽》里的段功……可以為例。一是技術相當精煉,深度有限,因而不免失于浮夸。在《孔雀膽》里的車力特穆爾……即有此弊。一是理解并不算少,技術差的太多,因而模擬的成分超過了創(chuàng)造。在《孔雀膽》里的楊淵?!沁@樣。我舉出上述諸人物,并不是說其他人物就都很好或都壞得不值一提。在《孔雀膽》中飾梁王又在《夜店》里是戲子的同一演員……仍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創(chuàng)造?!雹邉⒛钋骸丁纯兹改憽怠匆沟辍怠创罄子辍怠勓輨《犜诓煌莩鲋械膶W習》,天津《益世報》1947 年6 月5 日,第6 版。可以看出,這樣的總結,是在細致的觀察和深度的分析得出來的,而作為劇宣二隊中的一員,可見劇宣二隊在自我反省上也是沒有落下的。
舞臺技術方面,大家給出的建議十分細致,許多具有參考價值。對于燈光,林林認為一、二、三、四幕一景皆是白天事,應有較強烈的燈光,但是劉念渠認為第二幕稍微有些明朗,反而減少置毒的時候所能給予的陰險。劉遒崇在文中又認為燈光的角度、配合是好的,只是每幕中都時有突然的亮起來暗下去的傾向,不如漸明漸暗更來的舒服。司空癡提到了開幕閉幕時的燈光配合不佳,象征火焰的燈光效果不逼真??梢妰H僅是對于燈光這一事物,不同觀眾有不同的感受,對此也有不同的理解。在服裝方面,劉遒崇提到阿蓋公主的服飾不太能表現(xiàn)她的地位,梁王的形象兩鬢斑白比較好,車力特穆爾不應該從形象上就直接給觀眾一種厭惡的感覺。司空癡提到阿蓋公主和施宗、施秀服裝的差異不大,舉出了施宗無意偷聽到車丞相和王妃的陰謀的一場戲,因服裝問題會造成施宗是阿蓋公主的誤解。兩位都提到了阿蓋公主的服裝問題,可知其服裝是不夠華麗的,其實也反映出了當時劇宣二隊資金比較窘迫的狀況,所有道具基本上是由隊員們自己趕制出來的。劉念渠也在對表演的總結中解釋道:“簡陋之意或所不免,但是,決沒有草率?!雹賱⒛钋骸丁纯兹改憽怠匆沟辍怠创罄子辍怠勓輨《犜诓煌莩鲋械膶W習》。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考古學報》1972 年第1 期。
對劇宣二隊來說,演出《孔雀膽》既是一場挑戰(zhàn),更是一次成長經(jīng)歷。說是挑戰(zhàn),在于《孔雀膽》作為歷史劇本身具有一定難度,關于主題的把握、劇中人物形象的展現(xiàn)、服裝道具的考究等等方面,相比于現(xiàn)代劇,歷史劇是需要下更大功夫的。同時,劇宣二隊還面臨著現(xiàn)實的困境,他們既缺少演員,又存在著物質(zhì)條件方面的窘迫,還要應付政治形勢上的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能順利演出并取得可喜的成績,也可謂是一種成功。誠然,劇宣二隊在《孔雀膽》的演出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從眾多的評價、評論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建議甚至是批評,但正是在接受與反省之中,劇宣二隊的成員們獲得了成長,他們之中的許多人更是為此后藝術、戲劇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堅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