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方高師院校地理野外實習經驗助力高中研學旅行實踐設計探究

      2023-12-29 07:37:08魏海霞張治國陳成忠
      大學教育 2023年17期
      關鍵詞:研學導師旅行

      魏海霞 張治國 陳成忠

      [摘 要]地理研學旅行有效融合了地理知識學習和旅游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也能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然而,從目前地方中學研學旅行實踐的實施情況來看,地理研學旅行面臨著課程和師資缺乏的雙重困難,并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文章以棗莊學院地理科學專業(yè)自然地理實習點之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為例,從研學資源概況研學旅行實踐方案設計,研學旅行活動成果、評價與反思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探討大學和高中地理研學旅行實踐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地方高師院校;地理野外實習;研學旅行;國家地質公園

      [中圖分類號] G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17-0139-04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fā)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的關注度推向新高,中小學研學旅行發(fā)展呈突飛猛進勢頭。研學旅行被稱為行走中的課堂,而地理學本身具有的實踐性特征,使其與研學旅行之間聯(lián)系緊密,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推動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學生通過走出傳統(tǒng)課堂的研學活動,實地觀察自然界的地理現(xiàn)象,并認真思考地理現(xiàn)象的形成過程,可以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形成理論認知聯(lián)系實踐的完整的地理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1]。目前,高中研學旅行普遍面臨著師資短缺和課程缺乏的問題。在課程教學目標、課程性質、課程定位以及課程實施評價等方面,高校野外實習與高中研學旅行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利用當?shù)馗咝5囊巴鈱嵙暯涷炛Ω咧醒袑W旅行課程資源建設是一條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2]。研學旅行以戶外實踐為主,危險系數(shù)比較高,同時參與人數(shù)較多,所以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難度。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則,并出于對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的考慮,應盡量選擇市區(qū)和學校周邊的地方開展研學旅行[3]。多年以來,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一直是棗莊學院地理專業(yè)野外實習點,其距離市區(qū)近,基礎設施完備,也是當?shù)馗咧欣硐氲难袑W旅行實踐點。本文將從研學資源概況介紹,研學旅行實踐方案設計,研學旅行活動成果、評價與反思四個方面,論述高中研學旅行借助地方高師院校地理專業(yè)野外實習教學經驗的設計實施思路。

      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研學資源概況

      棗莊學院旅游與資源環(huán)境學院在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開展地理野外實習約有10多年時間,逐漸積累了成熟的地理野外實習教學經驗。抱犢崮是一座擁有特殊崮形地貌景觀的山脈,里面海相石灰?guī)r沉積地層發(fā)育,巖溶地貌與崮形地貌典型,植被豐富,其中,混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匯集區(qū)在山東省省內比較少見[4]。抱犢崮還有一座始于隋唐、依山而建的道觀——巢云觀,所以,抱犢崮亦是一座擁有宗教文化的道教名山。抱犢崮山區(qū)也被稱為“魯南小延安”,是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始反“圍剿”的根據(jù)地,駐扎過八路軍115師司令部、魯南區(qū)黨委等領導機關,紅色革命文化底蘊深厚,有利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5]。

      熊耳山與抱犢崮之間距離約8公里,地理位置都在棗莊市山亭區(qū)北莊鎮(zhèn),因其主峰形狀如熊耳而得名。熊耳山也是崮形山體,其自然景觀主要包括“雙龍大裂谷”地貌景觀(國家級崩塌開裂地震遺址)、“龍抓崖”崩塌地質災害遺跡、“黃龍洞”“臥虎洞”巖溶景觀等[6]。熊耳山景區(qū)入口處修建了地震科普館,是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館。2002年,熊耳山與其東南方的抱犢崮被命名為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另外,熊耳山山腳下的毛宅村充分利用國家地質公園的優(yōu)勢資源,大力發(fā)展水果、餐飲和旅游紀念品產業(yè),扎實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建設,可以成為“鄉(xiāng)村振興主題”重要的研學實踐點。

      總之,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獨特的地質地貌條件、特殊的植被類型、紅色旅游和鄉(xiāng)村振興資源,使之成為理想的高中地理研學實踐點。

      二、研學旅行實踐方案設計

      (一)研學點選取

      根據(jù)棗莊學院以往在抱犢崮進行野外地理實習的教學經驗,選取抱犢崮研學路線1: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抱犢崮不整合標識處、巢云觀、天然雜木林匯集區(qū)和抱犢崮崮頂五個研學點,熊耳山研學路線2:地震科普館、龍抓崖和雙龍大裂谷、臥虎洞和毛宅村四個研學點。其中,龍抓崖和雙龍大裂谷因研學主題一致,故把其歸于同一個研學點。

      (二)研學旅行方案

      1.行前準備

      (1)行前動員會

      與高校野外實習前的實習動員會類似,高中研學旅行前也應該召開行前動員會。研學旅行動員會主要圍繞個人安全須知(研學導師也是安全指導人員,可以通過PPT舉例示范在野外如何避險,并密切關注研學點天氣狀況)、組織紀律、研學點概況、研學主要內容(研學點地質地貌和植被土壤等相關理論知識)、野外調查方法(樣品采集、手機GPS定位、地質羅盤使用、野外記錄本使用、野外典型地質現(xiàn)象照片拍攝等)、研學旅行的目的意義等。另外,研學導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設立小組長,小組內出現(xiàn)任何情況,小組長要及時向研學導師匯報,便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監(jiān)督。

      (2)工具與材料準備

      研學導師需準備研學旅行所需工具與資料。在工具準備方面,每個學生需要帶上有拍照功能的手機,每個小組準備一個地質錘、一個小鐵鏟、樣品袋(巖石樣品使用的專用布質地質袋、植物樣品使用的紙質大信封、土壤樣品使用的塑料自封袋)、野外記錄簿與筆(野外素描用的鉛筆、記錄野外地理現(xiàn)象的圓珠筆、用于樣品袋上標記樣品編號的記號筆)和調查問卷等。在材料準備方面,研學導師需準備抱犢崮山區(qū)行政區(qū)劃圖、研學點計劃路線圖、地質地貌圖、崮形地貌形成示意圖、實驗用品(稀鹽酸、小刀)等,將電子版發(fā)給學生。另外,要求參加研學旅行的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并和學生家長簽訂研學旅行安全告知書。

      2.研學活動

      (1)研學路線1:抱犢崮研學實踐路線

      研學點1: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

      研學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對當?shù)卮迕襁M行調研訪談前,學生能夠清晰地描述個人的訪談方案;②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能夠與其他組員積極配合,主動與當?shù)鼐用襁M行友好交流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③挖掘抱犢崮山區(qū)的紅色文化價值,記錄抱犢崮光榮的革命歷史,深刻認識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抵抗外敵入侵的光輝事跡,培養(yǎng)學生對紅色文化遺址的崇敬之心和愛國主義情懷。

      研學任務:①參觀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根據(jù)園區(qū)文字資料簡要記錄八路軍115師抗擊日軍的歷史,并思考當初八路軍選擇抱犢崮作為山東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原因;②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走訪當?shù)卮迕?,通過村民口述了解抱犢崮山區(qū)的民俗和抗日的歷史;③綜合網上獲得的相關資料和實地調查記錄,深入了解抱犢崮山區(qū)的紅色文化特點與發(fā)展歷程。

      研學建議:抱犢崮山區(qū)作為棗莊著名紅色旅游景點,貼近當?shù)貙W生生活,容易調動學生情緒,產生情感共鳴,是很好的思政教育素材。抱犢崮山區(qū)有著豐富的紅色研學資源,可以對學生實地開展思政教育,弘揚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革命文化,對學生“四個自信”的樹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

      研學點2:抱犢崮不整合標識處

      研學目標:①學生通過野外真實情境,獲得問題探究的體驗與經歷,提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②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

      研學任務:①認識巖性、地層接觸關系,觀察不整合面上下的巖石巖性的變化;學會辨別不同類型的巖石;學會用標志物做參考標尺拍攝野外剖面照片;學會使用地質錘采集巖石樣品,在樣品袋表面上做好樣品編號標記和在野外記錄本上記錄該樣品的GPS點。②學會使用地質羅盤測量地層產狀。③觀察剖面的差異風化作用現(xiàn)象,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④研學導師引導學生使用稀鹽酸和小刀進行石灰?guī)r巖性判別實驗,將稀鹽酸滴到石灰?guī)r上觀察起泡現(xiàn)象,用小刀劃刻石灰?guī)r觀察劃刻痕跡。⑤綜合網上查詢的相關資料和實地考察情況,概括當時的地質背景和地質演化歷史。

      研學建議:研學導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當?shù)厥規(guī)r資源利用情況進行思考,探究當?shù)厮鄰S的分布特點,思考棗莊當?shù)厥欠翊嬖谑規(guī)r資源不合理開發(fā)的情況,并深入分析對石灰?guī)r資源的不合理開發(fā)是否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學生分組討論未來如何合理利用石灰?guī)r資源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良性互動、協(xié)調發(fā)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人地協(xié)調觀,加深學生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所反映的人地關系的理解。

      研學點3:巢云觀與巢云洞

      研學目標:①感受巢云觀的人文風情,體味中國傳統(tǒng)宗教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樹立熱愛家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情懷;②小組合作探究抱犢崮的巖溶地貌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研學任務:指導學生完成溶洞形成過程示意圖的繪制。

      研學建議:研學導師可通過簡單講述中國文化發(fā)展史,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

      研學點4:天然雜木林匯集區(qū)

      研學目標:①在野外真實情境中,研學導師引導學生經歷問題探究的全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興趣與能力;②在野外實踐中,加深學生對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批判、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研學任務:①通過手機“形色APP”識別抱犢崮山區(qū)稀有的木本植物,如厚殼樹等;②觀察植被垂直分帶,解釋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③觀察影響植物生長的氣候、地形及土壤條件;④采集植物葉片和土壤標本,并做好標本編號與描述。

      研學建議:研學導師可以通過對天然雜木林匯集區(qū)稀有程度的講述,促進學生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的內涵與意義。

      研學點5:抱犢崮崮頂

      研學目標:①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抱犢崮崮頂“君山望?!本坝^的成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②通過攀登崮頂,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yǎng)不怕苦、能吃苦的優(yōu)秀品質;③培養(yǎng)學生的野外安全意識,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研學任務:①學生觀察崮頂寒武紀石灰?guī)r節(jié)理構造,拍照并在野外記錄簿上繪制素描圖、配上描述文字;②研學導師引導學生識別典型崮形地貌特征;③簡明闡述崮形地貌形成與演化的過程。

      研學建議:由于崮頂石灰?guī)r直立節(jié)理發(fā)育,節(jié)理面是容易遭受風化侵蝕的部位,巖石經過多年風化之后最終形成了抱犢崮生動可愛的“君山望?!本坝^。研學導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資料,了解國內還有哪些地方存在這樣的地貌類型。

      (2)研學路線2:熊耳山研學實踐路線

      研學點6:地震科普館

      研學目標:①學生通過自身沉浸式體驗,感受地震活動,深化對地震相關知識的理解;②提升學生的防震減災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災害意識和面臨真實地震災害時的自救互救能力,進而培育學生的安全意識;③通過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唐山和汶川大地震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地震前線指導救災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

      研學任務:①通過觀看科普館圖片、文字介紹、視頻資料,學習防震減災知識,了解地震預警與災情速報等在抗震減災方面的重要作用;②通過聲光電模擬穿越地震發(fā)生危險區(qū),體驗地震逃生過程;③設計災害教育調查問卷,發(fā)放給民眾,普及災害知識,提高民眾的安全意識。

      研學建議:災害教育既是生態(tài)文明教育,也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學導師不能僅限于災害知識教授,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并獲得減災防災的技能。

      研學點7:龍抓崖-雙龍大裂谷

      研學目標:①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龍抓崖-雙龍大裂谷的成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勤學善思的優(yōu)秀品質;②通過穿越雙龍大裂谷,培養(yǎng)學生的野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研學任務:①學生觀察龍抓崖巨大巖石塊體形狀,拍照并在野外記錄簿上畫好素描圖;②分析崩塌地質災害遺跡的形成過程;③分析雙龍大裂谷的形成原因,思考是否存在其他原因造成雙龍大裂谷產生這樣的地貌類型;④分組討論地震的形成原因,并以2023年初發(fā)生的土耳其-敘利亞大地震為例,討論地震對人類的危害。

      研學建議:雙龍大裂谷是國內少有的、與歷史地震記錄印證的一條地震成因的天然裂谷,龍抓崖是歷史特大地震造成的山體崩裂遺跡,研學導師需要對這些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景觀價值和研學價值的內容進行講解。

      研學點8:臥虎洞

      研學目標:①通過對溶洞內部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的觀察與記錄,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②通過在野外記錄本上對溶洞內部鐘乳石、石筍、石柱等進行手繪,提高學生的野外素描能力。

      研學任務:①對溶洞內部進行細致觀察并繪圖;②觀察溶洞內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并記錄其差異。

      研學建議:研學導師在帶領學生參觀溶洞時,對學生進行“保護溶洞鐘乳石”的法治教育。

      研學點9:毛宅村

      研學目標:①毛宅村干凈整潔的人居環(huán)境展示了我國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顯著成就,在深化學生對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理解的同時,促進學生鄉(xiāng)土情懷的養(yǎng)成;②通過對毛宅村村民和游客的社會調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研學任務:①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問題,最大限度地獲取有關鄉(xiāng)村振興的信息;②從產業(yè)、人口、土壤等多個方面全面了解毛宅村,能從毛宅村的產業(yè)結構轉變歸納出影響毛宅村鄉(xiāng)村發(fā)展的主要因素;③舉例說明毛宅村人與環(huán)境之間如何協(xié)調發(fā)展,并闡述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途徑。

      研學建議:開展以鄉(xiāng)村振興為研學主題的實踐活動,直接刺激鄉(xiāng)村經濟增長,為學生投身鄉(xiāng)村建設打好心理基礎。

      三、研學旅行活動的成果、評價與反思

      研學實踐成果的表達形式要體現(xiàn)出豐富性,不能局限于研學報告這一單一的形式,還應包括短視頻制作、科普旅游線路設計、口頭報告和科研小論文等形式。研學實踐成果交流形式也不應局限于研學活動PPT匯報,還可以包括研討、答辯和海報等交流形式[7]。

      根據(jù)學生研學報告給定最終成績的傳統(tǒng)考核評價方式,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情況。對學生研學旅行的合理性考核評價,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確保學生成績公正性的重要保證,從而體現(xiàn)出全面性、表現(xiàn)性、開放性和激勵性[8]。因此,除包括研學活動PPT匯報和研學報告等研學實踐成果的結果性評價外,研學導師還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在研學活動中的情感投入情況、動手能力如何、是否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研學導師提出的問題是否能夠積極回應等,這需要研學導師制定合理易行的評價量規(guī),用心觀察并隨時做好評價記錄。最后,研學導師要做好每個學生的研學記錄袋,包括學生研學過程的個人表現(xiàn)和研學實踐成果呈現(xiàn)的資料。

      研學導師需要對研學旅行課程進行階段性教學反思。高中地理課程內容多、綜合性強,對研學導師而言教學難度較大,因此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結合學生的學情進行研學任務的設置;二是創(chuàng)設問題時,可以在難度和廣度上拓展與延伸,但不能脫離教材內容,注重學生的跨學科學習;三是在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不周全時,需要有針對性地、合理地引導,以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四是在研學旅行過程中,研學導師要注重點燃學生合作探究的熱情,以表揚鼓勵為主,批評時措辭要含蓄委婉;五是要注意收集更多的研學課程資料,豐富研學課程資源。

      四、結語

      研學旅行路線規(guī)劃設計需要與當?shù)靥厣嘟Y合。本文以棗莊學院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地理專業(yè)實習點為例,探索高校地理專業(yè)野外實習經驗對高中研學旅行設計的啟示。地方師范院校應與當?shù)刂袑W在地理研學課程設計方面進行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地理研學旅行的有效路徑,以推動當?shù)刂袑W研學旅行快速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 李先躍,張麗萍.基于湖湘特色的研學旅行課程開發(fā)[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3):81-83.

      [2] 馮麗霞,周興華,許嬋,等.高校野外實習對高中地理研學旅行的啟示:以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高中研學旅行地理類課程開發(fā)為例[J].地理教育,2020(7):51-54.

      [3] 章全武.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學的兩難困境及其超越[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4):121-125.

      [4] 李磊.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旅游資源特征分析[J].棗莊學院學報,2005(2):109-112.

      [5] 于淑欣,王曉鵬,仇玉珠.棗莊的“紅色革命文化記憶”:以“抱犢崮革命根據(jù)地”為例[J].大眾文藝,2020(14):233-234.

      [6] 安仰生,張旭,陳希武,等.山東棗莊熊耳山崮形地貌成因及地質景觀保護[J].山東國土資源,2007(Z1):61-63.

      [7] 尹厚霖.《研學旅行課程標準》研讀與思考[J].地理教學,2020(5):61-63.

      [8] 周維國,段玉山,郭鋒濤,等.研學旅行課程標準(四):課程實施、課程評價[J].地理教學,2019(8):4-7.

      [責任編輯:黃緊德]

      猜你喜歡
      研學導師旅行
      去研學
      執(zhí)著創(chuàng)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研學之旅
      V eraW an g
      導師榜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小黑去旅行
      车致| 云安县| 宜兰县| 乐山市| 凌云县| 洮南市| 北宁市| 盐津县| 通许县| 镇江市| 通河县| 遂宁市| 建湖县| 德江县| 唐山市| 老河口市| 顺平县| 长汀县| 大邑县| 灵寿县| 凌海市| 阳原县| 西乌| 奉贤区| 黔东| 黑龙江省| 揭阳市| 长泰县| 原阳县| 镇平县| 兴业县| 江阴市| 鄂托克旗| 南汇区| 泾源县| 曲水县| 贺兰县| 嘉峪关市| 裕民县| 达州市|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