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騰
廣西田林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廣西田林 533300
豬肉是國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類食品,人們對豬肉食品的消費數(shù)量持續(xù)升高,為了滿足市場對豬肉產(chǎn)品不斷增長的需求,養(yǎng)好肉豬是關鍵,而種公豬的飼養(yǎng)管理對其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種公豬是一個豬場生產(chǎn)線的源頭,只有加強對種公豬的飼養(yǎng)管理,才能讓種公豬吃好、睡好,使其體質結實、體況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質良好、配種能力強,從而為提高母豬的受胎率并生產(chǎn)出更多的健康仔豬、豬場取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提供保障。
后備公豬計劃引入前,要充分了解引種場半年內是否發(fā)生過動物重大疫情,確定沒有疫情發(fā)生方可考慮引進[1]。在引種場挑選后備種豬時,要查看種豬出生檔案是否完整、接種疫苗種類是否齊全;要現(xiàn)場檢測種豬反應是否靈敏,查看前肢是否開闊,種豬皮毛是否紅潤有光澤,肥瘦是否適宜[1];要看種豬生長發(fā)育是否良好,選擇體質量在50 kg 左右的為宜。
在種豬場必須修建單獨的隔離舍,將其建立在養(yǎng)殖場的下風口,與豬舍間隔200 m 以上。為防止帶入病毒,在引進后備種公豬進行隔離時,需配備單獨的飼養(yǎng)員,其進出豬舍要嚴格消毒。新引進的后備公豬在隔離舍觀察45 d 后,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異常癥狀發(fā)生,方可讓其進入種豬養(yǎng)殖圈舍進行喂養(yǎng)。
為了減少剛引進的后備種公豬發(fā)生應激反應,可在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一起飼喂,添加量為50g/kg,喂3 d 左右。后備公豬平均每天喂料量在2~2.5 kg/頭,要根據(jù)體質量控制飼料量,按時飼喂,每天2 次,08:00 時和17:00 時各喂1 次。早上飼喂過后,可適當補充青飼料[2],紅薯葉是最佳選擇,利用豬舍與豬舍之間的空地種植,紅薯葉的作用是利于消化,含有多種維生素,能被豬體充分吸收,還能提高飼料轉化率。飼養(yǎng)員除了喂好豬外,種植紅薯葉也是工作中的一項任務,利用發(fā)酵過的豬糞進行施肥,純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更有利于公豬健康成長;飼養(yǎng)員應在下午喂豬后把豬舍內的糞便及時清理出去,否則經(jīng)過一夜發(fā)酵,糞便會產(chǎn)生過多的氨氣,嚴重影響公豬呼吸系統(tǒng),從而引發(fā)各種呼吸道類疾病。
后備公豬從8 月齡開始調教,10 月齡左右體質量達100 kg 以上,才可以開始正式配種。公豬調教最好在早上進行,早上精力充沛,記憶更好,有利于后備公豬盡早調教成功[3]。將后備公豬趕到采精室,每頭公豬在調教的前1~2次可用發(fā)情的母豬來助之,后面的調教只需用假豬臺即可,利用正在發(fā)情的母豬誘導公豬發(fā)情,等公豬性興奮爬跨到母豬背上時,調教人員立即將公豬前腳抬到假豬臺上,用手抓住陰莖,隨著陰莖抽動往外拉至最長便可使公豬射精。后備公豬每次調教時間為30 min以內[3],每隔1 d 調教1 次,1 周左右便可調教成功。公豬是一種比較記仇的動物,調教人員對待公豬要有耐心,切記不能粗暴對待。
飼養(yǎng)員每天在飼喂后備公豬時要用硬毛刷刷拭公豬全身,這樣有利于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減少患皮膚病和體外寄生蟲病的幾率。夏季天氣炎熱,要保持圈舍干凈,每周沖洗豬舍至少2 次,天氣晴朗時連公豬一起沖洗,目的是清潔皮膚,防止中暑[4];冬季天氣寒冷,要減少沖洗豬欄次數(shù),若確實太臟就選擇晴朗天氣近中午時沖洗,為防止公豬感冒,水不能淋濕到公豬身上。
在后備公豬群里發(fā)現(xiàn)沒有性欲的,經(jīng)過多次調教都不愿接近、不愿爬跨、甚至躲避發(fā)情母豬的,通過1~2 個月調教還是沒有得到改善的,要及時淘汰;還有,后備公豬10 次以上所采精都出現(xiàn)精液質量差、畸形率高、密度達不到40%的,也要及時淘汰。否則會增加養(yǎng)殖場飼料成本,影響豬場經(jīng)濟效益。
1)滿足營養(yǎng)需要。性成熟的種公豬可以開始配種,配種的成年公豬對飼養(yǎng)技術要求非常嚴格。公豬采精后消耗體力和營養(yǎng)較多,需要及時給其補充營養(yǎng)。在種公豬日糧配制中要注意均衡多種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尤其是蛋白類的攝入量要占到種公豬日料的60%。每天公豬飼喂過后還要投喂1個雞蛋,雞蛋里含有微量元素更符合公豬體內所需營養(yǎng)。
除了增加所需營養(yǎng)外,還要適當補充青綠多汁飼料,如:紅薯葉、象草、油麥菜等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青飼料[2],可以起到很好效果,但青綠飼料也不能投喂過多,每天投喂量以不超過1kg/頭為宜,否則會導致公豬腹瀉。成年公豬每天飼料喂量一般在2.5~3.0 kg/頭,要根據(jù)膘情控制喂料量,讓種公豬不能過肥過瘦,否則都會影響其生產(chǎn)性能。另外,養(yǎng)殖場對飼料房和豬舍要做好防鼠工作,避免老鼠帶病毒污染飼料,導致公豬感染病毒,引發(fā)疫情,造成經(jīng)濟損失。
2)供給清潔飲水。在每棟豬舍屋頂安裝1 個200 L 的大桶,自來水先經(jīng)過大桶再流進豬舍,這樣可以過濾掉自來水里的雜質,也可以在水桶里加驅蟲藥和抗應激藥物讓公豬飲用。夏天天氣炎熱,要時刻觀察自來水是否供應正常,為預防公豬中暑,在水桶里加入清瘟散,蘇打粉對防止中暑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同時還要確保公豬能飲用到干凈衛(wèi)生的自來水[5]。
3)進行分欄飼養(yǎng)。成年種公豬以單圈飼養(yǎng)為宜,每間豬圈面積為6.0~7.5 m2,保證其有足夠的活動空間[5],配備單獨食槽,單獨自動飲水器,地面要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防止地面潮濕導致公豬摔倒,成年公豬體重在400 kg 左右,一旦摔倒不是傷就是殘,所以種公豬欄要利用科學技術設計好,確保公豬安全。
4)進行適量運動。公豬合理運動可以促進其機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健壯四肢。豬欄空間有限,飼養(yǎng)員每天喂完豬后可驅趕公豬到豬舍外運動,公豬獠牙有致命性傷害,加上脾氣暴躁,性情多變,飼養(yǎng)員在驅趕公豬運動時要時刻注意人身安全。每頭公豬1 天內行走時間1 h 左右、路程1 km為佳,行走距離太遠、運動速度過快都會過度消耗其體力、影響其精液質量;夏天應在早晨和傍晚涼爽時進行運動,冬天應在午后氣溫較高時進行運動,雨天不作驅趕運動,防止公豬被雨淋濕而感冒。
5)進行科學采精。公豬站都是用人工采精技術采集精液的,一個豬舍會飼養(yǎng)不同品種公豬,筆者所在的種豬場飼養(yǎng)品種有大白、長白、杜洛克、巴克夏,其精液除了供應本場母豬生產(chǎn)外,還供應附近的母豬散養(yǎng)戶。人工采精完后把該頭公豬耳標號登記在采精檔案里,根據(jù)時間間隔方便下次采精,1 頭公豬1 周內采集精液不超過2 次。在采精前,首先用一次性采精塑料袋套在采精杯里,其次用一次性采精過濾紙將其套在采精杯口用來過濾精液,最后準備好0.5%的高錳酸鉀溶液和一盆清水;將公豬趕到采精室,誘導公豬爬上假豬臺,首先用手擠出陰囊里的尿液,其次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公豬陰囊周圍,再次用清水清洗干凈,最后用抹布擦干表面水分,隨即右手戴上一次性采精手套抓住公豬陰莖,隨著公豬抽動將陰莖拉至最長,左手拿采精杯準備,剛射出的精液前10 mL 不要收集[3],因里面混有尿液或者污漬,剩下的全部接到采精杯中,直至射精完成;公豬射出精液量多,射精時間長[6],需要耐心等待,等公豬射精完成后,先把公豬趕回欄里關好,再回來把采精紙取下扔到垃圾桶,蓋好采精杯,用可擦筆在采精杯上寫上該頭公豬的耳標號,然后送到精液檢測室,方便配種后能查詢到父系檔案;檢測精液時,精子活力超過80%、濃稠度超過80%的才可進行稀釋使用[6],否則就要重新采集精液;對達標的精液用稀釋粉加37.5 ℃的水進行稀釋即可,要求稀釋后的精液密度在60%以上。
6)檢查精液品質。公豬采精后,每次都必須對精液進行檢測,確保精液品質,才能提高母豬受孕率和產(chǎn)仔數(shù)。經(jīng)檢測精子活力達不到80%的禁止配種,對多次所采的精子密度都低于80%的公豬,要進行一定的藥物調理,直到合格為止,禁止出現(xiàn)死精、活力差、密度低的公豬配種。通過定期檢測精液品質能更好地把住生產(chǎn)質量關。
7)做好清潔衛(wèi)生。公豬是比較愛干凈的動物,會在圈舍里定點拉屎拉尿,但是其身上脫落的皮屑和舍內飼料的粉塵會弄臟地面,加上夏天炎熱,公豬也會躺在糞便上降溫,弄得全身都是豬糞。為保持公豬生活環(huán)境干凈衛(wèi)生,飼養(yǎng)員每天要定時清理圈舍里的豬糞,夏天飼養(yǎng)員要對豬欄進行清洗,每周2 次[4]。保持飼養(yǎng)環(huán)境干凈衛(wèi)生,更有利于公豬健康成長,提高精液質量。
8)合理使用種公豬。種豬場要根據(jù)種公豬的月齡和體質量來確定其配種時間,公豬適宜的初配年齡在10 月齡上下,體質量應達到成年種公豬的60%以上[7],此2項指標均達到才可安排配種。過早配種會影響公豬的生長發(fā)育,縮短種用年限,過晚配種會降低性欲,影響飼養(yǎng)成本;體質量過輕會消耗過多能量,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過重會使公豬好吃懶做,影響性欲。2~3 歲是公豬的壯年期,此時射出的精液量、精子活力都處于高峰期,5~7 歲可根據(jù)精液質量進行淘汰。
1)防止公豬打架?!耙簧讲蝗荻ⅰ?,公豬本性兇猛好斗,兩公豬相遇時就會撕咬打架,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造成經(jīng)濟損失。當兩頭公豬不可避免相遇時,可用木板將其隔開,因公豬力大無窮,獠牙有10 cm 左右長,飼養(yǎng)員用木板驅趕公豬時要用巧勁,不能蠻干,同時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止公豬打架事情發(fā)生。在驅趕公豬出來運動時,要錯開時間,防止其相遇打斗。
2)注意防寒防暑。防寒保暖是種豬場務必要做好的工作,公豬適宜生活環(huán)境溫度在18~20 ℃。夏天有條件的種公豬舍可用水簾進行降溫,沒有條件的可以向地面灑水、開窗通風,防止公豬因天氣炎熱而中暑[4]。冬天南方的種豬場,要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在天氣晴朗時,多讓公豬曬太陽;北方的要做好防寒措施,可通過燒煤提高豬舍內溫度,避免公豬凍傷,從而影響生產(chǎn)性能。
3)做好疫病防控。為預防重大疫病發(fā)生,種豬場每年3-4 月份、9-10 月份都要對全場種公豬實行強制免疫[2],免疫疫苗有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乙腦、細小病毒、豬瘟、圓環(huán)病毒6 種,每種疫苗接種前1 d 早上實行斷水2 h,然后在豬舍屋頂水桶里加入黃芪多糖拌水,讓公豬充分飲用完后再供應自來水,以防止公豬接種疫苗時產(chǎn)生應激反應。免疫時間在早上最佳,早上公豬精力充沛,適應性強,可減少應激反應,1 d 內不能同時免疫2 種以上疫苗,否則會影響免疫效果,每種疫苗間隔在7d 以上,直到6 種疫苗全部免疫完成為止。有的疫苗是冷凍保存,拿出冰箱后立馬放入有冰塊的保溫箱,做到稀釋1 瓶用完1 瓶,稀釋的疫苗要在1 h 內用完,按實際用量來稀釋,避免造成浪費。公豬具有攻擊性,打疫苗時需要2名防疫員同時開展工作,站在欄外,等公豬靠近豬欄時及時注入疫苗,做到快、狠、準,防止被公豬咬傷。
4)進行定期驅蟲。驅趕種公豬在欄舍外運動時,其易接觸到的泥巴、雜草以及平時飼喂的紅薯葉中,都可能存在蟲卵,一旦食入口中或寄生在皮膚上,就會影響公豬生長發(fā)育,尤其在夏天,蚊蟲大量繁殖,蟲卵倍增更容易被感染,所以,種豬場要定期做好驅蟲工作。目前效果較好的驅蟲藥有打蟲星、驅蛔靈、腸蟲清、敵百蟲、左旋咪唑、伊維菌素等。應注意用藥不能過量或者不足,以免影響效果,可用拌料、拌水或注射等方式驅蟲,每年至少驅蟲2次以上[2]。
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正在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養(yǎng)殖技術的成熟與推廣,大量專業(yè)人才的涌入,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使得生豬養(yǎng)殖水平不斷提升。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更新養(yǎng)殖技術,尤其對種公豬的飼養(yǎng)管理要更加科學嚴謹。隨著職能部門的正向引導和優(yōu)秀企業(yè)的共同努力,我國生豬產(chǎn)業(yè)必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