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園丁,把學生比喻為一棵棵正在成長的小樹。小樹苗想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園丁澆水、施肥、剪枝、除蟲。如果把批評當作剪枝、除蟲,信任和表揚就是施肥、澆水。教學中,適時的表揚能激勵學生的進取和自信,還能對其思想行為產(chǎn)生積極鼓勵作用。
剛接手這個班時,我注意到一個特別的女孩,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扎著馬尾辮,看起來很靈動。她活潑,不分場合的活潑。語文課上玩手指發(fā)呆,數(shù)學課上和其他同學大打出手,英語課上擾亂課堂秩序,令我十分頭疼。
我罰她值日,和她講道理,效果甚微。我叫來了她的家長,希望通過和家長溝通找到癥結(jié)所在。那天,她含著眼淚昂著頭,倔強地說:“我討厭上學,討厭上課,討厭語文數(shù)學英語,我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我想回家玩游戲,學校沒有一點意思?!蓖ㄟ^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總是獨來獨往,我私下詢問班里的一些女生,大家認為她愛說謊,上課搗亂,玩游戲不遵守規(guī)則,喜歡亂發(fā)脾氣,她們不愿和她交朋友。
我想我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聽不懂,太孤獨。
一次語文課,她積極認真,我表揚了她,結(jié)果連續(xù)兩天她都表現(xiàn)出對語文課強烈的興趣。贊揚和鼓勵能激發(fā)她的學習興趣,讓她做出改變。我尋找一切機會夸獎她,你拼音讀得真準確,生字寫得越來越好,你能舉手回答問題了,今天值日做得很出色……在我一次次夸獎中,她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班里學生慢慢愿意和她交流了。
為了讓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里有了明確的班干部及職責分工。綜合考慮下,我請她擔任班級小秘書,一方面讓她感受到肯定和夸獎,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通過為班級做些小事,緩和她與同學間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她的責任意識,從而對班級產(chǎn)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事實證明,她做得很出色,課間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了,課堂上也更積極了,自由活動時也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和她交朋友了。
行為的轉(zhuǎn)變是個漫長的過程,真正讓我刮目相看的是這學期少先隊入隊時的一件小事。成為少先隊員對小學生來說是一件神圣且光榮的事,他們在輔導(dǎo)員帶領(lǐng)下戴上鮮艷的紅領(lǐng)巾,行莊嚴的少先隊禮,在隊旗前鄭重宣誓。她當然很開心,回到教室,她拿出書本,在吵鬧聲中默默完成黑板上留下的學習任務(wù)。隨后,班里漸漸安靜下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我既驚喜又感動,更開心的是她展露笑容大聲對我說:“我喜歡學校,喜歡上課?!彼母淖兘o了我很多啟發(fā),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他們,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贊揚和肯定像魔法一樣,令課堂充滿活力,令學生積極向上。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不可忽視的光芒,作為教師,我們可以用鼓勵、贊揚幫學生找到自信,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讓光芒更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