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云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應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引導他們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并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教學,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的閱讀效率、閱讀能力得到持續(xù)提升。文章分析了整體閱讀教學的主要概念,指出了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了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對策,以期為教育同人提供教學借鑒。
關鍵詞:整體閱讀;能力提升;對策方法
當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不再單一、死板,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而且要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整體閱讀,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內驅力,讓學生在積累更多學科知識的同時提升閱讀素養(yǎng)。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主要來自書籍閱讀,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意識到整本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正視當前存在的整體閱讀能力培養(yǎng)難點,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思路,注重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效率,夯實他們的語文學習基礎,從而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1? ?整體閱讀教學的概念分析
整體閱讀教學主要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樹立整體觀,以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為抓手,引導學生通過研讀教材文本,形成良好的整體閱讀認知能力,隨后通過閱讀教學指導,梳理每個段落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找到文本銜接部分,使學生掌握文本的中心主旨。整體閱讀感知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教學期間,教師應讓學生立足自身的感性理解認知角度,在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的同時,獲得閱讀體驗感與感知力,從而留下整體閱讀的初步印象。隨后,教師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如通過略讀的方式了解文本內容,梳理相應的人物關系等。在整體閱讀感知后,教師需要讓學生深入分析文本內容,將課文中的關鍵詞找出來,分析關鍵詞句的情感色彩,處理好過渡段落在文本中的內在聯(lián)系功能。局部分析也能增強學生在整體閱讀中的體驗感與感知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關注文本中的關鍵詞句,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并將文本內容聯(lián)系到日常生活中,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整體閱讀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課文的脈絡體系、主題思想、表達技巧、中心內涵等,這就需要教師先全面了解課文的內涵思想,才能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全面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中心內涵,助力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進一步提升。
2?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2.1閱讀教學流于形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能力時仍然習慣沿用“教師教+學生學”的常規(guī)教學模式,沒有全面分析教材文本,使學生無法通過整體閱讀實現(xiàn)深度學習。在此種教學模式下,整體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就會流于形式,難以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2.2重視講解,忽視閱讀感悟
整體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文本內容以及作者的核心觀點。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概括文本內涵,使學生感知到文本的內在情感。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由于部分教師十分注重文本內容分析環(huán)節(jié),而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學生的整體閱讀感悟力不足,無法將自身的學習觀點轉變成一種閱讀能力。
2.3閱讀教學理念滯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教師應確保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時代發(fā)展保持同步,持續(xù)更新自身的閱讀教學觀念,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分析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依然存在以應試教育為主導的教育觀念,把學生的考試成績當作評價的唯一標準。在此種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偏向知識分析,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2.4學生閱讀主動性不強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因為長期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而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提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很少組織整體閱讀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無法對所學內容產生學習動力,也無法全面掌握整體閱讀的相關技巧。簡單來講,小學語文教師即便在教學中組織相關的閱讀活動,但仍以課本為基礎,殊不知,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是十分有限的,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驅動力不足,無法提升整體閱讀能力。
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對策
3.1從不同體裁入手,提升整體閱讀能力
體裁就是教材文本的文體,不同體裁的課文在結構體系、表達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不同寫作體裁的基本特點,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文本中心內涵,使學生的整體閱讀質量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形式十分豐富,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入手,運用不同的整體閱讀教學方式,確保語文教學質量。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常見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等,教師要依照相應的體裁特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服務。
3.2以整本書為抓手,提升整體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學習驅動力,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完成知識積累、拓寬閱讀視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若對單篇文本仍然沿用過去“教師教+學生學”的常規(guī)教學方式,會使學生的學科思維發(fā)展受到影響,無法把整本書的思想情感與寫作方法相互融合,進而影響完整的知識體系構建。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整本書閱讀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教學組織,能夠使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整本書閱讀不僅僅是課內閱讀的延伸與拓展,還是課外閱讀的重要素材。在閱讀形式方面,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閱讀基礎、接受水平,合理設計閱讀教學的細微之處,通過適當?shù)慕虒W評分,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深度與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助力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應該把學生的學習目光轉移到整本書上,根據(jù)整本書的核心思想、重要內涵,對文本內容展開系統(tǒng)分析,使學生的閱讀感受力不斷提升。
以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這一課為例,當學生學完這篇文章后,能夠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與結果,并且對文本中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及周瑜的心胸狹隘、妒忌心強的人物特點有所感悟,同時還會十分好奇課本中的其他人物,如曹操、魯肅等。教師可借此時機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這部古典文學名著,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三國演義》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書中所提及的其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背景等內容,幫助學生梳理整本書的人物關系、寫作思路,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整本書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瀏覽書中的目錄,引導學生圍繞目錄,對整本書的內容進行簡單概括,深入了解《三國演義》整本書的故事發(fā)展走向及每個部分所講述的故事情節(jié)。當學生閱覽完目錄后,會對《三國演義》展開整本書閱讀與深入思考。此時,教師可以故事中的重要人物為切入點,讓學生深入分析這些人物的性格特點、命運走向、經典情節(jié)等,并對故事接下來的發(fā)展加以預測分析,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了解。例如,在分析《三國演義》中關羽這一人物特點時,有的學生認為:“關羽是一個大英雄!”也有的學生認為:“關羽正氣凜然,能夠過五關斬六將,但是最終的結局不太好?!苯處煾鶕?jù)學生的回答,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導致關羽這一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會發(fā)現(xiàn),不能僅從與關羽相關的某個事件入手,也不能只看到人物單方面的性格特點,而應該在閱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后,才能準確說出影響這一人物結局的因素,進而順利完成整體閱讀的任務。
3.3從單元主題入手,提升整體閱讀能力
單元主題教學主要指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要將單元主題教學作為重要目標,通過結合教學主題和每個單元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性,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單元內各個模塊的相關內容。教師要改變原來碎片式的教學,使之具有邏輯性、關聯(lián)性,并成為一個教學整體。由于每個單元中的知識內容有一定相似性,學生只有通過整體閱讀,才能夠深入理解與內化,加之每個模塊之間的知識難度相互遞進、相互融合,能夠讓學生對其展開深入思考與探究,增強語文學習體驗感,當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后,就會產生學習驅動力。在閱讀實踐中,學生需要強化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人際交流能力,并將自己所掌握的學科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提升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在小學語文單元教學中,教師應從單元教學主題入手,精心設計不同的教學主題模塊訓練內容,確保每個模塊教學的活動與單元主題保持一致,不能使單元主題教學目標發(fā)生偏離。在小學語文整體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教師可從教學目標、學習基礎入手,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也可按照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教學方案,將每個模塊的順序打亂,以便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的討論話題,使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得到良好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任,特別是在閱讀教學問題過多的情況下,教師要利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整體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教學新思路,教師要從單元整體出發(fā),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柵柵.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策略[J].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2022(3):51-53.
[2]狄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策略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9):170-172.
[3]沈朝慧.基于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科研,2022(7):76-79.
[4]鄭愛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升路徑[J].成長,2021(9):108.
基金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單元整體閱讀的開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2]GHB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