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紀玲
★所謂寫作就是指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并以文字的形式對環(huán)境、事物或者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具有邏輯性的完整的表達。寫作不只是單純的書寫的過程,還是閱讀與表達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如何借助有限的課外讀物有效提升寫作能力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下面以名著《紅樓夢》為例,歸納總結課外讀物對豐富寫作方法的借鑒作用,為解決“寫作難”提供新的思路。
一、《紅樓夢》概述
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紅樓夢》,又稱為《石頭記》,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巨作,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之一,主要描述了林黛玉與賈寶玉之間的悲慘愛情故事與賈家整個家族的興衰史,刻畫了無數(shù)性格鮮明的人物角色,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文化價值以及歷史價值。其中文學價值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人物塑造:小說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情節(jié)設計:在以往傳統(tǒng)小說的基礎上,整部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有了較大的突破,改變了長篇小說情節(jié)人物單線發(fā)展的故事寫作方式,從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到整個賈家從興盛到衰亡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得小說中的眾多人物能夠活動于同一個時間與空間中,情節(jié)設計巧妙,小說內容跌宕起伏,引起讀者極大的閱讀興趣。
(3)語言藝術:《紅樓夢》的語言藝術可以說到了完美的程度。曹雪芹善于用詩詞對人物與事物進行描寫,在小說中經(jīng)常用比喻、擬人以及象征等修辭手法,創(chuàng)作出許多具有詩意的句子,給讀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二、《紅樓夢》的寫作手法
《紅樓夢》應用了小說寫作中能夠使用的大部分寫作手法,下面將選擇幾項比較常見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
(1)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通常包括外貌、語言、動作與心理四種,外貌描寫包含衣著描寫和人物神態(tài)描寫。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一般指他人對描寫中心人物的反應、心理活動自白以及環(huán)境描寫等,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凡是能夠對正面描寫起到對比烘托作用的描寫都稱為側面描寫,在《紅樓夢》中常用于描寫人。比如第三回中王熙鳳出場描寫中就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通過“個個皆斂聲屏氣”“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都不同”的側面描寫突出了王熙鳳身份的不同,再通過對其容貌與穿著的正面描寫刻畫了王熙鳳雍容華貴、笑里藏刀的人物形象。
(2)比喻
比喻是文學中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即打比方,是指利用跟描寫對象有相似特征的某個具體生動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方便人們進行理解的寫作方法,根據(jù)描寫與說明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等。作者在《紅樓夢》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寫物的比喻,如“那風箏飄飄搖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時只有雞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點黑星,再展眼便看不見了”。寫雪景的比喻,如“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寫人的比喻,如“趕到我那里說和,誰知兩個人在一塊兒對賠不是呢,倒象黃鷹抓住鷂子的腳,兩個人都扣了環(huán)了”,生動形象。
(3)意象
意象就是意思的形象,是指將一種客觀的事物,經(jīng)過認知主體的加工,在思維中形成與之對應、具備情感的客體形象。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前身絳珠草是血淚的意象,探春“蕉下客”是離別愁緒的意象,此類意象的使用還有很多。
三、課外讀物對寫作能力的提升
以《紅樓夢》的閱讀指導教學為例,探究課外讀物對寫作能力的提升作用。
案例一:請閱讀以下節(jié)選片段。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p>
完成下列任務:
(1)請在文中勾畫出描寫人物外貌與性格特征的詞句。
(2)通過上面的描寫,體現(xiàn)了黛玉與“鳳辣子”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設計目的:上面節(jié)選片段中作者對文中出場人物的外貌以及行為舉止進行了描寫,通過閱讀與勾畫,學生可以積累描寫人物外貌、性格等方面的詞語與句子。并且,作者利用具有強烈對比性的字詞,從側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溫柔沉默”“體格風騷”,體現(xiàn)了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
寫作能力的提升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寫作素材的積累量是影響寫作質量的主要因素,所以進行課外閱讀時,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提供不同的角色體驗,豐富寫作素材的積累,提高寫作能力。
案例二:請閱讀下面文章節(jié)選片段。
那僧笑道:“……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后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yǎng),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于離恨天外,饑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p>
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務:
(1)作者應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2)作者為什么將文中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的草稱為“絳珠草”?
(3)“絳珠草”為什么需要通過甘露灌溉、受天地精華才能延長歲月并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為什么“終日游于離恨天外”?
(4)你認為“絳珠草”代表了《紅樓夢》中的哪一位人物?
設計目的:“意象”是《紅樓夢》中作者用來表達情緒與區(qū)分人物特性的重要寫作技巧,從而使文章層次分明、獨具特色、耐人尋味,通過閱讀強化“意象”寫作手法的應用,提高寫作技巧。在寫作課程教學中,不同的作文類型寫作要求不同,與之相對應的寫作手法與技巧也有各自的特點。常見的寫作類型有記敘文、抒情文、議論文、說明文以及應用文,表達方式主要為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其他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等寫作技巧的應用都可以提高文章的質量水平?!都t樓夢》作為我國文學名著,其中應用的寫作技巧值得借鑒。
案例三:閱讀人教版中職教材《紅樓夢》節(jié)選:《林黛玉進賈府》。
完成下列任務:
(1)在文中勾畫出對黛玉外貌描寫的句子,思考從不同的視角描寫黛玉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2)思考黛玉進入賈府時為什么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3)請在文中勾畫出王熙鳳和賈寶玉的出場描寫與肖像描寫。
(4)通過《西江月》兩首詞,你認為賈寶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設計目的:通過上述任務,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章、歸納總結的能力,積累人物描寫的好詞好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都t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具有百科全書般的廣博內容,豐富的文學素養(yǎng),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豐富的課外閱讀,可以解決寫作素材受限以及寫作技巧不熟練的問題,實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熏陶,課內外結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四、結語
自古以來,讀與寫在語文中相輔相成,“以讀促寫”的理念廣泛應用于寫作中,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課外寫作素材的累積,優(yōu)秀文章寫作方式的借鑒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完善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