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在部編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特別是新《課標》背景下文學類文本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本文介紹了教學背景,并確定了教學目標,包括核心能力和知識的確定以及可衡量的教學目標的設定。然后,通過評估新《課標》背景下的文學類文本,確定教學內容,并解釋了文本選擇的理由和依據(jù)。接著,文章著重討論了教學活動設計,包括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結合教材構建有效的教學活動和任務,以及引入多媒體和互動技術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本文還探討了教學策略和方法的選擇,如課堂探究和合作學習,并強調了個性化教學和寓教于樂的重要性。最后,通過總結和展望,強調了教學資源和環(huán)境、課外拓展與應用的重要性。本論文可為教師在實踐中進行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大單元教學 文學類文本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28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也在不斷調整與創(chuàng)新。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類文本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針對新《課標》的要求,如何設計和實踐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尤其是開展文學類文本的教學,成為教師們面臨的挑戰(zhàn)。
本論文旨在探討在部編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重點關注新《課標》背景下文學類文本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首先,我們確定了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在本單元中應達到的核心能力和知識,并設定了可衡量的教學目標,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可實踐性。接下來,我們評估新《課標》背景下的文學類文本,根據(jù)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文本資源,并解釋了選擇文本的理由和依據(jù)。通過細致的文本選擇和組織,我們希望能夠給學生提供具有豐富內涵和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同時,我們還引入多媒體技術,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教學目標
1.確定學生在本單元中應獲得的核心能力和知識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情操。
2.設定可衡量的教學目標并描述具體的學習結果
為了確保教學目標的可衡量性,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具體的學習結果:學生能夠熟練運用閱讀策略和方法,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學生能夠分析和解讀文學作品的主題、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生能夠撰寫具有一定文學價值的作文或故事;學生能夠發(fā)表個人意見和觀點,并能夠理性評價他人的作品。
二、教學內容與文本選擇
1.評估新《課標》背景下的文學類文本
為了選擇適合教學的文學類文本,我們需要對新《課標》背景下的相關文本進行評估。評估文本的內容和特點有助于確保教學資源的質量和有效性。首先,我們將仔細閱讀和分析新《課標》背景下的文學類文本,包括小說、詩歌、戲劇等。通過了解文本的題材、主題、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我們可以判斷它們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啟發(fā)性。同時,我們還會評估文本的復雜程度和適應度,以確保它們能夠滿足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其次,我們將研究文本的藝術特點和語言風格,考慮它們是否具有文學價值。我們會關注文本中的修辭手法和結構特點,以及它們對讀者情感和思維的引導作用。最后,我們還將考慮文本與教材其他內容的銜接和呼應,以及文本在學生個人成長和社會價值方面的意義。我們希望選取的文本能夠與教材中其他單元和主題相互補充,同時也能夠引發(fā)學生對社會的思考和探索。
2.確定教學內容,包括文本的選擇和組織
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我們將綜合評估結果,選擇適當?shù)奈膶W類文本,并進行組織,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能力。首先,我們將根據(jù)評估結果,選擇具有代表性和高質量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應涵蓋多種文學類型,如小說、詩歌、戲劇等,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閱讀需求,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我們將挑選既具有經典價值,又符合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的作品,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我們將設計文本的順序和結構,以建立起連貫的教學線索和主題。在組織上,我們可以根據(jù)文本的主題或文學流派進行分類,或者根據(jù)教學進度和學生需求進行排序。通過合理的組織,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對文學作品的整體認知和理解,培養(yǎng)其跨文本分析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最后,我們將引入適當?shù)妮o助資料和資源,如文學評論、相關影視作品和文化背景知識等。這些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感。
3.解釋文本選擇的理由和依據(jù)
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我們選擇文學類文本的理由和依據(jù)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首先,我們注重選取具有代表性和經典價值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廣泛認可和贊賞。它們反映了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題和人文精神,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文化和人類共通的價值觀。其次,我們重視文本與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關聯(lián)性。教師選擇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和成長經驗相關的文學作品,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引發(fā)他們對作品內涵和主題的深入思考。另外,我們考慮文本的適應度和可理解性,確保文本符合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使他們能夠理解和欣賞作品。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最后,我們還會考慮文本之間的多樣性和時代特點。選擇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如小說、詩歌、戲劇等,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我們也會選取一些當代作品,使學生對當代文學有所了解。
三、教學活動設計
1.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包括聽、說、讀、寫等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將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涵蓋聽、說、讀、寫等各種語言技能,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首先,我們將設計聽力活動,通過播放錄音或朗讀文本來培養(yǎng)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這可以包括聽取文學作品的語音朗讀,理解情節(jié)、人物和意義,或者聽取與文學相關的音樂、歌曲和戲曲,增強學生對音樂語言的感知和欣賞能力。其次,我們將進行口語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討論、演講或小組合作,以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和溝通能力。這包括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評論和解讀,彼此之間的意見交流和分享,以及對角色和情節(jié)的口頭表演。接下來,我們將設計閱讀活動,包括獨立閱讀和合作閱讀。此外,我們還將設計寫作活動,鼓勵學生通過寫作來表達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這包括個人作文、續(xù)寫故事、創(chuàng)作詩歌或戲劇場景等。通過寫作,學生可以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題和情感,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我們旨在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2.結合教材建構有效的教學活動和任務
為了構建有效的教學活動和任務,我們將充分結合教材的內容和要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和綜合能力。首先,我們會設計針對教材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討論活動活動。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等方面展開討論,學生可以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并且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讀文本。其次,我們會設置小組合作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合作與互動。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分配角色,組織角色扮演活動,以深化對人物的理解和情感投入。接著,我們會設計寫作任務,既注重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又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此外,我們也會鼓勵學生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項目研究和展示。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使用數(shù)字工具進行多媒體展示,探索文學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環(huán)境,以及與當代社會、科技的聯(lián)系。最后,我們會設計評估任務,用于檢驗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評估任務可以包括書面測試、口頭演講、小組展示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為學生提供反饋和成長的機會。通過結合教材,我們將建構有效的教學活動和任務,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引入多媒體和互動技術,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我們將積極引入多媒體和互動技術,借助先進的工具和資源,以更生動、多樣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首先,我們將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與文學作品有關的音頻、視頻和圖像素材。通過投影儀或電子白板,我們可以向學生展示文學作品的電子版文本、插圖、音頻錄音等,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文學作品的情感和魅力。其次,我們將利用互動技術來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例如,通過使用電子投票器或學生點擊器等設備,我們可以開展問答游戲、投票調查和互動答題等活動。這種互動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接下來,我們還可以引入虛擬實境(VR)和增強實境(AR)技術,為學生打造身臨其境的文學體驗。通過使用VR頭顯或AR應用程序,學生可以進入文學作品的虛擬場景。這樣的體驗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增強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洞察能力。通過引入多媒體和互動技術,我們可以讓教學變得更有趣、更富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同時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限制,為學生提供更靈活、豐富的學習體驗。
四、教學策略和方法
1.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如課堂探究、合作學習等
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支持,我們將實施個性化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提供差異化的教學支持。首先,我們將對學生進行差異分析,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和學習能力水平?;谶@些信息,我們將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為每個學生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相應的教學策略。其次,我們將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學輔助工具和資源,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例如,對于視覺學習者,我們將提供圖像、示意圖和視覺展示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而對于聽覺學習者,我們可以提供音頻資源,如錄音和講解,以增強他們的聽覺理解和記憶能力。接下來,我們將注重個別指導和小組合作學習。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將提供額外的指導和支持,例如一對一輔導或小組交流互助。通過個性化教學,我們能夠更好地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支持和指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信。
2.針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開展個性化教學,提供差異化的支持
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我們將實施個性化教學,為每個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學支持,以幫助他們充分開發(fā)自己的潛力。首先,我們將進行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能力的詳細分析。通過觀察和評估,我們會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和學習能力水平。其次,我們將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資源。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偏好和學習風格,我們將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課堂討論、探究活動、角色扮演等。接下來,我們將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目標設定。我們將與學生合作,讓他們參與制定學習目標,并幫助他們制定實現(xiàn)目標的學習計劃。同時,我們將注重個別指導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將提供個別指導和專門輔導,以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通過個性化教學,我們將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支持。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
3.寓教于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我們將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融入趣味性和娛樂性的學習過程中提高閱讀技能。首先,我們將開展有趣的閱讀活動,如朗讀比賽、課本角色扮演和書展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親身參與,通過朗讀、表演和書籍展示來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其次,我們將引入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如繪本、漫畫、報紙、雜志和電子書等。這些材料涵蓋豐富的主題和風格,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閱讀選擇,我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并培養(yǎng)他們的廣泛閱讀興趣。接下來,我們將運用技術工具和互動平臺來增強閱讀體驗。此外,我們將注重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學生不僅要理解文本內容,還要學會提問、分析和推理。通過引導學生識別文本中的重要信息、理解文學元素和主題,以及進行推理推斷,我們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我們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并提高他們的閱讀技能和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對以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為基礎的文學類文本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的探討,可以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和文本,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借助多媒體和互動技術增加教學的趣味性,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通過實踐和探索,教師可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應琳珺《新〈課標〉引領下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實踐研究》,《新課程》2022年41期。
[2] 孫秀麗《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2年第5期。
[3] 師文瑞《初中語文新〈課標〉視角下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與策略》,《今天》2020年第14期。
[4] 王成容《探析初中語文新〈課標〉視角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課外語文》2019年第7期。
[5] 張一林《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的困境與消解——大單元視域下的語文教學實踐》,《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