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秀
【摘要】計算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基礎,更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技能。計算能力不僅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計算速度,還關系著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其不僅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與教學引導,更是小學教育階段不容忽視的一個教學重點?;诖?,文章從教師和小學生兩個層面入手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了具體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意義;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11—0093—04
小學數學計算能力作為小學數學培養(yǎng)的基礎能力,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1]。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不僅能為其未來持續(xù)性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能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但是觀摩大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目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還存在很多問題,有著很大的提升和優(yōu)化空間。下面,文章結合實際就這一問題作一探討。
一、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一)培養(yǎng)數學計算能力,能對未來深度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能力,主要是數字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兩項基礎能力的總和,數字能力是指小學生能夠識別數字符號所代表的數字含義。數字是一個相對比較抽象的概念,小學生要想掌握數字的能力,就必須理解數字與數量的對應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數字時,通常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記憶數字,即小學生能夠根據數字的順序進行數數,如1、2、3、4等等。第二階段為認識數字,指小學生看到某個數字符號時能夠知道這個數字的叫法和數字符號所代表的含義。第三階段為數量概念的理解,即理解數字符號代表含義所對應的數字個數[2]。當小學生能夠理解數字與數量的對應關系時,就可以著手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算求解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是指小學生能夠根據數學的運算法則和公式進行計算處理,并能根據所給出的已知條件,通過運算法則和數量關系計算出所要求解問題答案的一項能力。小學階段加減乘除是小學生數學計算的基本運算法則,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能夠獨立算出單類加、減、乘、除的計算結果,也要能獨立計算出加減乘除混用的計算結果,同時還要能根據實際生活的場景模擬找到關鍵的數字和數量關系,計算出問題答案。
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能力不僅僅是計算能力,也是數學思維能力,是培養(yǎng)小學生能夠分析運算條件、選擇合適的運算公式,并通過正確的運算程序求解出正確答案的一種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對于后期讀書生涯中數學的函數求解、幾何圖形求解等系列數學深度知識學習產生了極大影響,并演變培養(yǎng)出具有獨立處理數據能力的統(tǒng)計分析型人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不僅奠定了數學學科的深度學習基礎,也奠定了化學學科、地理學科、物理學科、生物學科等多類學科的基礎,對未來培養(yǎng)多元化社會復合型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yǎng)數學計算能力,能促進日常生活的便捷和管理優(yōu)化
數學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即使是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也能幫助小學生做好日常生活的管理。數學計算能力作為數學學科培養(yǎng)的基礎能力,其在日常生活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主要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計算運用、日常生活的思考思維等兩個方面。日常生活的計算運用是數學計算能力應用的最直接體現(xiàn),小學生學習的教材中就有很多案例教學是模擬日常生活中購物的場景來進行假設運算的[3]。學生不論是上街購物,還是收銀退錢,或者儲備零花錢等,都離不開數學的計算應用。數學的計算是基于運算法則、數量關系、已知條件和求解問題來進行計算求解的,而面對日常生活的瑣事,對事情的解讀不再只是看到表面,而是會習慣地分析事情的常理性、邏輯性和關聯(lián)性。
二、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層面
1.教師教學思維局限。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意識到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也積極采取多種措施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但是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思維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思維中,對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主要是讓學生先死記硬背,然后再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導致學生只知道生搬硬套,練習的題目稍微調整一下就不知道該如何解答。長期的題海戰(zhàn)術訓練會導致小學生形成單向慣性思維,缺乏數學計算的靈活性,反而不利于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當學生出現(xiàn)因不認真、馬虎大意等導致計算結果出錯時,小學數學教師也只會認為小學生練習不夠,要加大習題量,而沒有認真思考小學生算錯的本質原因,沒有考慮從計算意識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去引導。長此以往,容易打擊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教學依賴性大。小學階段的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還不夠成熟,運算耗時較高而準確率較低。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為了按照計劃推進教學進度,往往會引導學生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或者直接在臺上演算出結果,導致學生在日常運算中多依賴教師給出正確答案或者計算器計算,使得學生的心算能力和筆算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一旦進入考場,就很容易出現(xiàn)計算錯誤[4]。
(二)學生層面
1.小學生缺乏自信心。數學計算相對比較抽象和復雜,小學生剛接觸數學計算時,由于知識點的復雜性和應用的條理性,容易在計算過程中出錯。長期頻繁的出錯,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自我否定,放棄繼續(xù)學習數學的意識。尤其是五六年級階段,數學計算更為復雜,若是低年級階段的基礎不夠扎實,那么學生學起來就會比較吃力,難題不會做,簡單基礎題又不能保證百分百不丟分,在長期的學習受挫中使得小學生越來越沒有自信心。
2.小學生專注力差。數學計算需要熟練地運用運算法則和數理知識,但是有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剛講解的知識點,學生過一會就忘記了。這并不是小學生記憶力差造成的,而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和貪玩心理比較重,所以專注力比較差。當教師講解的時候,可能講解過程過于枯燥,導致學生的專注力已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所以學生本身也就沒有記住知識點,只是有一個印象,這也導致學生在數學計算中不能熟練地使用運算法則。
三、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優(yōu)化教學方式,實現(xiàn)趣味教學
1.情景化教學。情景化教學是讓學生能夠融入教學場景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情景化教學的教學方式。情景化教學的展現(xiàn)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情景化教學可以將課堂按照數學計算場景還原,如將購買水果、客車運輸等場景還原,并將場景中的已知條件梳理出來,讓學生觀察場景現(xiàn)狀并計算出求解的答案。第二種情景化教學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出數學計算場景,展現(xiàn)的內容建議用卡通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這樣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5]。第三種情景化教學是將學生帶到實際的生活場景中,比如街道、商場等,讓小學生切身實地地感受數學題目中漢字所代表的含義,并在場景中總結已知條件,根據數學運算法則將結果求解出來。情景化教學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讓小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在情景中的探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將數學計算與實際場景應用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數學計算的應用能力。
2.互動式教學?;邮浇虒W指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盡量避免“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而是要與小學生進行互動,讓小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6]?;邮浇虒W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專注力,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能夠讓小學數學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不足之處,并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數學計算能力。互動式教學的形式主要分為教師主導和學生主導兩種形式。教師主導的互動式教學主要是小學數學教師作為課堂講解的主要引導人,除了講解數學計算的運算知識外,還可以以提問、反問、疑問解答等方式讓小學生回應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內容,從而判斷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知識的吸收程度。并且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小學生始終處于高度專注的狀態(tài),有利于數學計算知識的記憶。而學生主導的互動式教學,又叫翻轉課堂,主要是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人,通過扮演“講師”的角色將知識點在課堂上分享出來。學生主導的互動式教學形式,能夠讓小學生獨立專注學習知識,并通過講解的方式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能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有限,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翻轉課堂時,所選用的知識點要十分簡單,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知識點,也可以把課堂前5分鐘用來做鞏固知識點的時間,讓小學生講解自己已經學習并掌握的知識點[7]。
(二)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1.筆算和心算的習慣。小學階段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階段。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筆算能力和心算能力強的學生,其數學計算能力就比普通人突出。因此,在小學階段,小學數學教師和家長都要下意識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筆算和心算習慣,逐漸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和心算能力。在課堂上,小學數學教師不要著急給出數學計算的正確答案,而是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在草稿紙上進行筆算,并在年級比較高的五、六年級階段,讓小學生逐漸開始脫離草稿紙,通過心算得出正確的答案。除此之外,不論課堂上還是課后,小學數學教師和家長都要監(jiān)督小學生減少使用計算器的次數,避免對計算器產生依賴。
2.審題和書寫的細節(jié)控制。從審題來看,小學數學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如何進行審題,比如審題需要抓住的關鍵信息、審題中數字之間的數量關系、題目告知的已知條件和需求求解問題的關系邏輯等[8]。小學生審題能夠審明白題目的內容及要求,結合所學的運算法則來進行計算,就能快速計算出正確答案。從書寫細節(jié)來看,小學數學教師要嚴格監(jiān)督學生的書寫規(guī)范,在日常作業(yè)批改中要求學生字跡工整、作業(yè)界面整潔、格式正確。因為規(guī)范的書寫計算過程,代表小學生有清晰的解題思路,并且能夠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不寫錯字、不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標注正確的良好習慣。
(三)做好評價,提高小學生的自信心
隨著學習數學計算的復雜度越來越高,小學生解錯題的概率也越來越高,自信心容易受挫,容易產生厭學心理。要想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降低解錯題的概率,讓小學生從數學計算中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要及時肯定和表揚小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做好評價工作。小學數學教師要建立好評價維度,了解小學生知識點的強項和薄弱之處,并觀察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當小學生萎靡不振的時候,可以用小學生的強項來鼓勵其繼續(xù)奮發(fā)圖強、攻堅克難。
總之,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培養(yǎng)的是數學運算能力,還包括數學的思維能力和小學生的計算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應用能力。雖然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阻力,比如教師教學思維存在局限、教學依賴性大、小學生缺乏自信心以及小學生專注力差等問題,但是小學數學教師也應意識到自身的短板,并積極尋找“破局之法”,努力探究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以便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賦能。
參考文獻
[1]王麗.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有效培養(yǎng)策略探析[J].小學生(上旬刊),2023(09):139-141.
[2]吳曉麗.小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與探索——以蘇教版小學數學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 220-221.
[3]孫倫敏.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 168-169.
[4]白小娟,高麗.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策略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20(10):186-187.
[5]胡春蘭.夯實數學基礎——提升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思考[J].才智,2020(09):190.
[6]楊麗.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數學漸進式教學策略[J].現(xiàn)代教育,2018(11):51-52.
[7]劉甫東,魏莉.“計”上心頭,“算”記于心——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有效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04):25.
[8]李娟麗.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1):26.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雙減背景下運用項目式學習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3]GHB0532)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