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看動詞/形容詞的義項劃分

      2023-11-21 22:36:12侯瑞芬
      辭書研究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語義特征形容詞

      侯瑞芬

      摘 要 詞語之間存在著語義選擇限制,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也會影響動詞/形容詞的語義,從而影響動詞/形容詞義項的劃分。“具體事物—抽象事物”“生物—非生物”“人—動物/植物”是對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具有明顯影響的名詞的語義特征,這些語義特征容易識別,相對客觀,也與動詞/形容詞的語義發(fā)展有一定對應(yīng)關(guān)系,可以作為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的一個線索。

      關(guān)鍵詞 名詞;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語義特征

      一、 引 言

      義項劃分是辭書編纂的重要工作,但科學地劃分義項并不容易,符淮青(1981)指出,“確定義項是詞典編纂中遇到的最復雜的問題之一”。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義項劃分的科學方法。

      劃分義項有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排除個別(偶然、臨時)因素,抽象一般義;排除詞句因素,抽象詞素義;排除政治術(shù)語因素,抽象固有義;排除重疊、遺漏因素,抽象完整義;排除含混因素,抽象準確義”(黃建華 2001)117。這些原則指明了義項劃分的大方向,但是義項劃分的具體操作方法一直沒有明確,直到語言信息處理在詞義消歧方面遇到困難。肖航(2010)指出“詞典中多義詞的義項之間存在重疊、相離、包含等關(guān)系,這些關(guān)系對詞義的準確區(qū)分帶來不利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詞義區(qū)分線索不足、義項缺失等形式,降低了詞義區(qū)分的準確率和可操作性?!泵鎸φZ言信息處理對義項劃分提出的新要求,人們從詞語的句法行為和語義特征入手,尋找劃分義項的可操作方法,取得了不少進展(吳云芳等 2005,2006;蘇新春 2014;李安等 2016)。但辭書編纂和信息處理所用的義項劃分有著不同的對象和目標,自然也應(yīng)該有不同的原則和方法。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xiàn)漢》)第5版全面標注詞類,曾造成不少義項分合的變化,在第6版和第7版又對義項做了一些增補和調(diào)整,我們對比第5版和第7版,將第7版增補的動詞和形容詞義項作為研究對象,從它們所搭配的名詞語義特征入手,分析搭配名詞對動詞和形容詞義項劃分的作用,希望能找到一個相對客觀、易于操作的義項劃分方法,為詞典編纂提供參考。

      二、 名詞語義特征與動詞/形容詞的意義變化

      趙應(yīng)鐸(1995)指出,“從詞與詞的組合入手來劃分多義詞的義項不失為一種較為可行的而又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據(jù)能和一個多義詞進行組合的詞所反映出的客觀事物的類別來進行多義詞義項劃分”。

      我們知道,詞匯不是獨立存在的,語言中的詞都是按一定規(guī)則與其他詞組合在一起的。詞匯的意義也在與別的詞的組合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一個詞組合搭配的對象不同,它的意義也會有所變化,詞匯意義的不同正是通過它們的不同組合搭配體現(xiàn)出來的。

      這種組合搭配包括語法組合和語義組合。義項的增補有時候是因為語法組合搭配的不同,比如:

      搞笑 ɡǎoxiào〈方〉(動)制造笑料,逗人發(fā)笑:不要采取庸俗手法~|一味~的節(jié)目,效果不會好。(《現(xiàn)漢》第5版)

      搞笑 ɡǎoxiào ①(-∥-)(動)制造笑料,逗人發(fā)笑:不要采取庸俗手法~|一味~的節(jié)目,效果不會好。②滑稽可笑:這個相聲太~了。(《現(xiàn)漢》第7版)

      《現(xiàn)漢》第5版“搞笑”只標了動詞的用法,第7版增加了形容詞的義項。這種因語法組合搭配的不同而分立不同義項是義項劃分的通行做法,但我們主要從語義組合的角度來找尋義項劃分的線索。

      (一) 動詞、形容詞的語義非自足性

      名詞、動詞和形容詞是漢語的三個基本詞類,大致來說,名詞表示事物,動詞表示動作,形容詞表示屬性。為什么要從名詞的語義特征入手考察動詞、形容詞的義項?因為動詞、形容詞的語義具有非自足的特點。“所謂語義的非自足,是指詞語意義的存在與表達必須依賴于其他詞語單位才能完成的現(xiàn)象?!保T海霞 2018)154

      語義自足與非自足的概念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他把語詞劃分為實體、數(shù)量、性質(zhì)、關(guān)系、地點、時間、姿態(tài)、狀況、活動和遭受等10種范疇,實體是自足的本源范疇,其他9種范疇是非自足的他源范疇,要么存在于實體之中,要么依附于實體(亞里士多德 2003)26-27。名詞(主要是具體名詞)與實體相對應(yīng),語義自足,而動詞和形容詞并非如此,它們的意義必然與名詞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因為動作和性質(zhì)必然與實體相聯(lián)系而存在。比如對“買”的語義理解一定涉及“人”和“商品”,而“人”和“商品”的理解不依賴于“買”;同樣,“酥脆”的語義理解一定涉及“食物”,而“食物”的理解不依賴于“酥脆”。

      動詞、形容詞語義的非自足性促使人們關(guān)注它們與名詞的關(guān)系。動詞和形容詞意義的變化也經(jīng)常會在與其組合搭配的名詞的語義上有所體現(xiàn)。王惠等(2006)指出,“如果一個詞的多個義項屬于不同的語義類,那么它們在句子中所受到的組合限制也相應(yīng)地不同。對動詞來說,主要表現(xiàn)在動作的發(fā)出者、動作對象的差異上;對形容詞而言,則是修飾對象的語義類不同” 。李安、蘇新春(2016)也發(fā)現(xiàn),“肢體動作”類主要作用于“具體物和生物”類,“管理”類主要作用于“抽象事物和生物”類,而“自然現(xiàn)象變化”類主要作用于“具體物、抽象事物和時空”三個類。

      名詞的語義特征是我們認識動詞、形容詞意義發(fā)展變化的一個窗口,給我們區(qū)分動詞、形容詞的不同意義提供了線索,可以作為我們劃分動詞、形容詞義項的重要參照。

      (二) 名詞的語義分類

      詞匯語義網(wǎng)絡(luò)是層層分級的系統(tǒng),“現(xiàn)代漢語語義詞典”將名詞分為“具體事物、抽象事物、過程、時間、空間”五個大類,下面又進一步分了一些小類(王惠等 2006)。如

      圖1所示:

      應(yīng)該說這并不是對事物平衡而嚴格的分類,分類的粗細程度也不同,它是一種著眼于語法分析的語義分類,“分類的深度與廣度取決于語法分析的需要”(王惠等 2006)。語義的不同層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從范疇論的角度看,這個名詞分類系統(tǒng)第一層次中的“過程、時間、空間”是非自足的,“事物”,尤其是“具體事物”才是自足的,是動作行為和性質(zhì)狀態(tài)所依存的實體。相比其他語義對立,“具體事物—抽象事物”的對立對動詞、形容詞意義的影響更為重要。

      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都有進一步的分層,與抽象事物相比,具體事物對動詞、形容詞意義的影響更大?!熬唧w事物”的下層分類“生物—非生物”以及“生物”的下層分類“人—動物/植物”的對立是生命度的體現(xiàn)。而生命范疇是語言的基本范疇之一,語言中的很多現(xiàn)象都可以從生命度的角度找到答案,動詞、形容詞的意義也與生命度緊密相關(guān)。袁毓林(1991)把動詞分為述人動詞和非述人動詞,述人動詞可以進入祈使句而非述人動詞不可以。王玨(2004)將形容詞分為無生形容詞、有生形容詞和共相形容詞。無生形容詞只能與無生詞語結(jié)合,有生形容詞只能與有生詞語結(jié)合,共相形容詞既能與有生詞語結(jié)合,也能與無生詞語結(jié)合。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從自身出發(fā)并以自身為中心的,我們關(guān)注人和物的不同,也關(guān)注人和動物的不同,雖然人也是動物的一種。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不同,動物和植物的不同對我們似乎就沒那么重要了,這在詞語的釋義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

      馴化 xùnhuà野生動物、植物經(jīng)人工長期飼養(yǎng)或培育而逐漸改變原來的習性,成為家畜、家禽或栽培植物。

      雜交 zájiāo不同種、屬或品種的動物或植物進行交配或結(jié)合。可分為天然雜交和人工雜交、有性雜交和無性雜交、遠緣雜交和種內(nèi)雜交等。

      分娩 fēnmiǎn①生小孩兒。②生幼畜。

      撫育 fǔyù①照料、教育兒童,使健康地成長:~孤兒。②照管動植物,使很好地生長:~幼畜|~森林。

      (《現(xiàn)漢》第7版)

      “馴化野生動物”和“馴化植物”不會分立義項,“動物雜交”和“植物雜交”也不會分立義項,但“人分娩”和“動物分娩”會分立義項,“撫育人”和“撫育動物”也會分立義項。

      三、 從搭配名詞語義特征看動詞/形容詞義項的劃分

      《現(xiàn)漢》第6版和第7版修訂過程中增補了1000余個義項,其中227個動詞增補了動詞義項,58個形容詞增補了形容詞義項,這些增補的義項較為清晰地反映了編纂者義項劃分的理念,可以給我們提供義項劃分的線索,幫助我們更科學地劃分義項。

      對形容詞而言,名詞是性質(zhì)描寫的對象;而對動詞而言,名詞往往是動作的發(fā)出者或者動作的對象,大致相當于句子的主語或賓語。通常來講,賓語跟動詞的關(guān)系更為緊密。因此,我們首先考察動詞的賓語,在動詞不帶賓語或者無法根據(jù)賓語的語義特征劃分動詞義項時,再考察主語的語義特征。這285個動詞/形容詞新增義項與搭配名詞語義特征的相關(guān)性統(tǒng)計情況如表1所示:

      可以看到,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較大程度影響著動詞和形容詞義項的劃分,71.37%的動詞義項增補可以從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找到線索,82.76%的形容詞義項的增補可以從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找到線索。與動詞相比,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對形容詞義項的劃分影響更大,這是因為性質(zhì)一定是依附于事物而存在的,沒有不跟事物相聯(lián)系的性質(zhì),形容詞義項的分合主要跟它所依附的事物相關(guān);而動詞義項的分合不僅跟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和動作作用的對象相關(guān),還跟動作行為的方式、強度、原因、影響等相關(guān)。

      吳云芳等(2005)發(fā)現(xiàn)“動詞對賓語的選擇限制一般遵從上下位的語義關(guān)系”,也就是說,當上位類滿足特定動詞對賓語的選擇限制時,下位類也都滿足該動詞對賓語的選擇限制。我們在分析名詞特征對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的影響時,也是自上而下進行的。也就是說,當名詞的上位語義特征能反映動詞/形容詞意義的差異時,我們就不再分析下位語義特征;如果名詞的上位語義特征不能反映動詞/形容詞意義的差異,我們就繼續(xù)分析名詞的下位語義特征。通過上位語義類劃分義項的動詞遠遠多于通過下位語義類劃分義項的動詞。比如“崇奉”:

      崇奉 chóngfèng(動)①信仰:~禮教。②崇拜:~圣人。(《現(xiàn)漢》第7版)

      “崇奉”表示“信仰”時賓語為抽象名詞,表示“崇拜”時賓語為指人名詞,但指人名詞的上位語義類是具體名詞,所以我們認為這里義項劃分對應(yīng)的名詞語義特征是“具體—抽象”的對立,而不是“生物—非生物”的對立。

      不同語義特征對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可以看到,整體來看,對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影響較明顯的名詞語義特征是“具體—抽象”,其次是“生物—非生物”的對立,“人—動物/植物”也有一定作用。

      搭配名詞的“具體”與“抽象”的對立往往對應(yīng)動詞、形容詞不同義項。如:

      正視 zhènɡshì(動)用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不躲避,不敷衍:~現(xiàn)實|~自己的缺點。

      (《現(xiàn)漢》第5版)

      正視 zhènɡshì(動)①用正眼看;正眼對著看:我心里發(fā)慌,不敢~她的眼睛。②用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不躲避,不敷衍:~現(xiàn)實|~自己的缺點。(《現(xiàn)漢》第7版)

      打架 dǎ∥jià(動)互相爭執(zhí)毆打:有話好說,不能~。(《現(xiàn)漢》第5版)

      打架 d?!蝚ià(動)①互相爭斗毆打:有話好說,不能~。②比喻有矛盾,不協(xié)調(diào):你說的話前后~。(《現(xiàn)漢》第7版)

      峭直 qiàozhí〈書〉嚴峻剛直:秉性~。(《現(xiàn)漢》第5版)

      峭直 qiàozhí〈書〉①陡峭直立:山峰~。②嚴峻剛直:秉性~。(《現(xiàn)漢》第7版)

      “正視”表示“用正眼看”時賓語為具體名詞,表示“用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時賓語為抽象名詞;“打架”表示“互相爭斗毆打”時主語是具體名詞,表示“有矛盾,不協(xié)調(diào)”時賓語為抽象名詞;“峭直”表示“陡峭直立”時修飾具體名詞,表示“嚴峻剛直”時修飾抽象名詞。搭配名詞是具體事物還是抽象事物,往往對應(yīng)著動詞/形容詞語義的具體和抽象,這種動詞語義從具體到抽象的發(fā)展是一種隱喻。

      同樣是具體名詞,“生物”和“非生物”的區(qū)分也對動詞/形容詞義項的劃分有一定影響,但這里的“生物”經(jīng)常是“人”。我們似乎更關(guān)注“人”和“物”的區(qū)別。如:

      作踐 zuò·jiɑn(口語中多讀zuó·jiɑn)糟蹋:~糧食|別~人。(《現(xiàn)漢》第5版)

      作踐 zuò·jiɑn(口語中多讀zuó·jiɑn) ①糟蹋:~糧食。②作弄;侮辱:別~人。(《現(xiàn)漢》第7版)

      流落 liúluò窮困潦倒,漂泊外地:~街頭|~他鄉(xiāng)|~江湖。(《現(xiàn)漢》第5版)

      流落 liúluò①窮困潦倒,漂泊外地:~街頭|~他鄉(xiāng)|~江湖。②(物品)流轉(zhuǎn)散失:兩件宮中珍品~到了民間。(《現(xiàn)漢》第7版)

      牛氣 niú·qi〈口〉形容自高自大的驕傲神氣。(《現(xiàn)漢》第5版)

      牛氣 niú·qi〈口〉①形容自高自大的驕傲神氣。②氣勢盛;實力強:他們公司這幾年十分~,產(chǎn)值一直在同行業(yè)中領(lǐng)先。(《現(xiàn)漢》第7版)

      “作踐”表示“糟?!睍r賓語是指物名詞,表示“作弄”時賓語為指人名詞;“流落”表示“流轉(zhuǎn)散失”時主語是指物名詞,表示“窮困潦倒,漂泊外地”時賓語為指人名詞;“牛氣”表示“自高自大的驕傲神氣”時修飾指人名詞,表示“實力強”時修飾指物名詞。指物名詞和指人名詞的不同對應(yīng)著動詞語義的不同,從物到人是一種擬人化的隱喻,而從人到物反映了人們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認知過程。

      就動詞來說,主語位置上名詞“生物—非生物”的對立對義項劃分的作用顯著,而賓語位置上名詞“具體—抽象”明顯的對立對義項劃分的作用顯著,呈現(xiàn)出明顯的標記顛倒現(xiàn)象。這是因為動詞的控制度與主語的生命度有共變關(guān)系,主語生命度高,動詞的控制力度就比較強,(王冬梅 2003)主語從生物到非生物,動詞的控制力度變化明顯,意義也容易發(fā)生變化。

      人和其他生物的區(qū)分對動詞/形容詞義項的劃分也有影響,如:

      晚熟 wǎnshú指農(nóng)作物生長期長,成熟較慢:~作物。(《現(xiàn)漢》第5版)

      晚熟 wǎnshú①農(nóng)作物生長期長,成熟較慢:~作物。②指人的生理、心理成熟較晚:男孩兒一般比女孩兒~。(《現(xiàn)漢》第7版)

      但人本身就是動物的一種,人和動物的區(qū)分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搭配名詞是人還是動物對動詞、形容詞義項的劃分是相對的。比如《現(xiàn)漢》第7版“捉弄人”和“捉弄動物”不分立義項,“撫育人”和“撫育動物”卻分立義項;“人吃食物”和“動物吃食物”不分立義項,但“人分娩”和“動物分娩”分立義項。義項劃分是對意義的分類,不同義項之間有相似性,也存在差異。當認為相似大于差異時,我們就會合并義項,反之,我們就會分立義項。

      四、 利用搭配名詞語義特征劃分義項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具體—抽象”“生物—非生物”“人—動物/植物”這三對語義特征對動詞/形容詞義項的劃分有較為明顯的作用,《現(xiàn)漢》的處理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但還存在一些義項劃分不合適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義項間界限不清、義項缺失和義項繁復。分析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可以幫助我們更為科學地劃分義項。

      詞典中義項糾纏不清的情況,往往是因為對搭配的名詞的分析不夠,而利用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可以使義項劃分更為清晰。比如“營造”:

      營造 yíngzào①經(jīng)營建筑:~住宅。②有計劃、有目的地造:~防護林|~氣氛|~優(yōu)雅的居住環(huán)境。(《現(xiàn)漢》第7版)

      這里第二個義項是“有計劃、有目的地造”,但“營造住宅”也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所以“有計劃、有目的”并不是這兩個義項的差異。我們檢索《人民日報》,得到與“營造”高頻搭配的名詞有(詳見表3):

      表3 與“營造”高頻組合的名詞

      搭配名詞 環(huán)境 氛圍 氣氛 防護林 空間 風氣 風尚 文化 經(jīng)濟林 家園

      搭配次數(shù) 7539 5583 396 211 148 122 105 93 81 81

      這里既有“防護林、經(jīng)濟林”這樣的具體名詞,又有“環(huán)境、氛圍”等抽象名詞。我們可以通過賓語的具體和抽象這一語義特征來對“營造”的義項進行劃分,建議修改如下:

      營造 yíngzào①經(jīng)營建造(房屋、樹林等):~住宅|~防護林。②制造出某種氣氛、效果等:~氣氛|~優(yōu)雅的居住環(huán)境。

      義項缺失是詞典現(xiàn)存的另一個問題(肖航 2010;蘇新春等 2010),而關(guān)注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可以使義項劃分更周全。比如“酥軟”:

      酥軟 sūruǎn(肢體)軟弱無力:走了一天路,累得兩腿~。(《現(xiàn)漢》第7版)

      《現(xiàn)漢》“酥軟”只有一個義項,用于人的身體,但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用法:

      (1)鹵汁緊包鱔絲,入口酥軟,調(diào)料香味濃郁。

      (2)在燒煮豆類食物時放些食堿,可使食物酥軟。

      這里的“酥軟”多形容食物,跟“人”構(gòu)成了“生物—非生物”的對立,我們可以劃分為兩個義項:

      酥軟 sūruǎn①(食物)又酥又軟:~的點心。②(肢體)軟弱無力:走了一天路,累得兩腿~。

      義項的劃分除了應(yīng)該清晰、全面之外,簡明也是一個重要的要求。義項劃分過細,不利于讀者查找,也不利于掌握詞語的用法,利用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可以合并顆粒度過小的義項,使義項劃分更簡明。比如“放養(yǎng)”:

      放養(yǎng) fànɡyǎnɡ①(禽、畜等)在圈(juàn)外飼養(yǎng)。②把魚蝦、白蠟蟲、柞蠶或水浮蓮、紅萍等有經(jīng)濟價值的動植物放到一定的地方使它們生長繁殖:~草魚|~海帶。③把某些已經(jīng)圈養(yǎng)的野生動物重新放到野外環(huán)境中去,使它們在一定范圍內(nèi)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大熊貓。(《現(xiàn)漢》第7版)

      這里“放養(yǎng)”的三個義項搭配的都是表示生物的名詞,義項區(qū)分的顆粒度過小,而現(xiàn)在常用的“放養(yǎng)孩子”卻沒有涵蓋,我們可以根據(jù)搭配名詞“人—動物”的語義特征對“放養(yǎng)”的義項進行合并和補充:

      放養(yǎng) fànɡyǎnɡ①把動物放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不做過多的人工干預:~草魚|~大熊貓。②讓兒童、青少年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自由發(fā)展,不過多干預。

      五、 結(jié) 語

      義項劃分具有相對性,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詞典中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義項,這跟詞典的類型、規(guī)模以及讀者對象等有關(guān)。但義項的劃分并非無跡可尋,“具體事物—抽象事物”“生物—非生物”“人—動物/植物”是對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具有明顯影響的名詞語義特征。這些名詞語義特征相對客觀,也容易識別,既可以作為動詞/形容詞義項劃分的一個線索,也可以幫助我們檢視現(xiàn)有義項劃分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詞典編纂的科學化。比如“修復”:

      修復 xiūfù修理使恢復完整:~河堤|~鐵路◇~兩國關(guān)系。(《現(xiàn)漢》第7版)

      修復 xiūfù①修理使恢復原樣公路已經(jīng)~。②改善并恢復(關(guān)系)~邦交。

      (《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4版)

      修復 xiūfù①修理損壞的事物使恢復到最初狀態(tài)~長城|~古跡|~古字畫|~電腦系統(tǒng)|~損壞的文物|大橋已經(jīng)~,可以投入使用了|破損的古建筑~得很堅固|這段鐵路~的時間不算太長。②做出努力使受損的感情、關(guān)系等恢復~感情|~友誼|~邦交|兩國在實現(xiàn)和解、~關(guān)系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③有機體組織或器官受到損失時,通過再生或醫(yī)學手段使其恢復原狀~唇裂|~手術(shù)|自我~|受傷的胃黏膜開始~|~的鼻梁跟原來一樣|合理的營養(yǎng)能促進肝細胞的~和再生◇~心靈創(chuàng)傷。(《當代漢語學習詞典》)

      可以看到,不同詞典對“修復”的處理不同:《現(xiàn)漢》只有一個義項,《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有兩個義項,而《當代漢語學習詞典》有三個義項。分兩個義項時,搭配名詞呈現(xiàn)出“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對立,分三個義項時,搭配名詞在“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對立的基礎(chǔ)上,還反映了“生物”與“非生物”的對立。

      “具體事物—抽象事物”“生物—非生物”“人—動物/植物”這三個語義特征只是名詞的基本語義層次,詞語之間的語義搭配關(guān)系非常復雜,遠不是這樣三個特征就可以概括的,這三個語義特征只是我們劃分義項時首先可以考慮的線索。不是說名詞語義特征相同就不用分立義項,還要看動詞/形容詞之間的語義限制。比如“吃饅頭”和“吃瓦片”,“饅頭”和“瓦片”都是具體名詞,但“吃饅頭”的“吃”表示“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經(jīng)過咀嚼咽下去”,“吃瓦片”的“吃”表示“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瓦片”不是“食物”,所以我們很自然地知道“吃瓦片”的“吃”不同于“吃饅頭”的“吃”。也不是說動詞/形容詞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征不同,就一定要劃分為不同義項。名詞的語義特征只是我們劃分義項時可供參考的一個線索,搭配名詞的語義特征不同,只是有可能可以劃分為不同義項,至于要不要這么做,不同詞典可以有不同選擇,不同詞的處理也可能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1. 馮海霞.語文詞典語義類別的多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2. 符淮青. 義項的性質(zhì)與分合. 辭書研究,1981(3).

      3. 黃建華. 詞典論(修訂版).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4. 李安,蘇新春.基于義類詞典的詞義組合網(wǎng)絡(luò):理論、實踐與應(yīng)用. 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16(3).

      5. 李行健主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4版).北京:外語研究與教學出版社,2022.

      6. 蘇新春,李安,洪桂治. 機用義項庫在詞義標注中的作用及其完善. 廈門大學學報,2010(3):137-144.

      7. 蘇新春. 多義詞詞義搭配知識庫與詞義標注.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4(2).

      8. 王冬梅. 動詞的控制度和謂賓的名物化之間的共變關(guān)系. 中國語文,2003(4).

      9. 王惠、詹衛(wèi)東、俞士汶.“現(xiàn)代漢語語義詞典”的結(jié)構(gòu)及應(yīng)用. 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6(1).

      10. 王玨.漢語生命范疇初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1. 吳云芳,段慧明,俞士汶. 動詞對賓語的語義選擇限制. 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5(2).

      12. 吳云芳,俞士汶.信息處理用詞語義項區(qū)分的原則和方法. 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6(2):128-135.

      13. 肖航. 詞典多義詞義項關(guān)系與詞義區(qū)分.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1).

      14. 亞里士多德,范疇篇·解釋篇. 方書春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15. 袁毓林.祈使句式和動詞的類.中國語文,1991(1).

      16. 張志毅主編.當代漢語學習詞典.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20.

      17. 趙應(yīng)鐸. 從詞與詞的組合上劃分多義詞的義項.辭書研究,1995(1).

      1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7版).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20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書編纂研究中心 北京 100732)

      (責任編輯 郎晶晶)

      * 本研究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詞匯計量研究”(項目編號20BYY170)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語義特征形容詞
      認識形容詞
      形容詞找家
      兒童繪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網(wǎng)絡(luò)流行語“也是醉了”中“也”字初探
      淺談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作謂語現(xiàn)象
      淺析網(wǎng)絡(luò)用語中的新興結(jié)構(gòu)“第二最NP”
      動態(tài)助詞“了”、“過”的對比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
      小議消息當中的形容詞
      視聽(2016年2期)2016-08-21 07:51:14
      漢語足部運動詞的空間隱喻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52期)2016-07-09 19:12:11
      形容詞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correlation in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贡嘎县| 唐河县| 鄂尔多斯市| 惠州市| 定陶县| 镇坪县| 柳河县| 册亨县| 当阳市| 营口市| 衢州市| 黄冈市| 肇州县| 奉贤区| 手游| 永新县| 大庆市| 扎兰屯市| 漯河市| 白水县| 潼关县| 苗栗市| 武定县| 赣榆县| 明光市| 奎屯市| 乌什县| 秦皇岛市| 剑川县| 奉新县| 盱眙县| 扎鲁特旗| 团风县| 巢湖市| 兰坪| 东海县| 舒城县| 房山区| 邢台县| 汉沽区|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