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岺
課程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實施素質教育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實現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向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性思考、獨立自主學習和跨學科素養(yǎng)的教育方式轉變。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明確提出,要構建覆蓋全體學生的、適應個體發(fā)展需要的、融通中職與普通高中教育的高中階段課程體系。這不僅要求高中教育系統(tǒng)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更要求高中教育系統(tǒng)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高中階段實施有效的課程改革,構建有特色的高中課程體系,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就成了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接下來的內容,我將通過分享我們天津的高中特色課程體系的實踐過程和成果,來探討如何落實高中階段的課程改革,以期為我們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我們在設計高中課程體系時,參考了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學分制度。為了充分發(fā)揮每個學分的教育價值,我們將原有的200多節(jié)課進行了精心的分割與組織,打造出符合特色高中的課程體系。
在構建這套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我編寫了一份詳盡的指導意見,用以指導天津地區(qū)十幾所具有獨特教學特色的高中。這份指導意見不僅詳細闡述了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考慮到了每一所學校的特色和需求。因此,每一所學校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調整。除此之外,我還設計了一套評價標準,用于評估和檢驗我們的課程設計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們現在用的是老教材,但要落實新課標,那怎樣把老的教材分割、打散,形成不同形式的主題單元呢?我們嘗試把人美版教材的幾節(jié)課進行組合,圍繞著圖案的內容設計了一個單元。該單元第一節(jié)是欣賞課,第二節(jié)是表現造型課,第三節(jié)是設計課,最后一節(jié)是跨學科的綜合課。我們把原來的老教材重新分割,形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主題單元開展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嚴謹有序地落實新課標的要求。
我們還進行了一個以藝術形式為主題的課程設計。這個主題單是圍繞著剪紙的表現形式、生活中的剪紙、剪紙動起來設計的一系列課程,是以剪紙為表現形式的主題課程。用這樣的方法規(guī)劃出不同的課程,讓課堂既有專業(yè)技能知識又有學科融合的內容。
另外,我們在初中階段也做了一個案例。因為初中的學生要在四個模塊里進行選擇,所以我們做了一個影視教學研討活動,以此提醒教師在學生選擇性學習的情況下該怎樣進行教學。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也提出要“堅持學科主干,鼓勵交叉融合”。通過跨學科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系統(tǒng),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故此,跨學科教學理念的融入對我們進行課程改革和教學創(chuàng)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通過今天我分享的這些案例,我認為當前的美術教育應該積極保留美術的屬性,然后再堅持融合,堅持跨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