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時光荏苒,轉眼間80后的我堅守三尺講臺已有二十余載。回顧過去,思緒萬千。一路走來,回想初為人師的茫然,不由發(fā)出感嘆,感謝學習讓我成長。
如今,學校教學條件改善了,教師增多了,然而學生受城鄉(xiāng)差異、外出務工的浪潮沖擊,人數(shù)直線下降,班級留守兒童、單親、隔代監(jiān)護問題較多,教師工作忙碌,經(jīng)常需要處理教學及教學以外的很多工作。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也是家長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標準。每每看到工作疲憊的教師和沉迷娛樂、基礎薄弱的學生,我便陷入沉思,教育樣態(tài)應是如此嗎?教育是良心活,需要教師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擁有不斷鉆研的能力,更需要教師們在有職業(yè)倦怠感時,不斷喚醒自身奮進的動力,增強內驅力。
那么,教育該如何喚醒呢?一方面,讀書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在閱讀中,教師們可以盡情享受書籍帶來的快樂,不斷豐盈自己的內心世界,享受忙碌后的心靈慰藉;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師學習提升培訓,讓老師增長見識、拓寬知識面。同時,要緊扣當前實際,依托教育新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師生活動,讓師生在活動中歷練成長,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教育需要喚醒,無論是臨近退休的老教師,還是兢兢業(yè)業(yè)的中青年教師都要在不斷地學習成長中順應新變化,達成新目標。
漫漫教學路,教師們要順應時代變化,秉承流水年華,永葆教育初心,用心用情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