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歷代名臣奏議》淺談宋代的赦宥制度

      2023-11-12 18:28:28張耘華
      新楚文化 2023年19期
      關(guān)鍵詞:宋代

      【摘要】赦宥制度在經(jīng)歷了先秦、秦漢以及隋唐等時期的發(fā)展,到了宋代逐漸發(fā)展到了頂峰,是宋代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稓v代名臣奏議》作為一種體現(xiàn)歷史意見的史料,從中可以了解到當時人們對此制度實施的意見和反映,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從宋代諸位大臣的奏議中,可以看到赦宥在緩和宋代社會階級矛盾的同時,也給宋代的社會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關(guān)鍵詞】赦宥;宋代;歷代名臣奏議

      【中圖分類號】K244;K206.5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19-0004-04

      赦宥制度發(fā)展至宋代已逐步完善,在宋代社會治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統(tǒng)治者用以維護封建政治統(tǒng)治的重要手段。但宋代的許多大臣對赦宥制度頗有不滿。在《歷代名臣奏議》中便有不少文獻記載。

      本文結(jié)合《歷代名臣奏議》中宋代諸位大臣的奏議,以他們對赦宥制度的看法為視角,去分析與評價宋代赦宥制度。

      一、《歷代名臣奏議》與赦宥制度

      (一)《歷代名臣奏議》簡介

      《歷代名臣奏議》成書于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是由楊士奇、黃淮等人編著而成,目前流傳的主要版本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永樂本,這個版本也是《歷代名臣奏議》目前最好、應(yīng)用最廣的版本。此外還有四庫全書的影印版,此本即抄錄永樂本,但是書中文字在抄錄時多有篡改,但對該書流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歷代名臣奏議》是中國從商朝到元朝歷代名臣的奏議匯編,全書共計350卷,收錄了近萬篇奏議,書中將奏議分為了君德、圣學、孝親、敬天、郊廟、法祖、儲嗣、宗室、經(jīng)國、用人、選舉等64門,涉及了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法律制度、軍事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v觀名臣奏議,其中雖然不乏臣子對于皇帝的歌功頌德,但其主要部分還是臣子與皇帝談?wù)搰艺?wù),向帝王諫諍的意見書。群臣可以通過奏議批評朝政中存在的問題,為皇帝排憂解難,提供決策依據(jù),在國家治理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錢穆先生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單就中國歷史論,如今所傳歷代名臣奏議之類,便是一項極該重視的材料”。這些名臣奏議之所以可以長期保留,流傳至今,是因為可以反映某制度實施時期當時有關(guān)各方的意見,使我們更加客觀地評論某一代的政治制度。

      在《歷代名臣奏議》中收錄宋代部分的奏議約占全書的七八成,是整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為宋代的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據(jù),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赦宥》門為《歷代名臣奏議》的第218卷,共收錄了47篇奏議,其中宋代奏議26篇,其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各大臣對于宋代赦宥制度的看法和一些建議,以及針對一些個案赦免之事的討論。

      (二)赦宥制度概述

      關(guān)于赦宥,史料中有大量的文獻記載,《易·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這是史書對于“赦宥”的最早記載?!渡袝に吹洹罚骸绊驗?zāi)肆赦。”傳:“眚,過。災(zāi),害也。肆,緩也。過而有害者緩釋之?!笔瑁骸叭暨^誤為害,原情非故者,則緩縱而赦放之?!敝熳釉唬骸把圆恍叶|罪者則肆而赦之,此法外之意也。”邱溶加注說:“此萬世言赦罪者之始?!辈贿^此時的赦宥范圍較小,大多局限于過失犯罪,并不能稱之為一種制度,但這也說明早在夏商周三代之時,我國就有了赦宥制度的雛形。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赦宥進一步發(fā)展,赦宥范圍越來越寬泛。魯莊公“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明代政治家丘浚認為這是后世大赦天下的淵源,但此時的赦宥仍有些隨意,缺乏與之相關(guān)的律令規(guī)范,并非常制。至秦代由于推行法家思想,不釋恩澤,反對推行赦宥,后秦二世為了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緩和社會矛盾,才被迫大赦天下。發(fā)展至漢代,赦宥制度逐步確立,赦宥次數(shù)大幅增長,形式更加多樣,事由更加繁多,并且內(nèi)容也更加豐富,沈家本在《歷代刑法考》中言“自漢以后,遂為常法矣”。唐代赦宥制度發(fā)展逐漸成熟,赦宥的種類區(qū)分更加細化、對于赦宥罪行劃定以及量刑標準在《唐律疏議》中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界限更加清晰。在唐代,赦宥制度逐漸發(fā)展成為君主推行政策、貫徹意志的統(tǒng)治手段。到了宋代,赦宥制度進一步完善,并發(fā)展至頂峰,赦宥次數(shù)遠超前代,種類也十分豐富,有大赦、曲赦、德音、減降、特赦、赦徒、錄囚等多種形式。宋代赦宥制度的特點也十分鮮明,簡單地概括就看是次數(shù)多,并且更加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

      二、宋代赦宥制度的特點

      (一)赦宥活動更加頻繁及原因分析

      宋代赦宥活動十分頻繁,這從《歷代名臣奏議》宋代各位大臣的奏疏中不難發(fā)現(xiàn)。嘉祐四年擔任知制誥劉敞在其奏議中說:“去年閏月,已曾減降,尚未半年,復(fù)行此恩?!狈舵?zhèn)也曾上奏說:“屬者京師及畿輔歲一赦,而去歲再赦,今歲三赦?!睆淖嘧h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不到一年中接連實施赦宥,可見當時赦宥活動的頻繁。據(jù)相關(guān)學者統(tǒng)計,兩宋三百余年,頒布赦宥總次數(shù)高達近700次,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

      歷經(jīng)五代十國的動亂時代,宋代在建朝之初就十分重視法制建設(shè),編訂《宋刑統(tǒng)》,不斷完善法制制度,這就導致了宋代立法頻繁且十分嚴苛。但宋代統(tǒng)治者寬仁為治,推行恤刑慎刑的思想,“國家素尚寬仁,數(shù)下赦令,或一歲之間,至于再三”。

      宋代統(tǒng)治者將赦宥與推廣恩澤結(jié)合起來,作為推行“德治”,標榜“仁政”的一項政治措施。他們認為頻繁赦宥可以緩解宋代刑罰嚴苛的弊端,緩解社會矛盾,以達到維護統(tǒng)治的目的。宋代科舉興盛,許多底層文人因科舉步入仕途,他們受儒家思想影響,也極力倡導仁政,范祖禹曾上書說:“今因初郊,宜以為仁政之始。圣人順動,云行雨施,刑清民服,此其時也。伏望圣慈防而不疑,特降睿旨,于將來赦書行下,使百姓曉然知二圣天地涵養(yǎng)無私之德,不獨視此諸郡如夷貊之人?!痹僬撸未忮锻殡S推恩百官,大多數(shù)官員希望因赦宥而加官晉爵,兩宋官員對赦宥制度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帝王赦宥的頻繁實施。

      (二)赦宥制度逐漸規(guī)范化

      宋代赦宥制度在赦宥時機和赦宥內(nèi)容上較前代更加規(guī)范。郊祀大赦在宋代發(fā)展成為定制,并且時間也固定了下來。“宋自祖宗以來,三歲遇郊則赦,此常制也。世謂三歲一赦,于古無有?!彼抉R光也上書說:“況今國家三年一郊,未嘗無赦,每歲盛夏,皆有疏決?!苯忌獾却蠖Y赦的常制固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宋代的頻赦。

      錄囚始于漢代,但發(fā)展至宋代才具有很強的赦宥功能,并且逐漸規(guī)范化,是宋代赦宥的一種重要形式。宋代的錄囚主要是皇帝親自錄囚,并且錄囚時機相對固定,這也是宋代赦宥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在蔡襄的奏議中提到:“盛夏之月陛下親慮京師系囚,令天下負罪者減降,便從輕典?!笨梢娙首谠谑⑾闹畷r親自錄囚,從側(cè)面反映出錄囚時機相對固定?!白允瞧詈⑹罨蛴暄┥皂m親錄系囚,多所原減。諸道則遣官按決,率以為常,后世遵行不廢,見各帝紀?!边@說明在寒暑時候錄囚已經(jīng)成為慣例。

      三、對宋代赦宥制度的評價與討論

      錢穆先生曾說:“要講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須知道在此制度實施時期之有關(guān)各方意見之反應(yīng),這些意見才是評判該項制度的真憑實據(jù)和真意見?!奔礊闅v史意見。在《歷代名臣奏議》中,身處該時代的許多大臣都對宋代赦宥制度的利弊得失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宋代赦宥頻繁問題的討論

      從《歷代名臣奏議》中收錄的奏議來看,宋代大部分官員認為頻繁赦宥對國家治理危害極大。如司馬光認為:“赦者害多而利少,非國家之善政也?!彼赋觯骸盎糌澘v,大為奸利,悍民橫暴,侵侮善良。百千之中,敗無一二,幸而發(fā)露,率皆亡匿,不過周歲,必遇赦降,則晏然自出,復(fù)為平人?!弊锓副话l(fā)現(xiàn)只要其藏匿起來,不到一年,就會得到赦宥,逃脫法律的制裁。過多的赦宥無法讓法律發(fā)揮懲惡揚善的作用,反之成為助紂為虐的工具,這對于受害者和那些向善的平民有害而無利。龐籍對于赦宥頻繁的問題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上書說:“以為赦者,政教之大患,不可以常用?!彼J為,“有罪者,宥之未必自新也;被苦者,抑之未必無怨也。不能自新,將復(fù)為惡;不能無怨,將悔為善。一赦而使民悔善復(fù)惡,故以為政教之大患也”。周表臣也認為:“蓋古者赦過宥罪,行于過失遺亡而不以惠人。陷于刑辟者,非盜人貨財,則脅弱暴寡者也。使為盜者蒙釋,則其主必憤疾;使眾強者被宥,則寡弱必無訴……此非一日也,國家何姑息于此而赦之乎?”頻繁赦宥不能使罪犯接受應(yīng)有的懲罰,他們不會悔過自新,被赦免后繼續(xù)作惡,那些受害者也會再次受到傷害,容易激起民憤。有些本來就心存善念的百姓看到那些罪犯輕而易舉就逃脫法律的懲罰,也開始有了作惡的念頭,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

      蔡襄曾在奏議中提到:“夫法者,天下大公之本也,故罪有小大,法有輕重。今所麗者大罪,而所處者輕法。以非其罪邪,雖輕法不得施,安在降其等乎?”他認為在赦宥實施的過程中“貧弱者多負冤,而富強者多蒙宥,為惠甚小,而其蠧甚大,非有補于治體也”。司馬光也認為:“夫赦者,誠非致治之道,然朝廷若能永無赦令,使有罪者必刑,則人知恐懼,莫敢犯矣。今既數(shù)下赦令,而使大罪得免,小罪被刑,經(jīng)赦者其罰重,不經(jīng)赦者其罰輕,臧否糾紛,使百姓何所取信哉!”宋代頻繁的赦宥并沒有真正惠及平民百姓,反而失去了公信力,破壞了法令的公正性、穩(wěn)定性,損害封建法律制度的公正與權(quán)威。

      宋代赦宥如此頻繁也得到了部分官員的支持。除了之前提到的赦宥可以使官吏無功而升遷,還可以緩解法律嚴苛的弊端,緩和階級矛盾。趙元鎮(zhèn)曾上書說:“欲望圣慈依昨來建州平范汝為體例,特降曲赦,或止降詔書,貸其往咎;及應(yīng)干優(yōu)恤等事,并檢舉施行。如此,則人獲安業(yè),盜賊潛消矣?!彼未越ǔ蹙兔媾R外部勢力的挑戰(zhàn),后來更是盜賊眾多,農(nóng)民起義頻繁,面臨內(nèi)憂外患。他認為通過赦宥這些賊寇被赦免并且得到優(yōu)待,他們可以改過自新,珍惜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從此遵紀守法,這有利于營造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洪遵也上書說:“臣愚欲望圣慈,令有司看詳,凡天下兇惡強盜及雜犯殺人,罪應(yīng)至死而赦之者,量地里遠近分配大軍。不惟可免逋亡,異日生患,而此徒輕生好殺,既隸軍伍,知有洗心自新之路,稍加閱習,必樂為用。”將那些賊寇赦免并且將他們安排到軍隊嚴加管束,可以充實國防,防止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

      宋代赦宥形式豐富除了大赦之外,還有德音、曲赦、錄囚等多種形式,并且宋代赦宥多伴隨加恩百官、優(yōu)賞諸軍等恩賞。大赦時加恩百官自宋太祖建國之初就已經(jīng)開始了。優(yōu)賞諸軍則開始于五代十國時期,沈家本曾講:“五季之時,每逢恩赦,軍士并有賞給。宋承其弊,遂為國用之一大宗,理財治軍,均受其牽制之害?!彼未匾u了這種做法,再加上有時赦宥實施范圍大小不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導致加恩百官、優(yōu)賞諸軍等恩賞會出現(xiàn)不公平的現(xiàn)象。范鎮(zhèn)對此問題曾上書說:“屬者京師及畿輔歲一赦,而去歲再赦,今歲三赦,京師兵士又得再緡錢……今防秋備塞之人,無慮五六十萬,使聞京師端坐而受賜者,能不動心哉。”李綱也有相同的見解:“陛下登極,曠蕩之恩獨遺河北、河東,而不及勤王之師,天下觖望。夫兩路為朝廷堅守,而赦令不及,人皆謂已棄之,何以慰忠臣義士之心?”這種內(nèi)外不均的恩賞勢必會造成民眾及士兵心理的不平衡,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頻繁赦宥導致官員與將士的濫賞,會使國家的財政負擔沉重,嚴重影響了國家經(jīng)濟、軍隊方面的發(fā)展。范鎮(zhèn)認為應(yīng)該“罷兵士之特賜錢者,以均內(nèi)外,以防后患,而使民力得寬裕于財也”。這樣才有利于宋代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二)針對宋代災(zāi)異降赦的討論

      宋代統(tǒng)治者把旱災(zāi)、水災(zāi)、日食、地震、星變等自然災(zāi)害或者天文之異的原因歸結(jié)為其政治得失,所以每當災(zāi)異出現(xiàn)時,必然頒布赦令,緩解災(zāi)情。周表臣上書說:“臣伏見國家每因天文之異,水旱之災(zāi),大則行德音于天下,小則曲赦于四京?!睆闹鼙沓嫉淖嗍柚形覀兛梢钥吹?,統(tǒng)治者希望通過推行赦宥,消弭災(zāi)異,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周必大也曾上書說:“臣竊見月初陛下以霖雨過多,親發(fā)德音,分遣御史提點刑獄,疏理囚系,將諸路杖罪以下與夫干系之人并從釋放。命令一頒,旋即晴霽,天高聽卑,應(yīng)若影響?!鄙忮洞_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災(zāi)異之害,也得到了一部分的大臣的擁護。但是有一些大臣對災(zāi)異時期頻繁赦宥持反對意見。熙寧七年,三月不雨,皇帝因為大旱想要降赦,當時已經(jīng)發(fā)布了兩次赦令,王安石奏曰:“湯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jié)與?若一赦三赦,是政不節(jié)矣,非所以弭災(zāi)也。”王安石認為頻繁頒布赦令并不是緩解災(zāi)情的辦法,反而會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周表臣也認為頻繁發(fā)布赦令對于國家治理危害極大。他希望“朝廷或遇災(zāi)異,求古明王所以應(yīng)天之道,或修法度政事之未備者,或求惠民濟眾之未至者,或舉擢有道德才行而隱晦于下位者,或出宮嬪之間執(zhí)事嵗深與無職掌掃灑而幽閉者……惟陛下博求行之以應(yīng)變,而赦不妄下,庶乎使寇賊奸宄無不息矣”。

      雖然有官員認為頻繁赦宥并不是緩解災(zāi)異最好的辦法,但是通過赦宥帶來的一系列政策確實減少災(zāi)異造成的破壞以及損失,有利于幫助受災(zāi)百姓緩解災(zāi)情,安撫百姓恐慌的情緒,促進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

      四、結(jié)語

      《歷代名臣奏議》中收錄的宋代關(guān)于赦宥制度的奏議,雖然會受到其階級和時代的影響,他們的觀點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這些奏議也較為真實地反映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諸位大臣對于頻繁赦宥的意見。頻繁赦宥確實給宋代的社會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危害,它破壞了社會公平性和法律公正性,損害了法律的權(quán)威,同時也加劇了宋代的財政負擔,受到了當時許多大臣的批判。盡管如此,赦宥制度并沒有因此而廢除,它的積極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赦宥制度可以彌補宋代的法律缺陷、緩解災(zāi)異之害,對維護宋代的統(tǒng)治秩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沈家本.歷代刑法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219.

      [4]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于飛虎.宋代赦宥制度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7.

      [6]王婉.從《歷代名臣奏議》看宋代慎刑思想[D].長春:吉林大學, 2017.

      [7]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lián)書店,2001:6-8.

      [8]郭艷艷.宋代赦書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1.

      [9]竇儀,等.宋刑統(tǒng)[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10]郭東旭.宋朝法律史論[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張耘華(1999-),男,河南鶴壁人,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學。

      猜你喜歡
      宋代
      生熟無界:羈縻政策視域下的族群互融
      淺談宋代哥窯“金絲鐵線”之美
      臘八粥在宋代汴京的創(chuàng)制及后代的變異
      宋代女子纏足的特點及其成因探析
      學理論·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6:25:19
      探究宋代翻異別勘制度的現(xiàn)代司法借鑒
      以《全宋詞》為藍本看宋代歌妓詞人及其詞作
      文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8:52:33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人民論壇(2016年30期)2016-12-05 14:50:11
      淺談宋代瓦子勾欄的興盛及對書會形成與發(fā)展的影響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福州市| 庆安县| 永济市| 茂名市| 隆昌县| 台江县| 广饶县| 南汇区| 乌鲁木齐市| 崇礼县| 汪清县| 桦川县| 普陀区| 巴东县| 和顺县| 阳城县| 淳安县| 万山特区| 苏尼特右旗| 克拉玛依市| 泰和县| 通江县| 清涧县| 烟台市| 霍林郭勒市| 大城县| 桦甸市| 西林县| 西畴县| 那曲县| 城口县| 西畴县| 普兰店市| 长白| 禄劝| 夏邑县| 曲阳县| 大竹县| 南涧| 富锦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