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使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得到了有效的創(chuàng)新與拓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已經(jīng)得到了全面的推廣與實施,并逐漸成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而整本書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以極富自主性的實施樣態(tài),成了混合式學習的主要實施載體。因此,在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在對混合式學習及其教學優(yōu)勢進行深刻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混合式學習實踐應用策略的多元化探究,以此提升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優(yōu)化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混合式學習;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6-0002-03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并在教學實踐中展現(xiàn)出顯著的優(yōu)勢。而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拓展型的學習任務群,在增加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將整本書閱讀教學作為混合式學習的實施載體,結合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樣態(tài),在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應用混合式學習。
一、混合式學習的概述
混合式學習,廣義來講是指各種學習方式的混合,是一種極具整合性的學習模式。而本文所論述的混合式學習,主要是指信息化教育形勢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一種學習模式,是一項推動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混合式學習不僅整合了在線學習和課堂面對面學習的優(yōu)勢,同時也在相互協(xié)調中,彌補了在線學習和課堂面對面學習的不足,從而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xiàn)課堂教學途徑的有效拓展[1]。
二、混合式學習在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極大提升了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參與積極性
整本書閱讀是一個長期、持續(xù)性的學習過程,對缺乏自制力的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難度,常常導致一部分學生缺乏閱讀興趣。而混合式學習作為一種綜合了線上學習和課堂面對面學習優(yōu)勢的新型學習模式,不僅能通過資源共享、在線交流等方式增強整本書閱讀過程的互動性,還能在課堂交流、頭腦風暴中營造濃厚的閱讀教學氛圍。這樣就使整本書閱讀過程呈現(xiàn)出了更為顯著的開放性、趣味性,在增強學生閱讀吸引力的基礎上,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二)有效加強對學生整本書自主閱讀過程的監(jiān)督
整本書閱讀是一種課內外結合的閱讀教學模式,分別由課堂閱讀交流和課下自主閱讀等環(huán)節(jié)組成。鑒于時空的局限,教師無法對學生課下自主閱讀的進度與效果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從而導致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而混合式學習中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解決教師監(jiān)督困難的問題[2]。教師不僅能通過線上打卡的功能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還可以通過在線交流、閱讀分享等活動,檢驗學生的自主閱讀效果,
有助于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混合式學習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實踐
(一)整本書閱讀啟動環(huán)節(jié)中混合式學習的實踐
1.線上調研,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差異
閱讀是一項具有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只有結合學生具體學情開展有針對性的整本書閱讀,才能獲得高效的閱讀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整本書閱讀啟動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網(wǎng)絡教育平臺進行有效的線上調研,以此來全面、細致地了解學生的閱讀差異、閱讀興趣,為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提供有力的依據(jù)。
例如,教師在謹慎選擇小學三年級整本書閱讀書目后,可以將自己為學生推薦的《安徒生童話》《小豬唏哩呼?!贰堕L襪子皮皮》《三毛流浪記》等書目發(fā)布到網(wǎng)絡學習平臺上,要求學生利用平臺的“投票”功能來進行閱讀書目的投票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身的閱讀主體作用。這樣相當于教師通過線上調研的方式,有效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意愿,并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將得票最多的一本或兩本書放入整本書閱讀的書目中,使學生能真正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圖書,以此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2.線下導讀,科學制訂閱讀計劃
在小學整本書閱讀的啟動環(huán)節(jié)中,線下的導讀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教師既可以通過圖書推介的形式,使學生初步了解閱讀書目的基本內容,提高閱讀積極性,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計劃的制訂,推動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3]。這樣教師就能通過線下導讀,為學生有效展開整本書閱讀奠定基礎。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昆蟲記》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線下導讀的方式,為學生介紹《昆蟲記》的作者及內容,并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閱讀計劃表(見表1),自主制訂整本書閱讀計劃。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更加科學地分配閱讀時間,有計劃、有目的地展開整本書閱讀。
學生通過教師的線下引導,借助表格制訂了《昆蟲記》整本書閱讀的計劃,這也為學生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二)整本書閱讀實施環(huán)節(jié)中混合式學習的實踐
1.線上交流,增強學生閱讀體驗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認知水平、閱讀理解能力相對有限,在對整本書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常常遇到無法透徹理解的內容。為了隨時隨地解決學生整本書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學習平臺構建整本書閱讀群,使學生能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針對閱讀中的問題展開積極的溝通與互動。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集思廣益中有效地解決問題,優(yōu)化整本書閱讀體驗。
例如,在進行《海底兩萬里》的整本書閱讀中,一些學生產生了“尼摩船長為什么要復仇”的疑問。倘若這一疑問不解決,很容易影響學生對尼摩船長人物性格與行為驅動因素的準確把握。這時,學生就可以在網(wǎng)絡平臺上發(fā)起討論,與其他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有的學生認為,尼摩船長作為被壓迫者,因為失去了祖國、家鄉(xiāng)及親人,所以產生了報復心理;有的學生認為,尼摩船長因自己美好生活被摧毀而變得冷漠,從而產生瘋狂的復仇心理。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學生能使自己的閱讀難題迎刃而解,進而獲得良好的整本書閱讀體驗。
2.線下引導,優(yōu)化學生閱讀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是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來自教師的閱讀引導不可或缺。因此,在應用混合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實施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線下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解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閱讀問題,以此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升[4]。
例如,《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主人公安利柯在自己的日記中向讀者展現(xiàn)了各種“偉大的愛”。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情感經(jīng)歷相對有限,他們在進行《愛的教育》的整本書閱讀中,常常會遇到閱讀理解方面的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閱讀交流活動的形式開展線下引導,在對學生閱讀理解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總結出現(xiàn)問題的根本原因。這樣教師就可以結合原因,對學生進行相關閱讀理解方法的傳授,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聯(lián)想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相關的場景,幫助學生搭建閱讀與現(xiàn)實生活間的橋梁,引導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情感共鳴,更加深刻地理解書中所描述的師生之愛、父母之愛及同學之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也能夠形成結合相應情境進行相關閱讀內容理解的習慣與能力,以此增強對整本書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整本書閱讀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混合式學習的實踐
在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經(jīng)歷“閱讀體驗—理解感悟—吸收內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勢必會形成具有個性化的閱讀感受。而教師就可以通過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表達自身的閱讀感受,以此增強學生的閱讀成就感。因此,在小學整本書閱讀的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積極地實施混合式學習,通過線上分享、線下匯報等形式拓展學生成果展示的路徑,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整本書閱讀的魅力與樂趣,形成良好的閱讀意識與習慣。
1.線上分享互動,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從整本書閱讀混合式學習實踐的情況來看,線上的分享互動能使全體學生都獲得分享、表達的機會,滿足學生樂于分享的內心需求。這樣學生就會在分享個性化閱讀感受的過程中,感受到整本書閱讀的成就感,形成良好的閱讀情感及閱讀習慣。
以《西游記》整本書閱讀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進度,組織學生參加線上的“《西游記》故事自編自導自演”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學生可以自由組隊,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相關表演視頻的錄制及發(fā)布。在情景劇改編及表演排練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意見:“在對《西游記》第四十一回的情景劇表演中,能不能為紅孩兒增加一些‘可愛的技能?”“我們能為白龍馬編排一出戲好嗎?”……這些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編排意見為線上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增加了趣味性與創(chuàng)新性。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分享具有個性化的自我閱讀感受,并在自己創(chuàng)意得以展現(xiàn)的過程中,獲得整本書閱讀的成就感。
2.線下展示匯報,發(fā)揮閱讀引導功能
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學活動的組織會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使學生在良好教學導向的引領下,獲得相關學習品質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的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線上成果展示的情況,選取一些比較優(yōu)秀、典型的閱讀成果,
以課堂面對面教學的形式進行展示匯報,對一些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有效方法、閱讀技巧進行推廣。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線下展示匯報活動的引領作用,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升。
仍以《西游記》整本書閱讀成果展示為例,在各個小組學生將自己的表演視頻發(fā)布到線上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生家長及其他班的同學和教師都參與到表演視頻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最終的評價結果選出應獲得“最佳創(chuàng)意”“最佳表演”的視頻,并要求這些學生以線下展示匯報的方式,進行現(xiàn)場表演,并輔以創(chuàng)作意圖、表演過程的介紹。這樣其他學生就會在展示匯報活動的參與中,清楚地感受到自身與這些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差距,以此調動更加積極的整本書閱讀情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形勢下,混合式學習已經(jīng)逐漸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模式之一,并在整合線上學習、課堂面對面學習優(yōu)勢的基礎上,展現(xiàn)出顯著的教育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整本書閱讀作為混合式學習的實施載體,在整本書閱讀的啟動環(huán)節(jié)、實施環(huán)節(jié)及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中,進行線上與線下學習的有機整合,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優(yōu)化教師的閱讀教學指導,通過更加廣泛的途徑提升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冉占俊.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西游記》為例[J].甘肅教育,2023
(12):115-119.
李五妹.微課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
用[J].江西教育,2022(3):50-51.
吳延玉.淺談整本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外語文,2019(27):11.
王海燕.整本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
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9):20.
作者簡介:陳繼(1983.9-),男,河南內鄉(xiāng)人,任教于河南省內鄉(xiāng)縣第四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本科學歷,河南省名師,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優(yōu)秀班主任,南陽市首屆教書育人楷模,南陽市名班主任,南陽市優(yōu)秀教師,南陽市文明教師。曾獲教育部優(yōu)課,第十屆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實踐課評比二等獎,河南省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教學評比一等獎,南陽市“十萬教師大比武”一等獎,南陽市中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南陽市課改觀摩示范課一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