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蔣宇利
很多野菜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如常見的馬齒莧、薺菜、藜蒿、蒲公英、蕁麻等。不過,好吃又無毒的野菜少之又少。稍微好吃一點的,早就成為人工栽培的家蔬。仍舊保持野菜身份的,要么不好吃,要么難采收,要么有毒,比如曼陀羅、毒芹、鉤吻等,一不小心就會把嘴饞的人放倒。
有一種美味的麥瓶草,別名“面條菜”,被譽為“野菜皇后”,在北方農村是極受歡迎的野菜。
面條菜,石竹科麥瓶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各地極為常見,以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分布較廣,常與小麥共生,田埂地頭也較多,有的地方叫“麥皮菜”。它的植株能夠長到50 厘米左右,在野菜中算是比較高的了。
麥瓶草屬原產于歐洲,全世界有500 余種,我國約有120 種。其中有一些品種,比如“高雪輪”,是作為花卉培養(yǎng)的。有的因花莖節(jié)下能分泌一種特殊分泌物,可以粘住小蟲子,所以別名叫做蠅子草或“捕蟲瞿麥”??拷孛娴幕~比較寬大,呈湯匙形。而莖上的葉片則呈長條狀,外形和面條相似,因此也被稱為面條菜。
麥瓶草春天開紫色或粉紅色的花。6~7 月是果期,梨狀蒴果長約15毫米,顏值頗高,很像一只只麥稈編織的花瓶,因而又有麥瓶草、凈瓶、米瓦罐、香爐草等別名。
每年春雨后,麥瓶草便破土而出,長勢驚人。一般采收幼苗和嫩莖葉焯水后涼拌或包餃子,入口清香回甘,非常美味。麥瓶草富含維生素、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營養(yǎng)豐富。每100 克含蛋白質4.5g,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于緩解便秘。
麥瓶草嫩苗可以涼拌、做蒸菜、雞蛋餅、打鹵、入餡、煮湯、拖面煎,尤其是下面條吃,格外鮮美,叫它面條菜名副其實。由于其采收期很短,嫩苗不耐儲,極易失水變干變色,所以要抓緊享用這難得的美味。
麥瓶草不懼鹽堿化和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則非常符合我國“三北”地區(qū)和西部大開發(fā)的地區(qū)栽培要求。2012年,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引進麥瓶草在南京試種,麥瓶草是一種亟待開發(fā)推廣的新型綠色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