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在整個高中階段,思想政治始終被認為是教育教學的難點所在,因為其所涉及的都是大篇幅的文字理論,既枯燥又乏味,再加上教學手段有限,教學理念仍有待創(chuàng)新。大部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習只能依靠死記硬背,既不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也難以保障教學實效。如果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必然能夠有效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能夠為政治學科做出精準的定位,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根基。
一、設置“小組共贏”合作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引入合作學習這一模式,并要確保其順利開展,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其合理分組,并選出小組長。組長不僅要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政治成績也應比較優(yōu)秀。所有成員需要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學優(yōu)生帶動學困生,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與貨幣相關的內容時,首先完成分組任務,明確每個小組的學習目標:A組的學習目標是了解貨幣的來源,B組的學習目標在于把握貨幣的發(fā)展歷程,C組就是了解與貨幣流通相關的知識。每個小組在完成學習目標之后,需要選派一名成員和其他小組進行分享,要傾聽其他小組的不同看法,促進思維的碰撞。這樣,學生可以立足于更全面的視角,深入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
二、選擇“小組共贏”合作內容
現在的高中生從小就頻繁接觸各種新鮮事物,他們大都個性鮮明。所以,對于高中政治教學而言,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典型特征,緊扣教材內容,保障良好的知識導入,這樣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引起學生注意。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圖片或者視頻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活躍小組合作氛圍,還有助于提升合作效能。
例如,在教學經濟生活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自主搜集相關數據的任務:近5年來“五一黃金周”各地高速公路的車流量。小組在完成數據搜集以及統(tǒng)計之后,可以和其他小組展開對比分析?;谶@一環(huán)節(jié),還可以滲透國家所頒布的其他相關政策。這樣,既能夠有效輔助教學,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形成更深層面的感知。教師要在政治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確保教學目標能夠順利達成。A組學生主要探討當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了解高速免費政策和“黃金周”之間的關系;B組主要針對天氣對出游計劃的影響進行分析;C組主要是根據車流量以及人流量的驟增展開分析,了解其對運輸方面形成的壓力。當然,教師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滲透相關的哲學觀念以及法律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切實保障分組合作學習的綜合效能,也有利于提升整體學習水平以及學習素養(yǎng),確保所有學生能夠實現全面進步。
三、優(yōu)化“小組共贏”合作預設
置于情境理論下,教師營造合作學習氛圍并未完全放棄自身的指導地位,也未完全放任學生自主學習,而是轉換了角色,體現了人文和智慧指導。鑒于此,教學預設必須要遵循“細粗結合、收放自如”這一原則。
所謂“細”,簡單來說就是教師不僅要深入透徹地理解課程理念以及課程標準,還要能夠精準把握課程思路,能夠因時因地做出適時的調整,以此創(chuàng)設更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所謂“粗”,就是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創(chuàng)設自主開放的課堂,適度把控課程的探究方向以及探究深度,使自主合作以及自主探究成為課堂教學常態(tài)。很顯然,這對教師的預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能夠準確把握學情,也要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習需求,推進課程實施。例如,在教學民族節(jié)日的文化意義相關內容時,筆者首先向學生展示了一組圖片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由探討:春運被稱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人口遷徙,人們不管身在何處都要趕回去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都會選擇春節(jié)這個時間段回家?針對這一現象你會產生怎樣的感想?這一問題和學生的生活以及經驗密切相關,立刻激發(fā)了他們主動探討的熱情。他們在探討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了課本知識,能夠對民族節(jié)日形成更深層面的理解,不僅能夠體會它是民族生存以及發(fā)展的精神根基,還能夠感受到其在穩(wěn)定社會以及穩(wěn)定人心等諸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既順應了當前教育創(chuàng)新形勢的發(fā)展,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使學生能夠對政治這門學科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而且也可以顯著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其在提高學生政治素養(yǎng)等方面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