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雯
在網(wǎng)絡時代,大家的生活都好像被按下了加速鍵,不管是吃飯洗臉,還是學習工作,一切都處于快節(jié)奏中——好像慢了一點,就會被別人超越,就會落伍。也有人認為適應快節(jié)奏是一種享受,畢竟“青春沒有售價,奮斗就在當下”嘛。但古語說得好:“欲速則不達。”我們還是莫給生活加上“催化劑”了。
獨立的個體為何要追隨著快節(jié)奏,去過那所謂“主流”的快生活呢?“倍速播放”就如同“催化劑”一樣,“快”的重要程度遠遠高于“好”,“快”也讓我們的生活漸漸失去質感。
造型相似的兩件工藝品:一件是工廠流水線機器生產(chǎn)出來的,價格便宜;還有一件是老師傅純手工打造的,價格高出不少。前者或許人手一件,最終成為“爛大街”的東西;后者憑匠心制作、質感上乘而獨具價值。
最近幾年,“電子閱讀”興起,同時也帶來了一個詞——“碎片化閱讀”,人們開始利用吃飯、睡前等零碎的時間在手機上閱讀,不愿去看那厚重的經(jīng)典作品,而是沉迷于那些幾分鐘就可以閱讀完的信息,就如“蜻蜓點水”一般。有人說這是時代趨勢,但我不以為然:缺少了深入理解和系統(tǒng)思考的閱讀,會逐漸產(chǎn)生低級的閱讀趣味。
人生亦是如此,跟著大節(jié)奏,開啟“倍速播放”的人生,與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不斷充實自我的人生相比,自然是后者更有質感,畢竟有質感的人生,是靠打磨出來的“精品”。而開啟了“倍速播放”后,除了滿足短暫的欲望,還有哪些東西能沉淀下來呢?生活中的小事,可能不那么起眼,但仍有其存在的意義,不管是得到還是失去,無論是珍藏還是割舍,只有由一樁樁、一件件小事才構成了鮮活的人生。
時間飛速流逝,科技飛快發(fā)展,而正是因為被各種“倍速播放”裹挾著,人們反而越來越需要正?!安シ潘俣取钡纳顜淼馁|感。想要愉悅身心,卻總是看到各種“標題黨”文章,覺得煩躁無比又難以發(fā)泄時,何不放下手機拿起一本書,與它共度一個愜意的午后時光,展開一場與思維的精神對話?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覺得在一模一樣的房子里沒有歸屬感時,何不拋開雜念,來一場“城市漫游”,去走一走沒走過的小路、去逛一逛沒逛過的店鋪?
生活需要充實,更需質感;目標需實現(xiàn),更少不了風雨彩虹的相伴。一味追求速度的人生到后來只會適得其反。朱光潛先生曾在《人生的藝術化》中寫道——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游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疾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
生活如茶,少一些等待,便難以品嘗到它的清香淡雅。我們需要用心體會生活,拒絕“倍速播放”,拒絕一味添加“催化劑”,這樣才能體會天然、純凈的生活。
指導教師:高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