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卿
初中英語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英語由口語教學向語法教學過渡的過程。學生開始掌握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學會如何用基本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語法和詞匯難度的加深,許多學生漸漸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認為英語枯燥無味,從而放棄了英語學習。這些現(xiàn)象都值得我們一線教師思考,單純灌輸語法知識和語言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已然不再適用、要讓學生真正學好英語。用好英語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情境教學法。
初中英語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實際生活情景為基礎,把抽象的語言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幫助學生在實際語境中理解和運用英語的教學策略。以下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方式和優(yōu)勢:
一、利用對話情景激發(fā)學生開口欲望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重要階段。然而因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習慣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英語成績等方面,并未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性,加之一些學生自信心不足,擔心自己在英語情景中出現(xiàn)說錯、發(fā)音不標準等問題,并不愿意主動開口說英語。由于學生缺乏口語鍛煉機會、口語表達勇氣不足,最終也就影響到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降低了英語教學效果。在英語課程標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當轉變教育思想,提升對學生英語口語鍛煉的重視度,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鍛煉環(huán)境,在鼓勵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如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很容易在與他人溝通中表現(xiàn)出不好意思等,存在勇氣不足等問題。所以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鼓勵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在不斷嘗試與創(chuàng)新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產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逐漸端正英語學習態(tài)度,進而提升英語口語能力。如在講述My name is Gina單元知識時,需要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小組中完成自我介紹,如名字、興趣愛好等。在介紹中還需要使用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在詢問與解答中逐漸轉變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心態(tài),產生英語學習自信心,主動與其他同學溝通,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但是學生之間有效互動時,教師并不是完全放任學生交流,而是需要深入學生中去,在學生溝通中認真傾聽學生的表達方法,在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流利使用英語進行表達時則需要給予相應的獎勵,當學生難以準確回答問題時則需要適當引導、提示學生。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口語鍛煉中,才能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主動樹立起學好英語知識的自信心。借助對話情景能夠將學生帶入英語學習活動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在良好的英語課堂氛圍中掌握知識點,提升英語口語能力。
二、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說首先讓學生對事物長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那么教師就需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活動的興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突破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備明顯特征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進行交流和探討,教師作為參與者和引導者通過學生的表達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指導,對于學生的優(yōu)異表現(xiàn)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贊揚,相反對于有待進步的學生給與一定的鼓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相應的教育策略。
三、圍繞課本教材為核心,最大限度發(fā)揮教材中的趣味性
教師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就需要對教材的活動設計上下功夫,充分發(fā)揮教材中潛在的趣味性,在活動的設計上要結合相應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熟知的事物穿插到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相互結合,將課上的學習內容轉變的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讓英語成為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更好地服務于自己。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境,并將其應用于看似枯燥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感知語法意義、探究學習語法、運用語法功能。這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法的熱情,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語語法課堂一樣有活力有生機。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英語知識的構建,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學生的持久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