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音樂史學課程思政的實踐與研究

      2024-01-24 06:52:04佟鑫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20期
      關鍵詞:中國音樂史思政教育教學實踐

      【摘 要】《中國音樂史》是高校音樂專業(yè)的必修課,既能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古代輝煌燦爛的音樂文化,也因其課程的特殊性,便于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因此,本文針對在中國音樂史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教學實踐中的具體策略三方面展開論述與研究。

      【關鍵詞】中國音樂史;思政教育;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0—004—04

      中國音樂史作為音樂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肩負著傳承和發(fā)展中國音樂歷史文化的重大使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既可以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中國古代至近、現(xiàn)代各歷史時期不同的體裁、風格、流派、美學思想及音樂作品等內容,同時也能為學生繼續(xù)學習《中國傳統(tǒng)音樂概論》《藝術概論》等其他理論課程打下重要基礎。與此同時,該課程因教學內容優(yōu)勢和專業(yè)學科特點,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開展全面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時期的大學生是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主力軍,更是未來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既擔負著繼承發(fā)揚音樂歷史的義務與使命,也能更廣泛且長遠地影響著大眾團體的音樂審美和道德取向?;诖耍趲椭鷮W生梳理中國歷史發(fā)展脈絡、了解我國輝煌燦爛音樂文化成果的基礎上,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導向,指引學生建立科學的音樂思維;在思想上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加強他們對祖國和民族的認同感;在教學行動中,培養(yǎng)學生具備正確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集體主義協(xié)作精神等,均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中國音樂史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2017年12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各高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加強文化、課堂、實踐及組織等多方面的育人責任,以不同的方式去深入挖掘育人要素,構建完善的育人體系”[]。同時,為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及精神得到全面貫徹執(zhí)行,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將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推動高校思想政治課題的建設,盡量使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都能得到有效發(fā)揮,最終保證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得到提升”。

      近年來,國內諸多高校也召開了有關音樂課程思政的研討會議,如:2019年12月,由上海音樂學院和井岡山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紅色音樂文化論壇暨第三屆全國音樂學院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協(xié)作論壇;2020年5月,由武漢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及星海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lián)合發(fā)起的全國音樂學院“思政+音樂”論壇線上集中研討會;中國音樂學院在2021年3月和2023年6月,曾連續(xù)兩次舉辦了“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及相關學術研討會等,這些大會圍繞高校音樂類思政元素的運用、思政教學的改革與協(xié)作經驗及實踐的相關問題等展開具體探討,為新時代高校音樂課程與思政融入的教學改革前進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為育人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經驗。眾所周知,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精神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中指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永遠是其民族的基礎和根源?!币虼?,中國音樂史在弘揚中國音樂文化的同時,能讓學生系統(tǒng)且宏觀的了解華夏五千年文明史所留下的豐厚音樂寶藏,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且自信的審美認知和文化認同。

      二、民族復興愿景下開展中國音樂史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它可以跨越地域、種族和語音的鴻溝,讓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甚至是不同語言的人實現(xiàn)交流,音樂也能夠讓所有人在音符律動的世界里產生共情,彌合分歧。進入21世紀,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使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各個文明間的交流亦愈發(fā)頻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伴隨著科學、金融、貿易等各方面的快速發(fā)展穩(wěn)步實現(xiàn)。然而,面對中國形象在國際上被誤解和扭曲的情況,音樂可以作為最好的橋梁,幫助世界快速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因此,如何利用好音樂作為交流媒介、如何用音樂搭建溝通的橋梁、如何利用音樂歷史講好“中國故事”,就顯示出中國音樂史教學與傳播的必要性。而我們只有更系統(tǒng)、更深入、更扎實地了解中國音樂史的來龍去脈、理解中國音樂史的哲學內涵,才有能力為世界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交流闡釋中國民族音樂的文化內涵,讓世界各民族人民喜愛并理解中國音樂,實現(xiàn)激發(fā)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認同。

      三、在中國音樂史教學中實踐思政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拋磚引玉”展開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新時代高校學子是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青年,他們從小面對的是網(wǎng)絡媒體海量化碎片信息,在這樣高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之下,他們往往只對新鮮事物更感興趣。而中國音樂歷史源遠流長,面對已塵封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音樂歷史,如何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能維持學習動力,是每一位授課老師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從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早期人類化石和大量的骨器、石制品及用火遺物等,都向世人證明著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亞洲東方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們在創(chuàng)造著人類的文明。而音樂是如何起源的?中國的音樂又是如何產生的?以“靈魂拷問”的方式來“拋磚引玉”,激發(fā)學生的學生熱情,讓他們圍繞“音樂的起源”展開分組討論,并讓每個小組選取1-2名代表對該問題發(fā)表不同的看法,由此打開中國音樂歷史探索求知的大門。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老師從“模仿說、感情說、勞動說、巫術說、多元說”等幾方面來為學生展開梳理,同步配合PPT的展示,講解原始樂歌、樂舞以及樂器,讓學生對原始氏族先民的音樂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展開教學實踐,讓同學們盡可能發(fā)揮想象力,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為原始樂歌編曲、模仿原始樂舞的動作展示、討論原始樂器和現(xiàn)代樂器的脈絡發(fā)展關系。

      (二)通過出土文物的講解,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

      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不同的地緣地貌孕育著豐富多彩的音樂內容,這浩如煙海的音樂世界無不源自各民族形態(tài)各異的生活方式和勞動形式,也涵蓋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脈絡、哲學思維、道德規(guī)范、審美標準及民風民俗。好的民族音樂如何產生、生長和繁衍?它們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中生存、經歷了怎樣的民族融合、又在怎樣的世事變遷中進化和沉淀?它們承載著中華民族多少哲理智慧、興衰榮辱和奇思妙想?這些疑問都顯示出中國音樂史這門學科在高校教學實施的重要性。因此,授課教師可以從民族音樂文化角度出發(fā),利用現(xiàn)有的視頻、音頻、圖片等資源,幫助學生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強民族文化認同。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距今九千多年的河南舞陽縣賈湖骨笛時,讓學生觀看骨笛視頻介紹,熟悉其古老的歷史文化,同時了解原始先民精密的鉆孔技術,并聆聽骨笛吹奏的《小白菜》曲調。讓學生討論賈湖骨笛的制作材質為什么要選用鶴類尺骨,而不用其他的材料,并讓竹笛演奏專業(yè)的同學來為大家做《小白菜》曲調的吹奏示范,要求學生圍繞九千年前的賈湖骨笛和現(xiàn)代的竹笛,總結它們的異同。在學生為古代音樂文化折服驚嘆的同時,延展講解骨笛的歷史價值與世界影響,以此為基點來對學生展開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了解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最早、保存最完整且還能吹奏的樂器,它的出土不僅將我國可考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三千多年,還比之前世界公認的古埃及笛子還要早兩千多年,它能吹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音階和不完備的七聲音階,打破了之前人們對于先秦時期五聲思維的論斷,而先進的鉆孔技術更是代表了我國早期律學思維的發(fā)展。

      作為授課者,我們除了要注意教學的廣度外,還應該關注教學的深度,特別是要融入地方音樂的歷史內容,以此來吸引學生更多的興趣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以我院為例,學生多為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承載著厚重的音樂歷史,例如:1959年發(fā)掘于山西省芮城縣風陵渡鎮(zhèn)、距今約180萬年前的西侯度文化遺址;1954年發(fā)現(xiàn)于山西襄汾縣、距今約15萬年以前的丁村遺址等,尤為注目的是襄汾陶寺遺址中出土的特磬更是迄今為止在我國出土最大的一件石器實物,而鼉鼓(圖1)和銅鈴(圖2)也是目前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同類樂器,通過這些身邊文物的學習,學生無一不被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音樂成果所折服,更為自己家鄉(xiāng)的音樂成就所震撼,由此激發(fā)了學生更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

      (三)結合古代優(yōu)秀音樂成果的學習,向學生深入開展思政愛國教育

      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璀璨的音樂文化寶庫。從上古神話時代起,偉大的先民們就以音為針、以曲為線,串起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完整藍圖,向世人展示了一部勤勞智慧、真實多樣、文明和諧的東方大國成長史。然而,盡管中國傳統(tǒng)音樂內容豐富且音樂風格獨具魅力,但是從理論體系的構建上看,卻落后于西方,特別是歐洲的音樂體系。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敲碎的不僅僅是中國經濟、軍事、貿易的國門,也敲碎了中國人對于自己文化認同的心門。在侵略者強勢壓迫和裹挾下,以宗教音樂為根基并衍生發(fā)展的歐洲音樂體系,開始在中國的土地上一步步傳播開來,這種影響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以至于我們多數(shù)的學生提起歐洲音樂家時如數(shù)家珍,但卻不識孔孟莊周,能把收錄在課文里貝多芬的“月光”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卻不知道“伯牙子期-知音絕弦”的歷史典故。

      在這樣的發(fā)展形勢之下,中國音樂史課程的學習就承擔起了傳播中國歷史文化、加強學生對本民族音樂文化認知的重任。利用我國古代優(yōu)秀音樂成果的內容學習,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對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被稱為“地下音樂寶庫”曾侯乙墓出土的古樂器時,可以帶領學生聆聽金聲玉振的鐘罄之樂,讓學生親自感受古代禮樂的莊嚴肅穆,同時結合圖片的展示,引導學生認識有著龍首、鶴頸、鳥身、鱉足且磬體刻有708字刻文和墨書的編磬;有著一鐘發(fā)雙音、音域只比現(xiàn)代鋼琴各差一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律完備、半音齊全、可以奏旋律、轉調、多聲部且銘文3755字的曾侯乙編鐘;有著8對16條大龍精美絕倫底座的建鼓、小型的吹奏樂器(笙、箎、瑟)等,也讓學生親眼感受我國戰(zhàn)國時期氣勢恢宏的音樂文化,了解周代的樂懸制度,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身為華夏兒女的驕傲,樹立起更加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列舉我國歷代的杰出音樂家,為學生樹立愛國主義學習典范

      我國各個歷史時期中都有許多杰出的音樂家,他們?yōu)橹袊魳返倪M步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與貢獻,是我們后人學習的楷模,更是學生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正確的音樂史觀的典范。例如:嵇康是魏晉時期杰出的思想家、文人音樂家,為人耿直、才華橫溢,為世人留下了音樂美學專著《聲無哀樂論》,將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即純音樂加以研究,其立論更是前無古人地著眼于音樂的特殊性,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和“非湯武薄周禮”,敢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要求音樂擺脫禮樂束縛,脫離政治功利,其不畏權勢、光明磊落的正直品格為學生樹立了光輝的形象。又如李世民作為“貞觀之治”的開創(chuàng)者,不僅統(tǒng)治開明、任用賢能、且視民如子、不分華夷。在音樂觀上,他不否認音樂藝術的教育功能,重視音樂在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但不承認音樂能對政治起決定性的影響,與此同時,還能積極利用民間音樂,否認音樂的階級性。以李世民為范例,教育學生要建立正確的音樂史觀,對于古代音樂的認識,既要學習雅樂,也要重視俗樂,同時告誡學生要有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事物的認識也要保持積極和客觀的心態(tài)。再如明代被譽為“百科全書”的朱載堉,雖出生王室,但視功名利祿若浮云,潛心科學的研究,首創(chuàng)的“新法密率”不僅科學地解決了三分損益法造成的“黃鐘不能還原”的千古難題,更為中國人贏得了世界的尊重。以朱載育為范例,教育學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鉆研的精神品格、弘揚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決心以及樹立奮斗目標的恒心。

      四、結語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有效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于又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因此,作為新時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更應堅定民族立場,擔負其傳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音樂文化的重任,培養(yǎng)更多具備完整知識體系的高素質人才,引導學生知行統(tǒng)一,幫助學生將愛國主義情感與自身實踐行為結合起來,以一己之力踐行愛國之心,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Z].中共教育部黨組,2017.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項目“應用轉型發(fā)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中國音樂史學課程的建設與研究”(項目編號:GH-21445);2022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高校中國音樂史課程應用型改革及地方音樂史學建設研究”(項目編號:J2022085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佟鑫(1983—),女,山西大同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民族音樂學與中國音樂史。

      猜你喜歡
      中國音樂史思政教育教學實踐
      論中國音樂史課程教學的三維策略
      卷宗(2016年12期)2017-04-19 06:52:51
      比較音樂學視角下高校《中國音樂史》教學改革探微
      黑河教育(2017年3期)2017-03-21 19:27:45
      當今日本學界視域中的中國音樂史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探討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萍乡市| 卓资县| 蚌埠市| 五大连池市| 饶阳县| 东海县| 平湖市| 阿荣旗| 泰顺县| 广东省| 克什克腾旗| 高平市| 临武县| 河东区| 灵川县| 饶阳县| 博野县| 鱼台县| 汉阴县| 右玉县| 武夷山市| 沂源县| 贵港市| 平昌县| 定结县| 察哈| 曲水县| 丹寨县| 五峰| 松桃| 安平县| 旺苍县| 江安县| 滕州市| 东城区| 平顺县| 六盘水市| 深圳市| 白城市| 台湾省|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