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傳濤
近年來,新野縣教育體育局認真落實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管理制度,夯實工作責任,嚴格清查監(jiān)督,實現(xiàn)了全縣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規(guī)范了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確保了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構
新野縣教育體育局成立了全縣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教育系統(tǒng)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統(tǒng)籌規(guī)劃、組織領導、綜合協(xié)調和督導檢查。局長任組長親自抓,分管財務工作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具體抓,計劃財務股、發(fā)展規(guī)劃股、電教儀器站、辦公室、紀檢室、督導室、安全辦等有關股室負責同志為成員抓具體、抓落實。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局直各單位也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切實加強轄區(qū)內的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
結合教育工作實際,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和責任,實行歸口管理、分級負責。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是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中小學校校長是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承擔保護管理職責。學校的固定資產由抓后勤工作的領導分管,明確一名專(兼)職固定資產管理員,負責全校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規(guī)模較大的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分設圖書、儀器、設施設備等若干名專(兼)職固定資產管理員,負責各種專用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固定資產管理員是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直接責任人。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制度
2023年7月,我們在原來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完善,印發(fā)了《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一是建立固定資產臺賬制度。各中小學校分類建立固定資產登記冊(明細目錄),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堅持一件一卡,實行動態(tài)管理,及時核增、核減新增或減少的固定資產,做到賬賬、賬卡、賬實三相符。
二是建立固定資產入庫制度。各中小學校有償調入、無償調入、購建、自建、接受捐贈和盤盈的固定資產,均由固定資產管理員組織驗收,并辦理入庫手續(xù),填寫中小學校固定資產入庫單。如屬專用設備,由分管的固定資產管理員填寫固定資產領用單,學校領導簽批后進行歸口管理。
三是建立固定資產交接制度。各中小學校主要負責人和固定資產管理員調離工作崗位的,必須進行學校固定資產移交,辦理相關手續(xù);教體局、中心學校及學校有關人員,根據(jù)固定資產臺賬進行清查盤點,核實后由相關人員簽字,辦理交接手續(xù)。教職工調動工作時必須辦理所管理或使用的學校固定資產移交手續(xù)。
四是建立固定資產賠償制度。因過失造成單位資產損壞、丟失的,實行原價賠償。建立固定資產變賣、報廢申報、審批制度。同時,實行固定資產責任追究制度。
嚴格資產配置,強化管理職能
我們在各中小學校預算編制中充分考慮各學校國有資產占用情況,盡最大可能實現(xiàn)資產管理與單位預算編制緊密結合,加大對各中小學校國有存量資產的調控力度,逐步建立有效的國有資產調配和處置機制,推進國有資產的整合、共享、共用和合理流動,盤活存量資產,優(yōu)化資源配置。明確將資產的配置、調劑職能真正落實到計劃財務股、發(fā)展規(guī)劃股、電教儀器站等管理股室,明確各股室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現(xiàn)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
強化資產清查,健全監(jiān)督機制
近年來,新野縣各中小學校利用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tǒng),于每年年底對學校固定資產進行核實登記,新增的核增,減少的核減,強化固定資產清查,健全監(jiān)督管理機制。
一是單位自查。各單位根據(jù)相關自查標準,逐項、逐件核查國有資產的利用和維護情況。
二是系統(tǒng)清查。采取全面清查和重點清查相結合的原則,縣教體局派出督查工作組深入各中小學校,對會計賬簿與國有資產管理登記進行核對,查看固定資產是否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重點清查資產閑置、處置數(shù)量較大的學校的大宗資產;采取現(xiàn)場測量與查看相關產權證件相結合的方法,對土地、校舍建筑物、圖書資料等進行重點核實。通過清查,掌握相關學校資產的具體情況,為處置、調劑閑置資產提供了依據(jù)。
優(yōu)化資產管理工作的方法
通過上述措施,新野縣中小學校固定資產得到了合理使用。為使固定資產發(fā)揮更大效益,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
一是進一步提高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系統(tǒng),尤其是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強化對國有資產的動態(tài)監(jiān)管。
二是進一步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督促各中小學校建立健全國有資產臺賬,確保底數(shù)清楚,及時盤活閑置的固定資產,促進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根據(jù)上級有關“兩集中”撤點并校的精神,下一步將撤銷學生數(shù)量較少的薄弱學校。學校撤銷后,其教育教學專用設備由中心校統(tǒng)籌使用,校舍、樹木等不動產由中心校派人看守,縣教體局將聯(lián)合縣財政局國有資產服務中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統(tǒng)一對這部分學校的固定資產進行處理。
三是進一步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對國有資產管理,將通過專項檢查、內部審計等方式,開展常態(tài)化檢查,加大執(zhí)法力度,嚴厲打擊侵占、私吞國有資產的違法行為。對那些無視國有資產管理法規(guī),隨意或低價處置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浪費、流失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維護國有資產權益。對出現(xiàn)的有關問題,要及時予以通報,涉及違紀違規(guī)問題,紀檢監(jiān)察部門或主管部門要予以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