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好麗
買了新的帆布包,圖案是《千與千尋》開篇第一個鏡頭的花束。千尋跟隨父母前往新家時,躺在車后座,雙手緊握朋友理紗送的花,將頭埋在花瓣里,一個顛簸,千尋將頭從花束中抬起。媽媽說,新學校挺漂亮。躺在后座的千尋直起身子朝外張望,臉貼著玻璃吐舌做鬼臉,復又躺下,對著花小聲嘟囔,以前的學校比較好。驚覺花蔫了,她大驚小怪,探身向前說,媽媽,花快枯了。媽媽淡淡回答她,都怪你握得太緊,到家以后剪短花莖,插在水里就好了。她說,第一次收到花束就是送別的花束,真悲哀。告別從前的家、學校、同學,告別熟悉的一切,即將到一個全然陌生的環(huán)境生活,對于剛滿十歲的少女荻野千尋來說,期待之外,有著淡淡的不安與憂傷??v然有些許不情愿,父母的意志,小小的她卻無從反抗。
故事的拐點是爸爸迷了路,開進樹木蔥蘢、綠草豐茂的小路,路邊樹蔭下有許多矮矮的石頭房子。媽媽告訴千尋,那是石祠,神明居住的地方。汽車一路顛簸,花束花瓣零落,一如過去的生活。車疾馳穿過樹林,失控之前,一個急剎車歷險般停在一座紅色拱門隧道前,隧道門口蹲著生滿青苔的石人雕像。父母執(zhí)意穿越隧道,意外到達真正的神明居所,吃了那里的食物變成被鞭打的豬,唯有千尋留下,獨自面對陌生的世界,弱小無助。在白龍、燒鍋爐爺爺、小玲、胖白蘿卜陌生人的幫助下,抵達最高處湯婆婆的居所,獲得工作,開啟一段全新的歷險人生??此破胀ǘ渴直磕_的千尋,勇敢、善良、真誠,最終救出自己的父母,與白龍告別,離開油屋,回到人類世界。
回到原來世界的關鍵是要記得自己的本名,湯婆婆雇傭工人時,會將其本名剝奪,失去本名的人,再也回不到原來的世界。白龍告訴千尋:“一定要把自己的本名藏好,一旦名字被剝奪,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白龍記得小千的名字,千尋落水的經歷,也幫助白龍找到本名——賑早見琥珀主。
故事的結尾,像小時候聽過的很多故事一樣:當你要離開神秘世界時,依照原路往前走,永遠不要回頭,一回頭就再也出不去了。千尋沒有回頭,她緊緊貼著媽媽,走出隧道,而隧道變了。影片開始時的隧道古典落寞,朱紅色斑駁的墻壁,飛檐雕梁的層樓,匾額上面有兩個字“湯屋”,千尋的爸爸敲了敲墻壁說,是水泥的。一家人穿過隧道,隧道里有彩色的玻璃光照射,一排一排的長椅,大圓柱上吊著玻璃花燈。影片結束時,隧道變成石頭所砌,一片黑暗,隧道外壁長滿青草,車上落著樹葉,車里落著灰。父母急急忙忙準備搬家,唯有千尋回頭看向隧道,發(fā)現(xiàn)了隧道變化的秘密。走進隧道前,千尋放進車里的花束再沒有出現(xiàn),一如從前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背著千尋花束圖案的帆布包,借此重溫影片,發(fā)現(xiàn)大量細節(jié):比如千尋花束上的黃色蝴蝶結絲帶;比如千尋與白龍第一次過橋時,有個小妖的披風上印著“南無”;比如找湯婆婆要工作時經過的華麗木結構樓房,裝飾著漂亮的各色花卉圖案;比如初次穿過隧道時的鐘樓造型,鐵褐色匾額上有“復樂”二字,小千與小玲工作的湯室高處也有類似的構造,只不過匾額上寫著“后樂”;比如千尋在湯婆婆身后的一堆肥豬里尋找父母時,豬的后面,掛著白色布幡,上書“臨時休業(yè)”;比如千尋說里面沒有她的爸爸媽媽后,魔法生效,碧瓦朱樓外圍觀的眾妖歡呼,里面有白胖蘿卜模樣的妖和最開始遠處畫船里飄出的撲克臉神隱。當然,也因為不懂日語,錯過了很多精彩的細節(jié)。
宮崎駿的故事里總有一個小女孩,獨自面對世界:騎掃把穿黑裙戴紅色蝴蝶結發(fā)卡的魔女琪琪,戴著飛行石的少女希達,被荒野女巫變成老太婆的鄉(xiāng)下制帽店姑娘蘇菲,發(fā)現(xiàn)龍貓的姐妹小月、小梅,借物的小人阿莉埃蒂……這是宮崎駿的溫柔與慈悲,他塑造了那么多可愛的女孩,當她們獨自面對未知世界時,這世界有好人有壞人,純真的少女總能化險為夷,憑借勇敢與真誠獲得希望與幸福。
喜歡宮崎駿動漫的人,也許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重溫宮崎駿的動漫,總能獲得溫柔的力量,宮崎駿的偉大難以形容。新近閱讀陳丹青《局部:陌生的經驗》,里面有一篇《訊息與景別》,講述十五世紀威尼斯畫派的畫家卡帕齊奧,摘錄數(shù)句有意味的表達:他的“眼睛不肯安分”,“總是越過故事主角的肩頭,張望遠處正在走動的人”,“卡帕齊奧不愿漏掉被他瞧見的人,老是兩眼開小差”,“到處是次要的訊息”,“畫史的每次突破,其實起于觀看:莫奈看見了逆光,凡·高看見了向日葵,塞尚看見了物體的邊緣,而十五世紀的這位卡帕齊奧,忽然看見了遠處走動的人”,“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場景,誘人的不是情節(jié),而是觀看本身”。
回到宮崎駿的動漫,他的電影里,也有無數(shù)的次要訊息,他的眼睛一樣很忙?!肚c千尋》的故事主線很美,往下發(fā)掘,總能有意外發(fā)現(xiàn),每一幀畫面都充滿細節(jié),充滿與故事主線看似不相干的細節(jié),比如水中的蝌蚪與廢棄的玻璃瓶、草葉上爬過的螞蟻、石板縫里生長的青草。作為觀眾的我們,在看電影時,也常常生出眼睛應接不暇之感,“單憑一雙眼睛,簡直忙不過來”。套用陳丹青的話,宮崎駿發(fā)現(xiàn)了自然,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一切瑣細的美。
買了日落黃的亞克力花瓶和紫色風鈴草,日常生活就藏在這些瑣碎的細節(jié)里,時間借由細節(jié)呈現(xiàn)?!堕L恨歌》里的王琦瑤在爐膛里埋了塊山芋,王安憶寫道:“這是一九五七年的冬天,外面的世界正在發(fā)生大事情,和這爐邊的小天地無關。這小天地是在世界的邊角上,或者縫隙里,互相都被遺忘,倒也是安全?!庇钩5纳罴毠?jié)消解了宏大的歷史,對普通人而言,歷史藏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里?!冻料阈肌さ谝粻t香》的結尾寫葛薇龍:“她沒有天長地久的計劃,只有在這眼前的瑣碎的小東西里,她的畏縮不安的心,能夠得到暫時的休息?!睆垚哿嵩凇蹲约旱奈恼隆防镎f:“強調人生飛揚的一面,多少有點超人的氣質。超人是生在一個時代里的。而人生安穩(wěn)的一面則有著永恒的意味,雖然這種安穩(wěn)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時候就要破壞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張愛玲將目光轉向小市民,從對日常生活的關注而言,王安憶可以說是張的傳人。
宮崎駿既不是張愛玲,也不是王安憶,他不用文字,而用畫筆影像記錄世界、構筑傳奇,畫面中充沛的細節(jié),與關注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文學有某種相似。細節(jié)的真實,為我們進入宮崎駿的童話世界提供了橋梁。某種意義上,是細節(jié)造就了文學藝術,造就了偉大的電影。在閱讀觀看之中,我們的記憶被喚醒被充實,所謂重現(xiàn),便是細節(jié)的描繪與表達。有人說,宮崎駿為我們制造了一個又一個成長的童話,僅僅是成長嗎?電影中充溢的細節(jié),引誘我們一遍遍觀看,一遍遍揣摩,眼睛忙著開小差,游離于故事主線之外。
觀看的誘惑,或許正是宮崎駿的動漫電影經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那么,問題來了,千尋手中的花束到底是什么花呢?據說是香豌豆花。香豌豆是豆科山黧豆屬的草本花卉,花冠蝶形,花色繁多,香氣馥郁,花期也有春、夏、冬之別。香豌豆的花語是微妙的欣喜、回憶、離別,略顯矛盾的氣質,或許恰恰反映了千尋當時的心情——對新生活的隱隱期待,對往昔的回憶,對離別的傷感。搜索香豌豆花的圖片,與千尋手中的花并非全然一致,千尋的花束顏色介于澄粉與桃粉之間,和龍貓一樣,是介于真實和童話之間的存在。擅長精雕細琢、呈現(xiàn)細節(jié)的宮崎駿,選擇這樣一種花,很難說不是有意為之。
千尋的花束,是現(xiàn)實和夢幻的分界點,暗示了故事的虛實交錯。前后變化的隧道,則是進入夢幻世界的必經之路,一如誤入桃花源的晉人,必須經由意外的山洞才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世界,一旦抽離,再也無法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