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問卷調查的《周易》英譯與對外傳播研究

      2023-12-14 10:30:02鄒煜雯季紅琴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英譯本典籍周易

      鄒煜雯,季紅琴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

      《周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它既是一部占卜之書,也是一部體現中國古代祖先智慧的哲學巨著,它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世界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作為最早傳入西方的中國古籍之一,早在17世紀西方傳教士就開始翻譯和傳播該書。他們?yōu)榱藗鹘绦枰噲D在《易經》(1)《易經》在此處及后文均指《周易》。里找到《圣經》的印跡,證明基督教與儒教并行不?!盵1]。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周易》英譯本的現有研究局限于學術界,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的接受情況并不明朗,因此有必要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外國受眾對于《周易》英譯本的接受實況,在此基礎上找出不足,總結經驗,并研究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以期提升《周易》英譯的質量和對外傳播的效果。

      1 問卷設計說明

      為了獲得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的評價現狀,掌握客觀真實的數據,本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的接受實況。本次問卷調查均通過線上進行,調查的渠道為SurveySwap問卷調查平臺和Facebook問卷互填小組。本研究問卷調查的受試者具有隨機性。本研究調查問卷包含4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外國受眾的文化背景及其對于《周易》英譯本閱讀的影響;第三部分是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質量的接受與期待;第四部分是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呈現形式評價與接受。問卷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

      2 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2.1 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10份,回收有效問卷180份,受訪者的國籍覆蓋了五大洲,其中來自歐洲國家的調查對象最多,共89人(占比49%);其次是北美洲41人(占比23%);亞洲28人(占比16%);南美洲10人(占比6%);來自大洋洲和非洲的較少,均為6人(占比3%),具體見圖1。

      圖1 調查對象洲籍分布

      在受教育程度上,如圖2所示,超過81%的受訪者接受過高等教育,其中大學以上占25%;大學占比56%;高中及以下占比19%,整體文化水平較高,具有閱讀英文版《周易》的能力,保障了本問卷結果的合理性。

      圖2 調查對象學歷分布

      2.2 外國受眾的文化背景及其對于《周易》英譯本閱讀的影響

      《周易》文化內涵豐富,目的語受眾需要具有一定的中國文化積累才能解讀該文本,因此調查問卷的第二部分包含了對目的語受眾文化背景的調查。

      2.2.1 外國受眾對中國文化典籍的了解情況

      《周易》作為中國文化典籍的代表作品之一,內涵深刻,受眾需要一定的文化積累才能讀懂,因此對中國文化典籍的涉獵越廣、了解越深,越容易讀懂《周易》,本題旨在了解外國受眾的文化背景,以探究其對《周易》英譯本閱讀的影響,具體選擇結果見圖3。

      圖3 外國受眾對中國文化典籍的了解程度

      由圖3可知,有83名(約46.1%)受訪者對中國文化典籍有一點了解;18名(約10%)受訪者非常了解;79名(約43.9%)受訪者完全不了解。整體來看,外國受眾對中國文化典籍的認知偏低,且對于中國文化典籍有所了解的多為歐美教育水平較高的國家的受訪者以及與中國相近的、文化交流較多的亞洲國家受眾。由此可見,中國文化典籍在國外的傳播與接受相對較少,中國典籍在國外的傳播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存在較大的發(fā)展提升空間。

      2.2.2 外國受眾閱讀中國文化典籍的動因

      對于外國受眾來說,中國文化典籍深奧復雜,具有一定的閱讀難度,因此本題探究外國受眾閱讀這些典籍的動因,試圖從中得出更加適應外國受眾的傳播及翻譯重點,具體選擇結果見圖4。

      本題為多選,由圖4可知,外國受眾閱讀中國文化典籍的動因中高居前三的分別是“想學習一些關于中國的文化”(被選頻次為85)、“想了解中國”(被選頻次為80)以及“想在中國旅行”(被選頻次為59),這說明大多數外國受眾閱讀中國典籍是主動的、有興趣的,并且他們希望能從閱讀中收獲一些關于中國的知識以期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這種選擇對于傳播中國文化典籍來說是積極的,譯者和傳播者應該利用外國受眾的這種心態(tài),進行針對性地宣傳和突出,增強他們的興趣,擴大典籍的對外傳播。

      2.2.3 外國受眾閱讀《周易》的情況

      受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程度越深,越有助于他們理解內涵深厚的中國文化典籍,而他們的閱讀目的也影響著他們對于中國典籍的選擇。從這個問題開始將調查作為中國文化典籍代表作之一的《周易》在外國的閱讀情況,具體選擇結果見圖5。

      圖5 外國受眾閱讀《周易》的情況

      盡管有56.1%的外國受眾對中國文化典籍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作為國人耳熟能詳的中國文化典籍代表作品《周易》,外國受眾的認知程度并不高,受訪者中閱讀過《周易》的僅有38人(約21.1%),這說明《周易》對于外國受眾來說仍然屬于小眾的書籍讀本,存在很大的傳播空間。

      2.2.4 外國受眾閱讀的《周易》英譯本版本

      “基督教傳教士從17世紀就開始將《周易》譯介至歐洲,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已有30多個英譯本”[2]88。眾多的《周易》英譯本各具特色和不足,因此有必要探究外國受眾對《周易》不同英譯版本的偏好選擇,再有針對地進行分析,具體選擇結果見圖6。

      圖6 不同《周易》英譯本的喜好選擇

      根據上題調查中閱讀過《周易》的38人的問卷調查結果可知,他們閱讀的《周易》英譯本主要集中在4個版本內:理雅各(James Legge,2008)[3]的作品TheI-ChingOrTheBookOfChanges:TheYiKing;黃克孫(2)黃克孫亦譯作黃克遜(Kerson Huang,1987)[4]與其妻子所譯IChing;閔福德(John Minford,2014)[5]的譯本IChing(YiJing):TheBookofChanges;羅志野(羅志野,1995)[6]的《易經新譯》。

      外國受眾選擇頻次最高的譯本為晚清來華新教傳教士理雅各所著譯本,因為理雅各的翻譯目的是為了“是要向教會同事和西方讀者介紹中國文化,以便協助他們的宗教傳播,進而用基督教征服、改造中國文化和社會”[2]89。所以他采用詮釋翻譯法,在譯本添加了55頁引言以及大量的注釋以幫助西方受眾更好地理解《周易》,清楚透徹的分析使其成為最多受眾選擇的譯本。

      頻次排名第二的為英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閔福德所著譯本,該書歷時12年翻譯完成,采取了“一本雙譯”的文本,正文主體包含“智慧之書”(The Book of Wisdom)和“青銅時代”(Bronze Age Oracle)兩部分,是第一部包含2種譯文的《周易》英譯本,該譯本“不論從內容結構、語言形式,還是在詩學價值傳遞、文化意象的保留和詳盡的研究性闡釋上,都更全面地、更加中國化地演繹了《易經》的全貌及其解釋的發(fā)展歷程”[7]。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詳盡的分析使其成為外國受眾排名第二的選擇。

      頻次排名第三的譯本是黃克孫(Kerson Huang)與其妻子所譯,黃克孫是美籍華裔翻譯家、詩人,他能熟練使用中英文,兼容中西文化,使其譯作既保留了原文的內涵又兼具可讀性,這本由英漢雙母語譯者翻譯的《周易》英譯本成為了外國受眾排名第三的選擇。

      頻次排第四的譯本為羅志野的《易經新譯》,他和汪榕培的譯本開啟了中國獨立譯者翻譯《周易》的時代,作為從小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的中國人,他的譯本“全書無自序、無副文本注釋,語言簡潔,力求呈現出《周易》古經和《易傳》本身的極簡特征,讓讀者在不需要打斷思路閱讀注解的情況下進行閱讀和理解”[2]91。這本書傳達了中國人對《周易》的理解并翻譯的英譯本,成為了外國受眾排名第四的選擇。

      2.3 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質量的接受與期待

      “譯介內容和譯介受眾主導著讀者對譯本的評價,同時譯介主體和譯介途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譯本的譯介效果”[8]227。譯本翻譯質量越高,受眾的接受越好,因此這一節(jié)主要探究《周易》現有英譯本的翻譯質量以及譯者的名氣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著譯本在外國的傳播。

      2.3.1 外國受眾對現有《周易》英譯本質量的評價

      為了更好地提升《周易》英譯本的翻譯質量,本文對現有譯本的現狀進行調查,具體選擇結果見圖7。

      圖7 外國受眾對現有《周易》英譯本質量的評價

      38名閱讀過《周易》英譯本的外國受眾對其英譯質量的評價中有13人次認為“較好”;20人次認為“仍待提高”;5人次認為“不好”,好評率僅為約34.2%,這說明現有《周易》英譯本依然存在許多待改進的地方,外國受眾的接受情況并不樂觀。

      2.3.2 影響《周易》譯本質量的因素

      通過圖7的調查我們發(fā)現,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周易》現有英譯本較差或者仍然具有提升空間,本題將探究其中具體影響《周易》譯本質量的因素,以期提供改進方法,具體結果見圖8。

      圖8 影響《周易》譯本質量的因素

      本題為多選,“誤譯”“內容翻譯不清”以及“無法理解書中內容”是占據前三位的影響因素,外國受眾在閱讀《周易》的過程中,關注點之一就是內容需要通俗易懂,既不能因為原文的內涵深厚,在英譯過程中出現表達不清以及因誤譯而造成的含義失真,又要忠實于原文本,充分傳達原文的思想內涵。

      2.3.3 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譯者的期待

      “通常情況下,無論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譯者還是以漢語為母語的譯者,很少有人能同樣通曉譯入與譯出兩種語言與文化,而二者之間的合作可很好地兼顧譯文的‘充分性(adequacy)’和‘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9]。譯者在《周易》英譯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該題旨在探究在外國受眾心中究竟何種譯者更能勝任《周易》英譯本的翻譯,具體選擇結果見圖9。

      圖9 外國受眾對譯者的偏好

      外國受眾最期待的譯者為中外易學家合作共譯,選擇頻次達96;其次是英漢雙母語譯者,選擇頻次為78。中外易學家合作共譯保證了譯本能準確傳達出原文的內涵,并且在語言上可以英語受眾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翻譯。而英漢雙母語譯者兼具中英文地道的表達能力,在翻譯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保證譯文不失真。這也可以看出外國受眾最關注《周易》英譯本的問題是能否在保留原文內容的同時保證可讀性。

      2.4 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呈現形式評價與接受

      “在進行外宣圖書選題策劃時,從內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國外讀者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習慣,讓我們的圖書能夠吸引外國受眾的眼球,讓他們愿意拿起來、翻開書、讀下去”[10]。本節(jié)將從讀者接受視域研究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的接受。《周易》英譯本的呈現形式對于《周易》英譯本的對外傳播有何影響。

      2.4.1 外國受眾對英譯本形式的接受與期待

      譯本在編寫的過程中有不同類型的形式,如繪本型、敘述型等,不同的形式可以滿足不同類型受眾的需要,因此該題旨在探究外國受眾對于《周易》英譯本形式的偏好,具體選擇結果見圖10。

      圖10 最受受眾歡迎的《周易》英譯本形式

      由圖10可知,外國受眾更偏向于敘述型,被選頻次為65;其次是繪本型,被選頻次為54;而保留原文本形式的被選頻次僅為21。

      《周易》原文,形式工整,內涵豐富,三言兩語間意味無窮,如果保留原有的格式以及敘述方法,很難做到一一對應,在翻譯過程中必然會損失很多內涵,而受眾更在乎的其實是內容是否表達清楚,而不是形式上的一模一樣。故事敘述形式的文本很容易讓人有閱讀下去的欲望,這樣既達到了傳播中國經典典籍的目的,又不至太過晦澀難懂。圖片作為輔助工具放在譯文中,可以幫助外國受眾更好地理解某些詞語、段落的意思,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

      可見,對于外國受眾來說,優(yōu)秀的英譯本并不需要一定完全保持原著的形式,為了譯入語受眾能夠理解原著而進行改編的譯本更受他們的歡迎,由于兩種語言的差別,在翻譯時不可能做到完全對等,根據內容進行有針對的取舍、改編才是如今典籍英譯的出路。

      2.4.2 外國受眾對《周易》圖書載體的接受與期待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書籍的圖書載體不再局限于傳統紙媒,出現了電子書、有聲書等新興形式,因此該題旨在了解外國受眾對于圖書載體的偏向,具體選擇結果見圖11。

      圖11 外國受眾對《周易》圖書載體的偏好

      最受歡迎的載體形式仍然為實體書,共79頻次;其次為電子書,共37頻次;第三是有聲書,共34頻次。由此可見,實體書在受眾心中仍然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傳播《周易》等中國文化典籍時,于書本的設計、包裝等方面進行提升,更加容易獲得受眾關注。同時隨著數字化時代的迅速發(fā)展,新興閱讀方式欣欣向榮,網絡為人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使受眾足不出戶就可以瀏覽自己心儀的圖書,了解書籍的主要內容,因此有針對地出版電子版和有聲版,能夠為受眾提供更多選擇,加強多渠道傳播《周易是不二選擇》。

      3 問題與建議

      從本研究問卷可知,外國受眾對《周易》英譯本的接受還十分有限,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有英譯本質量受到時代背景和翻譯目的影響而參差不齊,新時代需要更加適應當代傳播需求的新譯本。

      2)譯者因知識水平差異以及對原文的不同理解而產生了譯文的差別,《周易》負載了較為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需要由高水平、高素質的譯者翻譯。

      3)《周易》英譯本現有的出版形式過于單一,不能夠吸引受眾閱讀興趣。

      4)《周易》英譯本在外國的宣傳缺乏有效的途徑,《周易》英譯本在外國的傳播度較低。

      根據上述問題,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解決。

      3.1 忠實原文內容,傳達原文信息

      “翻譯質量的高低、翻譯思維的差異直接影響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以及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11]。譯本的語言要充分考慮到中西語言表達方式的區(qū)別,以外國受眾更容易讀懂的方式去翻譯。由于《周易》的體裁為卦辭,句子短小精悍,意味無窮,將其英譯之后既要保留原文朗朗上口的結構,又要充分表意,在必要時可以添加注釋以保證不失其意,不能過度追求詩意而舍棄了含義,因小失大,典籍傳播的主要目的是傳播思想。針對不同類型的受眾要對文本有針對性的取舍,如果是為了擴大《周易》的影響力、提升知名度,那么可以主要關注卦辭部分,且對于包含人生哲理思想的地方進行重點翻譯,對于過于深奧的詞匯句子可以適當地刪減、不譯;而如果是作為文學研究之用,則可以采取“厚重翻譯”,將每一個詞、句都譯通譯透。另外還應注意到《周易》是一部古代哲學著作而非神學書籍,所以譯者在翻譯時不能一味地追求語言表面上的流暢,而應該從其背后反映出作者想要表達或傳達哪方面的內容和思想;從《周易》中引申出的一些哲理思想不能簡單地譯成英文直接表達出來。在原文注釋上可以考慮到譯本中可能會出現某些專業(yè)術語或專有名詞,因此譯者可以在原文注釋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注釋;在翻譯時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注釋以方便受眾查閱?!拔覈凶g外作品存在瑕疵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母語學者或編輯嚴格的后期審校和潤色。我國出版社很少具備精通外語、讓中譯外作品點石成金的編輯,也給翻譯出版的質量留下了隱患”[12]。在譯作完成后,應聘請易學、翻譯界權威專家和編輯對翻譯質量進行把關,保證譯作的高質量發(fā)表。

      3.2 加強譯者選擇,提升譯者素質

      “譯者的身份、威望、口碑等都會影響譯本的說服力”[13]174。一名資深的譯者所翻譯的作品就像一張通行證,讓受眾感到信任,譯者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越高,他在翻譯時能考慮得更加周全,從而將中西文化的差異性很好地融合起來。同時,譯者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高,更加有利于中國文化典籍的對外傳播,就如同理雅各的譯本一樣,他的譯本被視為《周易》翻譯的典范,在西方世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受眾在選擇譯本的時候,勢必會選擇他們所熟悉的譯者,這也是跨文化交際中對不確定性的規(guī)避。因此我們需要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譯者,不僅要廣泛涉獵中國傳統文化,還要能夠靈活運用英語,這樣才能使兩種語言融會貫通,游刃有余。同時還要培養(yǎng)譯者的使命感,將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視為己任,充分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努力提升英譯質量及準確性,而不只是為了沽名釣譽。我們應該從向海外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戰(zhàn)略高度來考慮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和儲備,建立跨學科、跨文化的翻譯人才培養(yǎng)和教育中心,加強跨國界、跨學科的交流,消除語言、翻譯和經典文化之間的障礙;在CRI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CTV-NEWS、中國日報、人民日報等海外版設立專門的翻譯欄目,頒發(fā)翻譯獎,鼓勵國內學者在國外日報發(fā)表文章,再現中國文本的符號價值及其國外文化界的符號資本。邀請旅居國外的《周易》研究者及對易學文化有興趣并有一定研究背景的國外友人加入翻譯工作,通過特聘、外聘、增加翻譯獎勵等方式,建設一支高素質、相對穩(wěn)定的《周易》專業(yè)翻譯隊伍。

      3.3 挖掘受眾偏好,滿足不同需求

      首先,要認真考慮目標受眾,明確他們的特點、興趣和需求。有些受眾閱讀《周易》是因為對占卜題材感興趣,而有一些是出于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二者側重點不同,相應地可以推出不同英譯版本的《周易》,對出版內容進行篩選,以迎合不同受眾的需求。同時對于《周易》有些過于晦澀的內容,譯者可以考慮添加圖片進行輔助性說明,或者可以在書中添加二維碼,引入動畫視頻講解或者科普性文章,以幫助外國受眾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理解《周易》。

      其次,優(yōu)化譯本的設計。通過封面、封底的內容設計突出譯者聲譽,同時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在國際主流媒體發(fā)表書評和書訊,以引起外國受眾的關注。引發(fā)西方受眾對中國文化典籍關注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其中的東方神秘感和韻味,因此在書籍的封面、內頁扉頁、插畫等設計上插入中國文化特有元素可以吸引受眾注意,滿足受眾期待,提高譯本的文化辨識度。例如本次問卷調查涉及到的3個譯本:理雅各譯本的封面為紅底黃字,配以《周易》中的經典元素——太極圖,充分展現了濃厚的中國特色,給受眾直觀的視覺沖擊?!吨芤住は缔o》里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故太極圖是易的起源,以此為封面再合適不過;黃克孫譯本的封面正中則是一個巨大的“易”字,直截了當點明主題;閔福德譯本的封面采用的是金色鏤空圖案做底、字在上的方式,圖畫皆為中國傳統吉祥象征的鯉魚、龍、祥云、蓮花、鳳凰等,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特有的韻味,美觀精致。

      再次,考慮到受眾群的復雜性,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進行不同類型的翻譯。如針對學術性受眾的注釋,針對普通受眾的簡明通俗的書籍,針對年輕受眾的漫畫等??紤]到中西文化的差別,我們在英譯時應當考慮到多數受眾是抱著了解、學習不同文化的目的閱讀《周易》,而非接受對方的思想和書中可能蘊含的政治教化目的,因此對于書中內容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取舍,只保留外國受眾能夠接受的部分,字數也不宜過多,避免讓受眾有閱讀壓力。

      最后,要及時了解受眾的反饋,對譯文進行必要的改進?!白g本在國內外網上書店的銷量與評價可以反映其受關注度和影響力”[13]173,如在美國亞馬遜網(www.Amazon.com)搜索《周易》相關英譯本的受眾評價可以發(fā)現褒貶不一的評價,這些受眾提出的問題將成為日后改進的方向,同時這些評價又會成為后續(xù)其他用戶購買的參考依據,因此做好書籍的售后維護也是提升《周易》國外傳播的重要一環(huán)。

      3.4 豐富傳播途徑,擴大傳播范圍

      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以及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今天,國際環(huán)境對于《周易》的對外傳播是十分有利的,我們應響應國家政策,把握好這個風向,以一種平等友好、交流互鑒的心態(tài)做好文化外宣工作。

      突破傳統紙媒的限制,利用網絡新興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拍攝相關短視頻或者科普視頻分享到網上,讓外國受眾更加直觀地了解《周易》所表達的內容。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電子書、有聲書逐漸流行,相比于紙質書,電子書價格更低、更容易攜帶,擁有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我們可以推出不同類型的讀本供不同的受眾選擇。《周易》英譯本在國外的傳播需要更多的人際交流渠道,如在國外舉辦學術研討會,參加書展,促進中外學生的留學和合作、組織夏令營、大師班、研討會等人文交流,加強與國外的溝通和對話。在與其他國家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要熟悉國外出版和傳播體系的傳統方法,融入他們的社會,熟悉他們的工作方法。在國外建立翻譯局和版權機構,以促進《周易》英譯本的銷售和傳播。此外,還可以利用VR、AR、MR等新技術對《周易》進行改編和重現,以藝術表演的形式與國外觀眾見面;利用旅游和展覽向外國大眾宣傳,以生動、直觀、引人入勝的方式向海外大眾介紹《周易》這一中國文化典籍;引導影視業(yè)利用文化文本的創(chuàng)作資源,將靜態(tài)文本轉化為動態(tài)的視聽媒體產品,發(fā)展網絡傳播渠道和資源共享平臺,促進受眾的主體參與,創(chuàng)造互動、即時、包容的信息傳播模式。

      雖然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有自己的優(yōu)勢,但紙質書籍仍然是翻譯和傳播經典文本的重要媒介,是海外學者獲取中國權威信息的重要來源,也是經典文本的最終參考來源。紙質書籍使普通民眾能夠深入閱讀,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度和漢語的無窮魅力??紤]到實體書籍的價格因素,在出版時可以推出更具收藏價值的精裝版和價格較低的平裝版供不同受眾選擇。

      4 結 語

      隨著中華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越來越多中華優(yōu)秀典籍走出國門,《周易》作為其中的代表作品,譯本的質量勢必會影響傳播的效果,進而影響外國受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以及接受程度。我們要針對譯本的不同受眾群體進行有針對性地、有區(qū)別地英譯,同時根據受眾群體的偏好推出不同的版本。相信在學者和傳播者的共同努力下,《周易》以及其他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典籍都能夠被世界受眾接受和喜愛。

      猜你喜歡
      英譯本典籍周易
      《孫子兵法》羅志野英譯本研究
      英語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38
      《周易》古經“幽人”詁正
      《典籍里的中國》為什么火?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4
      功能對等理論下《醉翁亭記》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甜甜的“蝴蝶繭”
      在詩詞典籍中賞春日盛景
      學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3
      《周易》與《孫子兵法》
      孫子研究(2016年4期)2016-10-20 02:38:49
      橫看成嶺側成峰——淺析《紅樓夢》兩個全英譯本
      典籍翻譯模式的構建與啟發(fā)
      試論《周易》卦體的性質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2
      当阳市| 宜黄县| 常宁市| 阳新县| 宜丰县| 宜都市| 正镶白旗| 集贤县| 城口县| 灵台县| 怀化市| 留坝县| 炎陵县| 华池县| 建德市| 霞浦县| 会昌县| 镇雄县| 布尔津县| 无极县| 章丘市| 鹤庆县| 子长县| 阳泉市| 独山县| 施秉县| 泸溪县| 武定县| 电白县| 大关县| 观塘区| 新泰市| 嘉善县| 塘沽区| 洱源县| 泾源县| 淳化县| 左云县| 屏山县| 昂仁县|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