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探析手機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2023-11-21 07:59:17王琳璐譚華玉
      科學咨詢 2023年19期
      關鍵詞:學風教學模式大學生

      王琳璐,譚華玉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925)

      學風建設是教學和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習風氣。優(yōu)良的學風不僅能夠提升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而且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在互聯(lián)網時代,智能手機等多種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許多教育工作者對此表示擔憂,因為他們認識到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為方便表述,下文中將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統(tǒng)稱為手機)對大學生學習和高校學風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手機對大學生的成長和高校學風建設是否真的只有負面影響而無任何積極作用呢?在筆者看來,手機作為科技發(fā)展的產物,作為一種輔助工具,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其最終影響取決于使用手機的個人。

      一、大學生使用手機的現(xiàn)狀與應對措施

      (一)大學生使用手機的現(xiàn)狀

      2021年8月27日,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fā)布了第4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了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了2 175萬,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了71.6%。在全國范圍內,幾乎每位在校大學生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我們日常的觀察也發(fā)現(xiàn),手機的使用確實占據了學生的一部分時間。在上課、班會、講座、培訓等各種場合,我們都能看到很多學生沉迷于手機,這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xiàn)象。有的學生甚至因為過度使用手機,出現(xiàn)課前沒時間預習、課堂上沒心思學習、課下沒精力復習的“三沒”問題。過度使用手機除了會對學習產生不良影響外,手機上的各種詐騙活動,如校園貸款、虛假交友等,也會對大學生的信息安全、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構成威脅。

      (二)為消除手機對教學的影響采取的措施

      針對手機對課堂教學和學風建設產生的不良影響,不同高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為限制學生的措施和針對教師的措施。

      1.限制學生的措施

      為減少手機使用對大學課堂的影響,各高校采取了多種辦法,軟硬措施雙管齊下。在硬性措施方面,有些高校規(guī)定學生在上課之前必須將手機集中存放,還有學校用上交的手機進行簽到考勤。然而,對抗措施也隨之而來,一些學生為了繼續(xù)在課堂上使用手機,準備了兩部甚至三部手機。學校采取這些措施無法阻止學生使用手機,反而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只有一部手機的學生,盡管手機已上交,但他們的思維仍然集中在手機上,他們會盯著放手機的位置,頻繁地查看時間,難掩度日如年的無奈。在軟性措施方面,一些學校對教學區(qū)域進行了無線信號屏蔽,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杜絕學生使用手機。然而,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學生可能會提前下載視頻或游戲,然后在課堂上繼續(xù)使用手機。這種措施不僅沒有減輕手機對教學的影響,而且可能會對教師在多媒體授課過程中使用在線資源造成影響。

      2.針對教師的措施

      有人將學生上課玩手機歸因于教師講的課不夠精彩,至少無法與手機里的內容相媲美。這部分人的重點是要讓教師把課講得更加精彩,爭取使課堂更具吸引力。這種想法的出發(fā)點是正確的,但在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都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無論是在多樣性、趣味性還是及時性方面,教師傳授的知識都難以與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相抗衡。雖然教師可以通過幽默、風趣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授課風格來吸引學生認真聽課,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教師畢竟是少數。目前,娛樂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容易獲得,教師并非演員,教育不是娛樂。因此,教師不應將娛樂元素視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吸引學生聽課的關鍵要素[1]。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將手機帶入課堂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xiàn)實。在管理大學生使用手機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大禹治水的原則,采取疏導的方法,使手機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輔助工具,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提供服務,并發(fā)揮其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手機的作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的時代變遷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學模式,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模式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而不斷演進。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系統(tǒng)中的多個要素都經歷了顯著變革,其中變化最為顯著和積極的就是人類科技迅猛發(fā)展引起的教學媒體的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的變化[2]。

      (一)教學模式上的變化

      教學模式經歷了多次顯著變革。從私塾式小規(guī)模教育到公辦學校的相對大規(guī)模教育,從傳統(tǒng)面對面教學的實體教室到在線教育中的虛擬教學環(huán)境,從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到新興的教育方式(如“翻轉課堂”“對分課堂”和“MOOC”)等蓬勃興起,都是教學模式的變革歷程。

      (二)學習模式上的變化

      學生的學習模式也在持續(xù)變化中。在知識獲取方面,學生不再僅依賴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而是可以多途徑、多來源地獲取知識。在學習時間方面,學生不再受限于課堂時間,而可以自行選擇錄播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內容方面,學生能夠更自由地選擇學習的內容。在學習進度方面,學生不再被動地跟隨教師的進度和速度,能夠根據自身情況掌握學習進度和速度。這些變革的實現(xiàn)得益于科技的進步,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實際需求和時代發(fā)展需求。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個體,都應順應這一趨勢,適應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變化,努力實現(xiàn)個人和集體的成長,而非在保守中抱怨,或在憂慮中因噎廢食。

      三、手機的使用對高校學風建設是一把“雙刃劍”

      (一)手機具有破壞學風建設的特性

      如上文所述,手機的使用可能會帶來“校園貸”“刷單”等詐騙風險。手機快捷的信息搜索和傳播功能在滿足大學生快節(jié)奏生活的同時,也容易導致時間和信息資源的碎片化。內容誘人、形式花樣百出的短視頻不僅占用了大學生的寶貴時間,而且可能令其陷入“無聊時刷視頻,刷完視頻覺得更加無聊,再繼續(xù)刷視頻”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中。有研究甚至認為短視頻還可能破壞青少年的注意力,甚至損壞大腦的某些區(qū)域[3]。因此,手機的應用破壞了學風建設,其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二)手機也具有在學風建設上發(fā)揮積極作用的潛質

      相關學者對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手機應用是實現(xiàn)時代變革的重要支持。通過手機上豐富的網絡資源,教師和學生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學習機會。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幾乎每人擁有一部手機。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長平均在5小時左右,這說明手機參與課堂教學已成為時代趨勢。尤其在疫情期間,手機在幫助高校開展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保證了教育的連續(xù)性,讓大學生順利地做到了“停課不停學”。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評估手機的價值,積極挖掘其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4]。

      四、在學風建設中發(fā)揮手機積極作用的途徑

      我們已經認識到手機在學風建設中扮演著“雙刃劍”的角色。從已采取的手機控制措施來看,一味地封堵和限制手機不僅難以取得理想效果,而且與時代發(fā)展背道而馳。從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的變遷來看,手機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手機這一時代產物,在減少其消極作用的同時,發(fā)揮其積極作用,為建設更加優(yōu)良的學風貢獻力量。

      (一)在教學過程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手機的輔助作用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手機的軟件不斷優(yōu)化升級,APP的功能也日益強大,其中包括了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功能。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設計,將教學過程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移到手機上進行,從而將手機從干擾課堂的工具轉變?yōu)榉e極輔助課堂的工具。

      1.在課前準備上

      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利用手機應用和課堂輔助軟件向學生提供預習資料、推薦學習資源,并設置導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借助在線資源來彌補學習上存在的不足,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2.在課程進行中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手機的定位功能進行考勤簽到,這不僅可以節(jié)約傳統(tǒng)課堂考勤所需的時間,而且能夠有效減少代簽情況的發(fā)生。同時,在課程進行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互動平臺設置提問環(huán)節(jié),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這不僅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保持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專注度,提高課堂參與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在課程結束后

      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繼續(xù)通過互動平臺發(fā)布PPT和其他學習資料,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討論結果,推送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彌補知識漏洞,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布置和批改作業(yè),發(fā)布答案和解析,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擴大課后作業(yè)的范圍,提供相關的延伸閱讀材料和前沿研究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和探索空間,力求因材施教,發(fā)揮每位學生的潛力。

      (二)雙管齊下,做好教師的“信息輸入”與學生的“信息輸出”

      通常情況下,我們將課堂中的聽講、閱讀、視聽、示范/演示等信息獲取方式稱為“輸入式學習”,而將討論、實踐、教給他人、立即應用等學習方式稱為“輸出式學習”。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輸入式學習”,這確實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然而,研究表明,與“輸入式學習”相比,利用“輸出式學習”方式學習的學生不僅對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所獲得的信息更持久[5]。因此,“輸出式學習”和“輸入式學習”這兩種信息獲取方式都在大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提高教師“信息輸入”的不可替代性

      盡管學生身處信息爆炸時代,可以輕松獲取各種信息資源,但仍然需要參加學校的課程學習,這是因為深入、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新知識通常難以通過網絡資源獲得。教師能夠通過深入淺出的解釋、積極的互動討論以及有針對性的答疑和實踐來實現(xiàn)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目標。因此,教師“信息輸入”的不可替代性越強,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就越少。

      2.引導學生的“信息輸出”,提高學習主動性

      大學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而這方面一直是傳統(tǒng)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6]。在學生完成某些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利用手機的功能,通過錄制音頻或視頻來呈現(xiàn)所學內容,扮演小老師的角色。解釋和教授知識的過程也是深度理解知識的過程,通過向他人傳授知識,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明白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這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體現(xiàn)了“費曼學習法”的核心思想。

      五、結束語

      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正在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手機的使用給高校的學風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然而,手機是一把“雙刃劍”,高校限制學生使用手機并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與時俱進才是更好的選擇。教師通過巧妙地設置教學任務,充分利用手機的功能和網絡資源,可以讓手機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輔助工具,成為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同時,手機在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使用可以引導學生從“輸入式學習”向“輸出式學習”轉變,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高校要采取措施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加強學風建設。

      猜你喜歡
      學風教學模式大學生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輔導員視角下的“抓學風”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陳嘉庚精神與“誠毅”學風的形成
      關于改進高校學風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0
      大學學風建設探究
      余庆县| 南皮县| 湾仔区| 布尔津县| 嵩明县| 扎囊县| 资源县| 丰县| 广南县| 井陉县| 射洪县| 鹤山市| 成武县| 铁力市| 平凉市| 宜君县| 遂平县| 房山区| 叶城县| 大关县| 乌兰察布市| 嘉义市| 涿鹿县| 井陉县| 锦屏县| 湖州市| 密山市| 无锡市| 刚察县| 讷河市| 闸北区| 静安区| 山阳县| 自贡市| 繁昌县| 左云县| 衡阳县| 永寿县| 平山县| 昆山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