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雯 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 (天津 300350)
內容提要: 目的:研究抗栓泵不同治療參數對極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顱內壓的影響。方法:選取42例極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行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術后均采用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分別設置壓力參數為40mmHg和30mmHg。觀察兩組顱內壓變化情況和深靜脈血栓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30min、治療結束以及治療后10min顱內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30min、治療結束以及治療后10min顱內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結論:對極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行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壓力參數設置為30~40mmHg,均可以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及時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患者術后多長期臥床,意識昏迷,并且頻繁輸注高滲溶液,非常容易誘發(fā)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多發(fā)于大腿或者小腿,給患者造成額外的傷害,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死亡。有研究指出,極重型顱腦損傷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高達20%左右[1]。因此對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來說,在術后應該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引發(fā)深靜脈血栓,改善預后。近些年隨著醫(yī)療器械技術和設備的發(fā)展,壓力抗栓泵逐漸成熟和完善,并且在臨床深靜脈血栓預防中開始推廣應用。壓力抗栓泵可以有效模仿人體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進而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2]。目前在應用壓力抗栓泵預防深靜脈血栓方面關于其治療參數尚未形成統(tǒng)一明確認識,關于其壓力設置多在20~50mmHg區(qū)間范圍內。如果壓力參數設置過低,難以達到預防深靜脈血栓的效果,如果壓力參數設置過高,將可能導致患者顱內壓升高,給患者造成額外傷害[3]。只有設置合理的壓力參數才能夠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同時不會對患者顱內壓產生影響。為了尋求合適的壓力參數,本文選取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收治的42例極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行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收治的42 例極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行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齡42~79歲,平均(56.26±8.05)歲;創(chuàng)傷類型:硬膜下血腫7例,腦內血腫6例,腦挫傷5例,其他3例;手術方式:腦內血腫清除術7例,去骨瓣減壓4例,腦室外引流3例,復合手術7例;格拉斯哥昏迷評分2~5分,平均(3.52±1.25)分。對照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齡40~80歲,平均(57.16±8.24)歲;創(chuàng)傷類型:硬膜下血腫8例,腦內血腫4例,腦挫傷4例,其他5例;手術方式:腦內血腫清除術8例,去骨瓣減壓3例,腦室外引流2例,復合手術8例;格拉斯哥昏迷評分2~5分,平均(3.65±1.30)分。組間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
納入標準:①患者入住重癥監(jiān)護病房,格拉斯哥昏迷評分2~5分,為極重型顱腦損傷;②顱內壓測量探頭留置時間超過72h;③患者家屬或監(jiān)護人知曉本次研究,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①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患者;②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③腿套部位有皮炎、靜脈結扎或近期有皮膚移植等,不適用壓力抗栓泵患者;④既往血栓史患者,或外周動脈阻塞以及下肢動脈硬化性缺血患者;⑤充血性心力衰竭導致肺水腫患者。
兩組患者均進行全麻氣管插管,然后行手術進行治療。術后均將兩組患者床頭抬高約30°,控制患者鎮(zhèn)靜-躁動評分在3~4分區(qū)間,采用冰毯等對患者進行降溫處理,控制體溫不能超過37.5°C。兩組患者均在術后12h采用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
應用柯惠醫(yī)療器材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SCD EXPRESS抗栓泵(滬械注準20152260277)。在行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前,先對患者進行脫水治療,并行床邊深靜脈血管B超檢查,預防已有深靜脈血栓產生。壓力抗栓泵操作流程。將其背面的掛鉤懸掛在床旁或者床尾的擋板上,讓儀器面板朝向外側。對患者大腿腿圍進行測量,基于測量結果選擇尺寸合適的袖套,將其平鋪在患者大腿下面,從小腿開始進行包裹,控制松緊度以能置入一指為宜。將袖套接頭與壓力抗栓泵接頭連接,再次對袖套進行檢查,確保接頭皮管無纏繞或者打結。然后接通電源,設置壓力參數。觀察組設置壓力參數為40mmHg,對照組設置壓力參數為30mmHg。壓力抗栓泵自檢完成后開始從遠端充氣,對患者進行治療。每次治療時間1h,每天治療2次,共治療3d。
①兩組顱內壓變化情況。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30min、治療結束以及治療后10min 顱內壓情況;對兩組治療前3d顱內壓進行比較。顱內壓監(jiān)測應用美國Integra Neurocare公司Camino型顱內壓探頭,在手術過程中由手術醫(yī)師置于患者腦室,實時監(jiān)測患者顱內壓變化情況;②兩組深靜脈血栓情況。治療3d結束后采用B超對患者進行檢查。
應用SPSS 20.0軟件統(tǒng)計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組間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30min、治療結束以及治療后10min顱內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不同時間顱內壓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第1天、第2天和第3天顱內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治療前3d顱內壓比較
兩組均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
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非常容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不僅會給患者帶來額外痛苦,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原發(fā)疾病治療。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引發(fā)深靜脈血栓因素包括多個方面:①急診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多采用股靜脈置管,這雖然有助于手術的開展,但是股靜脈置管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靜脈內膜,導致血小板集聚,容易引發(fā)深靜脈血栓[4];②全麻手術,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在手術前通常需要進行全麻處理,手術時間較長,術后鎮(zhèn)靜及蘇醒時間久,患者也需要長時間臥床,下肢活動量減少,下肢血液在失去肌肉泵的擠壓作用之后會導致流速降低,容易淤積產生深靜脈血栓;③患者術后通常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顱內壓,比如采用甘露醇進行脫水治療或者采用高滲溶液來提升滲透壓等,這些在降低顱內壓的同時也會導致血液濃縮,黏度增加,容易引發(fā)深靜脈血栓;④患者受到手術應激作用會誘發(fā)血小板以及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促進血壓發(fā)生凝固,促進深靜脈血栓形成[5];⑤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嚴重,常伴有內環(huán)境紊亂情況,比如高熱、高鈉以及高血糖等,這些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血液粘滯程度,促進血液高凝,增加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概率。
壓力抗栓泵是預防深靜脈血栓的主要醫(yī)療器械,已經開始在臨床治療中普遍應用。壓力抗栓泵通過對多腔氣囊進行有序充氣放氣,來模擬人體運動,形成對肢體和組織的循環(huán)壓力,對肢體從遠端到近端進行均勻擠壓,可以顯著改善血液和淋巴的流動,促進微循環(huán)和肢體組織液回流,進而預防肢體深靜脈血栓和水腫形成。此外壓力抗栓泵還可以通過促進血液循環(huán)來加速血液中代謝廢棄物的吸收,可以預防肌肉萎縮以及其他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發(fā)的疾病,比如股骨頭壞死等。
但是已有研究表示在應用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時,由于中心靜脈壓與顱內壓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其可能會對患者顱內壓產生影響,如果顱內壓過度升高將可能嚴重影響腦代謝和腦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6]。這就需要在應用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時合理設置壓力參數,但是目前在學術研究中關于壓力參數設置標準尚未形成明確統(tǒng)一認識,導致在臨床治療壓力參數設置時缺乏明確的循證醫(yī)學依據?;诖吮疚膶Ρ妊芯坎煌瑝毫祵O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顱內壓的影響。在本文研究中應用柯惠醫(yī)療器材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SCD EXPRESS抗栓泵,該壓力抗栓泵構成主要包括主機、獨立連接管、腿套或者腳套三部分,其中主機為壓力抗栓泵的控制中心,決定了壓力抗栓泵的各項功能。該壓力抗栓泵可以自動測量不同患者的靜脈充盈時間,從而基于患者情況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治療方案,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同時該壓力抗栓泵還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壓力循環(huán)時間,其感應壓力系統(tǒng)可以自動檢測患者腿部血液流動變化,基于檢測結果適當調整加壓頻率,考慮到患者機體情況也在動態(tài)發(fā)生變化,因此每30min系統(tǒng)會重新對患者的血流情況進行檢測,然后基于新的檢測結果在重新調整加壓頻率。該壓力抗栓泵預防深靜脈血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通過大血液流速來讓血液淤積減少到最小,壓力抗栓泵壓力循環(huán)在靜脈充盈之后立即開始,讓更多血液流動,避免血栓形成;②壓力抗栓泵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還會對患者形成機械刺激,促使內皮細胞釋放纖維蛋白溶酶原,提高全身纖維蛋白溶解活性,也有助于降低血液黏度,避免血栓形成。整體來說在患者無創(chuàng)的情況下,采用該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能夠促使患者下肢血液流動速度比基準值提高250%左右,因此可以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發(fā)生。同時該款壓力抗栓泵設計小巧方便,采用高性能鋰電池進行工作,能夠連續(xù)工作6~8h,使用非常便捷。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顱內壓均處于正常水平,在治療30min 后觀察組和對照組顱內壓分別為(16.28±2.54)mmHg和(16.45±2.72)mmHg,較治療前有所增大,但是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時和治療后10min兩組患者顱內壓均有所降低。有研究指出如果患者顱內壓持續(xù)30min超過25mmHg,將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梢妷毫顾ū脡毫翟O置為30mmHg和40mmHg均不會對患者顱內壓產生顯著影響,并且兩者之間也無顯著差異(P>0.05)。為了進一步分析壓力參數設置對患者顱內壓的影響,本文分別統(tǒng)計了兩組治療第1天、第2天和第3天的平均顱內壓,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前3d顱內壓水平基本上都低于15mmHg,處于正常區(qū)間范圍,同時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30min、治療結束以及治療后10min顱內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壓力抗栓泵壓力參數設置為30mmHg和40mmHg均具有良好的治療安全性,不會對顱內壓產生顯著影響。同時看到治療前3d兩組顱內壓均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這可能與患者術后自身調節(jié)功能存在密切關系。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通過腦血管動脈張力改變、腦脊液分泌降低以及腦組織代謝減弱等自身調節(jié)機制,來代償壓力抗栓泵治療所導致的顱內壓上升。同時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均沒有發(fā)生深靜脈血栓,表明壓力抗栓泵治療在預防深靜脈血栓方面具有顯著療效。
綜上所述,對極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應用壓力抗栓泵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發(fā)生,并且壓力參數設置為30~40mmHg均不會對患者顱內壓產生顯著影響。但是本文研究樣本選取有限,為了深入分析壓力抗栓泵壓力參數的最優(yōu)化設置,有待于進一步開展大樣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