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腦、腎并發(fā)癥,也是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會增加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fā)病和死亡風險。《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5%,其中18~44 歲、45~59歲和60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13.3%、37.8%和59.2%。高血壓危險因素多與不合理膳食相關,包括高鈉、低鉀膳食和過量飲酒等。膳食干預是國內外公認的高血壓防治措施,對血壓改善極為重要。
1.減鈉增鉀,飲食清淡 高血壓患者應采取各種措施,限制來源于各類食物的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5克以下。增加膳食中鉀的攝入量可降低血壓。建議增加富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的攝入量;腎功能良好者可選擇高鉀低鈉鹽。不建議服用鉀補充劑(包括藥物)來降低血壓。腎功能不全者補鉀前應咨詢醫(yī)生。高血壓患者還應注意限制膳食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和動物內臟。少吃加工紅肉制品,如培根、香腸、臘腸等。
2.合理搭配,平衡膳食 高血壓患者應該遵循合理膳食原則,豐富食物品種,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推薦高血壓患者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總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攝入適量的谷類、薯類,其中全谷物或雜豆占谷類的1/4~1/2;適當補充蛋白質,可多選擇奶類、魚類、大豆及其制品作為蛋白質來源;限制攝入糖。
3.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提倡進行規(guī)律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減少靜態(tài)行為時間。一般成年人應每周累計進行2.5~5小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1.25~2.5小時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可以改善血壓水平,建議非高血壓人群(為降低高血壓發(fā)生風險)或高血壓患者(為降低血壓),除日?;顒油猓瑧忻恐?~7天、每天累計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活動。
4.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戒煙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強烈建議高血壓患者戒煙并避免被動吸煙。不飲或限制飲酒。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過量飲酒能顯著增加高血壓的發(fā)病風險,且其風險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不飲酒,飲酒者盡量戒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緊張可激活交感神經從而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進行壓力管理,可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如有必要可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就診,避免精神壓力導致的血壓波動。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不熬夜。
5.監(jiān)測血壓,自我管理 定期監(jiān)測血壓,了解血壓數值及達標狀態(tài),遵醫(yī)囑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堅持長期治療,注意自我管理。根據患者的心血管總體風險及血壓水平進行隨診。
增加全谷物和薯類食物攝入,粗細搭配。少食用或不食用加入鈉鹽的谷類制品,如咸味面包、方便面、掛面等。選擇魚、禽、蛋和瘦肉,少食用或不食用高鹽、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食物。推薦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每日食用適量的大豆及其制品,少食豆豉、豆瓣醬、腐乳等;新鮮蔬菜至少3種,最好5種以上,且深色蔬菜要占到總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水果至少1種,最好2種以上。推薦食用原味堅果,但應控制總量。優(yōu)先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菜籽油、亞麻籽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推薦交替使用不同種類的植物油。少食用或不食用油炸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宜飲酒,飲酒者盡量戒酒。不宜飲用含糖飲料,推薦飲用白水,保證攝入充足水分。減少攝入食鹽及含鈉調味品(如醬油、醬類、蠔油、雞精、味精等),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 2000毫克(相當于食鹽5克)。少食用或不食用特別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不推薦飲用濃茶和濃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