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潮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說明性文章,知道它們不僅能夠幫助人們認識各種各樣的事物,還能夠幫助人們獲取各方面的知識。我們也了解了說明性文章常用的一些說明方法,知道在說明性文章中,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不但能把抽象、復(fù)雜的事物說得清楚明白,便于人們理解,而且能夠使那些難以理解的深奧知識變得好學易懂。
那么說明性文章有哪些常用的說明方法呢?
打比方這是采用比喻的方式,具體生動地介紹事物特點的一種說明方法。它是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這種說明方法同比喻與聯(lián)想相似,不同之處在于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它的好處是能把抽象的事理說明得具體生動形象,把事物的特征說明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如: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此句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太陽的形狀及會發(fā)光發(fā)熱的特點生動地說明了出來。
列數(shù)字這是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方便讀者理解的一種說明方法。它引用的數(shù)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shù)字絕對不能引用,即使是估計的數(shù)字,也必須有可靠依據(jù)。它的好處是從數(shù)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既能準確客觀地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令讀者信服。如:太陽離我們有1.5億千米遠。此句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具體地說明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的特點。
作比較這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xiàn)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征的一種說明方法。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時,可以用具體的或大家已熟悉的事物與它進行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作比較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它的好處是能突出強調(diào)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如: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其實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此句拿地球跟太陽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了太陽體積大的特點。
舉例子這是通過列舉有代表性的、恰當?shù)?、通俗易懂的事例,來說明事物特征,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的一種說明方法。它是把抽象的事物或道理,用形象具體的事例來加以說明。它的好處是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更生動形象,使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如: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此句除列數(shù)字說明,還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突出地說明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