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靜(徐州市銅山區(qū)鄭集鎮(zhèn)實驗小學/江蘇省徐州市)
小學是開展寫作的基礎階段,新課改將寫作列為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部分之一,要求學校積極進行寫作訓練與寫作指導。良好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表達情感、遣詞造句、積累詞匯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感知生活、發(fā)展智力等。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但受諸多條件的限制,許多學生對寫作并沒有足夠的興趣,而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充分認識寫作教學的重要意義,切實抓住學生的這個關鍵時期,進行恰當?shù)闹笇Ш陀柧?,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首先,作文比較模式化。作文是用來表達情感的,沒有什么固定的套路,所以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應該是各種各樣的,每個學生的想法不一樣寫出來的作文肯定也會不一樣。但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缺乏靈活性,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沒有創(chuàng)意,他們會去大量地背范文,然后在寫作的時候進行模仿,而這樣的話學生就不會自己去進行思考。
其次,作文缺少感情?,F(xiàn)在大部分教師還是會用傳統(tǒng)的方式教學生怎樣寫作,但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會很普通、單一。很多時候?qū)W生寫出來的作文都是差不多的,沒有自己的真實感受。然而寫作文就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去表達自己想說的,所以素材的積累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而素材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但是,在實際的作文課中,教師只關注作文技巧的傳授,并不引導學生去積累生活當中的作文素材,并且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感受,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缺乏自己的情感。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為重要的推動。如果學生對于作文寫作有著極大的興趣,那么他們的作文質(zhì)量也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能夠采取有效的手段對學生寫作興趣進行激發(fā)。
以《快樂的一天》為主題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引導,并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進行專題講解,引導學生結合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以及教師的點評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如此,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夠得到充分的調(diào)動。而對于一些寫作質(zhì)量較好或是在寫作方面有了明顯進步的學生,教師要能夠及時給予表揚,并且在班級中朗讀學生的作文,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充分肯定,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
寫作主要是依托文字對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進行表達。因此,在正式開始寫作之前,做好素材積累十分有必要,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想更順暢地完成寫作任務,真正做到有東西可寫,那么積累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社會認知還十分有限,其社會閱歷整體較少,實際生活中的素材積累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課內(nèi)文章,以及在現(xiàn)實生活去積累經(jīng)驗以及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使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事物之間的客觀聯(lián)系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達到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
以《身邊的風景》為例,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一方面通過課內(nèi)教學的方式,依托寫景類的文章,為學生介紹此類文章的基本寫作方法,之后借助課外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進行好詞、好句的收集。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觀察自己身邊有哪些讓自己產(chǎn)生情感觸動以及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景物,借助此種方法帶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切實解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話可寫的問題。為了進一步達到理想的寫作狀態(tài),還需要學生學會“審題”與“立意”。只有學會審題,學會正確地分析寫作要求,才能避免出現(xiàn)“跑題”現(xiàn)象。提高學生的“立意”水平,提出更加新穎的中心思想,能夠顯著優(yōu)化整篇作文的質(zhì)量。與此同時,學生還要具備較高的“選材”能力與“組材”能力。只有選擇適宜的寫作材料,合理地組織寫作素材,才能讓素材為學生所用,才能更充分地表達中心思想,為整篇作文增光添彩。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借助語文學科當中的教材內(nèi)容,使學生的文字語言能力得到有效鍛煉。通常情況下,教材內(nèi)容以單元為主體進行教學,每一單元的主題是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不同的,采用的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這一部分內(nèi)容進行重點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并且將內(nèi)容應用到自己日后的作文創(chuàng)作中去。教材當中有很多關于寫景物的內(nèi)容,可以鍛煉學生在景物方面的作文描寫,讓學生對各種自然當中的植物、動物或者是其他的現(xiàn)象進行有效的表達,從而使學生的讀寫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時,教師也要有效把握教材內(nèi)容當中的主題。一般來講,每篇課文中都有主旨和亮點,所指的便是課文當中最有味道的語言,學生可以在其中學會相關的語言表達技巧以及語言特色等。在學習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材進行通讀,這樣能夠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將自己覺得好的詞語、短句以及段落等挑選出來并進行記錄。當然也可以在課上進行分享,這些語句大多都是一些表達方式比較有特點的句子,會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寫作知識。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更好地對文中有特色的語句進行挑選,使學生在對文章主旨有清晰認識的同時,學到更多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這樣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與作文水平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價值。
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當中,課文是重要的學習載體,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從文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一般來說,作文的學習也是需要借助教材當中的內(nèi)容,教師應該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分析,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以及文章表達的主旨或者是學習描寫的順序等。針對上述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根據(jù)相關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備課,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要讓學生對文章的寫作順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學習,讓學生能夠?qū)⑵鋵W好并且運用到自己日后的寫作過程當中,教師在開展一篇新的文章時,就可以首先讓學生對其進行朗讀,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然后對內(nèi)容進行分析學習,在課下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習的內(nèi)容以及相關的表達技巧來進行作文寫作練習,這樣也就實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教學目的。除此之外,也要充分發(fā)掘教材內(nèi)容的價值,對作文教學進行有效的指導。眾所周知,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是讓學生對于相關語言文字表達技巧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并且掌握該種能力。語文教材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文字并且進行應用的主要資源之一,所以教師要重點關注其中的內(nèi)容。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語言運用情境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要以教材內(nèi)容為載體來進行具體的教學實踐,使學生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并且將其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語言,在作文當中進行表達,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學生還需要掌握語言表達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恰當?shù)厥褂脤懽鞣椒?、表達方法,科學地使用修辭手法,由此保障語句的通順、優(yōu)美,進而提升作文的可讀性。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如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此還需要重視讀寫結合的方式。說與寫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小學語文教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口頭表達能力是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條件。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是在先有了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之后,其書面表達能力才實現(xiàn)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個時候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qū)⒆约赫鎸嵉南敕ū磉_出來,從而鍛煉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要想有效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整體質(zhì)量的提升,做好學生的說、寫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從具體教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一方面要有效強化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這也是寫作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生在口語表達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語法、詞語等使用錯誤,教師要加強重視,并且及時對學生進行糾正,促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多地關注這些問題,進而達到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寫作水平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都有著十分豐富的想象力,而且他們對于童話故事普遍有著天然的興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提出讓學生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之后,很多學生都表現(xiàn)得熱情高漲。但是,從實際教學的情況來看,雖然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都能夠發(fā)揮自身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很多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卻遇到了問題。針對上述情況,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將學生的說與寫有機結合到一起,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語言表達。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中組織童話故事會以及童話閱讀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悟作家在寫作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而主動思考如何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具有條理,并將在此過程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融入自己的寫作中,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學生寫作效果的優(yōu)化。除此之外,在讀寫結合訓練的過程中,關于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與運用不能忽視,因為教材內(nèi)容選用的都是精華,對學生的學習能夠提供有效的幫助,可以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鍛煉。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考慮怎樣借助教材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qū)W習相關的作文表達方法以及技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寫作訓練中,結合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巧妙地調(diào)整與修改作文內(nèi)容,能夠促使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作文講評課的開設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認清自身在寫作當中存在的不足,在之后的寫作活動當中進行針對性的提升。除此之外,作文講評課能夠使得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較大的推動力,使其能夠主動投入到寫作中去,進而提高自身作文水平。在講評作文之前,教師要先組織學生做一次閱讀材料的選擇、分析與歸納工作,然后再根據(jù)不同類型的題目,確定相適宜的方法,這樣既充實了作文教學,又提高了學生的寫字水平,收到雙贏的效果。
比如,在《我愛你北京》的講評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向?qū)W生介紹了北京這座城市,接著講述它美麗多彩的風景線及悠久的歷史;隨后給出幾幅畫面,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展示北京城的建筑特色、名勝古跡等。在學生看來,這些都很符合自己的喜好,于是紛紛拿起筆認真地記下來。當他們完成作業(yè)后,教師問學生對這篇作文怎么看?學生們說:“很好??!”這個時候,教師就會把握作文講評時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學生,并且指導學生寫下自己的見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最終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這種方式比較簡單易行,也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其內(nèi)驅(qū)力。但是這種方式還需要教師有一定的修辭技巧,否則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作文講評課,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寫作思維模式,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規(guī)范的寫作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當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培育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并且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有著正向作用。因此。從具體教學實踐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教師要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基礎上,轉(zhuǎn)變寫作教學模式,從全方位、多角度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升,為其實現(xiàn)全面并且綜合的發(fā)展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