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慧
摘 要:在新高考的形勢下,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高中化學的備考效果,使學生在化學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教師應充分利用好備考環(huán)節(jié),進行高中化學備考策略的探究,既要通過全面分析,透徹把握新高考綱領的指引,同時更應通過教材內容的融會貫通、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備考技巧的傳授以及學生心態(tài)的調整,來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化學備考效果,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和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就以新高考形勢為背景,對高中化學的備考策略進行了全面、詳盡的論述,希望能為高中化學備考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新高考形勢;高中化學;備考策略;策略探究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化學是一門至關重要的教學課程,不僅學習難度偏高,同時對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學生高中化學高考備考的難度[1]。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應站在宏觀的角度,對新高考模式、化學備考核心要求等進行全面分析,在找準化學備考重點與難點的基礎上,通過備考策略的探究與有效實施,來給予學生良好的高考備考指引。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的指引下,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備考自主性,借助有效的備考技巧,來夯實基礎、廣泛拓展、積極練習、總結歸納,最后獲得良好的高中化學備考效果。具體來講,新高考形勢下高中化學備考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一、全面分析,明確制定備考目標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找準位置、瞄準目標,才能使成功更進一步。而在高中化學的備考中,教師就應對《高考考試說明》《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等文件以及高考命題趨勢進行深刻的分析,以此來明確備考方向與目標[2],并在對學生學情的分析中,引導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備考,進而獲得事半功倍的備考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學備考前,教師就應開展全面、細致分析,為學生的高考備考指明正確的方向、制定明確的目標。
(一)注重指導性文件的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高考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考試模式、考查重點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因此,在新高考形勢下,教師就應對《高考考試說明》《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等對高考備考有指導意義的文件進行深入學習與分析[3],以此來把握新高考的最新動態(tài)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最新發(fā)展趨勢。這樣就會從宏觀的角度,對高考的改革方向進行有效的把握,進而制定出更加明確、更加科學的備考目標,為學生的科學備考奠定目標基礎。
(二)注重高考命題趨勢的分析
在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成為高中化學教學重要目標的教育形勢下,高考命題趨勢發(fā)生極大的轉變,由以往單純的知識考查轉變?yōu)橹R內容、思維方法以及認知能力的綜合考查[4]。因此,在新高考形勢下,教師就應注重歷年高考真題的綜合分析,從高考真題的考查角度,來把握高考命題的方向與趨勢,以此來指導學生科學把握高中化學知識的復習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備考。
如:在對推行“3+1+2”新高考制度幾省市高考真題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化學高考中關于“有機化學”部分內容的考查比重出現(xiàn)了提升,不管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所占的分比都呈現(xiàn)著逐漸上升的趨勢。面對這一高考命題的發(fā)展趨勢,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加強“有機化學”部分的復習,這就做到了更具針對性的備考。
(三)注重學生學情的分析
學生是化學高考備考的主體,任何備考策略都應基于學生的具體學情來開展。因此,在高中化學的備考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應做到“以人為本”,對每一位學生的學情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清晰了解學生高中化學學習的強項與薄弱環(huán)節(jié)。這樣,教師就可以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適于自身學習特點的備考方案,使學生能做到有的放矢,實現(xiàn)高效備考。
總之,“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對高中化學備考策略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備考方向的把握、備考目標的制定至關重要,會直接影響高中化學備考的效果。因此,教師應開展全面分析,通過對新高考發(fā)展趨勢以及學生具體學情的正確認知,奠定備考策略探究的基礎。
二、立足教材,廣泛拓展課外資源
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教材是最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承載著絕大部分的基礎知識。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占據(jù)歷屆化學高考試卷所考查內容的70%以上。也就是說,在進行化學高考備考的過程中,學生首先應立足教材,將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進行熟練掌握,并在這一基礎上,通過課外資源的拓展,來實現(xiàn)基礎知識的融會貫通和綜合性運用,這樣學生就會獲得良好的化學備考效果。
(一)優(yōu)化教材資源整合,鞏固知識基礎
“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新高考制度如何完善,對高中化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化學備考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要求學生立足教材,并帶領學生對教材內的基礎知識、教學資源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優(yōu)化的整合利用,使學生在進一步夯實化學知識基礎的同時,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各知識點之間存在的邏輯聯(lián)系,這樣學生就在教材資源的融會貫通中,形成了自身化學知識體系的完善構建[5]。
如:在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1“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實驗活動的復習中,教師就可以以這一實驗活動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強酸、強堿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酸堿中和反應原理等基礎知識的復習,在夯實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引導學生開展“強酸與強堿的中和滴定”實驗目的、材料及步驟等方面的進一步復習。這樣就實現(xiàn)了高中化學知識的由此及彼、融會貫通,有助于學生對教材內教學資源的整合性掌握。
(二)廣泛拓展課外資源,提升綜合素養(yǎng)
隨著化學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化學教學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同時也成了新高考的重點內容。面對這一新高考的備考要求,教師就應注重結合教材,進行課外教學資源的廣泛拓展,這樣不僅會有效開闊學生的化學知識視野,同時更能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學生能從中獲得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更好地滿足新高考的考查需求。
從近年來高考題型分析來看,很多化學高考題都是以時事熱點為背景,以此引出問題,要求學生利用化學知識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這就體現(xiàn)出了顯著的化學高考生活化發(fā)展趨勢,對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以及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了有效的考查。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高中化學備考的過程中,應注重時事政治、生活化案例等諸多課外資源的拓展,并要求學生站在化學的視角進行這些問題的分析與探究,將化學理論知識與課外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在對化學知識進行深刻理解的同時,也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生成[6]。
如:為了實現(xiàn)學生化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的生成,教師就可以結合某些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知識運用實例,為學生設計例題:“小明的上衣被墨水染臟了,小明知道次氯酸鈉和過氧化氫都可用作漂白劑,小明為了獲得更好的漂白效果,分別使用了次氯酸鈉和過氧化氫,你們認為會出現(xiàn)什么效果,為什么?”這樣就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化學知識的運用置于了學生熟悉的場景中,以此深化了學生的化學知識理解,增強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三、優(yōu)化教法,強化教師引導功能
在高中化學高考備考中,教師作為重要的指導者,其教育引導作用的發(fā)揮,會對學生的備考效果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就應在備考環(huán)節(jié)中,積極地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從更加廣泛的角度來給予學生解題思路的啟發(fā)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備考效果的優(yōu)化。
(一)注重問題導向教學的實施
高中化學高考備考,需要學生具備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和更加靈活的思維品質,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面對問題更加有效進行化學知識的綜合運用,進而實現(xiàn)問題的解決。因此,為了促進學生更具深度的化學知識學習,教師就應注重問題導向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通過引導問題的科學化設計與提出,來對學生的學習思路給予有效的啟發(fā)與點撥,這樣就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促進了學生高中化學備考效果的優(yōu)化。
如:在對高一化學必修第二冊“硫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進行備考復習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通過釀造葡萄酒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出“二氧化硫在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會起到什么作用?”“這一作用的發(fā)揮體現(xiàn)了二氧化硫的哪些性質?”“如何制取二氧化硫呢?”等一系列具有邏輯聯(lián)系的引導性問題,使學生在這一問題鏈的指引下,進行相關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及綜合運用,以此促進學生備考復習效果的優(yōu)化。
(二)注重實驗實踐操作的開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課程,很多知識形成、推導與運用的過程,都需要以化學實驗的方式進行表現(xiàn)。同時,就近年來化學高考的命題來看,關于化學實驗的考查力度也得到了加強[7]。因此,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化學備考復習的效果,教師就應注重實驗實踐操作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引導學生利用實驗還原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實驗深化化學知識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就促進了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化學高考備考效果的提升。
如: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化學實驗設計能力和操作技能,教師就可以結合高考考點,來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化學實驗,并利用實踐操作的方法驗證自己的判斷。“下列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可鑒別苯、苯乙烯;B.加濃溴水,然后過濾可去除苯中少量苯酚;C.苯、溴水、鐵粉混合制成溴苯;D.可用分液漏斗分離乙醇和水?!睘榱苏_解答這一例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做出一定的判斷,并根據(jù)自己的判斷進行相關化學實驗的設計與操作,以此驗證自己的觀點,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8]。
四、傳授技巧,優(yōu)化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作為化學高考備考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在因素,才能獲得良好的備考效果。因此,在化學高考備考復習中,教師就應積極地向學生傳授相關的備考技巧,要求學生利用備考技巧,在備考復習中實現(xiàn)自主生成,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備考能力,提升學生的備考效果。
(一)總結歸納
高中化學課程的知識相對分散、繁雜,這就提高了學生記憶、理解的難度。在化學高考備考復習中,為了使學生更加有效理解化學知識點的邏輯聯(lián)系,進一步完善自身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進行化學知識的分類總結與歸納。通過這一知識歸納、整合的過程,學生不僅更加系統(tǒng)化地進行了化學知識的記憶,同時也從縱向、橫向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化學知識點邏輯聯(lián)系的分析,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化學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
(二)建錯題集
在高中化學備考復習中,錯題資源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通過錯題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學生會深刻認識到自己化學知識上的漏洞,并在更具深度的分析與糾正中,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同時,學生還可以結合錯題資源進行思維發(fā)散,將與之相關的知識與習題進行整合與復習,以此來提升化學備考復習的效果。因此,在具體的備考復習中,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建錯題本,構建自己的錯題資源庫,并借助這一資源,獲得良好的備考復習效果。
五、調整心態(tài),引導學生輕松備考
在高中化學高考備考過程中,良好的心態(tài)會從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備考效果的優(yōu)化。但是很多學生在臨近高考時,會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嚴重的還會影響正常水平的發(fā)揮,導致備考效果不佳。因此,在引導學生科學備考的過程中,教師就應注重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一方面,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復習情況,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存在不良心態(tài)的學生給予個性化的心理指導,使其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能得到及時排解。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緩解學生心理壓力。臨近高考,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波動,教師就應科學、合理地向學生推薦一些難度適中的練習題,使學生能從中樹立備考的自信心,防止心理壓力過大,影響備考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高考形勢下,備考是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備考效果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化學高考成績的高低。因此,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對高中化學備考環(huán)節(jié)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對備考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有效的實施。首先,教師應對相關文件、高考試題方向以及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施、備考技巧的積極傳授等,使學生既能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夯實知識基礎,同時也能在有效的總結、反思中,更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優(yōu)化提升,最后以充分的準備、良好的心態(tài)來迎接高考,獲得優(yōu)異的化學高考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惟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高考備考策略分析[J].高考,2023(22):51-53.
[2]林丹.“雙新”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復習備考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3(14):1-4.
[3]盧建青.“雙新”背景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分析及備考方案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3(7):47-50.
[4]李時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的設置與實施[J].高考,2023(5):10-13.
[5]張深瓊.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化學高考備考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22(18):26-28.
[6]杭玉美.高中化學實驗復習備考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2(10):86-87.
[7]陳鳳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解題的探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1(25):103-104.
[8]楊深.全國卷化學簡答題的備考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