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年珍
高中數學課堂是學生習得知識、訓練技能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陣地,也是師生、生生深度互動交往、真切溝通情感與產生數學思維碰撞的主要“戰(zhàn)場”。學生是高中數學課堂導學活動中的關鍵性因素,缺少學生個體與群體的共同協(xié)作參與的高中數學導學活動是無效的,是缺乏生命活力的。從當前部分高中生在數學導學課堂上的表現來看,他們是“重視個體數學學習,輕視數學課堂的參與”。面對這樣的狀況,在日常的高中數學導學活動中,我們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努力提升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導學活動的參與深度與寬度,切實提升他們學習高中數學的質量。由此可知,在高中數學當前的導學活動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把學生推送到導學活動的主體地位,重視培養(yǎng)他們在高中數學導學活動中的參與意識,激發(fā)他們主動參與導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和興趣。那么,在高中數學日常的導學活動中,究竟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度呢?
一、創(chuàng)造性利用高中數學教科書,增強數學導學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高中數學教科書中的導學內容相對來講是穩(wěn)定的、理論性很強,但是部分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幾乎忽視了教科書,更多沉浸在各種教輔用書和模擬試卷中。為了有效糾正學生對高中數學教科書的認知,我們在平時的導學活動中應有機結合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對教科書上的內容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意義的統(tǒng)整,對教科書中的知識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活動的興趣和內驅力。例如,在導學“三視圖”這個知識點時,我們可以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展現不同物體的三視圖,促進他們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物體聯(lián)系起來。為了激發(fā)他們對教科書中知識點的研究興趣,我們還可利用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戰(zhàn)斗機模型,有目的地給學生學生講授三視圖的利用方式與方法。如此創(chuàng)造性地給學生展現教科書中三視圖的觀察方法,不但能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是更好地促進他們積極參與所學知識的自主猜測與研究之中。
二、凸顯高中數學知識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
高考的重點、關鍵性學科之一就是數學。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之后,他們雖然十分重視數學知識的研究與學習,但是從他們的學習現狀來看,部分學生對高中數學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我們在高中數學日常的導學活動中必須加強該學科的實用性,讓學生充分感知和體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和學習樂趣,唯有如此,方能使學生逐步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所以,我們在高中數學日常的導學活動中應不斷充實并豐富我們的導學案例,凸顯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以此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導學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參與導學活動中獲得數學學習的享受,建立正確的數學認知觀念。例如,在導學“集合”這個知識點時,筆者要求學生運用課后的時間認真觀察不同時刻陽光照耀下的旗桿的影長,同時記錄相關的數據并進行整合,建構成一個集合,讓學生立足于現實生活中同類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經驗來更加深刻地認知集合的概念。
作為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師,我們在日常的導學活動中必須凸顯數學學科的實用性,讓學生建立對該學科的全新、全面的認知,從而使學生更加精準地看待數學知識的習得,充滿激情且十分積極地參與求知活動。
三、精準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嚴謹思考,主動參與
為了激發(fā)學生主動開展數學思考的興趣,把課堂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我們就必須讓學生成為真真正正成為課堂主體,讓他們通過自主參與、自主思考來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因此,我們可精準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有效注意,激發(fā)他們嚴謹思考,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例如,在導學立體幾何的初步知識時,我們可以置設相關的情境問題:“空間三個平面可以將空間分為幾部分?”這一問能迅速激發(fā)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接著,組織學生對此問題開展猜想、交流與驗證。最后,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幾塊橡皮泥做成的圓柱模型,讓他們自己操作不同的切法來驗證相關的猜想,同時得出最優(yōu)的結論。在探究此問題的操作活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進行相關的數學思路整理,啟引他們歸納得出最優(yōu)化的答案和最好的數學驗證方式方法。
在數學問題情境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可以得到有效且充分的激發(fā),他們的大腦和學習興趣能處于興奮狀態(tài),數學思考的積極性和參與的主動性會有顯著的提高,獲取的數學知識和經驗也會更加充實與豐富。
總之,只有學生真正參與了高中數學學習活動,才能有最真實、最有價值的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