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實施中提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與考試的具體要求,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方面”“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評價,促進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筆者認為,有效的體育學習評價應關注學生縱向體育學習的全過程,及橫向素養(yǎng)發(fā)展的全要素,應鑲嵌于教學活動中,融合教師、學生、家長多元的評價。筆者以五年級《快速跑》單元教學為例,從評價的目的、內容、方式、主體和評價反饋5個方面闡述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單元學習評價的實施。
一、基于課程標準,明確評價目的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學習評價首先應確定評價目的。筆者認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核心目的:一是觀察,觀察學生核心素養(yǎng)達成情況,為制訂下一步教學計劃做好準備;二是診斷,診斷學生體育學習水平,明確下一步教學對策和措施;三是反饋,為學生提供清晰可執(zhí)行的任務方向;四是引導和激勵,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單元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在《快速跑》單元學習中,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快速跑完整動作技術的學習,診斷反饋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引導激勵學生自我鍛煉。
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確定評價內容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評價內容的選擇應圍繞核心素養(yǎng),緊扣學業(yè)質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評估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水平”。學習目標是評價內容選擇的依據。在單元教學中,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后,就應整體規(guī)劃單元評價任務和評價量規(guī)設計,將評價內容鑲嵌于學習活動中,貫穿學生整個單元的學習。筆者據此設計《快速跑》單元評價量規(guī)(表1)。
1.具體化單元目標
清晰的目標是學習評價的前提和靈魂,目標決定教什么、怎么教;目標決定學什么、怎么學;目標決定評什么、怎么評。單元學習目標應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快速跑》單元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進行設計,單元學習目標應被作為評價內容選擇和評價任務設計的基本依據。單元學習目標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3個維度設計,目標要可評、可測、可操作,對單元學習目標的具體化是開展評價的必要步驟。
2.確定評價內容
對單元學習目標的分解過程其實就是確定評價內容的過程。單元評價內容的選擇要緊扣單元學習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應避免以犧牲學習時間為代價“面面俱到”的評價內容。在《快速跑》單元評價內容的選取上,從學生素養(yǎng)維度,圍繞《快速跑》教學的重難點,確立結構化動作技評、50m跑、交流合作、責任、自信為觀測點,追蹤、評價、反饋、改進學生的學習。
3.設計評價量規(guī)
評價量規(guī)設計從學生核心素養(yǎng)維度出發(fā),包括素養(yǎng)指標、觀測點、階梯式評價標準、評價等級和評價建議。在五年級《快速跑》單元教學計劃中,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后,確定運動能力評價內容,以及動作技術、50m跑2個評價觀測點,其中動作技術評價從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沖刺跑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整體刻畫,突出動作的完整性和結構化,而50m跑的評價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健康行為維度選取“交流與合作”;體育品德維度選取“責任與自信”,并貫穿學生學習全過程,突出過程性、實效性。
三、多樣適切的評價方式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指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任課教師每學期須對每個學生進行學業(yè)述評?!薄读x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評價建議中指出,教師應選擇適宜的評價方式,注重評價方式多樣化、重視過程性評價。筆者認為,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價需要適切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同的評價目的和評價內容需要不同的評價方式。通過對評價方式的整體設計,更加全面立體地刻畫學生學習情況,形成學生學業(yè)發(fā)展報告,有助于教師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反饋、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更加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見表2)。
1.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并重
學習評價應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注重學生學業(yè)完成情況。在《快速跑》單元教學中,依據評價目的,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發(fā)展,突出結構化學習,對完整動作技術進行終結性評價。評價量規(guī)中明晰快速跑完整動作技術的階梯式評價標準,在單元學習后教師對學生在比賽中動作技術運用情況進行等級評價,學生依據教師反饋和評價標準改進動作。對學生在學習中健康行為養(yǎng)成和體育品德發(fā)展進行過程性評價,對學生交流、合作、責任、自信等情況進行日常觀察評價。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主要對學生小組學練情況進行即時性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練、賽中根據評價標準開展組內互評、自評,幫助學生實時調整學習策略。通過這種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的互補,促進學生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2.增值性評價
《總體方案》要求探索增值性評價。增值性評價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差異性,通過對學生體育學業(yè)的“進步幅度”進行評價。在50m跑成績的測評中,設立同伴、標準、自我等參照系激勵學生不斷挑戰(zhàn),引導學生多方位“照鏡子”。其中,同伴參照,即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自己身邊的“小榜樣”作為發(fā)展的目標,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接近或趕超“小榜樣”;標準參照,即幫學生明確與目標的差距,進而明確努力的方向;自我參照,即以自我為標準開展評價,其目標達成只關乎個人的努力,與他人無關。實施過程中,學生在單元學習之前進行前測,記錄自己50m跑的原始成績,單元學習之后進行后測,引導學生對照不同的參照系進行自評。通過關注學生“進步幅度”,有效促進學生全程投入到“快速跑”的學、練、賽中。
四、多元的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多元,課堂才能真正散發(fā)活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課內主要采用師評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記錄,圍繞單元或課時學習目標、典型事件,分享學習經驗等,內容或多或少,文本可長可短,教師定期進行批閱和分享。這不僅為教師、學生提供大量的評價信息,還可以幫助學生記錄典型事件,定格精彩時刻,培養(yǎng)體育興趣。單元學習后,學生根據《快速跑》單元學習目標,以“學習故事”的方式進行成長自述、自我剖析,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
《總體方案》指出,每學期應對每一名學生進行學業(yè)述評,學業(yè)述評既要關注學生體育學業(y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快速跑》單元評價中,教師除了對學生快速跑完整動作技術進行評價,還要從素養(yǎng)維度給予學生評價,捕捉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閃光點及情緒、態(tài)度變化,放大學生閃光點,診斷學生“快速跑”學練中的困難點和提升點,提出改進建議,明晰進階路徑。
此外,為家長賦權,引入家長述評,讓家長客觀記錄和反映學生居家鍛煉、體育作業(yè)完成情況,同時幫助學生制訂家庭鍛煉計劃。
五、有效的評價反饋
單元學習評價主要以“檔案”的方式記錄反饋,以學習時間為軸,收集學生的評價信息,存儲學生的學習經歷。形成學生體育學業(yè)的信息庫,不僅記錄學生快速跑動作技術評價、50m跑成績、單元任務完成情況、進步程度、交流與合作、責任與自信等信息,還記錄了學生的精彩瞬間、關鍵事件、取得榮譽等信息,讓學生的成長“可視化”,進而促進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負責。評價結果的反饋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既要有量化和質性的評價結果,也要從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給予學生針對性評價,因材施評,幫助學生超越最近發(fā)展區(qū),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體育學業(yè)述評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2ZJY02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