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遷客騷人劉禹錫、柳宗元被貶嶺南所作詩歌之比較

      2023-12-24 03:48:55張春萍
      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連州貶謫劉禹錫

      張春萍

      (南寧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299)

      劉、柳兩人友誼深厚,劉禹錫在《祭柳員外文》以“永言素交,索居多遠”“友道尚終,當必加厚”“志氣相感,必踰常倫”[1]600形容與柳宗元的友誼。從兩人的唱和詩等作品來看,劉、柳二人確實為莫逆之交。兩人的人生經歷十分相似,同時入朝為官,后又因參與永貞政治革新失敗而被貶。劉、柳二人分別被貶到朗州、永州十年后,又再次貶謫到嶺南地區(qū),《舊唐書·憲宗紀下》載:“乙酉,以虔州司馬韓泰為漳州刺史,以永州司馬柳宗元為柳州刺史、饒州司馬韓曄為汀州刺史,朗州司馬劉禹錫為播州刺史,臺州司馬陳諫為封州刺史。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錫母老,請移近處,乃改授連州刺史?!盵2]452兩人到嶺南為二次被貶,兩人在這時期所作的詩歌都發(fā)生了變化。因此,本篇文章對劉、柳被貶嶺南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進行對比,探討詩歌的異同。據統(tǒng)計,劉禹錫任連州刺史五年期間共作詩歌約七十首,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四年期間共作詩歌約六十首,其中包含兩人沿途的詩歌創(chuàng)作。

      1 近現(xiàn)代學者對劉、柳詩歌的認識

      劉禹錫與柳宗元并稱“劉柳”,首先因為兩人同參加永貞革新運動,《舊唐書·劉禹錫傳》記載:“既任喜怒凌人,京師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時號二王、劉、柳?!盵2]4210從貞和年間,劉、柳才以文學并稱,《舊唐書》稱:“貞元、大和之間,以文學聳動縉紳之伍者,宗元、禹錫而已?!盵2]4215歐陽修“唐之劉、柳無稱于事業(yè),而姚、宋不見于文章”[3]618,則指兩人的文章,均未論及到詩歌。其后,明代陸時雍《詩鏡總論》中有言:“劉夢得七言絕,柳子厚五言古, 俱深入哀怨, 謂《騷》之余派?!盵4]1420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云:“柳子厚才又大于夢得,然境地得失,與夢得相似;至其五言,則妙絕古今,非劉所及矣?!盵5]可見,明代以后的文人才逐漸關注劉、柳兩人詩歌的異同,近現(xiàn)代的大部分文學史著作論及柳詩時,也常常與劉詩一同論述,這與兩人友誼的深厚與人生經歷相似有關,亦是因為兩人詩歌的相對獨特性。所以在對比劉、柳兩人被貶嶺南所作詩歌之前,有必要探討一下近現(xiàn)代學者對劉、柳兩人詩歌的不同認識。

      曾毅的《中國文學史》中稱劉禹錫“為人倔強自傲,屢遭貶謫而無悛悔之色”[6]132,此言則過于刻薄,曾毅又言“素善詩,晚節(jié)尤精”[6]132,顯見對劉詩評價極高。曾毅也十分認可柳詩,言“詩則造詣峭勁,于韓、白二家之外獨標宗派。當舉世為元和體,韓猶未免諧俗,而子厚獨能為一家之言。在唐與王摩詰、韋應物相上下,頗有陶謝風氣”[6]132,稱柳詩能獨稱一家。胡云翼《新著中國文學史》中則將劉詩、柳詩分為兩派,劉詩屬于“替民眾們去歌唱辛苦”的社會派[7]128,認為:“他的詩愛諷刺時政,屢失歡于執(zhí)政官……其《金陵懷古》‘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及《石頭城》之‘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可稱絕調。同時他也致力于民眾文學的創(chuàng)作,寫了許多俚俗的短歌”[7]135。這里則將劉詩分成了三部分。胡云翼認為柳詩屬于“自然派”,言“他們厭惡了實際的社會,遁逃至自然界的山林泉壑中去求嘯傲自適;他們以做官用世為拘束無聊,以隱逸放浪為高尚自由,養(yǎng)成一種‘獨自怡悅’的性情,養(yǎng)成一種‘超出人世’的人生觀”[7]136,此處的“他們”包括柳宗元等人,又言柳詩:“詩則清幽雋逸,接近陶派”[7]138??梢姾埔淼奈膶W史中著重于劉、柳二人詩歌不同點,沒有論述二人相近的詩風。郭英德、過常寶的《中國古代文學史》將劉、柳一同并論“詩風亦約略相近,而與韓孟或元白皆不同,在中唐詩壇上可謂獨樹一幟”[8]419,并分別以“屢遭貶謫,夙心不墜”“貶謫抑郁,低沉峻峭”分別概述劉、柳的詩歌創(chuàng)作,認為“劉禹錫與柳宗元的區(qū)別,主要是格調更為硬朗昂揚,文詞更為清麗流美”[8]421,“他(柳宗元)的詩歌主要記錄自己的貶謫生活,或者描寫自己的抑郁心境,整體格調比較低沉峻峭,不似劉禹錫開朗,這與柳宗元的過于執(zhí)著而略顯褊狹的個性有關”[8]421。郭英德、過常寶抓住兩人詩歌的主要特征,比較了兩人詩歌的異同,并認為這是由于性格原因所導致。荊立民在《中國文學史》中也有論述:“永貞革新集團的另一位中堅成員柳宗元,遭遇大體與劉禹錫相同,然而他的性格和詩的風格卻與劉禹錫迥異。柳宗元的詩,一如他的游記散文,‘借山水以抒幽憤’,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流露出被貶謫的抑郁和悲憤。同時也顯示出自己清峻而高潔的品格。他筆下的自然,常常是被摧殘的凄清景物,而在這樣的景物畫面里,又分明看到了他的孤獨,看到了他在孤獨中對自己理想和情操的堅持”[9]。

      文學史亦是站在詩人的作品中來考察問題,雖都以史實為基礎,但是不同的文學史探討詩人的作品時著重點不盡一致,所得出的觀點亦有不同??v觀不同的文學史著作,有的文學史著作抓住了劉、柳二人詩歌的共同點,有的抓住了二人詩歌的不同點,無論何種觀點,都有合理之處??傮w來講,文學史著作中注意到了劉“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2]452的豁達性格以及柳沉郁哀怨的性格,也正是這樣的性格差異造成了其貶謫后呈現(xiàn)出不同的詩歌風貌。

      2 劉、柳被貶嶺南所作詩歌之體裁比較

      劉禹錫詩歌體裁兼?zhèn)?,清人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七絕凡例》曾稱贊道:“劉賓客無體不備,蔚為大家”“劉賓客長篇,雖不逮韓之奇橫,而健舉略足相當。七古劉之敵韓,猶五古郊之匹愈也”[10]1562。張戒《歲寒堂詩話》中指出劉禹錫的詩歌“七言尤工,五言微弱”[4]460,可見,劉禹錫七言詩是值得肯定的。劉禹錫貶連州期間的詩歌也兼具這些詩歌體裁,其中七言詩有三十余首,剩余為五言詩,可見是各占一半。劉七古詩善于鋪敘,敘事性較強,且善于場景的轉換,具有跳躍性。如《插田歌》則從高樓遠望的角度寫勞動人民一天的勞動過程,寫勞動人民耕種的過程時“齊唱田中歌,嚶儜如竹枝。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1]353到耕種結束后“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1]353的情景。《觀棋歌送儇師西游》敘述形象生動,將棋手弈棋之趣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出來,詩中敘事性完整,筆法轉換自如?!讹w鳶操》寓言諷刺詩中亦是寫了飛鳶從高空馳騁、搶奪食物、中彈而亡的三個過程。劉以七古詩記錄歷史,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再現(xiàn)了平定藩鎮(zhèn)時戰(zhàn)場上的情景,如《平蔡州》三首、《平齊行》二首則為劉在連州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七古詩。

      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詩歌今存164 首,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云:“柳州詩不多,體亦備眾家?!盵11]歐陽修在《梅圣俞詩集序》中說:“蓋世所傳詩者, 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 而不得施于世者, 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 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 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 其興于怨刺, 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 而寫人情之難言”[3]612。柳宗元詩歌大多創(chuàng)作于貶謫后,沉郁悲憤的情感都寄托于山水之中,貶謫地的風景成了柳宗元宣泄的窗口。貶永州期間,擅長五言詩,以《永州八記》為典型,貶柳州后,柳詩則從五言過渡到七言,莫山洪在《從永州到柳州:論柳宗元山水詩的演變》一文中提出柳宗元在柳州所作的山水詩以七言為主,劉占召在《劉、柳唱和與柳宗元七言近體詩歌藝術的發(fā)展》也指出柳宗元貶柳州時期,以七律、七絕為主。柳宗元貶柳州期間,所作七言詩包括《殷賢戲批書后寄劉連州并示孟、侖二童》《重贈二首》《疊前》《疊后》《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嶺南江行》《別舍弟宗一》《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等作品。

      劉被貶嶺南所作的詩歌以七古為人稱贊,柳則以近體詩七絕、七律為代表。劉熙載《藝概·詩概》“長篇以敘事,短篇以寫意,七言以浩歌,五言以穆誦”[12]。詩人遠貶南荒,心中積滿幽怨悲憤之情,七言是其抒情言志的重要載體,白居易評價道:“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力量,往往犯之”[13]。劉禹錫詩歌氣骨豪健,也只有七言體裁的詩歌才能更好地表達心中的豪氣。

      3 劉、柳被貶嶺南所作詩歌之內容比較

      劉、柳二人貶于嶺南地區(qū)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從詩歌內容來看,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劉禹錫詩歌多關注身外,以歌頌平藩勝利、贊美風土人情、酬謝唱和為主,具有一定的政治訴求,而柳宗元詩歌則多關注自身,雖寫有風土民俗之作,但還是以寫柳州惡劣環(huán)境抒發(fā)自身憂思為主。

      3.1 詩作均有諷刺意蘊

      劉禹錫貶于朗州時,多為諷刺詩歌,可謂鋒芒畢露,大抵是初貶時對朝廷權貴的強烈不滿。而在連州五年,劉禹錫一改詩風,不再著重于諷刺寓言之作,諷刺詩主題較為明確的僅為初到連州所作的《飛鳶操》,為武元衡遇剌身亡有感而發(fā),且諷刺內容較為隱晦?!洞赴布讶嗽苟住贰队懈小愤@三首詩是否有諷刺意味存在著不同的見解。劉禹錫《飛鳶操》一詩,詩人以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飛鳶馳騁高空、乘風直上的景象,而“忽”字陡然一轉,寫飛鳶搶奪食物時表現(xiàn)出貪婪、丑惡的形象。飛鳶高空翱翔與爭奪食物的兩個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作者對此嗤之以鼻,飛鳶雖外表高大華麗,其中內心骯臟齷齪,后又將飛鳶與“青鳥”“仙禽”對比,強烈諷刺了飛鳶這樣丑惡的行為。接著,作者又寫飛鳶中彈而死而死不足惜的下場,寫出了飛鳶的罪有應得。劉禹錫的諷刺詩常揭露朝廷一些外強中干、表里不一的權貴,可見這首寓言詩也是如此。柳宗元因武元衡被刺一事也寫了一首《古東門行》,劉禹錫以敘事性的寓言故事暗諷武元衡,而柳宗元這一首《古東門行》則連用典故寫武元衡遇剌一事。柳宗元《古東門行》則寫周亞夫平定亂賊之功、孟嘗君“雞鳴函谷”之事、信陵君竊符救趙之舉,又引司馬相如《諫獵疏》之意,巧妙而又隱晦地表達悲嘆之情,詩的結尾“絕胭斷骨那下補,萬金寵贈不如土”[14]306實際上是為武元衡鳴不平,對主和派的妥協(xié)表示強烈憤慨,對“寵贈厚葬”的建議嗤之以鼻,對唐憲宗的首鼠兩端表示不滿,對時政進行了嘲諷和鞭撻。

      關于劉禹錫《代靖安佳人怨二首》與柳宗元《古東門行》有著不同的觀點,宋人蔡居厚《蔡寬夫詩話》言:“劉禹錫、柳子厚與武元衡素不葉,二人之貶,元衡為相時也。禹錫為《靖安佳人怨》以悼元衡之死,其實蓋快之也。子厚《古東門行》云:‘赤丸夜語飛電光,激巡司隸眠如羊。當街一叱百吏走,馮敬胸中函匕首’,雖不著所以,當亦與禹錫同意。”[15]后蔣凡在《文學遺產》上對此觀點進行了辯駁,認為劉禹錫《代靖安佳人怨二首》為嘆惜、悲悼之意,而柳宗元《古東門行》在惋惜基礎上加上了對朝政的嘲諷和鞭撻,無諷刺武元衡之意。而后余才林《劉禹錫柳宗元與武元衡關系論略》一文則沿襲宋人蔡居厚這一觀點,認為劉柳所作的《飛鳶操》《代靖安佳人怨二首》《有感》《古東門行》等作品均為諷刺武元衡之作。

      綜合以上觀點,《飛鳶操》《代靖安佳人怨二首》《古東門行》等作品是否直接諷刺武元衡均無絕對的定論,但他們的這些作品中因同件事有感而發(fā)且?guī)в兄S刺意蘊是毋庸置疑的,或是諷刺朝廷或是諷刺個人,都是諷刺主題詩歌?!讹w鳶操》語言通俗易懂,敘事性且形象性較強,借寓言故事以諷刺,諷刺性更強;而《古東門行》則以引經據典的方式表達悲嘆與嘲諷之情,惋惜悲痛之情更加濃烈,嘲諷之意較為隱晦。

      3.2 均以佛學思想排遣憂怨

      貶謫詩人常借佛教思想以排解精神上的苦悶,劉禹錫亦如此。劉屢次遭貶,借佛教思想擺脫現(xiàn)實中的苦惱。劉在《送僧元暠南游并引》曾說:“予策名二十年,百慮而無一得。然后知世所謂道無非畏途,唯出世間法可盡心耳。由是在席硯者多旁行四句之書,備將迎者皆赤髭白足之侶。深入智地,靜通道源,客塵觀盡,妙氣來宅。內視胸中,猶煎煉然”[1]392。劉禹錫貶連州時,與多名僧侶有交往,并寫下了《海陽湖別浩初師》《觀棋歌送儇師西游》《贈別約師》《有僧言羅浮事因為詩以寫之》《贈日本僧智藏》《贈眼醫(yī)婆羅門僧》等詩篇。《贈日本僧智藏》中稱贊日本僧徒智藏高深的法力以及高超的佛學造詣,表現(xiàn)其對佛學的向往?!队^棋歌送儇師西游》贊賞儇師高超棋藝亦間接說明了詩人棋藝高超,也是詩人閑適心境的體現(xiàn)?!逗j柡e浩初師》曰:“湖滿景方霽,野香春未闌。愛泉移席近,聞石輟棋看。風止松猶韻,花繁露未干。橋形出樹曲,巖影落池寒”[1]397,詩人寫了與浩初游玩時所看到的風景,海陽湖景色宜人,山清水秀,讓人流連忘返,詩人有如此閑暇的心情與僧侶游山玩水,說明其佛教思想熏陶下享受著閑情雅致、暫無煩惱的生活。而韓愈貶連州時,他筆下連州的風景卻是“窮冬或搖扇,盛夏或重裘。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雷霆助光怪,氣象難比侔。癘疫忽潛遘,十家無一瘳”[16]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由此看來,劉禹錫那種靜心息慮、閑情逸致的情趣是難得的。

      蘇軾有言:“柳子厚南遷,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諸碑,妙絕古今?!盵17]柳宗元在《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曾自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十年”[17]671。柳宗元一直深受佛學思想影響,在貶謫期間更是以佛學思想為精神寄托,擺脫精神的苦悶。柳也曾說:“凡為其道者,不愛官,不爭能,樂山水而嗜閑安者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組為務以相軋也,則舍是其焉從?吾之好與浮圖游以此”[18]673。據柳宗元作品中記載,柳宗元到柳州曾與僧人賈鵬、方及、浩初等人有交往,從文章角度看,柳主要有《送方及師序》《送僧浩初序》《曹溪第六祖賜謚大鑒禪師碑》《南岳彌陀和尚碑》《龍安海禪師碑》等文章,從詩歌角度看,柳有《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浩初上見貽絕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等作品。佛學者不受世俗所紛擾,不爭官、淡泊名利,也正是這樣的精神寄托使貶謫詩人暫時放下心中的執(zhí)著,忘記遭貶的逆遇,達到精神上的慰藉。從柳與賈鵬的酬和詩來看,柳在詩中表達著一種閑靜的意趣?!冻曩Z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的第一首中羨慕“青松遺澗底,擢蒔茲庭中”[14]319,而又贊美青松“積雪表明秀,寒花助蔥蘢”高潔品質,第二首則寫自己“無能常閉閣,偶以靜見名”[14]319,追求清凈的生活,又說自己愿意以青松為友,向往著“清韻動竽瑟,諧此風中聲”[14]319遠離喧囂的生活,含蓄地表達自己高潔的品質。兩首詩反映了詩人對幽靜閑適、與世俗隔絕生活的向往,這正是佛學思想的境界。而在柳州度過兩年后,在“居夷僚之鄉(xiāng),卑濕昏霧”[18]780這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柳宗元的身體每況日下:“殘骸余魄,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自飽?;驎r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盵18]779所以其心境已不如前,在與浩初登山觀景時,詩人無心賞景,發(fā)出了“秋來處處割愁腸”“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14]357的惆悵思鄉(xiāng)之情。在浩初邀請詩人登仙人山之時,詩人也因“病來方外事多違”[14]359不能同游而表遺憾,同時也看出,詩人此時已無閑暇的意趣去游山玩水,佛教的精神慰藉對于詩人似乎也無絲毫作用,遠貶他鄉(xiāng)那種悲憤、思鄉(xiāng)之情完全占據了詩人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見,劉、柳二人都以佛教為緣,都借佛教以釋懷,企圖忘記生活的煩惱。劉禹錫貶謫期間雖也憂郁,但還是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苦難,能完全融入當地,用心觀察體會身邊的美景。而柳宗元性格憂郁,無論佛教如何治愈,精神上始終無法釋懷,哀愁抑郁的情愫始終寓于詩文當中。

      3.3 劉詩多關注現(xiàn)實,抒發(fā)政治志向

      劉雖貶謫南荒,但始終懷著仁政之心關懷當地百姓,心系民眾,為當地作出了貢獻,其風土人情詩更是表現(xiàn)其在嶺南時對百姓生活的了解關心。劉禹錫《插田歌》則是較有特色的農村題材詩歌: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田中歌,嚶儜如竹枝。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黃犬往復還,赤雞鳴且啄。路傍誰家郎? 烏帽衫袖長。自言上計吏,年初離帝鄉(xiāng)。田夫詰計吏,君家儂定諳。一來長安罷,眼大不相參。計吏笑致辭,長安真大處。省門高軻峨,儂入無度數。昨來補衛(wèi)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1]353。

      《插田歌》真實記錄了當時連州的勞動人民耕種的情景,是詩人貶謫連州期間所作的最為貼近民眾的一首鄉(xiāng)村題材詩歌。詩的開端以一幅春意盎然、燕舞鶯歌的鄉(xiāng)村美景映入眼簾。詩的前半部分寫了高樓遠望下的鄉(xiāng)村美景以及插秧的情景。詩的后半部分,則主要以小吏與農夫對話形式來展開。農夫諷刺意味的口吻以及小吏吹噓自夸的丑態(tài)形成了鮮明對比,借以反映連州勞動人民的質樸與樂觀的精神。整首詩以勞動歡歌與農夫、小吏的對話兩個場面展開,通篇言語通俗淺顯,帶有民歌語言特色,貼切地表現(xiàn)了連州農村勞動人民勤勞、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另外,這首詩出現(xiàn)了題記:“連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1]353?!耙再共稍娬摺币痪湔f明詩人作此詩不僅僅是描述連州的鄉(xiāng)村生活,而是通過寫百姓勞作的場景以及對小吏的諷刺,表現(xiàn)自己雖貶連州,但也是一個體察民情、勤懇務實的官員,希望得到朝廷的關注,顯然是帶著政治意味。

      劉禹錫在連州期間,深入民眾生活,關心當地少數民族,其中詩歌也記錄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民俗活動,創(chuàng)作了《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莫徭歌》《蠻子歌》等作品,這些詩歌都是劉禹錫體察民眾、深入了解民風民俗的體現(xiàn)?!哆B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記載了莫徭人狩獵活動的盛況,“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等句子寫出了殺氣騰騰的狩獵情景;《莫徭歌》中“市易雜鮫人,婚姻通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種開山脊”[1]343,對莫徭族交易活動、婚姻習俗、占卜等活動都做了描寫。

      為歌頌淮西和淄青大捷,劉禹錫先后寫下了《平蔡州三首》《平齊行二首》等作品,其中以《平蔡州》三首為例:

      蔡州城中眾心死,祆星夜落照河水。漢家飛將下天來,馬箠一揮門洞開。賊徒崩騰望旗拜,有若群蟄驚春雷??裢婵`登檻車,太白夭矯垂捷書。相公從容來鎮(zhèn)撫,常侍郊迎負文弩。四人歸業(yè)閭里間,小兒跳浪健兒舞。

      汝南晨雞喔喔鳴,城頭鼓角音和平。路傍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老人收泣前致辭,官軍入城人不知。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

      九衢車馬渾渾流,使臣來獻淮西囚。四夷聞風失匕筯,天子受賀登高樓。妖童擢發(fā)不足數,血污城西一抔土。南風無火楚澤間,夜行不鎖穆陵關。策勛禮畢天下泰,猛士按劍看常山。[1]326

      這三首詩歌,第一首寫了收復蔡州時正義壯觀、將士赫赫聲威的場景,第二首則寫平定藩州后百姓安寧的生活以及百姓對收復將士的感激之情,最后第三首“猛士按劍看常山”則是勸諫朝廷趁早平定藩鎮(zhèn),取得全面的勝利。這三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平定藩鎮(zhèn)取得的勝利而感到高興,同時也是對朝廷削藩舉措的支持。再看這時候寫的《賀收蔡州表》《賀門下裴相公啟》《上門下裴相公啟》可知,詩人這些歌頌平藩勝利的詩歌不僅是自己真情的流露,還是向朝廷表忠心的舉動。

      3.4 柳詩多寫險惡環(huán)境,書寫個人憂怨

      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期間創(chuàng)作了較多描述柳州詭怪險惡的景象,借以抒發(fā)自己的哀苦悲憤、無可奈何的悲痛心情?!稁X南江行》是柳宗元即將進入柳州時所作的描述嶺南特點的詩歌,詩云:

      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茆是海邊。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14]303。

      全詩連續(xù)以“瘴江”“黃茆”“象跡”“蛟涎”“射工”“颶母”一系列荒怪恐怖的意象寫了嶺南荒僻詭怪的景象,同時發(fā)出了“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的擔憂。柳宗元多首詩都描述了柳州這樣荒涼險惡的環(huán)境,《寄韋珩》中:“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蘭高。陰森野葛交蔽日,懸蛇結虺如蒲萄。到官數宿賊滿野,縛壯殺老啼且號。饑行夜坐設方略,籠銅枹鼓手所操。奇瘡釘骨狀如箭,鬼手脫命爭纖毫。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攪腹戟與刀。邇來氣少筋骨露,蒼白瀄汩盈顛毛”[14]303。詩中講述了自己到柳州后見到的種種險怪陰森的景象以及身心深受摧殘的無奈悲苦的心境?!读荻麻湃~落盡偶題》“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14]334,更能夠表達了詩人被貶柳州時內心的愁思。柳宗元貶柳州所作詩歌中柳州的景象都是險惡且悲涼的,柳州登山游覽詩作亦是如此:

      荒山秋日午,獨上意悠悠。如何望鄉(xiāng)處,西北是融州?!谠兜橇荻肷健穂14]353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天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谠兜橇莩菢羌恼?、汀、封、連四州》[14]313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谠杜c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14]357

      三首詩歌均是登山觀景而作,而在柳宗元眼里,無論是高山遠眺的遠景還是眼前的近景,都是荒涼陰森的,詩人那種惆悵悲苦的情感與這景色融為一體,且念友思鄉(xiāng)之情也融入其中。高山遠眺,山川河流之美麗風景盡收眼底,盡管是偏遠地區(qū),高處遠望之景亦是壯麗秀美的,且《柳州縣志》記載:“鵝山,在城西二里,隔江十里,水自半嶺噴出,流小河入大江。遠望如雙鵝飛舞, 又名深峨山?!盵19]如此秀美之景,在柳宗元看來,不過都是荒涼蕭瑟之地,登山遠望亦是愁更愁。柳宗元貶柳州也有反映當地少數民族習俗的詩歌,如《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鵝毛御臘縫山罽,雞骨占年拜水神。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14]330。

      此詩記錄了柳州峒氓的生活、習俗,詩人看到峒氓雞骨占卜之事非但沒有厭棄,反而表現(xiàn)出“欲投章甫作文身”這樣入鄉(xiāng)隨俗的思想,雖然如此,如詩開頭所言,詩人對于峒氓奇異的服裝與語言是感到“不可親”的。再看《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椎髻老人難借問,黃茆深峒敢留連。南宮有意求遺俗,試檢周書王會篇”[14]366兩句,詩人則明確寫出自己無法記錄當地的風俗,原因正是“難借問”且不敢久留當地人“黃茆深峒”這樣的居所。解讀這兩首詩歌,可以發(fā)現(xiàn),柳宗元雖然體察當地民眾,為當地人作出了許多貢獻,但其實詩人的內心還是無法融入民眾生活的,并且在寫自己因為語言不通等困難時,也是委婉地表達自己貶謫此地的痛苦與無可奈何之情。

      由此可見,劉柳雖都貶于南荒,都是荒蕪落后之地,但劉詩中的連州,卻是勞動人民的歡歌笑語以及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動,并且通過這樣的描寫隱約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希冀得到朝廷的關注。劉詩《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還細致描繪了紫薇花的外形,寫自己賞花的興致,結尾則以“不學夭桃姿,浮榮有俄頃”[1]519借喻自己高潔且淡泊名利的品質。而在柳詩當中的柳州,是瘴氣繚繞、險惡詭怪之地,始終充滿著被貶的悲憤憂怨與無可奈何的憂愁。

      綜上所述,劉、柳被貶嶺南所作詩歌存在著相似之處,但總體上以差異性為主,劉借七言以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而柳則以七言表達自己被貶后的憤恨惆悵之情。不同文學史著作對劉、柳看法的不同,使我們對劉、柳詩歌作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過比對兩人被貶嶺南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也更能了解兩人詩歌差異以及二次遭貶的心態(tài)。

      猜你喜歡
      連州貶謫劉禹錫
      舊時連州
      攝影世界(2023年11期)2023-11-06 14:12:47
      蘇軾的貶謫生活
      童話世界(2020年28期)2020-10-27 02:24:22
      賞牡丹
      兒童繪本(2020年8期)2020-04-27 08:50:07
      試論貶謫文學中的旅游因素
      《劉禹錫 陋室銘》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00
      神奇的連州地下河
      小城里的中國記憶
      齊魯周刊(2016年41期)2016-12-01 12:19:19
      星是唯一的向導
      宋代貶謫文學研究述論
      劉禹錫與《陋室銘》
      余江县| 策勒县| 安泽县| 游戏| 民权县| 静乐县| 惠来县| 玉田县| 定边县| 林西县| 舒城县| 天津市| 太仓市| 林芝县| 股票| 北流市| 河北区| 布拖县| 离岛区| 平湖市| 峨眉山市| 同德县| 临江市| 木兰县| 社会| 天门市| 尤溪县| 安化县| 来宾市| 峡江县| 高陵县| 化州市| 万年县| 新郑市| 三门峡市| 根河市| 宣威市| 成武县| 石家庄市| 凤庆县|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