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季元
摘要:籃球運動的參與性較強,兼?zhèn)鋺冃浴蕵沸浴⒏偧夹?,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體育課程標準中提到“教會、勤練、常賽”理念,要求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運用“學、練、賽、評”一體化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強化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團隊合作能力。
關鍵詞:“學練賽評”一體化;小學體育;籃球教學;
“學、練、賽、評”一體化,是指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實際練習、競賽中,且每個過程都有相對應的評價,是集訓練、比賽、評價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籃球是一種快速、兇悍的近身競技,除了需要具備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頑強的意志外,還要擁有較強的體能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注重過程引導,在籃球大單元教學中以“學、練、賽、評”為基石,注重對學生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學、練、賽、評”一體化概念界定以及籃球大單元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則
(一)“學、練、賽、評”一體化概念界定
從體育課程標準可以看出,改革重點在于學生的“學”“練”“賽”“評”四個維度上?!皩W”是指健康理論知識、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習;“練”是指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實際練習中,是課內外的相互結合,通過合理安排練習時間幫助學生夯實基礎運動技能,強化專項運動能力;“賽”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有比賽、確保人人能參賽以及特長有專項賽;“評”是指教師要針對“教”與“學”展開合理有效的評價與反饋,激勵學生堅持參與體育訓練。不難看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是“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特點,并且是缺一不可的。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要在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分析、考量學生應當學什么、該怎么去學、如何開展競賽、怎么實施評價。(二)“學、練、賽、評”一體化籃球大單元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則
1.結構性原則
體育結構化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還是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有機保障。在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利用體育知識與技能之間的內在關系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整合體育知識、強化技能,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技能結構、方法結構、評價結構。
2.全員性原則
《(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中對體育教學提出明確要求“盡可能做到課課有比賽,人人有參賽項目,特長有專項聯(lián)賽”。所以,“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要遵循全員參與的原則。需要注意是的,大單元設計下的“賽”,應從教學內容的局部和整體角度上進行全面考量,調動全員積極參與,切忌不可將“賽”當成優(yōu)秀學生的課堂展示。
3.情意性原則
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皩W、練、賽、評”一體化模式下的大單元設計,應當在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健康第一的基礎上,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為目標,借助籃球技能的學習,使學生在籃球訓練中養(yǎng)成機智、果斷、勇于挑戰(zhàn)的品質。這需要教師運用恰當?shù)氖侄魏头椒?,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帶領學生在訓練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實現(xiàn)高質量學習和有效練習。
二、“學、練、賽、評”一體化的籃球大單元教學實施
籃球運動需要在規(guī)定的場地中訓練,并且是一項快速、兇悍的近身競技運動,除了需要具備嚴謹?shù)囊?guī)則意識外,還需要擁有較高的智慧。本次研究以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為例,實施“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頑強拼搏的意識。
(一)注重規(guī)則與戰(zhàn)術的運用,做到精準施教
1.強化規(guī)則,力爭內化于心
在籃球教學中滲透規(guī)則教育,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比如,發(fā)球超過5秒就會判定為違規(guī)、進攻方8秒內要過半場、超出24秒投籃算是違例等等,讓學生對籃球賽場上的規(guī)則有一定了解,避免在后期“賽”中出現(xiàn)失誤。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自覺遵守學校、社會規(guī)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2.團隊協(xié)作,實現(xiàn)取長補短
以高年級的防守訓練為例,籃球訓練中往往會伴隨陷阱技巧的運用,它是指球場上各個區(qū)域、邊線、底角位置的夾擊區(qū)域,教師要指導學生尋找包夾時機,并與隊員之間展開相互配合。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制造陷阱的技巧,還要學會做一名獵手,讓對方在進攻半場因我方實施的各種夾擊、堵截等手段而淘汰。陷阱的布置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與協(xié)作,既能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來,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情誼。此過程都能讓學生做到取之長處、彌補短缺,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3.區(qū)域設計,做到有的放矢
將戰(zhàn)術作為教學重點,教師可將籃球訓練模式劃分為前段、中段、后段,學生要清楚自身所在區(qū)域內的任務,做到守好自己的區(qū)域、緊盯對方人員。而距離球位置較遠的學生,可以忽略戰(zhàn)術運用,始終保持在自身區(qū)域,將注意力集中在重點區(qū)域內,形成以多防少的戰(zhàn)略形式。重點區(qū)域的設計除了能讓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得失外,還能掌握賽場中的機遇以及培養(yǎng)學生勇于奮斗的精神。
4.滲透品德,踐行立德樹人
小學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在基礎知識、技能教授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尊重裁判、尊重對手,樹立公平競賽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籃球訓練禮儀。另外,在籃球訓練中還能形成較強的集體榮譽感,面對失敗不氣餒、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
(二)通過合理強化籃球訓練,培養(yǎng)素養(yǎng)和技巧
1.腳步訓練,夯實技能基礎
從防守教學角度分析,腳步的訓練至關重要,其中包括橫向滑步、攻擊步、交叉步等步伐,需要將體育器材拉力帶、運動技巧負重合理運用到腳步訓練中。第一,鏡像腳步訓練。就是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以面對面的形式展開練習,對方做什么動作,另一方要迅速做出相同動作,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第二,碎步練習。通過高頻率的小碎步練習,緊跟對手步伐,在貼身防守運用中對進攻者的腳步耐力有較高要求。第三,“z”字訓練。兩位學生為一組,一名為進攻者,一方為防守者,兩位學生面對面站立,防守者將手臂放置后背,進攻方進攻期間,要時刻關注變化跑動的節(jié)奏,實現(xiàn)有球訓練與無球訓練的結合。
2.演練“擺陣”,培養(yǎng)防守意識
籃球訓練中常見的防守陣型為1-2-1-1、2-2-1或者是全場人盯人,在訓練中,大部分學生會因進球之后沒有及時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上,導致對手抓住“空擋”,完成快傳、快攻。因此,要叮囑學生進球之后要迅速回到自己的防守陣地,強化學生的防守意識。此外,還要告知學生,陣型只是基于籠統(tǒng)角度上提出的概念,在運用中應通過觀察對手的具體位置,尋找適合的進攻點去搶斷對方的傳球和發(fā)球。
3.夾擊技巧,強化技能運用
夾擊訓練的目的并不是從對方手中將球強奪過來,而是要學會戰(zhàn)術的靈活運用。例如,教師可以組織1對1或者是2防1的訓練,鍛煉學生的防守意識和能力。首先,雙方保持在安全距離;其次,加快速度繞向防守位置,當發(fā)現(xiàn)防守運球隊員出現(xiàn)放松情況時,如停球、低頭,就是夾擊的最好時機(如圖1)。另外,還要運用不違反比賽規(guī)則的方式影響對方的運球節(jié)奏,使對手向邊線區(qū)靠近或者是利用弱側手去運球,一旦運球者停止運球,其他隊員要在第一時間做好協(xié)助,手臂上舉,當對方在被迫的情況下傳出高遠球時,后場隊員則要找準時期、搶斷。
(三)借助“賽”促進練習成果,提高興趣品質
1.設計趣味競賽,激發(fā)活力
比賽不僅是練習的成果展示,還是知識與技能運用的實踐場地。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處在初步階段,大腦皮層的神經(jīng)細胞耐久力相對較差一些、不能保持較高的注意力,而運用游戲就能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球場就好比一個游戲場,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興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扮演不同角色融入到練習中。如,扮演“獵人”引誘“敵人”掉入提前布置好的“陷阱”中,從而守護“家園”;然后再轉換角色位置,進入下一輪游戲,將原本較強的競技性以趣味化的游戲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通過反復練習掌握運動技能。
2.設計分層競賽,彰顯公平
分組比賽具備公平性質,是調動學生融入籃球訓練的內在動力。實際運用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個體情況,以身高、體重、年齡或者水平去挑選每個小組中的中鋒、前鋒、后衛(wèi)人選,使每個小組水平處在相對一致的水平上,避免因自由分組造成部分學生出現(xiàn)無球可打的情況。全員參與要求秉持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展示自我的機會和空間。
3.淡化結果影響,培養(yǎng)品質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將體育教學重點放在提高運動能力、養(yǎng)成健康行為、滲透體育品德三方面。所以在“賽”前,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比賽除了輸贏之外,還有更多值得學習、肯定的目標。如在競賽中,哪一小組的配合默契程度最高、哪一小組在動作上最利落、又是哪一個小組所展現(xiàn)出來的體育素質比較高等。此外,還要根據(jù)小組成員的實際表現(xiàn)提出鼓勵和表揚。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籃球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人格養(yǎng)成。
(四)以評價賦予訓練效能,在激勵中提升能力
1.結合實際評價,樹立積極思想
在籃球訓練開始前,教師應結合練習內容制定訓練目標,再借助球隊文化鼓勵學生認真完成。另外,還要總結上節(jié)課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點評,避免學生再次發(fā)生類似錯誤,同時引導學生要用平常心態(tài)面對競爭。激勵評價能夠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挑戰(zhàn),將獲得的勝利歸納到日常的努力訓練上,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
2.實施客觀評價,賦予學生動能
在籃球訓練中,教師可以制定一些口號或者是擊掌、鼓掌等動作,相互鼓勵、肯定訓練成果,在良好的氛圍中構建以人為本的練習課堂。當然,訓練過程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聲音,如比賽中因盯人不緊、走神等,導致小組未能取得滿意的成績,就會出現(xiàn)相互指責的狀況。因此,教師要教導學生調控自己的情緒,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訓練中;當訓練結束后,再借助寫匿名條的方式評價,通過收集、匯總問題,分析每位學生的不足點、提出解決方法,提高整體的籃球運動能力?!凹t紅臉、出出汗”的籃球訓練不僅能讓學生學會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還能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體育態(tài)度。
三、結束語
“學、練、賽、評”一體化的籃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能使學生以整體方式展開練習,在強化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在相對完整的體育學習模式下,如果缺少了“學”的存在,就無法提升“練”的成效、沒有“賽”的出彩以及“評”的完整,四者的一體化才能使大單元教學成為可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掌握運動技能,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