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老年語言撫慰

      2024-01-01 00:00:00赫琳王炤宇
      語言戰(zhàn)略研究 2024年4期

      提 要 老年語言撫慰是通過使用語言文字及相關產品和話語手段,對60 歲以上人群進行心理疏導和情緒撫慰,滿足其情緒調節(jié)、知識獲取和家庭社會參與等需求的語言服務。老年人、撫慰者和撫慰環(huán)境是老年語言撫慰的三大要素。應重視老年語言撫慰體系建設。首先需要重視老年人群體內部差異,依據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等特征推知個體的語言撫慰需求;其次應著力培育多種類型的語言撫慰者,踐行會話、閱讀和敘事3 種語言撫慰方式;最后還要營造適宜的語言撫慰環(huán)境,助力老年人群體內部及不同年齡群體間互聯互通。開展老年語言撫慰,不但有利于老年人的生存發(fā)展,還能促進社會全體成員凝心聚力,積極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和挑戰(zhàn)。

      關鍵詞 老年語言撫慰;語言撫慰者;語言撫慰方式;語言撫慰環(huán)境;語言撫慰需求

      中圖分類號H0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014(2024)04-0081-08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40407

      一、引 言

      “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我國的國家戰(zhàn)略。老年人細胞、組織和器官的衰老會帶來感知覺、智力思維、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改變,也會影響他們在家庭、社會中的角色定位和關系建構,進而對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提出挑戰(zhàn)。語言作為信息和情感的載體,不但能為老年人帶來新信息,而且可以調節(jié)老年人的情緒,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身和世界。通過使用語言文字及相關產品和話語手段,對老年人進行心理疏導和情緒撫慰,滿足老年人情緒調節(jié)、知識獲取和家庭社會參與等需求的語言服務就是老年語言撫慰。

      以往研究一般把語言撫慰視為老年人語言福利體系或老年語言服務的一部分,分析其作用和意義(王立非,栗潔歆,孫疆衛(wèi)2021;滕延江2022;卓翔,等2022;沈騎,李曉陽2023)。新冠疫情時期,學者們開始重視應急場景下老年人的撫慰需求(張?zhí)靷?020 ;陳練文2021 ;張馨元,李霞2021 ;陳練文,吳小芬2022 ;張丹陽2022),關注醫(yī)護人員言語表達對老年人醫(yī)療護理效果的影響(崔紅,等2021)。但截至目前,老年語言撫慰概念尚不明晰,與應急互為補充的日常語言撫慰研究相對薄弱。如何理解老年語言撫慰的外延和內涵,怎樣統(tǒng)籌建設老年語言撫慰體系,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汲取語言學、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探討老年語言撫慰的概念,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著眼撫慰對象、撫慰者和撫慰環(huán)境,嘗試建構老年語言撫慰體系,助力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語言問題和挑戰(zhàn)。

      二、老年語言撫慰的概念

      老年語言撫慰作為語言撫慰的下位概念,以撫慰對象與其他類型的語言撫慰相區(qū)別。其本質是撫慰者在撫慰環(huán)境中為老年人提供的語言服務。

      (一)老年語言撫慰的外延

      語言撫慰指的是借助語言文字、體態(tài)表情、數碼符號、語言藝術等語言產品對相關個體與群體進行心理疏導,目的在于避免負面情緒的滋生蔓延,或將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狀態(tài)(李宇明2022)。

      老年語言撫慰是以老年人為撫慰對象的語言撫慰。老年人的概念自古有之,不同社會、不同時代的劃分標準不盡相同。中國將60 歲定為老年人的起點年齡(李旭初,劉興策2009),其群體內部存在差異,有基于年齡、性別、城鄉(xiāng)、地域、文化程度、職業(yè)等社會變項的分類結果(吳捷2008)。我們要充分考慮撫慰對象的特點,拓展撫慰方式。老年語言撫慰是老年語言福利體系的組成部分,語言撫慰福利既可以幫助老年人放松心情、緩解壓力,也利于他們發(fā)揮余熱(滕延江2022)。作為面向60 歲以上人群的語言服務,老年語言撫慰不但要重視應急場合下的情緒紓解,而且應該滿足持有不同社會屬性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生存發(fā)展需求。

      (二)老年語言撫慰的內涵

      老年語言撫慰本質上是一種言語活動,包括會話參與者和語境要素。老年人和撫慰者在撫慰環(huán)境中的言語互動,就是說話人和聽話人在語境中交流的過程。

      老年人是老年語言撫慰的對象,其身心健康并非只是個體、家庭關心的私事,也關乎國家富強?!敖】抵袊毙袆影牙夏耆私】悼鞓芬暈樯鐣拿鬟M步的重要標志,把老年健康促進行動看作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提出要面向老年人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打造老年宜居環(huán)境,從而實現健康老齡化。老年語言撫慰的總體目標與“健康中國”的展望不謀而合,都希望促進老年人的生存發(fā)展,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大體上包含情緒調節(jié)、認知水平保持和家庭社會參與,成功老化、積極老化、活躍老化等經典老年學理論都將這3 點看作老年人生存發(fā)展狀態(tài)的評價指標(Rowe amp; Kahn 1997 ;Crowther et al. 2002 ;何迎朝,等2016)。三大困擾彼此聯系,長期的消極情緒有礙于老年人認識世界、接觸社會,而認知水平、人際交往反過來也會對情緒產生影響(郭小艷,王振宏2007 ;吳捷2008 ;劉燁,付秋芳,傅小蘭2009),因此需要一套綜合方案來應對撫慰對象的生存發(fā)展難題。話語可以承載情感、知識信息,面向老年人開展語言撫慰,應當在溝通情感、改善情緒的同時,傳遞科學知識,幫助老年人了解生理變化、正視家庭社會角色改變,鼓勵他們探索人際關系平衡,進一步延緩其感知覺、思維、記憶、語言等功能衰退。

      撫慰者應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主體性。老年人可以變換角色與交際者進行會話,也能作為聽話人能動地接受報刊圖書、數字讀物、廣播、有聲書、電視節(jié)目、短視頻等語言產品帶來的情感慰藉和知識信息,還能夠作為說話人借助多媒體講述自己的故事。因此,撫慰者要以老年人為中心,綜合會話、閱讀、敘事多種撫慰方式,扶助他們修正情緒、獲取知識、融入集體。

      作為言語活動的環(huán)境,老年語言撫慰環(huán)境就是語境。語境有言內語境、言外語境和言伴語境之分。言內語境與上下文、段落和語篇內容有關,言伴語境關乎時間、地點、場合、交際者、話題、交際意圖和情緒、媒介等因素,言外語境則與交際者的認知背景和社會文化有關(王建華2002)。老年語言撫慰的言內語境和言伴語境都應經由培育語言撫慰者得到優(yōu)化,前者要求提高撫慰者的語用水平,后者要借助語言技術增添多類型的撫慰者,開拓全方位、多模態(tài)的撫慰方式。本文討論的撫慰環(huán)境特指言外語境,良好的言外語境不僅需要撫慰者和接受撫慰的老年人都有科學的認知背景,還倡導社會成為老年人發(fā)展的堅實后盾,鼓勵他們向外展示自我。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老年語言撫慰定義為通過使用語言文字及相關產品和話語手段,對60 歲以上人群進行心理疏導和情緒撫慰,滿足其情緒調節(jié)、知識獲取和家庭社會參與等需求的語言服務。老年語言撫慰體系建構則可從對象、撫慰者和撫慰環(huán)境3 要素入手。

      三、老年語言撫慰對象個性化撫慰需求的影響因素

      老年人作為一種身份特征,表明了個體的社會屬性。個體通過這一共同身份特征聚合成群體,尋找彼此相似之處。然而,除了“老年人”的標簽,每個個體還具有其他社會屬性與他人相區(qū)別。因此,面向老年人的語言撫慰要做到求同存異,重視群體內個體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等方面的特征,明確上述因素對撫慰需求的影響,有針對性地為撫慰對象提供個性化的語言服務。

      (一)年齡

      老年人群體內部又可細分為60 ~ 69 歲的低齡老年人、70 ~ 79 歲的中齡老年人以及80 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鄭愛文2019)。低齡老年人整體上體能相對較好,有發(fā)揮余熱的意愿,社會參與對其主觀幸福感、認知水平有正向影響(謝立黎,等202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這一年齡段很多人渴望知悉社會發(fā)展動向,所以語言撫慰工作應將社會參與作為重點。撫慰者可以依靠社區(qū)、老年大學和線上平臺,組織老年人在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中滿足其自我效能感,實現撫慰目標。

      養(yǎng)生是中齡、高齡老年人生存發(fā)展的要義(鄭愛文2019)。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認知能力呈非線性下降趨勢,年齡越大下降越快(魏蒙,王記文2021),年齡認同感和社會參與程度也逐漸降低,給社會適應能力帶來消極影響(汪然,等2021 ;謝立黎,等2021)。與低齡者相比,中齡老年人情緒修正需求更大,高齡老年人則需要排遣寂寞。因此養(yǎng)護身心是中高齡老年人撫慰工作的重點,要求撫慰者幫助他們穩(wěn)定情緒情感,鼓勵他們適度參與集體活動,發(fā)揮社會參與對認知水平維持的正向作用。

      (二)受教育程度

      教育經歷、文化水平與老年人的健康情況密切相關。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老年人總體上心理狀態(tài)更為穩(wěn)定(張寶順,等2020 ;向運華,李雯錚2020),更看重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渴望為社會進步建言獻策(孔偉艷,曾紅穎2022)。調查樣本中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經歷的老年人更關心社會進步、渴求新知,大專及以上者這一情況尤為凸顯。這要求撫慰者側重知識信息雙向流通,支持他們在社會中為更多老年人發(fā)聲。還可以勉勵精力充沛的低齡老年人發(fā)揮其經驗優(yōu)勢,彌補我國人力資源的結構性空缺(鄭愛文2019)。

      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老年人認識水平相對有限,更容易經受情緒情感困擾(張寶順,等2020 ;向運華,李雯錚2020)。調查結果表明,初中以下文化者更注重寂寞排遣和憂愁紓解,要求撫慰者在疏導情緒的同時補充科學知識,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自己和世界。

      (三)居住地

      中國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與東部地區(qū)相比,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相對緩慢。居住地的經濟、文化、科技水平會影響老年人的生存發(fā)展。走訪樣本中,居住在東部地區(qū)的老年人排遣寂寞需求顯著,中西部地區(qū)的老年人則更渴望獲取文化知識,與社會共同進步。

      中國城鄉(xiāng)老齡化差異較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鄉(xiāng)村老年人占老年人總數的46.0%,老齡化程度比城市高出6.6個百分點,我們要在鄉(xiāng)村振興的背景下,加大鄉(xiāng)村老年語言撫慰發(fā)展投入力度。鄉(xiāng)村老年人的認知水平和社會參與程度總體上低于城市老年人,更容易產生抑郁情緒(猶憶,夏琀2020 ;謝立黎,等2021)。立足鄉(xiāng)村開展語言撫慰,既要在“健康中國”行動規(guī)劃下,與慢性病綜合防控策略實施、精神衛(wèi)生服務能力提升相結合,也要配合信息無障礙建設,讓社會發(fā)展成果惠及每一位鄉(xiāng)村老年人。

      四、老年語言撫慰的方式和撫慰者

      拓展撫慰方式、建設撫慰者隊伍,需要語言生活3 個層級聯動發(fā)力,滿足老年人方方面面的生存發(fā)展需求。宏觀層級,政府應在“健康中國”行動基礎上制定相應政策,大力倡導老年公益服務,同時有效監(jiān)管調控養(yǎng)老行業(yè)市場。中觀層級的行業(yè)領域要在國家政策牽引下,擴充多類型的撫慰者,培養(yǎng)考察其語言文字、語言技術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確保老年語言撫慰工作質量。微觀層級的撫慰者和機構組織要重視老年人的個人特征和實際需求,甄選適切的撫慰方法,將個性化的語言撫慰落到實處。簡而言之,語言撫慰要植根于老年人的語言生活,必須由各類型的撫慰者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展開。撫慰者包括會話參與者、閱讀產品生產者和數字閱讀支持者、敘事指導者和數字敘事支持者,通過會話、閱讀和敘事3 種方式開展老年語言撫慰。

      (一)會話參與者

      會話是言語交際的基本形式,也是語言撫慰方式之一。然而,老年人的會話交際情況并不理想。原本工作的老年人退休后大多賦閑在家,交際范圍大幅縮小(吳捷2008);一直在家處理家務的老年人更是長期缺乏交際機會,基本上只有家人和同齡人可以撐持他們日?;?。有限的交際對象會造成話題、觀點重復,不利于老年人全面看待自己,也限制了他們對社會的認識。

      因此,需要吸納更多的會話參與者,扶助老年人突破信息繭房。例如,英國慈善組織Age UK 和美國健康項目Oasis 有授課、陪聊等服務,增進不同年齡層積極互動。日本構建老年人與大學生互幫互助的線上交流平臺,提升了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社會參與度,而且隨著語言技術進步,聊天機器人也已加入到撫慰者的隊伍中來。我國則誕生了陪診團隊,在醫(yī)院為老年人提供信息服務和情感支持。

      作為語言撫慰的方式之一,會話并不是漫無目的的閑聊,而是以改善老年人生存發(fā)展狀況為宗旨的語言服務。因此,要將會話參與者有效轉化為語言撫慰者。一方面,撫慰者必須聽懂老年人的交際意圖,認識到傳遞信息、表示請求的話語往往也會反映其情緒情感需求,表露情緒情感的話語也常常折射出他們的信息缺失與行動困難。另一方面,撫慰者也要通過禮貌表達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與老年人達成交際合作(陳新仁2020),發(fā)揮話語的情緒渲染作用,幫助他們維持交際意愿和能力(王瀟,等2010)。

      (二)閱讀產品生產者和數字閱讀支持者

      閱讀是老年人接收信息的過程。閱讀產品作為信息載體,從紙本圖書、廣播節(jié)目、電視節(jié)目到電子書、有聲書、短視頻、直播,不一而足。

      媒體融合是當前趨勢,全媒體生產者應圍繞老年人的閱讀需求和特點,推動產品優(yōu)化升級。老年人日均文字閱讀時間較短,閱讀速度較慢,理解能力和工作記憶水平有所下降,偏好故事性強的記敘文(肖雪2016 :39 ~ 42 ;程士靜,何文廣2020)。全媒體生產者要選取貼近其閱讀習慣的形式和內容。電視廣播節(jié)目制作者和新媒體工作者也應充分開發(fā)視聽結合的閱讀產品,促進沒有文字閱讀能力的老年人和其他人一起接收由音像負載的情感知識信息,享受多模態(tài)交互的語言撫慰。

      同時,也要培育數字閱讀支持者,協助老年人實現數字接觸。我國老年網民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在2010 ~ 2020 的10 年間從4.9% 上升至23.8%,電子書、有聲書、短視頻和直播等數字讀物逐漸成為老年人紓解情緒、學習知識的重要媒介。這就要求有關機構開設計算機、智能手機操作課程,輔導老年人掌握獲取資源、操作設備等的能力。例如,福建老年大學攜手福建IPTV、福建電信搭建的老年在線學習平臺,突破了線下教學的局限,可以隨時隨地幫助老年人彌合數字鴻溝,為其他地區(qū)的撫慰工作提供了參照。美國健康項目Oasis 的西班牙語授課也啟發(fā)我們,要重視方言區(qū)和少數民族老年人的撫慰需求,增加方言、民族語言進行操作指導。

      (三)敘事指導者和數字敘事支持者

      言語活動具有雙向性。除了從閱讀中獲取知識,老年人也喜歡向他人傾訴自己的故事,抒發(fā)自己的見解(李宇峰2018)。敘事是老年人的思想結晶,并不簡單等同于會話中的話語。老年敘事的情緒調節(jié)、認知重塑作用是語言學、心理學、醫(yī)學等學科共同關注的話題。傳統(tǒng)的敘事指導通常由專業(yè)心理咨詢師作為撫慰者,描寫老年人提供的敘事文本,借助想象把自己代入到他們的講述中去,關注敘事框架、形式、時間、情節(jié)和意志,通過對話與老年人共同重構故事(Bruner 1986 :57 ~ 69 ;Sarbin1986),幫助他們釋放情緒、科學看待自我和世界(Charon 2006 :107 ~ 154)。然而很多地區(qū)的老年人受制于生活條件,沒有機會享受專業(yè)人士提供的心理輔導。且專業(yè)心理咨詢大多需要預約,無法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中細小的情緒困擾。

      由此可見,只有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發(fā)展敘事指導者,才能為他們提供及時全面的語言撫慰。醫(yī)院應在醫(yī)養(yǎng)結合趨勢下推廣敘事療法。比如湖北省咸寧市麻塘中醫(yī)醫(yī)院致力于培養(yǎng)醫(yī)護人員的敘事指導技能,幫助患者正視病痛、認識自我。老年活動機構也應該成立敘事分享中心,并將敘事教學融入寫作、音樂、視頻制作等其他課程之中。例如,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老年干部大學的長者健康敘事分享中心主張通過老年敘事為退休人群提供心理疏導,同時鼓勵他們發(fā)揮余熱、傳承智慧,在中國老年語言撫慰實踐方面起到了帶頭作用。

      大眾傳媒、社交媒體中老年人話語缺失問題日益凸顯(陳靜,李月2021),網絡平臺也應培育數字敘事支持者,協助老年人傳播自己的聲音。技術人員作為支持者應簡化操作方式。同時,平臺也應利用網絡社區(qū)的特點,促使其他用戶轉化為支持者,引導老年人通過點贊、收藏、評論、轉發(fā)等數字行為表明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支持者還可以勉勵有意愿做關鍵意見領袖的老年人主動發(fā)聲,縮短他們與其他年齡群體間的距離,從而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到線上語言生活中來。

      五、老年語言撫慰的環(huán)境

      老年人只有在適宜環(huán)境中接受語言撫慰,才能有效修正負面情緒,吸納知識信息,提高家庭社會參與度(黃敏兒,郭德俊2000 ;胡吉明2015 ;謝立黎,汪斌2019)。改善撫慰環(huán)境是老年語言撫慰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政府在宏觀層級應積極倡導包容的社會環(huán)境。中觀層級的行業(yè)領域既要重視老年群體內部的社會助長作用,也要推動老年人和其他年齡群體攜手互聯。隸屬微觀層級的撫慰者和社區(qū)、老年大學、養(yǎng)老機構等組織終端應群策群力,幫助老年人在集體活動中敞開心扉,正視自己和社會,實現個性化的語言撫慰目標。

      (一)老年群體內部的社會助長作用

      存在主義哲學將認識世界和認識自我視作縱貫人生的兩大問題,兩項任務相輔相成,需要個體在群體中、在自我與他者的對立統(tǒng)一中尋找答案(陳嘉映2022 :237)。集體活動有利于發(fā)揮群體的社會助長作用(章志光2015 :447),群體作為語言撫慰場域,可以直接促進老年人的社會參與、調動他們的情緒??茖W引導信息篩選整合,還能增進其群體內部認同(胡吉明2015),提高老年語言撫慰效率。

      因此,應倡導閱讀推廣、團體敘事等集體活動,放大語言撫慰效果。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例如組織讀書會豐富成員老后生活,舉辦為兒童讀書等活動拉近與其他年齡群體的距離。我國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效仿。如吉林省長春市第六醫(yī)院采取講座和游戲等形式為老年人開設團體心理輔導,湖南省長沙市老年協會鼓勵老年人以家庭、社區(qū)為單位踴躍參加短視頻大賽等。

      (二)不同年齡群體間的良性互動

      老年人在與他人的對立統(tǒng)一中發(fā)現自我、探索世界,不能僅限定在同齡人群體內部,還應該突破年齡約束,與各年齡層人群互動交流。然而,老年人在大眾傳播領域長期處于不在場狀態(tài),媒體形象往往由年輕人建構,與其真實面貌存在偏差,加劇了社會歧視,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陳靜,李月2021 ;郭亞東,沈騎2022),不利于老年語言撫慰工作實施。在公共領域還原老年人的本真面貌,勢在必行。

      老年人生命敘事不但可以整合經驗自我調適,以適應外界變化,還能夠發(fā)展為一種支柱性力量聲援社會(Majse et al. 2021)。所以我們應鼓勵老年人通過話語建構自身身份,改變社會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推動不同年齡群體合力解決老年問題。具體來看,可以支持像楊本芬這樣的老年作家用文字拉近與各年齡層讀者的距離,也可扶持像敏慈不老 這樣的老年博主讓群眾從其故事中獲悉老年人的魅力。

      同時,也需要為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例如,日本推行了地區(qū)ICTCLUB(地域ICT クラブ),促進老年人和不同年齡群體商討解決居住地存在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地區(qū)學校合作活動(地域學校協働活動),支持學校聯絡包括退休教師和企業(yè)退休員工在內的老年人,為學生提供鄉(xiāng)土學習和課后學習等機會。

      六、結 語

      老年語言撫慰是面向60 歲以上人群的語言服務,體系建設要以老年人、撫慰者和撫慰環(huán)境為支點,借由會話、閱讀和敘事3 種方式實現老年人的撫慰需求,促進其生存發(fā)展。

      如今,我國老年人人口規(guī)模龐大,老齡化速度快。開展老年語言撫慰,不但可以順應老年人需求結構由生存型向發(fā)展型轉變,也能喚醒其他年齡群體認識到老年期是人生的階段之一,關注現在的老年人就是關心未來的自己,從而促進全社會合力應對老齡化帶給我們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陳嘉映 2022 《感知·理知·自我認知》,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

      陳 靜,李 月 2021 《缺席與在場:老年人群體網絡傳播路徑新探》,《北方傳媒研究》第6 期。

      陳練文 2021 《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中國應急語言服務需求分析》,《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研究》第2 期。

      陳練文,吳小芬 2022 《農村老年群體應急語言服務需求研究—— 以廣西貴港地區(qū)為例》,《中國語言戰(zhàn)略》第1 期。

      陳新仁 2020 《身份工作與禮貌評價》,《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 期。

      程士靜,何文廣 2020 《語義認知的習得、發(fā)展和老化及其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第7 期。

      崔 紅,于 紅,王小溪 2021 《以人文關懷為主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中國當代醫(yī)藥》第7 期。

      郭小艷,王振宏 2007 《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心理科學進展》第5 期。

      郭亞東,沈 騎 2022 《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中的語言規(guī)劃》,《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 期。

      何迎朝,左美云,王丹丹 2016 《四種常用人口老化理論的集成研究》,《中國老年學雜志》第9 期。

      胡吉明 2015 《社會網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傳播機制》,《情報科學》第33 期。

      黃敏兒,郭德俊 2000 《情緒調節(jié)的實質》,《心理科學》第1 期。

      孔偉艷,曾紅穎 2022 《關注老年知識分子需求 撬動銀發(fā)消費市場—— 基于焦點小組訪談的老年知識分子需要層次分析》,《宏觀經濟管理》第7 期。

      李旭初,劉興策 2009 《新編老年學詞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李宇峰 2018 《老年人言語交際態(tài)度研究》,《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 期。

      李宇明 2012 《論語言生活的層級》,《語言教學與研究》第5 期。

      李宇明 2022 《加強我國應急語言服務》,《中國社會科學報》6 月21 日第8 版。

      劉 燁,付秋芳,傅小蘭 2009 《認知與情緒的交互作用》,《科學通報》第18 期。

      栂井良太,中島悠,伊東伸泰,等 2016 《非言語音響情報を利用した聞き役対話システムに関する検討》,載《第78 回全國大會講演論文集》,東京:情報処理學會。

      日下菜穂子,下村篤子,上田信行2021 《高齢者が擔い手になるオンライン社會參加モデル》,《高齢者のケアと行動科學》第1 期。

      沈 騎,李曉陽 2023 《語言權利視域下的老年語言服務研究》,《昆明學院學報》第2 期。

      滕延江 2022 《論老年語言福利體系的構建》,《語言戰(zhàn)略研究》第3 期。

      王建華 2002 《關于語境的構成與分類》,《語言文字應用》第3 期。

      ……

      (因版面不足,以下參考文獻從略,可在中國知網上閱讀、下載完整版)

      責任編輯:王 飆

      上蔡县| 石河子市| 广平县| 铁岭县| 新余市| 余干县| 和林格尔县| 龙川县| 靖边县| 满洲里市| 宣恩县| 平果县| 兴文县| 东至县| 邻水| 墨竹工卡县| 英德市| 洪洞县| 张家界市| 克东县| 枣阳市| 鸡西市| 岳阳市| 嘉兴市| 荥阳市| 化德县| 逊克县| 牙克石市| 临城县| 湘西| 咸阳市| 新龙县| 夹江县| 惠州市| 云南省| 陆良县| 泽普县| 闵行区| 梓潼县| 诸城市|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